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陆的变迁教学设计(合集10篇)

711 篇文章
2024-08-12

海陆的变迁教学设计(1)

一、设计理念

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关键是改变地理的学习方式,在本课的教学中,通过联系生活设计不同形式的活动,比如读图探究、角色扮演、发挥想象等,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充分训练学生阅读地图、分析地图、从地图上获取地理信息的技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探究创新的能力,以图忆文,改变地理学习方式。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作用

海陆的变迁一节是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讲述了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原因,是承接第一节大洲和大洋对地球海陆面貌认识的进一步深化。让学生认识到地球表面是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过程中,对学生逐步树立海陆变迁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未来的学习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举出实例说明海陆变迁,让学生树立起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科学观念。

(2)了解大陆漂移学说产生的背景,知道海陆分布格局的形成过程。

(3)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有关地理现象的成因。

(4)阅读地图,说出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分布规律,说明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2、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读图、阅读、讨论等,培养学生的读图、动手、想象、推理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科学观点及科学兴趣和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

(三)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科学观点及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

(2)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一些地理现象,说出主要火山和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教学难点:

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一些地理现象成因。

三、学情分析

学生刚刚学习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知道了地球表面海陆分布大势,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必备的知识基础。但初一学生根据其年龄、心理特点和已有知识水平,要顺利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仍需采用直观演示的方法降低难度。

四、教法选用、学法指导

现代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要求,不仅是学到了什么,更主要的是学会怎样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

本节课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以启发探究为主,辅以读书指导法、讲解法和直观演示法等。

本节课的学习方法为:自主读图探究和合作学习。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前出示图瓦卢举国迁移的新闻资料。激发学生兴趣,由此导入新课。新闻的导入方式,海陆变迁的疑问,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用问题情景将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吸引到课堂上来。

2出示课时学习目标让学生有目的有重点的进行学习。

(二)探究新知

A、沧海桑田

【提出例证、质疑探究】

展示图片资料

1、学生小组合作,根据现象推断变化并简要解释。

2、交流汇报,体会海陆是不断变迁的。教师附以课件简图,师生总结引起海陆变迁的原因。

在教学中,选择反差大的材料,让学生产生疑问,保持学习兴趣,养成善于动脑思考、敢于开口提问合作学习的习惯。

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感性认识,层层递进的分析解决重点。

B、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设疑过渡,观察猜想】

海陆是不断变迁的,那么我们脚下的大地,生活得大洲是自古如此吗。同学们不要急着下结论我们来观察一下世界地图。(课件出示世界地图)

观察非洲和南美洲轮廓特点,大胆进行猜想非洲和南美洲在很久以前是不是曾经连在一起?

引出:大陆漂移。

环环相扣,层层设疑的学习过程不断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

【角色扮演、证实假说】

读材料了解魏格纳和大陆漂移假说。

小组合作收集资料、证据说明大陆漂移假说的科学性,同时采用直观演示的方法说明观点、看法。

让学生自主参与、动手体验、反思交流。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积极探究的科学精神。

C、板块运动

【观察动画,图说地理】

1、动画演示:大陆漂移

2、学生观察,描述,教师课件引导。

3、畅所欲言:从魏格纳与大陆漂移学说的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多媒体演示大陆漂移,增强其直观性,畅所欲言的活动,启迪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探索精神。

【设疑过渡】

大陆为什么会漂移?人们经过不懈的探索,在大陆漂移说基础上创立了板块构造学说。质疑大陆漂移学说,引出板块构造学说理论。

【合作读图、理解学说】

1、引导学生读图,自主发现地理信息,合作总结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

通过读图,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读图分析归纳的能力,发挥合作学习的功效,突出重点。

2、直观演示理解板块运动学说

(1)打鸡蛋,理解地球不是一个整体而是由板块构成的。

(2)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箭头,通过动动手活动,辅以动画演示,理解板块运动的模式,产生的现象。

通过联系实际的小实验,形象的计算机动画演示挤压运动、张裂运动过程,使学生更好理解板块运动的内容,突破难点。

3、学以致用

由学生用板块构造学说理论讨论解释地理现象,加深学生对板块构造学说的理解。

通过运用板块运动学生解释地理现象的过程,提高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读图思考、由表及里探究竟】

1、引导学生读图分析归纳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了解两大火山地震带。

2、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世界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之间有何联系。

教师并联系生活实际,煮裂鸡蛋,蛋清冒出来的例子。通过读图归纳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从表层信息获取地理知识内在联系的深层信息,并联系生活突破难点。

【走进生活中的地理】

浏览汶川地理图片,烘托情景,探究汶川地震成因。

通过汶川地震的图片资料,感染学生,激发探究的欲望,体验地理知识的价值性,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培养爱国情感。

(三)课堂总结

1、学生自主小结质疑。

2、教师总结,激励探索。

大灾无情,人间有爱。地震的发生,海陆的变迁是有规律可循的,我们要不断探索,有知识武装自己,用知识为人类造福。让学生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科学观点。

激励学生不断求索达到课虽尽,而意不止的目的。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启发探究式教学,以问题为探究学习的起点和方向,力求从学生感兴趣地理现象入手,注意生活中地理教学资料的积累和运用,采用实物展示、多媒体演示等多种教学手段,逐步培养学生读图析图技能、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精神,教学目标圆满完成,教学效果较为理想。

海陆的变迁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的变迁。

了解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学说的基本观点。

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拼图和分析示意图,培养读图能力、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运用板块运动学说,解释地球表面基本面貌的形成及发展变化。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大陆漂移—板块运动学说的发展变化,进行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科学方法和探究精神的培养:通过从现象到本质的研究,提高学生对探究事物本质的科研兴趣;通过魏格纳的故事,激发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

寻找大陆漂移的证据

用板块运动学说解释一些现象。

2. 教学难点

火山、地震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教学方法】:

演示、分析、讨论、推理为主的教学方法。

【教学设计】

一、沧海变桑田

引入:

师:同学们听说过“沧海桑田”这个成语故事吗? “沧海桑田”原意指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海陆变迁

师:在地球上海陆变迁的例子很多,不仅有沧海变桑田,也有桑田变沧海。

(投影1)——喜马拉雅山中的海洋化石

谁来说说为什么喜马拉雅山中会有海洋化石?

学生回答:说明很久以前这里曾经是海洋。

师:对,地壳运动使这里从沧海变成了桑田。

(投影2)——东部海域的海底发现古河流的遗迹

谁来说说为什么东部海域的海底会发现古河流的遗迹?

学生回答:说明很久以前这里曾经是陆地。

师:对,海平面的上升使这里从桑田变成了沧海。

(投影3)——荷兰填海造陆

谁来说说为什么欧洲的荷兰全国三分之一的土地是通过围海造陆获得的?

