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常见测试地点
1.筛选和整合信息。总结内容要点,概括中心;分析结构,理清思路;
2.欣赏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理解文中重要词语或句子的含义;
3.分析和评价人物;
4.拓展延伸,创意表达。
二、命题角度
1.整体感知概括故事情节;
2.人物分析与总结;
3.语言品味;
4.抓住主旨;
5.作品感受等。
三。回答段落阅读问题的一般规则
1.先看标题,再看文章。阅读题干时,注意从题干中找出“题眼”(答案的关键点),带着问题阅读文章;
2.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3.准备回答时,再仔细阅读题目,找到“问题之眼”;
4.答题时,具体题目涉及相关段落,需要反复研究相关段落;说到整篇文章,就要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和思路,做一个总结。
四。问题类型和回答方法
1.概括一篇文章或一个段落的主要内容或故事内容。常见格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1)叙事范畴:它必须包含两个要素:
①人物+事件;
②时间(季节、年份)、地点、环境等其他要素,如果有一定的意义,也要总结。
注意:这里的人通常指的是主人公,所以要区分文章中的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一个比较棘手的办法就是看哪个角色的笔墨比较多。也可以把题目中提到次数最多的人物作为评判英雄的依据,互相验证,确保万无一失。
(2)描述类:风景+特色
(3)抒情类: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这篇文章的线索是什么?
(1)以时间的推移和空之间的转换为线索;
(2)以具体的人、事、物为线索;
(3)以人物的思想感情(或感情的发展变化)为线索。
3.品味作品中的人物。
命题角度:
(1)人物描写的具体方法;
(2)概括人物性格特征或对人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包括作者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
从两个方面入手:
(1)通过分析典型事例了解人物;
(2)通过分析人物描写的方法(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肖像描写等。),可以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多注意直接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
回答方式:
(1)人物描写的具体方法和作用。
①外貌描述(包括神态):说明身份、地位、情况、经历、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的人物;
②语言(对话)和动作(动作)的描写:一个人物心理/情绪的生动表达),它反映了一个人物的性格或精神品质(在某些情况下,也促进了剧情的发展,具体分析);
③心理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了人物的某种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某种性格或品质。
(2)总结性格或评价:
(1)根据人物身份、职业分类理解;
②根据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细节进行描述和分析。
方法:性格+兴趣+思想素质+身份(职业、职位),至少从不同角度回答两点)。如果需要理由和例子,从原文中总结例子来证明。
4.体验文中的细节描写,用一段文字描述(或揣摩)人物此刻的心理活动。
方法应用:
学会转换角色,体验情境。联系上下文,把自己转换成文中的人物/事物,把自己置身于所选文本的场景中,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紧扣上下文进行描述。并且在回答问题的时候注意个人角度。
5.环境描述(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1)自然环境:环境特征+某种氛围+人物的某种心境,推动了剧情的发展。
(2)社会环境:为某种人物活动/故事发展设置背景。预言一个角色的某种命运。
6.语言品味和鉴赏
命题角度:
(1)修辞(比喻、排比、拟人)
(2)单词的用法(动词、副词、形容词)
(3)描写方法(语言、动作、方式等。)
(4)内容:包含一些人生哲理。
从两个方面入手:
(1)首先评价写作特色和语言特色,比如用了什么修辞和表达手法。
(2)重新评价思想内涵,即明确这句话表达了什么观点,让你有什么感受。
回答方式:
(1)分析句子的修辞和功能。修辞的一般功能(客体)特征
①比喻:形象地写出某个人/事物的某种特征;
(2)拟人:赋予主体以人的个性(思想、感情、行动),更形象地写出人/物的某些特征;
③排比:强化语言势,增强文章节奏感,强调+具体内容;
④夸张:突出人物/事物的某些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生动强烈的印象;
⑤提问:自问自答,引起读者思考,提高阅读兴趣,强调+具体内容;
⑥对比:突出人/物的某些特征。
(2)句子的描写技巧和作用。写人物(物体)+人物(事物)特征。
方法:采用描写手法+生动形象,写出某一个人(事)的某些特点。
(3)对文字的理解和欣赏:
词的本义+句子内容(语境)+写的是一个人(物)的什么性格(特征)。
7.关键句子的内涵
命题角度:
(1)理解句子的意思;
(2)理解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
(3)分析句子所表达的情绪(或思想,或性格特征)。
回答方式:
一般从两个方面分析:内容从句子表达的意思和与主题的关系分析;
结构要从以下功能的角度来分析:接全文,承上启下,前后照应,为下文铺垫,推动情节发展,指出问题,总结上文。
(1)哲理句:告诉我们一些道理/使我们体会到作者的某种情感;
(2)主题句:抒情评论句、全文总结句:此句起着点出题目、概括全文、前后照应+点出中心、升华主题的作用;
(3)转折句:此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或引出下文,推动情节)。
8.抓住主要思想(总结中心思想)
回答方式:
(1)从题目入手,有些题目也是线索,也起到指向的作用;
(2)从关键句入手,从开头、结尾、转折、抒情、评论句中寻找;
(3)概括中心:文章叙述/描写某人/某事,表现某种精神,表达某种思想感情,或理解/领悟某种道理。
9.写作技巧和技能欣赏
(1)版面策划的技巧:如开门见山、首尾呼应、铺垫、设置悬念、细致恰当等。
(2)表现手法和作用:如借景抒情、借景抒情、托物抒情、以小见大、动静对比、虚实结合、以物喻人等;象征、对比、对比、先抑后扬等。
10.对作品的感受(知识和理解)
(1)感悟:结合原文谈理解,联系自己的亲身经历谈感受。
回答模式:观点+认知(理性论证)+实例(事实论证)
(2)合理想象问题:有创意但必须符合语境和主题。
回答模式:本义(作者感受)+现实生活(典型事例)+自己的看法(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