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下册《鸟语》课文及教案

711 篇文章
2024-07-05

“教案与教学并重”的教学设计在理论、方法和过程建构主义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上都兼取两者之长并弃其之短,既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又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苏教版四年级下册《鸟语》课文及教案,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鸟语》课文

我是个在农村长大的孩子,从小就爱鸟,爱看鸟儿那美丽矫健的身姿,爱听它们的歌声和软语。

听爷爷说,鸟儿是会“说话”的,有人也真懂鸟语。据说,古时候有个叫公冶长的人,就是位通晓鸟语的专家。有一次,他从燕子的呢喃软语中听出:“公冶长,公冶长,南山顶上有只大肥羊。快快去背来,你吃肉,我吃肠……”他爬上南山,果然背回一只摔死的大肥羊。

我多想做一个通晓鸟语的“公冶长”啊!即使得不到大肥羊的犒赏,能跟鸟儿谈谈心,聊聊天,结为好友,听它们讲讲鸟类王国的趣事,也是很快意的。于是,我便经常试探着和鸟儿接近,跟它们交谈。

春天,布谷鸟飞来了。它们那“布谷,布谷”的亲切啼叫,分明是催促人们快快出工呢!我最喜欢跟布谷鸟对话了:

“你做什么?”

“种田织布。”

“你喜欢什么?”

“勤劳刻苦。”

这样无拘无束地一问一答,有趣极了,我自己仿佛也变成了一只翩翩飞翔的鸟儿。爷爷见我呆愣愣地跟树上的鸟儿说傻话,便在一旁提醒我:“听,布谷鸟叫你勤劳刻苦呢!还不赶快上学去,愣着干啥?”我听了立即背起书包,向学校跑去。一想起布谷鸟那充满深情的声声催促,我在学习上还真不敢疏忽怠慢。

据说喜鹊是报喜之鸟,总是给人们预报喜讯,乡里人都很喜欢它。所以,尽管它的嗓音并不出众,听到它的叫声,人们仍倍感亲切。“喳喳喳喳,喳喳喳喳”,那不是分明在说“喜事到家,喜事到家”吗?每当这时,我心里便有说不出的高兴,总是盼头喜事快快降临。虽然它的“话”常常不能应验,但总能给人以希望和安慰,给生活增添不少乐趣。

还有画眉啦,黄莺啦,百灵啦……它们的“语言”丰富极了!一听到它们的叫声,我便以“知音”自居,作出各种各样的猜想,编织出许多有趣的故事来。虽然我一直没有学到公冶长的本领,却跟鸟儿建立了异常深厚的感情。从终日忙碌的燕子那里,我认识到勤劳的可贵;从飞行整齐的大雁那里,我懂得了纪律的重要;从搏击风雨的苍鹰那里,我学到了勇敢顽强的精神……

鸟儿的确是我们的好朋友哇!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鸟语》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用“疏忽”、“倍感亲切”造句。

3.在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运用中感受作者的“爱鸟情”,感受和谐的“人鸟情”。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感知“爱鸟情”

1.鸟语是多么婉转动听啊,齐读课题。

2.课文的第一、第二段分别告诉我们什么呢?

开门见山,以回忆导入,直奔主题,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二、 品读课文,感受“人鸟情”

1.走近布谷,学会刻苦。

(1)我多想做个通晓鸟语的公冶长啊,就让我们一起跟随作者走进鸟儿的世界。(多媒体播放鸟叫声)

(入境):凝神倾听,鸣声啁啾,热闹非凡,这里聚集了各种各样的鸟儿,鸟叫声此起彼伏:唧唧喳喳,你呼我应,或清脆空灵,或婉转悠扬,或引吭高歌,或低泣如诉……优美清新的世界被鸟儿婉转的鸣叫声激活了,灵动了,整个大地也在它们默契的交融中复苏了。

师:再听,这是什么鸟儿?我们一起跟着它叫一叫吧!(布谷鸟的叫声)

这叫声在作者听来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呢?——生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师:在它亲切的叫声中,你听懂了什么?

你被人催促过吗?是什么样的情况?

师:哦,看来,只有和你关系最亲密的人才会这么声声催促你呀!带着这种感觉读读这句话。

读写训练:

布谷鸟的亲切啼叫,分明是催促人们快快出工呢!

它仿佛对孩子们说: 。

它仿佛对上班的叔叔阿姨说: 。

它仿佛对农民伯伯说: 。

饱含魅力的语言引入情境,引导想象,爽心明智,并让学生在模拟的语言情境中入情传情,学习语言,运用语言。

(2)多亲切的布谷鸟啊,我还能和它对话呢!——对话朗读,注意节奏。你发现了什么?

师:你们在和布谷鸟对话时心情怎样?书上有一个成语就写出了这种心情,找一找,读一读。

(3)在这无拘无束的问答中,我觉得自己都成了一只鸟儿了。(出示第五自然段)

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我对布谷鸟的喜欢呢?默读课文,可以圈圈画画,写下你的体会。

※ 这样无拘无束的一问一答……翩翩飞翔的鸟儿。

——是啊,此时我仿佛是鸟,鸟也仿佛是人了。

※ 呆愣愣地跟树上的鸟儿说傻话。

——在旁人看来那傻乎乎的举动也正能说明我是多么的爱鸟啊。

※ 一想起……还真不敢疏忽怠慢。

——因为喜欢,才会理解朋友的良苦用心啊。

②这正是我从布谷鸟的声声啼叫中所领悟到的真谛啊。能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谈谈你的收获吗?

