能源资源的开发教学设计(合集5篇)

711 篇文章
2024-08-12

能源资源的开发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源分类。

2、山西煤炭资源有哪些优越的开发条件。?

3、我国怎样加强山西省能源基地建设。

(二)过程与方法

1、阅读相关地图,理解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分布特点,掌握重要煤田和煤矿。

2、阅读相关图表,了解我国如何加强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的。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充分认识能源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我国能源结构的特点,并自觉养成节约用能的习惯。

(四)重点、难点?

1、重点:能源基地的建设2、难点: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特点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引入 神舟6号发射成功,并顺利返回离不开充足的能源,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充足的能源,同学们初中和高一都学习过能源资源的内容。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也”,下面看看同学们的记性如何,还记得多少能源资源的知识。 从学生关心的大事和身边的事情入手。 学生回答 1、按性质分类?⑴可再生资源: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⑵非可再生资源:煤炭、石油、天然气。

2、按利用状况分类:⑴常规能源:水能、生物能、煤炭、石油、天然气; ⑵新能源: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核能。 检阅学生对旧知识的认识程度。 小结 煤炭在世界能能源消费结构占有重要地位,我国更是如此。 引入新课 图示 我国煤炭资源分布图,分析出分布最集中的是山西省。 说明以山西为案例的原因。 学习主题Ⅰ:资源开发条件 阅读分析 P44图山西省主要煤田和煤矿的分布图?阅读P45页

分析山西煤炭资源状况: 阅读材料,思考问题。 板书系统 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一、资源开发条件

1、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⑴储量丰富⑵分布范围广⑶媒种齐全

⑷煤质优良⑸开采条件好 ? 方法指导 ⑴探明储量2700亿吨,按20XX年开采规模可开采560年(共和国成立56周年,10个56年。 ⑵40%的地下有煤田分布。⑶全国10大媒种,山西都有分布。⑷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大同煤田是优质动力媒,河东煤田是优质住焦煤)⑸煤田多为中厚煤层,埋藏浅,适合露天开采和大规模机械化。此外煤田中含有丰富的煤层气,主要成分是甲烷。 用数据和事实验证 过渡 从资源状况分析,山西省的煤田资源条件是非常优越的,但它大规模开采,有没有足够的市场呢? ? 板书 2、市场?广阔 提问 ⑴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能源消费量量和生产量比较如何?

生:消费量大于生产量,能源缺口大。

⑵我国能源需求继续增加还是减少?为什么?

生:继续增加;人口增加,生活水平提高,国民经济发展。

⑶阅读图中国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思考2个问题。

生:①我国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而世界能源消费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我国水电比世界水电比重大;世界核能比重大,而我国核能几乎没有。②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并且这种能源结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不会改变,使山西省的煤炭具有广阔的市场,必然加速山西煤炭资源的开发。 引导学生了解我国能源消费状况

注意标准煤的解释

注意这种消费结构对环境的影响。 过渡 山西省位置如何?怎么把开采出来的煤炭运算到消费市场呢? 引导学生认识山西的位置和交通 阅读分析 阅读山西省位置图。找出临近山西省的工业中心和大城市,通过的主要铁路。

生:临近北京、天津、郑州、洛阳、西安、咸阳、上海、沈阳、武汉等工业中心和大城市,输煤和输电距离较近;通过的重要铁路有京包线、石太线、太焦线、神黄线。 ? 转折 山西省煤炭资源从资源分布状况、市场和交通条件分析都是十分优越的,我们也应该了解到P47阅读我国能源供应面临的五大挑战:

①人均资源量少,

②人均能源消费量少,

③单位产值的能耗高。

④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

20XX高三地理能源资源的开发优秀教学设计 相关

能源资源的开发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了解能源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理解能源开发的条件;

了解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的成就及综合开发的意义;

理解山西省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的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治理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图表资料,分析能源资源开发的条件及山西能源综合开发的意义;

通过师生互动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地理思维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

树立科学的资源观、环境观,促进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理解“开发”与“整治”的辩证关系,培养学生用发展的观点去评判地理事物的合理与否,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评价山西资源开发条件;

