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性:有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1)实词和虚词
实词:表达真实意思,可以作为短语或句子成分,可以独立成句。
虚词:一般来说,不表达真实意思,不作为短语或句子的成分(副词除外)。它们的基本目的是表达语法关系。
A.名词:表示人和事物名称的词。
表示人名,如同志、作家;
表现具体的事物、河流、山脉;
表达抽象的东西,比如政治、科学;
表示时间名称,早晨和夏天;
地点名称:中国上海;
位置名称:上下(简称位置词)。
名词的语法特征:
(1)表示一个人的名词后可以加“我们”表示多数;
②方位词常用于其他名词之后,构成表示地点、范围或时间的方位短语;
③名词一般不被副词修饰。
b、动词:是表示动作、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表情和行为:坐着听;
表示存在、消失或发展:存在、发生;
表达心理活动:爱与恨;指示:打电话,让;
May和will (can-will动词):can和will;
指示(倾向动词):来来去去;
判决(判决词):是的。
动词的语法特征:
①动词一般被副词“不”修饰。
②动词后面可以跟“着、了、过”,表示动态。
③有些动词可以重叠,表示时间短或者在尝试。
④判断词“是”主要用于连接句子的主语和宾语。
⑤ Can-wish动词后面不能跟名词。Can-wish动词可以和后面的动词一起或单独用作谓语中心语。
⑥趋向动词可以单独作谓语中心语,也可以在谓语中心语后作补语。
c、形容词:表示事物形状、性质、状态的词。
代表事物的形状:高与低;
代表事物的本质:美好、坚强;
表达事物的状态:快,慢。
形容词的语法特征:
(1)有些形容词可以用重叠来加强语义。
②大多数形容词都可以被副词“很”修饰。
d、数词:表示数字的词。
表号(表示分数、整数、倍数);
表号:几个,很多;
序数:第一和第三。
数词的语法特征:
①数增加,可用分数或倍数表示;
②当数减少时,只能用分数,不能用倍数。
E.量词:表示事物、动作和行为单位的词。
表示事物的量词叫做量词。
表示动作和行为单位的量词叫做动量词。
代表事物的单位:一,唯一;
指的是动作和行为的单位:二、背,有时用一些名词来表示,如足、年。
量词的语法特征:
①量词常与数词连用,构成数量短语,也称数量量词。②表示数量的量词常用在名词前。
③表示动量的量词常用在动词之后。
F.代词:作为替代物或指示物的词。
代词分为人称代词、疑问代词和指示代词。
代词的语法特征:
①第二人称的尊称“你”不用复数。如果你需要表达复数,用“你们有多少人”和“你”
②第三人称复数代词“他们”既可指男性,也可指女性,“他们”则可指女性。
③注意“我们”和“让我们”的用法区别。“我们”指的是说话者,有时也包括听者;“让我们”必须包括说话者和听者。
④指示代词“那”用于远指,“着”用于近指。
⑤代词使用不当,指称不清,可能导致病句。
g、副词:一般用在动词和形容词前面,
程度、范围、时间、频率、情况、语气等。指行为、行动或性质、状态。
适应症范围:全部,全部;
表达语气:有,没有;
否认:没有,没有;
时间:刚刚好;
表达程度:非常,极其;
表达情况:好像,渐渐的。
副词的语法特征:
①副词主要用来修饰和限制动词或形容词,在动词和形容词前作状语。
②副词有时用在形容词后,作为补语补充程度和结果。
③副词不能修饰名词和代词。
h、连词:用来连接词、短语或句子的词。一般连词:and、and、and、or、and;连词:主要用于连接复合句或句群中的从句。不仅如此。
连词的语法特征:
①一般连词的前后部分可以互换,不改变基本意义。
②关联词主要用在复合句中。
一、介词:介词常用在名词、代词等前面。与这些词组合时,表示开始和结束、方向、地点、时间、对象、方式、原因、目的、比较等。动作、行为和角色。
常用介词及其用法(叮当)
从,从,到,当,为,根据,
因为,为了,为了,为了
和,跟随,比较,是,关于
除此之外,有,对,对,向...
