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阅读理解的八大技巧,初中语文阅读学霸训练

711 篇文章
2024-07-20

阅读理解题在初中语文试卷中占30分左右。很多学生在阅读理解题上丢分,是因为他们没有一些回答阅读理解题的技巧。快来看看你没有的,记在小本子上!

01答题要点

1.文章首段一句话的作用,中间一段或一句话的作用,最后一段一句话的作用。

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这个问题:

对于第一段的问题,从结构上来说,就是落笔,点出文章中心,开门见山,总能得到全文;或在导致以下情况中起作用;从内容上看,是为下文的铺垫和衬托,是为下文内容的描述埋下伏笔。

中间部分的问题在结构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最后一段或一句话的作用是总结全文,指出文章的主旨,使人回味无穷,与主题相协调。

2.文章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个需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常见的有歌唱、赞美、爱恋、喜爱、感动、快乐、渴望、震撼、怀旧、略感忧虑、抱歉、思念(思念)家乡亲人,或厌倦、憎恨、痛苦、羞愧、内疚、憎恨、伤心、难过、抱歉等。一般能从文章的字里行间看出作者的感受。可能有的写的含蓄,有的表达的直接。

3.概括文章的主旨。

对于这类题目,回答前一定要把全文仔细看几遍,然后可以用下面的关键词来回答:“通过……故事,你唱出(赞美)……你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揭示了……的深刻道理。我们也可以从课文中寻找。在文章的每一段,尤其是第一段或最后一段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文章中富有哲理的句子往往是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

4.课文中划线的句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有什么效果?

我们看到这种类型的题目,首先要看一看这句话使用的表达方式,比如叙述、描写、解释、讨论、抒情。特别是描写分为人物描写、场景描写和综合场景描写。人物描写可细分为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和细节描写。描写的作用是使文章生动、形象、感人。抒情性的运用可以增强感染力,突出文章的中心。如果有一些童话、民间传说和对自然界神奇场景的描述,其作用是增加文字内容的神秘感,引起读者的兴趣。

5.课文中一句话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效果?

修辞的种类很多,常用的有比喻、类比、夸张、排比、对仗、重复、设问、设问等八种。其中,比喻、拟人、夸张、排比是考得最多的。隐喻有三个功能:

第一,把深奥的道理说得浅显易懂,帮助人们加深体味;

二是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让人容易接受;

三是把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鲜明的印象。

拟人的作用是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有生动的印象,而且能感受到作者对它的强烈感情。用拟人的方式来表达喜欢的事物,可以写得很生动,让人感觉更加亲切自然。你讨厌的东西,你可以把它弄得很丑,给人很强的厌恶感。

夸张的作用在于它能深刻地表达作者对事物明确的情感态度,从而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对事物的形象渲染,能唤起人们丰富的想象力,有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

排比的作用在于突出文章中心,表达强烈奔放的情感,增强语言的气势;是提高表达效果的重要环节。还有叠字和短句,使文章富有节奏感,音韵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

另一种修辞是引用。有时,在阅读理解中,会引用著名语言或著名作品中的诗句、著名故事和相关内容。问题将是“文章中引用内容的作用是什么?”在回答这类问题时,要注意两个关键词,一个是“烘托主体的品质,突出主人公的某种精神”。

以上几类问题一定要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

6.课文中的一句话是什么意思?或者告诉我们一些深刻的东西?请告诉我你的理解。

这类问题的答案不是简单的从课文中找现成的句子就能解决的。这就需要我们同学多读多积累,多读多记一些哲学上的名言警句,才能真正理解文章的意思,丰富答题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准确表达对文章的理解。