山西能源基地建设和能源综合利用的具体措施与发展方向。

山西能源资源的开发过程中环境保护和治理的方法与手段。

三、教学方法

导入渐进法、创境设问法、多媒体展示等。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我国近些年能源需求的数据及国民经济发展迅速的图片及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图表。

学生讨论:我国能源资源开发的必要性。

教师归纳: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能源需求与日俱增,充足的能源供应是保证区域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条件,所以加快能源资源的开发加快能源基地的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举措。

导入新课:山西省是我国主要的能源供应基地,素有“煤炭之乡”的美誉。本节课我们就以山西省为案例讨论能源基地建设的条件、发展的方向及开发过程中环境的保护和治理。

板书课题:能源的开展——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讲授新课】

课堂活动:阅读教材,学生归纳能源基地建设的区位条件(资源开发条件)。

学生归纳:资源状况、市场条件、交通条件。

创设情境:“山西省主要煤田和煤矿的分布图”,学生分析山西煤炭资源状况。

教师强调:区域的资源状况应从资源的分布、种类、品质、组合状况、开采条件等角度来分析和描述。

学生归纳:资源状况——分布广、煤种全、品质优、开采条件好……

知识拓展:教师讲授我国煤层气的分布及开发利用现状。

教师转承:了解了山西省煤炭资源状况,让我一起来分析其资源开发的社会经济条件。

创设情境:多媒体“中国与世界主要能源消费结构图”、“我国能源生产量与消费量情况对照表”。

学生讨论: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对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意义。

教师归纳:随着人口的增加,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对能源的需求量还会继续增加,能源缺口将进一步扩大,而且我国以煤炭消费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改变。这些都为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条件。

创设情境:多媒体展示“我国主要工业中心与城市分布图”“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分布图”,分析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良好交通条件。

学生归纳:位置适中,交通便利。

教师归纳:前面我们从资源状况、市场交通条件综合评价了山西煤炭资源开发背景——山西省具备能源基地建设得天独厚的条件。

板书归纳:

(一)山东省煤炭资源开发条件:

资源条件:分布广、煤种全、品质优、开采条件好;

市场条件:市场广阔;

交通条件:位置适中、交通便利。

教师转承:为了充分发挥山西省煤炭资源优势,加快山西煤炭的开采和加工转化,从1982年起,国家加快了建设山西能源重化工业基地的步伐,取得了许多成就。

课堂活动:学生阅读教材,归纳自1982年以来山西利用能源优势是如何加快能源基地建设步伐并取得了哪些成就。

学生归纳:(略)

能源资源的开发教学设计(3)

课程标准

1、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2、结合实例,分析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条件与开发现状,分析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对环境的影响,综合治理和保护措施。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能源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理解能源资源开发的条件。

了解山西省能源基地建设的成就。

理解山西省构筑三条产业链的资源条件及意义。

理解山西省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的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治理的关系。

了解科技创新是山西省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

理解山西省工矿区生态环境建设模式,学会知识迁移,为我国其他工矿区生态环境建设出谋划策。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图表、资料,分析能源资源开发的条件及能源基地建设的成就。

通过师生交流讨论,培养学生良好的地理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源工业是发展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把能源工业放在战略重点的首位,急需科技人才为能源工业出谋划策,使学生们深知肩负的重任,同时学会一分为二地看待能源基地的建设成就,力求能源基地的建设有新的突破。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保护要同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发展观与生态道德观。

凡事要学会因时而变,要学会用发展的观点去评判地理事物的合理与否。

教学重点

能源资源的开发条件。

产业结构的调整。

教学难点

山西能源基地建设。

教具准备

视频展示台,关于能源与生活的视频资料及关于山西煤炭基地的景观图,关于我国能源消费构成及山西能源地位的数据表格。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提问:研究一个区域的地理环境,主要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学生回答: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地形条件、土壤条件、水文条件、植被条件、矿产资源条件等方面入手。

师:这些条件影响着一个区域的发展,作为一个区域,它要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呢?一方面要对区域的自然条件实施改造,另一方面要开发利用区域的自然资源。区域所拥有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状况,影响着区域发展的方向;对自然条件的适度改造和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事关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同学们都知道哪些自然资源啊?