学生回答:因为荷兰有四分之一的陆地低于海洋,人们通过自己的力量对地面进行改造。

师:对,这说明人类的活动也可以造成海陆变迁。

从这三个事例中,我们得出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有三个:

1.地壳运动 2.海平面升降 3.人类活动

(投影4)——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

学生连线:喜马拉雅山————地壳变动

我国东部海底———海平面升降

荷兰的围海大坝——人类活动

二、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过渡:

人们已经知道了海陆是变迁的,那么七大洲四大洋是否是固定不变的呢?20世纪上半页在地理学史上有一场激烈的争论,那是“地球活动论”和“地球固定论”之间的较量。地球活动论者认为:七大洲四大洋在运动。地球固定论者认为:大地很坚固、稳定,海陆轮廓自古就是这样。

师:一个躺在病床上的气象学家解决了这个问题。他是谁?他是通过什么证据证明他的观点的?请同学们阅读课本36页阅读材料《偶然的发现,伟大的假说》。

(投影5)——从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学生回答:他是魏格纳,他在世界地图上发现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轮廓吻合,于是他怀疑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以前是连在一起的。

师:对,这就是魏格纳的大陆漂移猜想。

但是发现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轮廓吻合,能不能直接说它们原先就是连在一起的?为什么?

学生回答:不能,因为会有巧合。

师:很好,现在我们做个实验来看看是不是有巧合。

(实验一):

教师课前准备一张报纸A,撕出一个角1,再在另一张报纸上撕出一个和角1一模一样的角2,教师分别将角1和角2与原报纸A拼成完整的一张报纸。提问:角1和角2的轮廓都能与这张报纸相吻合,但哪一个才真正是这张报纸的一部分呢?为什么?

学生回答:角1,因为角1上的文字和图片与原报纸拼合后一一对应。

(投影6)——撕碎的报纸

师:非常好,仅有这个证据还不足够,我们看看魏格纳还找到哪些重要证据。

学生回答: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拼合的几种古老地层相似,另外,鸵鸟不会飞,海牛只生活在热带浅海,按理它们都没有远涉大洋的能力,但是他们在非洲和南美洲大陆都有分布。

(投影7)——古老地层证据和古生物证据(35页活动)

师:魏格纳一生都在寻找大陆漂移的证据,在他50岁生日那一天,他牺牲在他寻找证据的途中,用生命的代价换来了大陆漂移学说的建立,这是和对真理的执着追求的表现。现在我们就来看一看大陆漂移学说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投影8)——演示flash动画“大陆漂移”

两亿年前,各大洲是连在一起,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才分裂为几块,缓慢漂移逐渐形成今天的布局。

三、板块运动

过渡:我们从魏格纳与大陆漂移假说的故事里得到一个启示:科学是需要认真观察、敢于怀疑、勇于实践的。大陆漂移学说很快被人们接受,于是人们又提出了新的问题:大陆为什么会漂移?是什么推动它漂移的呢?在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学说后,美国的迪茨和赫茨提出了“海底扩张学说”。在此基础上,英国科学家首创了“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大陆漂移是板块运动引起的,现在板块构造学说已成为最流行的地理科学新理论,该学说较好地解释了世界火山、地震等现象发生和分布的成因。

师:我们先来看看“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投影9)——“板块构造学说”的三大观点:

1. 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

2. 各大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中的;

3. 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比较活跃。“内稳边活”.

(投影10)——六大板块的分布

师: 请同学分别指出六大板块及其分布。

(投影11)——板块的运动

师:看看板块又是如何运动的?(注意图上的红色箭头表示板块运动的方向)

学生回答:有些板块之间在互相靠拢,有些则正在分离。

师:是的,比如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就在靠拢,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就在分离。

板块之间有两种运动形式。一种是相对运动,一种是相离运动。第一种运动形式叫板块挤压,它使地表隆起抬升,第二种运动形式叫板块张裂,它使地表发生断裂。

(实验二)

师:请同学们先将书托到半空中,再用两手从书的两侧向内挤压,会发生什么现象?

学生回答:会发生隆起或凹陷。

师:对,书有这种现象,地面也有。

在两个板块相碰地区,常形成山脉,如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投影12)——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

师: 图一:印度大陆与亚洲大陆靠近,使古地中海不断缩小;图二:两个大陆继续靠近,相互挤压的力量使地面不断隆起,最后两个大陆结合在一起,古地中海消失;图三:印度洋板块挤入亚欧板块下方,板块碰撞形成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而且喜马拉雅山脉至今仍以每年0.33—1.27厘米的速度上升。

(演示喜马拉雅山脉形成的flash动画)

(投影13)——喜马拉雅山脉形成的动态图

请同学们再想象一下,如果给一张报纸一个相离的力,结果会是怎样?

学生回答:报纸会被撕裂。

师:在板块张裂地区,常形成裂谷和海洋,如红海、大西洋、东非大裂谷。

(投影14)——展示卫星图片:东非大裂谷、红海)

东非大裂谷的成因:东非大裂谷是世界大陆上最大的断裂带,从卫星照片上看去犹如一道巨大的伤疤,位于非洲东部。在1000多万年前,地壳的断裂作用形成了这一巨大的陷落带。地壳的张裂至今一直进行着,裂谷带仍在不断地向两侧扩展。

红海的形成:红海地处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边界上,由于地壳张裂作用而形成的,而且一直在扩大,预测以后会成为全球第五个大洋。

师:那么同学们想一想,两个如此巨大的板块长期相互碰撞或张裂,是板块边缘地壳运动活跃还是板块内部地壳运动活跃?

学生回答:板块边缘地壳运动活跃

师:很好,板块边缘地壳运动活跃,自然就容易发生火山和地震。我们来一起找找哪些地方最容易发生。

(投影15)——世界火山、地震带分布图

学生回答:环绕着太平洋沿岸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

师:对。这里有世界上两个著名的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火山地震都是大型自然灾害,不仅对地表形态有破坏,对人类的生活环境也有很大的破坏。下面来看看火山地震带来的灾害。

(投影16)——火山地震图

【课堂小结】

下面同学们也可以做一个小小科学家,展望未来,预测下列地理事物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1.地中海的面积将会……

2.红海的面积将会……

3.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将会……·

4.东非大裂谷将会……

5.在南极地区发现了煤炭资源,这说明了……(投影17——南极煤炭)

6.在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的遗迹,这说明了……

【思维拓展】

回顾我们认识海陆变迁的这种过程,你会得到怎样的启示?

答:人类在认识自然的历程中,始终是要不断经历提出问题、大胆假设、探索证据,得出结论的过程。一定要有问题意识和探索精神,才能有所突破,取得成绩。

海陆的变迁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的变迁。

了解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学说的基本观点。

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拼图和分析示意图,培养读图能力、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运用板块运动学说,解释地球表面基本面貌的形成及发展变化。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大陆漂移—板块运动学说的发展变化,进行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科学方法和探究精神的培养:通过从现象到本质的研究,提高学生对探究事物本质的科研兴趣;通过魏格纳的故事,激发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

寻找大陆漂移的证据

用板块运动学说解释一些现象。

2. 教学难点

火山、地震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教学方法】:

演示、分析、讨论、推理为主的教学方法。

【教学设计】

一、沧海变桑田

引入:

师:同学们听说过“沧海桑田”这个成语故事吗? “沧海桑田”原意指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海陆变迁

师:在地球上海陆变迁的例子很多,不仅有沧海变桑田,也有桑田变沧海。

(投影1)——喜马拉雅山中的海洋化石

谁来说说为什么喜马拉雅山中会有海洋化石?