读写训练:

用上“疏忽”把这些句子补充完整:

,上钩的鱼又跑掉了。

叔叔边开车边和我聊天,差一点闯了红灯,看来, 。

※ 除了体会到“我”对布谷鸟的爱,还体会到什么?

——爷爷也爱鸟,也悟出了布谷鸟说的话。

小结:无拘无束的人鸟对话,创造了一个美好的境界,难怪我会说:鸟儿的确是我们的好朋友哇!

摒弃泛泛的读和烦琐的分析,以读悟结合的形式与文本亲密接触,学生自悟自得,在读中体验情感、品评词句,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这种以语言文字的形象感为特征的理解具体而深入。适时的“读写训练”指导学生在感悟语言、得到情感熏陶的同时,发散思维,领悟不同的表达方式,培养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2.走近喜鹊,感受喜悦。

(1)你听,又是谁来了?(喜鹊的叫声)

师:喜鹊的叫声并不出众,可人们却非常喜欢。这又是为什么呢?

※ “据说喜鹊是报喜之鸟,……乡里人都很喜欢它。”

——它会预报哪些喜讯呢?(这就是喜鹊名字的由来!)

※ “喳喳喳喳,喳喳喳喳”,那不是分明在说“喜事到家,喜事到家”吗?

——谁来和老师对读?

——刚才我们说了那么多的喜讯,你能加上这些喜讯再读读吗?

※ 每当这时,……给生活增添不少乐趣。

师:有期盼就会有希望,有希望就会有乐趣。

(2)现在再来读这句话,你一定会有新的感受。

——在生活中,哪些人或是哪些事会让你“倍感亲切”呢?

小结:喜鹊那叽叽喳喳的报喜声给人以希望,给人以乐趣,鸟儿的确是我们的好朋友哇!

作者爱鸟给予的启迪,也爱鸟儿带来的欢喜,抓住喜鹊叫声的特点,上出“喜气”,感受欢乐。

3.学习鸟儿,感悟真情。

(1)小作者已经像公冶长一样,通晓鸟语了吗?(不是)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2)虽然我离公冶长还有一定的距离,但这一点儿也不影响我和鸟儿们的感情。我不光爱听鸟语,而且也从中悟出了鸟语包含的可贵的精神财富。带着对鸟儿的爱读读第七自然段。

师:你发现了什么?

这叫排比句,读起来琅琅上口,增强了气势,不信,咱们再读。(师引读)

(3)我们还会从哪些鸟儿的身上学到什么呢?

读写训练:

从逆风而上的海鸥身上,我学到了 。

从 的 身上,我学到了。

从 的 身上,我学到了 。

语文课的任务不仅仅在于让学生获得基本的语言知识,增强语言积累,更应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人文素养。引导学生运用课文句式进行说话,既内化了语言,又领悟了美德,可谓一举两得。

三、 总结课文,升华感情

1.从鸟儿朋友身上学到那么多,让我们饱含深情地一起说:鸟儿的确是我们的好朋友哇!

2.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也是一个爱鸟之人,曾经写过这样一首诗:《鸟》

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

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师:说说你的理解吧。

3.真希望有一天,我们会听到鸟儿们这样的鸟语:人类真是我们鸟儿的好朋友哇!

课末出示小诗,让学生带着自己的见解去读,从中收获独特的心理体验和感受,并因此而受到正确的价值观和环保意识的引导。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鸟语》教学反思

《鸟语》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主要讲述了“我”与鸟儿交谈、倾听并揣摩鸟语的情景,体现了“我”对鸟儿的喜爱之情,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

课前,我读这篇文章,觉得这篇课文告诉学生什么叫好朋友,人与动物之间一种纯真的情意!好朋友是能给你带来快乐的!和布谷鸟对话时的无拘无束,喜鹊对未来充满信心,不正给我带来无穷的乐趣吗?好朋友是能催你上进的,勤劳的燕子,守纪的大雁,勇敢顽强的苍鹰不正是人类积极向上的动力吗?

教学中,我紧扣住主线——“朋友”。

文中小作者和鸟儿成了朋友,他是怎样喜欢鸟,接近鸟的?怎样和鸟儿交流的.?从鸟儿身上得到什么启发?让学生读课文,找到“鸟儿的确是我们的好朋友哇!”然后在阅读课文中找到答案,以“朋友”为主线展开学习。

教学中,我还穿插梳理课文内容的“句式”训练,同时这一句式也为之后的想象说话打基础。孩子们沉浸在其中,乐此不疲。

“从终日忙碌的燕子那里,我认识到勤劳的可贵;从飞行整齐的大雁那里,我懂得了纪律的重要;从搏击风雨的苍鹰那里,我学到了勇敢、顽强的精神……”一句时,我主要让学生仿照句式进行仿写。但是,由于时间和铺垫不够,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所以,第二课时进行读写结合训练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这一句中的终日忙碌、飞行整齐、搏击风雨去掉行不行?”学生马上异口同声地回答:“不行”为什么不行?我追问到。学生马上展开了热烈地讨论。有的说:“这几个词分别代表了燕子、大雁、苍鹰的特点,不能去掉。”有的说:“如果前面不出现这几个词,后面我所认识到和懂得的道理就没有说服力。”还有的说:“正是因为燕子、大雁、苍鹰具有这些特点,所以我们才会去学习他们的可贵精神。”那么,小作者还会从那些鸟的身上得到启示呢?学生的回答丰富而富有创意。

温馨提示:本文【苏教版四年级下册《鸟语》课文及教案】由作者瞄苗教育说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学分高考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