学生回答。

师:自然资源主要包括: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 资 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

( 投影)工业生产、汽车、火车等图片,提问:这些机械的运转与什么资源离不开啊?

学生回答——能源资源

师:以上这些机械的运转,离不开能源资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能源资源的开发。

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

什么是能源资源?是指能为生产和生活提供动力的物质或能量。

思考:我们人类所使用的能源可分为哪两大类?各包括哪些能源?

学生回答:

问:对可再生能源我们应如何开发利用呢?对非可再生能源我们又该如何开发利用呢?

学生回答

师:对于可再生能源,我们应该保护和促进更新,并进行充分利用;对于非可再生能源,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而形成的,人类用一点少一点,而且利用不当还会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在利用时应该节约、提高利用效率和寻找新的代替品。在非可再生能源中的煤炭,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更是如此。假如请你投资开发我国的煤炭资源,你会选择在哪里开发呢?为什么?

投影中国煤矿分布图。请同学们进行选择。

学生回答

师:我国山西省煤炭资源得天独厚,素以“煤海”著称于世,这里不仅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也是世界重要煤炭基地之一,所以,合理开发山西省煤炭资源直接影响着山西省乃至我国的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本节课主要以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为例分析能源资源的开发。

我们在山西省投资开发煤炭资源,除了考虑这个地方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以外,我们还应考虑哪些开发条件呢?

学生回答,还应考虑开采条件、市场条件及交通条件。

一、资源开发条件

探究:请同学们看课本,探究山西资源开发条件的优势有哪些?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回答。

师:投影

1)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煤炭资源的有利条件 具体表现 储量丰富 已探明的煤炭资源储量为2700亿吨,按20XX年生产规模(亿吨)计算,可开采560年 分布范围广 全省40%的土地下面有煤田分布。 煤种齐全 全国10大煤种,山西省都有分布。 煤质优良 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的特点,大同煤田为低硫、低灰、高发热量的优质动力煤产地,河东煤田则是优质主焦煤基地 开采条件好 煤田多为中厚煤层,埋藏浅,适于露天开采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

2)市场广阔

投影我国能源生产量和消费量比较表,请同学们看表,你能从中看出什么问题吗?

1998 20XX 20XX 20XX 生产量(亿吨标准煤) 14 消费量(亿吨标准煤) 15 30(预计) 学生回答:

从表中我们不难看出,我国能源的消费量大于生产量,大约比生产量大1亿吨标准煤。我国能源的消费量很大,而生产量不足,随着人口的增加、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对能源的需求量会不断的增加,预计到20XX年时,我国的煤炭消费量将达到30亿吨,到那时,我国的能源缺口会更大。

投影中国与世界主要能源消费结构图,请同学们看图,思考:我国与世界的能源消费结构各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

师:我国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而世界能源消费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世界核能比重大,而我国核能却很少。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是以煤炭为主,且我们刚刚分析了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有很大的缺口,这样的消费结构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基本上是不会改变,这为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3)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投影中国政区图,请同学们找到山西省,请问同学们,山西省位于我国的什么位置呢?

学生回答:中部地区。

山西省地处我国中部地区,临近我国这样一些工业区,北京、天津、郑州、洛阳、西安、咸阳等,与上海、沈阳、武汉等城市相距不远,所以从输煤输电来讲都非常便利。

投影山西省交通线分布图,请同学们看课本43页图,在图中总结出山西省对外的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有几种?

学生回答:铁路和公路运输。

师:山西省主要的运输方式是铁路和公路。下面我们来找出主要的铁路运输线。从北京经大同到包头的京包线;石家庄到太原的石太线;从太原到河南焦作的太焦线;从大同到秦皇岛的大秦线;从神木到黄骅港的神黄线;从图可看出,经过山西的铁路线较多,除了以上的铁路线外,还有很多铁路线和公路线,这些都为山西省煤炭的外运提供便利的交通条件,所以我们说山西省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过渡:以上是我们分析的山西省能源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那么山西省能源资源的开发有没有不利条件呢?