学生回答:说明很久以前这里曾经是海洋。

师:对,地壳运动使这里从沧海变成了桑田。

(投影2)——东部海域的海底发现古河流的遗迹

谁来说说为什么东部海域的海底会发现古河流的遗迹?

学生回答:说明很久以前这里曾经是陆地。

师:对,海平面的上升使这里从桑田变成了沧海。

(投影3)——荷兰填海造陆

谁来说说为什么欧洲的荷兰全国三分之一的土地是通过围海造陆获得的?

学生回答:因为荷兰有四分之一的陆地低于海洋,人们通过自己的力量对地面进行改造。

师:对,这说明人类的活动也可以造成海陆变迁。

从这三个事例中,我们得出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有三个:

1.地壳运动 2.海平面升降 3.人类活动

(投影4)——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

学生连线:喜马拉雅山————地壳变动

我国东部海底———海平面升降

荷兰的围海大坝——人类活动

二、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过渡:

人们已经知道了海陆是变迁的,那么七大洲四大洋是否是固定不变的呢?20世纪上半页在地理学史上有一场激烈的争论,那是“地球活动论”和“地球固定论”之间的较量。地球活动论者认为:七大洲四大洋在运动。地球固定论者认为:大地很坚固、稳定,海陆轮廓自古就是这样。

师:一个躺在病床上的气象学家解决了这个问题。他是谁?他是通过什么证据证明他的观点的?请同学们阅读课本36页阅读材料《偶然的发现,伟大的假说》。

(投影5)——从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学生回答:他是魏格纳,他在世界地图上发现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轮廓吻合,于是他怀疑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以前是连在一起的。

师:对,这就是魏格纳的大陆漂移猜想。

但是发现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轮廓吻合,能不能直接说它们原先就是连在一起的?为什么?

学生回答:不能,因为会有巧合。

师:很好,现在我们做个实验来看看是不是有巧合。

(实验一):

教师课前准备一张报纸A,撕出一个角1,再在另一张报纸上撕出一个和角1一模一样的角2,教师分别将角1和角2与原报纸A拼成完整的一张报纸。提问:角1和角2的轮廓都能与这张报纸相吻合,但哪一个才真正是这张报纸的一部分呢?为什么?

学生回答:角1,因为角1上的文字和图片与原报纸拼合后一一对应。

(投影6)——撕碎的报纸

师:非常好,仅有这个证据还不足够,我们看看魏格纳还找到哪些重要证据。

学生回答: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拼合的几种古老地层相似,另外,鸵鸟不会飞,海牛只生活在热带浅海,按理它们都没有远涉大洋的'能力,但是他们在非洲和南美洲大陆都有分布。

(投影7)——古老地层证据和古生物证据(35页活动)

师:魏格纳一生都在寻找大陆漂移的证据,在他50岁生日那一天,他牺牲在他寻找证据的途中,用生命的代价换来了大陆漂移学说的建立,这是和对真理的执着追求的表现。现在我们就来看一看大陆漂移学说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投影8)——演示flash动画“大陆漂移”

两亿年前,各大洲是连在一起,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才分裂为几块,缓慢漂移逐渐形成今天的布局。

三、板块运动

过渡:我们从魏格纳与大陆漂移假说的故事里得到一个启示:科学是需要认真观察、敢于怀疑、勇于实践的。大陆漂移学说很快被人们接受,于是人们又提出了新的问题:大陆为什么会漂移?是什么推动它漂移的呢?在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学说后,美国的迪茨和赫茨提出了“海底扩张学说”。在此基础上,英国科学家首创了“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大陆漂移是板块运动引起的,现在板块构造学说已成为最流行的地理科学新理论,该学说较好地解释了世界火山、地震等现象发生和分布的成因。

师:我们先来看看“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投影9)——“板块构造学说”的三大观点:

1. 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

2. 各大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中的;

3. 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比较活跃。“内稳边活”.

(投影10)——六大板块的分布

师: 请同学分别指出六大板块及其分布。

(投影11)——板块的运动

师:看看板块又是如何运动的?(注意图上的红色箭头表示板块运动的方向)

学生回答:有些板块之间在互相靠拢,有些则正在分离。

师:是的,比如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就在靠拢,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就在分离。

板块之间有两种运动形式。一种是相对运动,一种是相离运动。第一种运动形式叫板块挤压,它使地表隆起抬升,第二种运动形式叫板块张裂,它使地表发生断裂。

(实验二)

师:请同学们先将书托到半空中,再用两手从书的两侧向内挤压,会发生什么现象?

学生回答:会发生隆起或凹陷。

师:对,书有这种现象,地面也有。

在两个板块相碰地区,常形成山脉,如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投影12)——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

师: 图一:印度大陆与亚洲大陆靠近,使古地中海不断缩小;图二:两个大陆继续靠近,相互挤压的力量使地面不断隆起,最后两个大陆结合在一起,古地中海消失;图三:印度洋板块挤入亚欧板块下方,板块碰撞形成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而且喜马拉雅山脉至今仍以每年0.33—1.27厘米的速度上升。

(演示喜马拉雅山脉形成的flash动画)

(投影13)——喜马拉雅山脉形成的动态图

请同学们再想象一下,如果给一张报纸一个相离的力,结果会是怎样?

学生回答:报纸会被撕裂。

师:在板块张裂地区,常形成裂谷和海洋,如红海、大西洋、东非大裂谷。

(投影14)——展示卫星图片:东非大裂谷、红海)

东非大裂谷的成因:东非大裂谷是世界大陆上最大的断裂带,从卫星照片上看去犹如一道巨大的伤疤,位于非洲东部。在1000多万年前,地壳的断裂作用形成了这一巨大的陷落带。地壳的张裂至今一直进行着,裂谷带仍在不断地向两侧扩展。

红海的形成:红海地处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边界上,由于地壳张裂作用而形成的,而且一直在扩大,预测以后会成为全球第五个大洋。

师:那么同学们想一想,两个如此巨大的板块长期相互碰撞或张裂,是板块边缘地壳运动活跃还是板块内部地壳运动活跃?

学生回答:板块边缘地壳运动活跃

师:很好,板块边缘地壳运动活跃,自然就容易发生火山和地震。我们来一起找找哪些地方最容易发生。

(投影15)——世界火山、地震带分布图

学生回答:环绕着太平洋沿岸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

师:对。这里有世界上两个著名的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火山地震都是大型自然灾害,不仅对地表形态有破坏,对人类的生活环境也有很大的破坏。下面来看看火山地震带来的灾害。

(投影16)——火山地震图

【课堂小结】

下面同学们也可以做一个小小科学家,展望未来,预测下列地理事物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1.地中海的面积将会……

2.红海的面积将会……

3.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将会……·

4.东非大裂谷将会……

5.在南极地区发现了煤炭资源,这说明了……(投影17——南极煤炭)

【思维拓展】

回顾我们认识海陆变迁的这种过程,你会得到怎样的启示?