在名词和代词之前,形成介词短语之后,
谨记“动”与“形”的修饰与补充。
J.助词:依附于实词、短语或句子,起辅助作用的词。
助词可以分为三类:
结构助词、动态助词、语气助词。
结构助词:的,的;
动态助词:着、了、过;语气词:的、了、马、吧、你等。
k、感叹词:表示感叹、呼唤、回复等声音的词。比如啊,嗯等等。
语法特点:一般都是独立的句子,用逗号或感叹号隔开。
l、拟声词:模仿人或事物声音的词。
语法特点:相当于句子中的一个形容词。
(2)词类辨析:
①区分名词和非名词。名词前不能加“不”和“很”。
②区分形容词和动词。形容词可以用“很”修饰,动词前面不能用“很”(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除外)。
③区分形容词和副词。形容词可以修饰名词,前面可以带“很”;副词不能修饰名词,也不能放在“很”之前。
④区分连词和介词。连词前后可以互换,介词前后不能互换。
⑤区分动词和介词。只有动词可以做谓语中心,介词用来修饰介词短语、补语动词和形容词。
⑥区分语气词和感叹词。语气词一般用在句末,感叹词往往是独立句,一般在句首。
⑦区分介词和副词。介词后接名词和代词,副词后接动词或形容词。
2.短语:由词和词组成的语言单位。
1.并列短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名词、动词或形容词并列组成的短语。它的基本结构是名词+名词,名词+代,代+代,动词+动词,形+形,量+量。
特点:
①并列短语前后的词性一致。(名词和代词除外)
②并列短语的两部分是平等的,没有修饰或限制。
③并列短语中的词一般是颠倒的,意思相同。
④并列短语中的词可以直接组合,也可以用虚词组合。
(1)并列短语一般可以前后互换,如:工厂、农村、我、你、他。
但是有些并列短语是不能颠倒的,因为它们有一定的顺序。
时间顺序:春夏秋冬
顺序:省、市、县
年龄顺序:老中青
逻辑:继承与发展亲近文学,热爱文学。
语言:男女老少,金,银,铜,铁,油烟,酱醋
(2)并列短语一般要求词性相同,但也有不同的。
比如我和姐姐(名词+代词)勤劳勇敢不怕苦(形式+形式+代)。
2.部分短语
基本结构:
①中心语为名词时,修饰限制成分为定语,用()表示。它有以下结构:形+名,量+名,名+名,代+名。
②中心语为动词或形容词时,修饰语为状语,用[]表示。它有以下结构:形+动,副+动,量+动,副+形。
前后正:“偏”修饰和限制“正”。
1)集合+中间(名,代),如:(祖国)步伐(一)山茶花(前进)
2)形式+中(动词、形式),如:[很]好看[独立]思维[慢慢]走老语法:“的”是定语的标志;“的”是状语的标志。
新语法:统一为“的”。
3.动宾短语:一个动词后面跟一个由该动词支配的词构成一个短语,称为动宾短语。
基本结构:动词+名词,动词+代。
特点:
①动宾短语前面的动词直接支配后面的名词和代词,后面的名词和代词受前面的动词支配,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被支配和被支配。②动宾短语中受动词支配的名词、代词是宾语。
③宾语通常回答动词后的“谁”和“什么”的问题。
④使用动词短语时,要注意动词与宾语的协调,否则会造成动宾不匹配。
如:消灭敌人,放下包袱,抛下包袱,发展生产,战斗,获得信任,恢复平静,爱刺激,下定决心,有幽默感,像珍珠一样。
4.补充短语:包括动补短语和形补短语。
语法特征:
①动词、形容词后起补充、说明作用的成分为补语,用< >表示。
②这类短语的中心语在前,前后两部分互为补充。
③补语补语动词或形容词,说明如何、多久、多少等。
④有些补语前面有结构助词“的”。
动+补。
动补短语中的补语不能回答动词“谁”、“什么”、“哪里”。
形式补语短语
形式+补语,形容词为中心时,后面只有补语,因为形容词不能带宾语。
结构助词“的”是补语的标志,如:跑得快,走得急,机灵,密不透风。
如:看清楚,走到那里,捡起来,在脑海中引导。
5.主谓短语
基本结构:名词(代)+动词,名词(代)+形式,名词(代)+疑问代词,特殊的有:名词+名词,如今日星期一;名字+数量,比如三张纸。
特点:
①主谓短语前面的词表示“谁”或“什么”,后面的词表示前面的词“怎么样”、“什么”或“什么”。前部和后部是陈述和被陈述的关系。
②写作中使用主谓短语加语气和标点符号是单句,表达的意思是完整的。
陈述与被陈述者的关系。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
主语可以回答谓语“谁”和“什么”;谓语可以回答主语“怎么样”
如:提高觉悟,解放思想,阳光舒适。
特殊主谓短语:名词作谓语。今天星期三,明天国庆节,他中等身材。
6.中介宾语短语:由介词和它的宾语组成的短语。
基本结构:介词+名词,介词+代词。
语法特征:
①介词短语在整个句子中充当句子成分。
②介宾短语在主语前作状语,在谓语主语后作补语。③介词短语有时作定语,后面必须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