下面请同学们读材料,分析这些材料说明山西省煤炭开采中存在着哪些问题?

学生回答:交通动力不足;水资源缺乏;生态环境脆弱。

从这几则材料我们看出,山西省资源的开采中也存在着不利条件。因此,在资源开发条件评价中,我们要学会分析它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只有了解了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我们才能扬长避短的对区域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

过渡:山西省资源开采的优势条件是明显的,因此,为了充分发挥山西省煤炭资源优势,加快山西煤炭的开采和加工转换,从1982年起,国家加快了山西能源重化工业基地的建设。

二、能源基地的建设

请同学们看课本,归纳山西省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建设能源基地。

学生回答

投影:

扩大煤炭开采量

问:为什么要扩大煤炭开采量?

学生回答:因为我国的能源消费量大于生产量,为了满足全国的市场需求因此要扩大煤炭开采量。

请同学们看图,请同学们分析从1952年到20XX年山西原煤的生产量是如何变化的?

学生回答:原煤的生产量是不断增加

问:从什么时候原煤生产量增加的速度很快呢?

学生回答:1980年以后。

问:到20XX年原煤的生产量达到了多少?

学生回答:亿吨。

师:从图中可看出来,山西的煤炭从建国初期,一直到20XX年都是稳步增长的,在20XX年原煤生产量达到了亿吨,形成了以大同、河东、平朔、西山、等一些大型煤炭生产基地。

扩大晋煤外运能力

问:为什么要提高晋煤的外运能力呢?

学生回答:因为山西交通运力不足,为了缓解交通压力。

问:山西的煤炭外运主要选择哪些交通运输方式呢?请读图。

学生回答:铁路和公路

问:山西省为什么选择铁路和公路,为什么不选择其他的运输方式呢?山西临黄河,为什么不利用黄河来发展水运呢?

能源资源的开发教学设计(4)

【学习目标】

了解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学会分析区域能源开发的条件及评价。

了解山西省加强能源基地建设的措施,明确我国能源基地建设的一般途径。

通过图表和文字材料,分析山西省能源综合利用的具体措施与发展方向。

结合具体事例,理解山西能源开发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及综合治理的方法。

【教学重点】

评价山西资源开发条件;

山西能源基地建设和能源综合利用的具体措施与发展方向。

【教学难点】

山西能源资源的开发过程中环境保护和治理的方法与手段。

一、课标要求:

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的基本知识:学生在必修2中已经掌握了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掌握了选择最优区位的方法。并对资源的分类有所了解。

学生已有的基本技能:经过必修1、必修2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的读图能力和从材料、图中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

三、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和课标要求出入有出入,教材的有些内容超过了课标的要求。课标要求学生掌握分析区域能源与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的方法。对教材进行了删减与重组,保留了“资源的开发条件”和“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删掉了其他内容。

四、教学目标

1、读山西省资源比例结构图,说出山西省的资源优势。

2、依据图、图以及图,学生说出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区位优势。

3、学生讨论说出山西省在开发、利用煤炭资源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4、通过山西省能源开发利用的研究,学生学会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方法。

五、教学方法:案例教学

六、教学过程:

课标要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新课导入】

展示中国能源消费结构图。

让学生分析山西省资源开发的区位条件。

【板书】

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

【自学指导】

阅读P44第三段,提问:山西省煤炭资源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投影图片】

展示图、图、《晋煤外运的市场指向图》,提问:通过读图,分析影响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区位因素。

【思维拓展】

提问:影响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区位因素还有那些?

【分组讨论】

讨论议题: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中存在那些问题?

【分组讨论】

讨论议题:针对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你有何措施或好的建议?