答:人类在认识自然的历程中,始终是要不断经历提出问题、大胆假设、探索证据,得出结论的过程。一定要有问题意识和探索精神,才能有所突破,取得成绩。

海陆的变迁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对海陆变迁及大陆分离的过程的分析,培养学生观察、感知、分析、归纳、表达等认知能力。

能力目标通过对相连证据的探究,提高学生研究手段的科学性、指向性。

情感目标通过从材料到总结分析的研究,提高学生对探究事物本质的科研兴趣;通过名人的故事,激发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要求:

了解海陆变迁的原因。

了解大陆漂移假说以及其形成的条件。

教学重点:利用大陆漂移假说解释一些地质现象。

教学难点:寻找大陆源移的证据。

教学方法:材料演示由现象到推理总结出的本质原因的过程。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海陆是变迁的

师:世界都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陆地和海洋也不例外。"沧海桑田"这个成语就是古人的智慧。

提问:"沧海桑田"是什么意思?

生:大海变成田地,田地变成大海。比喻万事多变化大。

师:它的原意就是指海陆的变迁。古人久已觉察到海陆是变迁的。

二、海陆变迁的方式

师:海陆变迁的原因是什么呢?出示海陆变迁的图片活动。(观察、分析、讨论)

提示:

1、地中海的面积不断缩小,最终将消亡。

2、喜马拉雅山上的岩石中发现了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了什么问题?

3、我国东部海底发现古河道及古井等人的总称活动的遗迹反映了该海域已往是什么状态?)

4、荷兰的国土面积在已往的百年中为何在不停扩大?

师:请同学们总结海陆变迁的方式?

(总结)生:变迁方式有三种:地壳变更;海平面升降;人类的活动。

师:海陆是变迁的,七大洲四大洋是不是就是固定不变的呢?

20世纪地理科学史上发生了激烈的争论。

阅读《魏格纳与大陆飘移假说》。

生:阅读。

三、魏格纳创立大陆漂移假说的过程及其合理性。

师:魏格纳发现非洲大陆、美洲大陆轮廓吻合。

生:是否就能验证假说,分组讨论。

师:结合学生学生所观察的作出评价。事实表明不能看到轮廓吻合就主观认为二者是连接在一起的。要认真求证,不能想当然。谁来介绍1个魏格纳寻找证据的过程?

生:(简单介绍)魏格纳终身为科学而献身。

师:从魏格纳发现并创立大陆漂移假说的过程,你能得到什么启发呢?

生:科学解释的前提是认真的观察分析总结。

四、大陆漂移假说观点。

师:现在咱们就来看一看大陆漂移假说。它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生:两亿年前,各大洲是连在一起的,它的四周是一片汪洋。后来才分裂为几块,(南北美洲向西漂移,非洲向北漂移,大洋洲向东北漂移,南极洲向南漂移。)缓慢漂移逐渐形成今天的结构。

师:对照现在的世界地图看一看大西洋是怎样形成的?太平洋有什么变化?

活动:分组讨论。

总结:

生:之前没有大西洋,后来非洲、欧罗巴洲与南北美洲逐步漂移开才形成大西洋。

生:太平洋在逐渐缩小。

师:太平洋将来会怎样呢?

生:会消失。

师:据科学家考证,在白雪皑皑的南极洲地下埋藏着大量的煤矿,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

学生活动:讨论。总结:

生:煤是树在高温高压下经过很长时间形成的,树是生活在温暖潮湿的地方。说明南极大陆之前不在这里,而是在1个温暖多雨的地方,后来才漂移到这里的。

师:所有刚才咱们讨论的问题都可以证明大陆漂移假说的成立,魏格纳用生命代价收集证据,验证了大陆漂移假说的正确性。

练习:海陆变迁的.原因是什么?

大陆漂移学说是谁提出来的

总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海陆变迁的原因和大陆漂移假说的提出依据和验证过程,通过老师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来验证假说的正确性。最后由老师总结得出结论。

课后反思:教学设计体现了一定的驾驶教材的能力。如在一开始上课时就通过“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有海洋动物化石”、“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发现古人类活动的遗迹”等一系列有趣而又耐人思考的问题吸引了学生注意力,带领学生一起深入学习,在讲授大陆漂移时采用动画效果,使学生清晰地看到大陆在漂移,十分形象也容易记忆,学生乐于接受。

本节课的教学细微的改进在教学效果上能出现巨大的差别。虽然一个很小的改变对于老师来说没有多大差异,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却是另外一种思维方式,所以通过这次的反思,更加清楚地看到,在教学中不容忽视的是每一个细节。“细节决定成效”,特别在教学上,每一个细节都能够改变教学效果。所以在教学中,重视每一个细节的设计,全面、多方位考虑学生的需求,根据学生的特点把握好每一个细节,才能最好的利用好课堂四十分钟的时间,提高教学效果。

从本节课的实施情况来看,基本上完成了教学目标,学生的反映还算积极,对提出的问题能够积极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但有些拓展知识可能对初一年级的学生还不太适合。

这堂课虽然做了较充分的准备,但仍有很多地方不足,还有待于提高。

板书设计:

第二节海陆的变迁

一、海陆变迁的原因:

1、地壳的变动;

2、海平面的升降;

3、人类的活动(填海造陆)

二、大陆漂移假说

海陆的变迁的例子

海陆的变迁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对海陆变迁及大陆分离的过程的分析,培养学生观察、感知、分析、归纳、表达等认知能力。

能力目标 通过对相连证据的探究,提高学生研究手段的科学性、指向性。

情感目标 通过从材料到总结分析的研究,提高学生对探究事物本质的科研兴趣;通过名人的故事,激发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要求:

了解海陆变迁的原因

了解大陆漂移假说以及其形成的条件

教学重点:利用大陆漂移假说解释一些地质现象

教学难点:寻找大陆源移的证据

教学方法:材料演示 由现象到推理总结出的本质原因的过程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海陆是变迁的

师: 世界都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陆地和海洋也不例外。"沧海桑田"这个成语就是古人的智慧

提问:"沧海桑田"是什么意思?

生:大海变成田地,田地变成大海。比喻万事多变化大。

师:它的原意就是指海陆的变迁。古人久已觉察到海陆是变迁的.。

二、海陆变迁的方式

师:海陆变迁的原因是什么呢?出示海陆变迁的图片活动。(观察、分析、讨论)

提示:

1、地中海的面积不断缩小,最终将消亡。

2、喜马拉雅山上的岩石中发现了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了什么问题?

3、我国东部海底发现古河道及古井等人的总称活动的遗迹反映了该海域已往是什么状态?)

4、荷兰的国土面积在已往的百年中为何在不停扩大?

师:请同学们总结海陆变迁的方式?

(总结)生:变迁方式有三种:1.地壳变更;2.海平面升降;3.人类的活动

师:海陆是变迁的,七大洲四大洋是不是就是固定不变的呢?

20世纪地理科学史上发生了激烈的争论。

阅读《魏格纳与大陆飘移假说》。

生:阅读。

三、魏格纳创立大陆漂移假说的过程及其合理性

师:魏格纳发现非洲大陆、美洲大陆轮廓吻合

生:是否就能验证假说,分组讨论

师:结合学生学生所观察的作出评价。事实表明不能看到轮廓吻合就主观认为二者是连接在一起的。要认真求证,不能想当然。谁来介绍1个魏格纳寻找证据的过程?

生:(简单介绍)魏格纳终身为科学而献身。

师:从魏格纳发现并创立大陆漂移假说的过程,你能得到什么启发呢?