【知识迁移,分组讨论】

读《西南地区地形图》、《西南地区水系图》和有关资料,运用区位因素的分析方法,分析西南地区水能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读图思考】

学生阅读P44第三段,找出山西省煤炭资源的突出特点。

读图分析,说出影响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广阔、交通便利。

工业基础、农业基础、科技、劳动力等。

【分组讨论,结论】

环境污染 (如大气污染、水污染),生态破坏(如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地表塌陷等。

【分组讨论,结论】

开发新能源、提高煤的利用技术、调整产业结构、“三废”的治理、加强管理等。

【分组讨论、结论】

水能资源区位优势:①自然条件。位于第一、二阶梯交界处,地势落差大,河流流量大,水能资源丰富;②社会经济条件。 市场前景广阔。

开发当中才能在的问题:例如地质灾害、生态破坏、技术条件等。

解决措施:提高技术水平,保护生态环境,预防地质灾害。

【培养目标】

学生分别从自然区位因素、社会经济区位因素的角度分析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从而巩固、应用并熟练掌握区位因素分析的方法,能够用位因素分析的方法解决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教案

一、课题: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能源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尝试评价山西资源开发条件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图表和文字资料分析,了解山西能源基地建设和能源综合利用的具体措施与发展方向

结合具体事例,了解山西能源资源的开发过程中环境保护和治理的方法 与手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社会历史责任感。

三、教学重点:

评价山西资源开发条件

山西能源基地建设和能源综合利用的具体措施与发展方向

四、教学难点:山西能源资源的开发过程中环境保护和治理的方法与手段。

五、课型:新授课

六、教学方法:讲授课与自学相结合

七、教具用具:图表、资料、课件等

八、课时安排:1课时

九、教学过程:

【板书】一、能源的分类和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能源的分类

⑴可再生能源:包括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等

⑵非可再生能源:主要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

特点:①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形成的

②有限的

③开发利用不当,容易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

充足的能源供应是保证区域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 重要条件。

煤炭资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我国更突出

⑴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也是世界最大的煤炭基地之一。

⑵合理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直接影响到山西省乃至全国的可持续发展。

二、资源开发条件

能源资源开发原则:

因地制宜:①考虑区域的资源状况,

②考虑市场和交通条件。

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分析

⑴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①储量丰富

山西省已探明的煤炭资源储量为2 700亿吨,按20XX年生产规模( 亿吨)计算,可开采560年。

②分布范围广:

全省40%的土地下面有煤田分布(图)。

③煤种齐全:

全国10大煤种,山西省都有分布。

④煤质优良,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的特点。

大同煤田是全国极为宝贵的低硫、低灰、高发热量的优质动力煤(主要用于 燃烧发电)产地,河东煤田则是世界少有、国内罕见的优质主焦煤(主要用于冶炼钢铁)基地。

⑤开采条件好,煤田多为中厚煤层,埋藏浅,适于露天开采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

除煤炭资源外,煤田的煤层中还含有丰富的煤层气--一种清洁燃料,储量占全国煤层气总储量的1/3。

⑵市场广阔

①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且消费量大于生产量。

如:20XX年的消费量接近15亿吨标准煤,而生产量约14亿吨标准煤。

②随人口增加、生活水平提高和国民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量增加,能源缺 口扩大。

③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会改变。

【思考】

我国与世界的能源消费结构有哪些不同?

点拨: 我国的煤炭资源占绝对优势,石油的比重较大,天然气比重小;世界上石油资源占绝对优势,煤炭、天然气资源比重都较大,核电比重也占一定比重。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对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有什么意义?

【点拨】从我国以煤炭为主的消费结构为山西省煤炭的销售提供了广阔市场等方面思考。

能源资源的开发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源分类。

2、山西煤炭资源有哪些优越的开发条件。?

3、我国怎样加强山西省能源基地建设。

(二)过程与方法

1、阅读相关地图,理解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分布特点,掌握重要煤田和煤矿。

2、阅读相关图表,了解我国如何加强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的。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充分认识能源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我国能源结构的特点,并自觉养成节约用能的习惯。

(四)重点、难点?

1、重点:能源基地的建设2、难点: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特点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引入 神舟6号发射成功,并顺利返回离不开充足的能源,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充足的能源,同学们初中和高一都学习过能源资源的内容。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也”,下面看看同学们的记性如何,还记得多少能源资源的知识。 从学生关心的大事和身边的事情入手。 学生回答 1、按性质分类?⑴可再生资源: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⑵非可再生资源:煤炭、石油、天然气。

2、按利用状况分类:⑴常规能源:水能、生物能、煤炭、石油、天然气; ⑵新能源: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核能。 检阅学生对旧知识的认识程度。 小结 煤炭在世界能能源消费结构占有重要地位,我国更是如此。 引入新课 图示 我国煤炭资源分布图,分析出分布最集中的是山西省。 说明以山西为案例的原因。 学习主题Ⅰ:资源开发条件 阅读分析 P44图山西省主要煤田和煤矿的分布图?阅读P45页

分析山西煤炭资源状况: 阅读材料,思考问题。 板书系统 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一、资源开发条件

1、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⑴储量丰富⑵分布范围广⑶媒种齐全

⑷煤质优良⑸开采条件好 ? 方法指导 ⑴探明储量2700亿吨,按20XX年开采规模可开采560年(共和国成立56周年,10个56年。 ⑵40%的地下有煤田分布。⑶全国10大媒种,山西都有分布。⑷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大同煤田是优质动力媒,河东煤田是优质住焦煤)⑸煤田多为中厚煤层,埋藏浅,适合露天开采和大规模机械化。此外煤田中含有丰富的煤层气,主要成分是甲烷。 用数据和事实验证 过渡 从资源状况分析,山西省的煤田资源条件是非常优越的,但它大规模开采,有没有足够的市场呢? ? 板书 2、市场?广阔 提问 ⑴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能源消费量量和生产量比较如何?

生:消费量大于生产量,能源缺口大。

⑵我国能源需求继续增加还是减少?为什么?

生:继续增加;人口增加,生活水平提高,国民经济发展。

⑶阅读图中国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思考2个问题。

生:①我国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而世界能源消费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我国水电比世界水电比重大;世界核能比重大,而我国核能几乎没有。②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并且这种能源结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不会改变,使山西省的煤炭具有广阔的市场,必然加速山西煤炭资源的开发。 引导学生了解我国能源消费状况

注意标准煤的解释

注意这种消费结构对环境的影响。 过渡 山西省位置如何?怎么把开采出来的煤炭运算到消费市场呢? 引导学生认识山西的位置和交通 阅读分析 阅读山西省位置图。找出临近山西省的工业中心和大城市,通过的主要铁路。

生:临近北京、天津、郑州、洛阳、西安、咸阳、上海、沈阳、武汉等工业中心和大城市,输煤和输电距离较近;通过的重要铁路有京包线、石太线、太焦线、神黄线。 ? 转折 山西省煤炭资源从资源分布状况、市场和交通条件分析都是十分优越的,我们也应该了解到P47阅读我国能源供应面临的五大挑战:

①人均资源量少,

②人均能源消费量少,

③单位产值的能耗高。

④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

20XX高三地理能源资源的开发优秀教学设计 相关

【微语】无关风月和他人,只做我自己的风格。

温馨提示:本文【能源资源的开发教学设计(合集5篇)】由作者学习工坊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学分高考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上一篇 狮子故事(汇编9篇)
上一篇 绿萝散文(通用5篇)
相关推荐
热门资讯
  1. 1 31省区市新增本土确诊37例(全国疫情最新报
  2. 2 向上级请求批准的请示范文(关于请求同意的
  3. 3 2022国考今起报名(明年国考今起报名时间公
  4. 4 31省区市新增本土确诊13例(全国疫情新增最
  5. 5 带福字的吉祥语六个字(关于福禄寿喜财的成
  6. 6 有关地理知识的古诗词
  7. 7 入则孝全文带拼音加翻译(弟子规入则孝篇原
  8. 8 有关中秋节的诗句硬笔书法
  9. 9 关于愁的诗句有哪些(表达愁的诗句大全)
  10. 10 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阴符经的惊天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