生:科学解释的前提是认真的观察分析总结

四、大陆漂移假说观点

师:现在咱们就来看一看大陆漂移假说。它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生:两亿年前,各大洲是连在一起的,它的四周是一片汪洋。后来才分裂为几块,(南北美洲向西漂移,非洲向北漂移,大洋洲向东北漂移,南极洲向南漂移。)缓慢漂移逐渐形成今天的结构。

师:对照现在的世界地图看一看大西洋是怎样形成的?太平洋有什么变化?

活动:分组讨论。

总结:

生:之前没有大西洋,后来非洲、欧罗巴洲与南北美洲逐步漂移开才形成大西洋。

生:太平洋在逐渐缩小。

师:太平洋将来会怎样呢?

生:会消失。

师:据科学家考证,在白雪皑皑的南极洲地下埋藏着大量的煤矿,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

学生活动:讨论。总结:

生:煤是树在高温高压下经过很长时间形成的,树是生活在温暖潮湿的地方。说明南极大陆之前不在这里,而是在1个温暖多雨的地方,后来才漂移到这里的。

师:所有刚才咱们讨论的问题都可以证明大陆漂移假说的成立,魏格纳用生命代价收集证据,验证了大陆漂移假说的正确性。

练习:海陆变迁的原因是什么?

大陆漂移学说是谁提出来的

总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海陆变迁的原因和大陆漂移假说的提出依据和验证过程,通过老师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来验证假说的正确性。最后由老师总结得出结论。

课后反思:教学设计体现了一定的驾驶教材的能力。如在一开始上课时就通过 “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有海洋动物化石”、“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发现古人类活动的遗迹”等一系列有趣而又耐人思考的问题吸引了学生注意力,带领学生一起深入学习,在讲授大陆漂移时采用动画效果,使学生清晰地看到大陆在漂移,十分形象也容易记忆,学生乐于接受。

本节课的教学细微的改进在教学效果上能出现巨大的差别。虽然一个很小的改变对于老师来说没有多大差异,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却是另外一种思维方式,所以通过这次的反思,更加清楚地看到,在教学中不容忽视的是每一个细节。“细节决定成效”,特别在教学上,每一个细节都能够改变教学效果。所以在教学中,重视每一个细节的设计,全面、多方位考虑学生的需求,根据学生的特点把握好每一个细节,才能最好的利用好课堂四十分钟的时间,提高教学效果。

从本节课的实施情况来看,基本上完成了教学目标,学生的反映还算积极,对提出的问题能够积极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但有些拓展知识可能对初一年级的学生还不太适合。

这堂课虽然做了较充分的准备,但仍有很多地方不足,还有待于提高。

板书设计: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一、海陆变迁的原因:

1、地壳的变动; 2、海平面的升降; 3、人类的活动(填海造陆)

二、大陆漂移假说

海陆的变迁的例子

海陆的变迁教学设计(6)

一、设计理念

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关键是改变地理的学习方式,在本课的教学中,通过联系生活设计不同形式的活动,比如读图探究、角色扮演、发挥想象等,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充分训练学生阅读地图、分析地图、从地图上获取地理信息的技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探究创新的能力,以图忆文,改变地理学习方式。

二、教材分析

(一) 教材的地位作用

海陆的变迁一节是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讲述了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原因,是承接第一节大洲和大洋对地球海陆面貌认识的进一步深化。让学生认识到地球表面是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过程中,对学生逐步树立海陆变迁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未来的学习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举出实例说明海陆变迁,让学生树立起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科学观念。

(2)了解大陆漂移学说产生的背景,知道海陆分布格局的形成过程。

(3)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有关地理现象的成因。

(4)阅读地图,说出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分布规律,说明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2、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读图、阅读、讨论等,培养学生的读图、动手、想象、推理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科学观点及科学兴趣和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

(三)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科学观点及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

(2)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一些地理现象,说出主要火山和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教学难点:

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一些地理现象成因。

三、学情分析

学生刚刚学习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知道了地球表面海陆分布大势,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必备的知识基础。但初一学生根据其年龄、心理特点和已有知识水平,要顺利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仍需采用直观演示的方法降低难度。

四、教法选用、学法指导

现代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要求,不仅是学到了什么,更主要的是学会怎样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本节课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以启发探究为主,辅以读书指导法、讲解法和直观演示法等。

本节课的学习方法为:自主读图探究和合作学习。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前出示图瓦卢举国迁移的新闻资料。激发学生兴趣,由此导入新课。新闻的导入方式,海陆变迁的疑问,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用问题情景将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吸引到课堂上来。

2出示课时学习目标让学生有目的有重点的进行学习。

(二)探究新知

A、沧海桑田

【提出例证、质疑探究】

展示图片资料

1、学生小组合作,根据现象推断变化并简要解释。

2、交流汇报,体会海陆是不断变迁的。教师附以课件简图,师生总结引起海陆变迁的原因。

在教学中,选择反差大的材料,让学生产生疑问,保持学习兴趣,养成善于动脑思考、敢于开口提问合作学习的习惯。

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感性认识,层层递进的分析解决重点。

B、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设疑过渡,观察猜想】

海陆是不断变迁的,那么我们脚下的大地,生活得大洲是自古如此吗。同学们不要急着下结论我们来观察一下世界地图。(课件出示世界地图)

观察非洲和南美洲轮廓特点,大胆进行猜想非洲和南美洲在很久以前是不是曾经连在一起?

引出:大陆漂移。

环环相扣,层层设疑的学习过程不断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

【角色扮演、证实假说】

读材料了解魏格纳和大陆漂移假说。

小组合作收集资料、证据说明大陆漂移假说的科学性,同时采用直观演示的方法说明观点、看法。

让学生自主参与、动手体验、反思交流。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积极探究的科学精神。

C、板块运动

【观察动画,图说地理】

1、动画演示:大陆漂移

2、学生观察,描述,教师课件引导。

3、畅所欲言:从魏格纳与大陆漂移学说的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多媒体演示大陆漂移,增强其直观性,畅所欲言的活动,启迪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探索精神。

【设疑过渡】

大陆为什么会漂移?人们经过不懈的探索,在大陆漂移说基础上创立了板块构造学说。质疑大陆漂移学说,引出板块构造学说理论。

【合作读图、理解学说】

1、引导学生读图,自主发现地理信息,合作总结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

通过读图,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读图分析归纳的能力,发挥合作学习的功效,突出重点。

2、直观演示理解板块运动学说

(1)打鸡蛋,理解地球不是一个整体而是由板块构成的。

(2)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箭头,通过动动手活动,辅以动画演示,理解板块运动的模式,产生的现象。

通过联系实际的小实验,形象的计算机动画演示挤压运动、张裂运动过程,使学生更好理解板块运动的内容,突破难点。

3、学以致用

由学生用板块构造学说理论讨论解释地理现象,加深学生对板块构造学说的理解。

通过运用板块运动学生解释地理现象的过程,提高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读图思考、由表及里探究竟】

1、引导学生读图分析归纳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了解两大火山地震带。

2、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世界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之间有何联系。

教师并联系生活实际,煮裂鸡蛋,蛋清冒出来的例子。通过读图归纳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从表层信息获取地理知识内在联系的深层信息,并联系生活突破难点。

【走进生活中的地理】

浏览汶川地理图片,烘托情景,探究汶川地震成因。

通过汶川地震的图片资料,感染学生,激发探究的欲望,体验地理知识的价值性,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培养爱国情感。

(三)课堂总结

1、学生自主小结质疑。

2、教师总结,激励探索。

大灾无情,人间有爱。地震的发生,海陆的变迁是有规律可循的,我们要不断探索,有知识武装自己,用知识为人类造福。让学生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科学观点。

激励学生不断求索达到课虽尽,而意不止的目的。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启发探究式教学,以问题为探究学习的起点和方向,力求从学生感兴趣地理现象入手,注意生活中地理教学资料的积累和运用,采用实物展示、多媒体演示等多种教学手段,逐步培养学生读图析图技能、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精神,教学目标圆满完成,教学效果较为理想。

海陆的变迁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的变迁。

了解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学说的基本观点。

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拼图和分析示意图,培养读图能力、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运用板块运动学说,解释地球表面基本面貌的形成及发展变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大陆漂移—板块运动学说的发展变化,进行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科学方法和探究精神的培养:通过从现象到本质的研究,提高学生对探究事物本质的科研兴趣;通过魏格纳的故事,激发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寻找大陆漂移的证据

用板块运动学说解释一些现象。

2、教学难点

火山、地震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教学方法】:

演示、分析、讨论、推理为主的教学方法。

【教学设计】

一、沧海变桑田

引入:

师:同学们听说过“沧海桑田”这个成语故事吗?“沧海桑田”原意指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海陆变迁

师:在地球上海陆变迁的例子很多,不仅有沧海变桑田,也有桑田变沧海。

(投影1)——喜马拉雅山中的海洋化石

谁来说说为什么喜马拉雅山中会有海洋化石?

学生回答:说明很久以前这里曾经是海洋。

师:对,地壳运动使这里从沧海变成了桑田。

(投影2)——东部海域的海底发现古河流的遗迹

谁来说说为什么东部海域的海底会发现古河流的遗迹?

学生回答:说明很久以前这里曾经是陆地。

师:对,海平面的上升使这里从桑田变成了沧海。

(投影3)——荷兰填海造陆

谁来说说为什么欧洲的荷兰全国三分之一的土地是通过围海造陆获得的?

学生回答:因为荷兰有四分之一的陆地低于海洋,人们通过自己的力量对地面进行改造。

师:对,这说明人类的活动也可以造成海陆变迁。

从这三个事例中,我们得出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有三个:

1、地壳运动

2、海平面升降

3、人类活动

(投影4)——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

学生连线:喜马拉雅山————地壳变动

我国东部海底———海平面升降

荷兰的围海大坝——人类活动

二、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过渡:

人们已经知道了海陆是变迁的,那么七大洲四大洋是否是固定不变的呢?20世纪上半页在地理学史上有一场激烈的争论,那是“地球活动论”和“地球固定论”之间的较量。地球活动论者认为:七大洲四大洋在运动。地球固定论者认为:大地很坚固、稳定,海陆轮廓自古就是这样。

师:一个躺在病床上的气象学家解决了这个问题。他是谁?他是通过什么证据证明他的观点的?请同学们阅读课本36页阅读材料《偶然的发现,伟大的假说》。

(投影5)——从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学生回答:他是魏格纳,他在世界地图上发现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轮廓吻合,于是他怀疑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以前是连在一起的。

师:对,这就是魏格纳的大陆漂移猜想。

但是发现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轮廓吻合,能不能直接说它们原先就是连在一起的?为什么?

学生回答:不能,因为会有巧合。

师:很好,现在我们做个实验来看看是不是有巧合。

(实验一):

教师课前准备一张报纸A,撕出一个角1,再在另一张报纸上撕出一个和角1一模一样的角2,教师分别将角1和角2与原报纸A拼成完整的一张报纸。提问:角1和角2的轮廓都能与这张报纸相吻合,但哪一个才真正是这张报纸的一部分呢?为什么?

学生回答:角1,因为角1上的文字和图片与原报纸拼合后一一对应。

(投影6)——撕碎的报纸

师:非常好,仅有这个证据还不足够,我们看看魏格纳还找到哪些重要证据。

学生回答: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拼合的几种古老地层相似,另外,鸵鸟不会飞,海牛只生活在热带浅海,按理它们都没有远涉大洋的能力,但是他们在非洲和南美洲大陆都有分布。

(投影7)——古老地层证据和古生物证据(35页活动)

师:魏格纳一生都在寻找大陆漂移的证据,在他50岁生日那一天,他牺牲在他寻找证据的途中,用生命的代价换来了大陆漂移学说的建立,这是和对真理的执着追求的表现。现在我们就来看一看大陆漂移学说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投影8)——演示flash动画“大陆漂移”

两亿年前,各大洲是连在一起,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才分裂为几块,缓慢漂移逐渐形成今天的布局。

三、板块运动

过渡:我们从魏格纳与大陆漂移假说的故事里得到一个启示:科学是需要认真观察、敢于怀疑、勇于实践的。大陆漂移学说很快被人们接受,于是人们又提出了新的问题:大陆为什么会漂移?是什么推动它漂移的呢?在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学说后,美国的迪茨和赫茨提出了“海底扩张学说”。在此基础上,英国科学家首创了“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大陆漂移是板块运动引起的,现在板块构造学说已成为最流行的地理科学新理论,该学说较好地解释了世界火山、地震等现象发生和分布的成因。

师:我们先来看看“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投影9)——“板块构造学说”的三大观点:

1、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

2、各大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中的;

3、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比较活跃。“内稳边活”.

(投影10)——六大板块的分布

师: 请同学分别指出六大板块及其分布。

(投影11)——板块的运动

师:看看板块又是如何运动的?(注意图上的红色箭头表示板块运动的方向)

学生回答:有些板块之间在互相靠拢,有些则正在分离。

师:是的,比如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就在靠拢,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就在分离。

板块之间有两种运动形式。一种是相对运动,一种是相离运动。第一种运动形式叫板块挤压,它使地表隆起抬升,第二种运动形式叫板块张裂,它使地表发生断裂。

(实验二)

师:请同学们先将书托到半空中,再用两手从书的两侧向内挤压,会发生什么现象?

学生回答:会发生隆起或凹陷。

师:对,书有这种现象,地面也有。

在两个板块相碰地区,常形成山脉,如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投影12)——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

师: 图一:印度大陆与亚洲大陆靠近,使古地中海不断缩小;图二:两个大陆继续靠近,相互挤压的力量使地面不断隆起,最后两个大陆结合在一起,古地中海消失;图三:印度洋板块挤入亚欧板块下方,板块碰撞形成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而且喜马拉雅山脉至今仍以每年0.33—1.27厘米的速度上升。

(演示喜马拉雅山脉形成的flash动画)

(投影13)——喜马拉雅山脉形成的动态图

请同学们再想象一下,如果给一张报纸一个相离的力,结果会是怎样?

学生回答:报纸会被撕裂。

师:在板块张裂地区,常形成裂谷和海洋,如红海、大西洋、东非大裂谷。

(投影14)——展示卫星图片:东非大裂谷、红海)

东非大裂谷的成因:东非大裂谷是世界大陆上最大的断裂带,从卫星照片上看去犹如一道巨大的伤疤,位于非洲东部。在1000多万年前,地壳的断裂作用形成了这一巨大的陷落带。地壳的张裂至今一直进行着,裂谷带仍在不断地向两侧扩展。

红海的形成:红海地处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边界上,由于地壳张裂作用而形成的,而且一直在扩大,预测以后会成为全球第五个大洋。

师:那么同学们想一想,两个如此巨大的板块长期相互碰撞或张裂,是板块边缘地壳运动活跃还是板块内部地壳运动活跃?

学生回答:板块边缘地壳运动活跃

师:很好,板块边缘地壳运动活跃,自然就容易发生火山和地震。我们来一起找找哪些地方最容易发生。

(投影15)——世界火山、地震带分布图

学生回答:环绕着太平洋沿岸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

师:对。这里有世界上两个著名的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火山地震都是大型自然灾害,不仅对地表形态有破坏,对人类的生活环境也有很大的破坏。下面来看看火山地震带来的灾害。

(投影16)——火山地震图

【课堂小结】

下面同学们也可以做一个小小科学家,展望未来,预测下列地理事物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1.地中海的面积将会……

2.红海的面积将会……

3.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将会……·

4.东非大裂谷将会……

5.在南极地区发现了煤炭资源,这说明了……(投影17——南极煤炭)

6.在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的遗迹,这说明了……

【思维拓展】

回顾我们认识海陆变迁的这种过程,你会得到怎样的'启示?

答:人类在认识自然的历程中,始终是要不断经历提出问题、大胆假设、探索证据,得出结论的过程。一定要有问题意识和探索精神,才能有所突破,取得成绩。

海陆的变迁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①通过对海陆变迁及大陆分离的若干证据的分析,培养学生观察、感知、分析、归纳、表达等认知能力;

②通过对相连证据的找寻方向的探究,提高学生研究手段的科学性、指向性,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

③通过从现象到本质的研究,提高学生对探究事物本质的科研兴趣;通过魏格纳的故事,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利用大陆漂移假说解释一些现象。

难点:寻找大陆源移的证据。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计

一、 海陆是变迁的

导入:歌曲<东方之珠>引出“沧海桑田”这个成语。

提问:“沧海桑田”是什么意思?

生: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师:其实它的原意就是指海陆的变迁。其实古人早就觉察到海陆是变迁的,因而在我国就有了“沧海桑田”的成语。

二、海陆变迁的方式

师:海陆变迁的原因是什么呢?出示海陆变迁的动态课件。(可以出示喜马拉雅山、我国东部海底、荷兰围海造田图片。)

活动:(观察、分析、讨论)

提示:

1)喜马拉雅山上的岩石中发现了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了什么问题?

2)我国东部海底发现古河道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反映了该海域过去是状况?

3)荷兰的国土面积在过去的百年中为什么在不断扩大?

(总结)生:变迁方式有三种:1.地壳变动;2.海平面升降;3.人类活动。

师:海陆是变迁的,七大洲四大洋是否就是固定不变的呢?20世纪地理科学史上发生了激烈的争论。机会总是垂青善于观察、思考的人。正像牛顿坐在树下看到苹果落下建立了自由落体运动定律一样,这一次是一个躺在病床上的气象学家解决了这个问题。

下面我们来阅读一下《偶然的发现,伟大的假说》。

生:阅读。(最好出示资料片)

三、魏格纳创立大陆漂移假说过程

师:魏格纳发现非洲大陆、美洲大陆轮廓吻合后能不能直接提出它们原先是连在一起的?为什么?同学们都学过剪纸能否用这种剪纸的办法证明一下你的观点。

生:讨论,用剪刀、白纸活动。

师:巡视,指导。

师:谁能把你们讨论的方法演示一下呢?

生:上前演示。

师:结合学生演示评价。事实表明不能看到轮廓吻合就主观认为二者是连接在一起的。咱们同学做事也是一样,要注意认真求证,不能想当然。谁来介绍一个魏格纳寻找证据的过程?

生:(简单介绍)魏格纳最终为科学而献身。

师:从魏格纳发现并创立大陆漂移假说的过程,你能得到什么启发呢?

; 生:认真观察,大胆质疑,敢于创新,勇于实践。

四、大陆漂移假说观点

师:魏格纳用生命的代价换来了大陆漂移假说的建立,现在我们就来看一看大陆漂移假说。(出示大陆漂移课件)它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生:两亿年前,各大洲是连在一起的,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才分裂为几块,(南北美洲向西漂移,非洲向北漂移,大洋洲向东北漂移,南极洲向南漂移。)缓慢漂移逐渐形成今天的布局。

师:对照现在的世界地图看一看大西洋是怎样形成的?太平洋有什么变化?

活动:分组讨论。

总结:

生:以前没有大西洋,后来非洲、欧洲与南北美洲慢慢漂移开才形成大西洋。

生:太平洋在逐渐缩小。

师:太平洋将来命运会怎样呢?

生:会消失。

师:大家把书翻到教材第35页,谁能解释一下图2.16?

生:以前南美洲和非洲是连在一起的,所以会出现古老地层吻合。

师:看图2.I7解释一下。

生:因为它们原来是该接在一起的。所以有相们的物种分布在不同的两个大洲。

师:据科学家考证,在白雪皑皑的南极洲地下埋藏着大量的煤矿,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学生活动:讨论。

总结 :

生:煤是树在高温高压下经过很长时间形成的,树是生活在温暖潮湿的地方。说明南极大陆以前不在这里,而是在一个温暖多雨的地方,后来才漂移到这里的。

师:

所有刚才我们讨论的问题都可以证明大陆漂移假说的成立,魏格纳用生命代价收集证据,验证了大陆漂移假说的正确。这给我们以很大启示,同学们前面讲得都很好。我们对大陆漂移假说探讨这么多还有什么怀疑么?

生:大陆为什么会漂移?是什么推动它漂移的呢?

师:提得很好。大家回去后收集材料,下节课我们一起讨论,好吗?

练习:

1、海陆变迁的原因是什么?主要有哪几种?

2、大陆学说是在什么时候、谁提出来的?

3、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依据是什么?

海陆的变迁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了解大陆漂移的基本观点。

②通过对海陆变迁及大陆分离的若干证据的分析,培养学生感知、实验、分析、归纳、表达等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注重观察 发现 分析、判断 实例检验这一学习方法的培养,实现从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②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读图、活动、实验等多种方式获取信息,实现从单一认知方式向多元认知方式转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从现象到本质的研究,提高学生对探究事物本质的科研兴趣。

②通过魏格纳的故事,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大陆漂移假说内容并用其解释一些现象。

教学难点

寻找大陆漂移的证据。

教学方法

综合运用学法导学、活动导疑、问题导思等多种方法。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酒瓶、三个盖子(两个可吻合于瓶口,另一个不吻合)、多媒体课件等。

2、学生准备:在硬纸板上绘出世界海陆分布图,然后剪下七大洲轮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大洲和大洋,哪位同学能给我们介绍一下,人类对地球面貌的认识过程?

(由于视野的局限性,早期的人类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地球上绝大部分是陆地,经过分析判断认为:自己生活的陆地是世界的中心,海洋为天地的尽头。所以把我们生活的星球赋予了“地球”一名。后来的人们又进行了不懈地实践和检验,对这一结论进行了验证,发现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认为我们生活星球应该叫“水球”)。 引导学生在旧知识的回顾中归纳出一种基本的地理学习方法。

二、课件展示:世界地形图

请同学们根据这幅图,认真观察七大洲的轮廓特点,你能发现什么问题?

(一些大洲的轮廓形状相吻合,如南美洲与非洲等。) 打破教材的顺序,通过这幅图层层展开,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大陆漂移假说中的观点,而不是被动授受前人的经验。

让学生在活动中检验自己的发现,并产生新的疑问,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通过活动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静态的知识动态化,从而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

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发现、在发现中探究、在探究中成长。

通过阅图归纳,引导学生把自我推测出的结论与前人的经验交流、碰撞,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将看似杂乱的学习活动回归到有序的学习方法这一落脚点上来。

引导学生沉浸于“发现 分析 解决 再发现”的问题链中,鼓励学生在这一问题链中不断探索、不断挑战。

活动一 既然同学们都一致认为南美洲与非洲的形状基本吻合,那就请同学们把课前已经准备好的七大洲轮廓图片拿出来,试着把这两个大洲的轮廓卡片拼合一下。

(过渡并提出问题 ) 通过拼合,我们可以看出南美大陆凸出的部分与非洲大陆凹进的部分几乎吻合,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原来可能是一个整体)

活动二 师: 同学们一致认为它们原来可能是一个整体。而我认为:它们原来就是一个整体。我的这种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师: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请同学们共同做一个试验。

这节课我给每一小组的同学准备了一个酒瓶和三个盖子(其中两个可以吻合于瓶口,另一个不吻合),请同学们逐一把瓶盖扭在瓶口上,最后产生了什么现象?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不能吻合的瓶盖与酒瓶原来不是一个整体,另两个可能与它是一个整体)

教师追问:这两个盖子中到底是哪一个与酒瓶是一个整体呢?(从图案、颜色、商标等各方面分析)

师:这个实验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呢?

(不能说南美与非洲大陆就是一个整体,只能说南美与非洲大陆可能是一个整体。到底是不是一个整体需要进一步验证)

三、阅图 课件展示教材中图2.16、2.17

请同学们从图中搜集信息,对它们是否为一个整体进行验证。

活动三 世界地形图中,仅这两个洲的轮廓吻合吗?请同学们把课前剪好的七大洲轮廓图片拿出来,试着拼合一下,会发现什么问题?(它们可以大致拼合成一个整体)。由此,你可推测出什么结论?(原来的陆地可能连在一起,由于某种原因后来分裂开来,形成现在的分布)

阅图 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对此提出了什么样的观点呢?请同学们阅读大陆漂移动态图分析归纳。

通过阅读分析可以看出,我们推测的结论与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假说不谋而合。

阅读 魏格纳是怎样得出这一观点的呢?请同学们阅读材料――《偶然的发现 伟大的假说》。

阅读之后,你有何感想?

阅图 由上述结论可以看出,海陆是不断变迁的。

课件展示教材中图2.10、2.11、2.12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几幅图,从中你能发现什么问题?得出什么结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四、归纳总结

五、拓展延伸

1、除了教材中的例子,你还能举出哪些海陆变迁的例子?(如学生回答不出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课下网上查寻)

2、学完本节课之后,你还有哪些不解之疑?

海陆的变迁教学设计(10)

海陆的变迁教学设计范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的变迁。

2.了解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3.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能力目标

1.通过分析课文的示意图,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想像能力、推理能力。

2.运用板块运动解释地球表面基本面貌的形成及火山、地震的分布。

德育目标

1.通过海陆的变迁,使学生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点。

2.通过大陆漂移——板块构造学说的发展过程,对学生进行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科学方法和探究精神的培养。

教学重点

世界主要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教学难点

1.海陆变迁的原因。

2.板块相对移动形成的地表形态。

教学方法

演示、分析、推理为主要教学方法。

教具准备

绘制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沧海桑田——海陆变迁

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大陆漂移

第二课时 板块运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美丽的星球上,不论是多姿多彩的陆地,还是一望无际的大海,万事万物都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你知道“沧海桑田”的成语故事吗?(让一两个学生讲讲)传说我国古代有个叫麻姑的仙女,曾经三次看到东海变成桑田。后人就以这种沧海桑田的变更,来比喻世事变化很大。(如果学生讲到,不必重复)其实这个故事的原意是指海陆的变迁,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板书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沧海桑田

[讲授新课]

1.设置悬念 电脑展示课本p33图2.10“喜马拉雅山中的海洋生物化石”、图2.11“我国东部海底的古河流遗迹”和图2.12“荷兰的围海大坝”。请同学们观察这些地理现象,进而思考下面有趣的问题。

(1)喜马拉雅山上的岩石中发现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了什么问题?

(2)我国东部海底发现古河道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反映了该海域过去是什么状况?

(3)荷兰的国土面积在过去的百年中为什么在不断扩大?

2.学生讨论 组织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观察图片,结合思考问题的提示展开讨论。

3.点拨过渡 学生代表发言,教师评价后点拨归纳。

(1)喜马拉雅山上发现了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喜马拉雅山区,在地质时期曾经是海洋,现在变成了陆地,也就是说海洋可以变成陆地。

(2)我国东部海域发现了古河流和古人类活动的遗迹,说明了我国东部海底大陆架,在地质时期曾经为陆地,现在变成了海洋,也就是说陆地可以变成海洋。

(3)荷兰是著名的“低地国”。荷兰人通过围海造田,使本国的国土面积不断扩大,说明了我们人类的活动也能使海陆发生变化,不过这种变化只是局部的和小规模的,而且这种活动还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否则,要受到大自然的报复。那么,引起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4.学生探讨 引导学生探讨分析喜马拉雅山为什么会由海变成陆?而东部海域为什么由陆变成海?在学生探讨的基础上,教师再进一步演示分析归纳。

5.演示归纳

(1)演示喜马拉雅山由海变陆的变迁过程。

鼠标点击,演示由画面1渐变为画面2。说明喜马拉雅山原来是海洋,海底岩层中沉积有海洋生物化石,岩层受到挤压逐渐抬升形成了山地,由海洋变成了陆地。

【微语】你随和,愉悦的是自己的心,你计较,烦恼的也是你自己。

温馨提示:本文【海陆的变迁教学设计(合集10篇)】由作者教育大学园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学分高考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上一篇 韩非子的故事(通用3篇
上一篇 枇杷散文(甄选6篇)
相关推荐
热门资讯
  1. 1 31省区市新增本土确诊37例(全国疫情最新报
  2. 2 向上级请求批准的请示范文(关于请求同意的
  3. 3 2022国考今起报名(明年国考今起报名时间公
  4. 4 31省区市新增本土确诊13例(全国疫情新增最
  5. 5 带福字的吉祥语六个字(关于福禄寿喜财的成
  6. 6 有关地理知识的古诗词
  7. 7 入则孝全文带拼音加翻译(弟子规入则孝篇原
  8. 8 有关中秋节的诗句硬笔书法
  9. 9 关于愁的诗句有哪些(表达愁的诗句大全)
  10. 10 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阴符经的惊天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