7.比较阅读理解。

有时候考试的时候会把课内的文章和课外内容差不多的文章进行对比。对于这类题目,可以对比文章的内容、写作特点、情感基调。

以上是standard questions关于叙事的回答。我们来看看说明文的阅读理解。

8.说明文的阅读理解。

对于说明文的阅读理解,可以把握三点:说明的对象、说明的顺序、说明的方法。有三种指令:包括

时序,序列在空之间,逻辑顺序。

最重要的是解释该方法及其功能,

常用的解释方法有分类、举例、类比、列举数据、进行比较、定义、解释、绘制图表和引用数据。其中,涉及较多的是分类、举例、类比、列数据和比较。

分类的另一个作用是把复杂的东西搞清楚。

举例可以使内容具体化,加强说服力。

比喻解释法与修辞格相一致,可以突出事物的形状特征,增强解释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专栏可以使所解释的事情更加具体,更容易让读者理解相关内容。

比较类似于修辞比较。在向人们解释抽象的或不熟悉的事物时,可以把它与具体的或大家熟悉的事物进行比较,使读者在比较中获得具体生动的印象,事物的特点往往在比较中显露出来。

在回答说明文的语言问题时,要注意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语言风格可分为平实和生动。

中考阅读中常见记叙文和说明文,议论文很少,篇幅有限,在此不再赘述。希望对你的学习和考试有帮助。

02语文阅读题方法归类

一、表达:叙述、描写、抒情、解释、讨论。

2.表现手法:象征、对比、对照、悬念设置、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表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反)。

3.修辞: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反问、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讽。

四、叙事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过程、结果。

动词 (verb的缩写)叙事顺序:顺序、倒叙、插入。

不及物动词描写角度: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八、描写场景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与静(动与写静)相结合,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及近(或由

由近及远)

X.描写(或抒情)方法:正面(也叫直接)和负面(也叫间接)

XI。叙事方式:一般描述和详细描述。

十二。解释顺序:时间顺序,空顺序,逻辑顺序。

十三。解释:例子,数字,类比,比较,定义,分类,解释,模仿和引用。

十四。小说的情节由开头、发展、高潮和结尾四部分组成。

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故事、具体环境。

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据。

十八。论证分为事实论证和理性论证。

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理由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XX。论证方法:论证和反驳(可反驳的论点、论据和论据)

21.议论文的结构:总分、总分和小计;往往有平行和递进的部分。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讽刺

二十三。破折号的用法:提示,评论,总结,进行,话题转换和感叹词。

二十四。其他:

(一)句子在课文中的作用:

1.文章开头:开篇话题;渲染气氛(叙事,小说),铺垫(叙事,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作为下文的辅助铺垫;一般在下面;

2.正文:承上启下;一般在下面;以上总结;

3.文末:指出中心(叙事、小说);深化主题(叙事、小说);引用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二)修辞手段的作用:

(1)自身的功能;(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和拟人:形象生动;

回答格式:+对象+特征写的很生动。

2.排比:气势,强调语气,一气呵成等。;

回答格式:强调+对象+特点。

3.提问: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回答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征的关注和思考。

反问句: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它强调...和亮点...

5.重复:强调...加强语气。

(3)对句子意思的回答:

对于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或短语是用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方式表达的。回答问题时,揭示其所指对象,然后疏通句子。

(4)句子中的一个词可以被另一个词代替吗?为什么?

动词:没门。因为这个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道...

形容词:不。因为这个词生动地描述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等。):不是。因为这个词准确地描述了...(程度、限制、时间、范围等。),就变成了...后被更改,与事实不符。

(5)句子中某些两三个单词的顺序可以改变吗?为什么?

不能。因为(1)不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2)单词与上面有一一对应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的,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6)段落意义的归纳

1.叙述式:明确回答(何时何地)谁做了什么。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字:答案明确说明对象是什么,有什么特征,

格式:描述(介绍)+描述对象+描述内容(特点)

3.议论文:明确回答所讨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论证)+论证?

03答题技巧

一、整体感知和快速阅读的技巧:

(1)浏览标题,了解基本内容:标题有时隐含主旨,启迪文章思维,提供答题方向。

(2)确定文体(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散文),分析关键意思。

(3)仔细阅读开头和结尾,揣摩主题:作者所表达的中心往往在开头和结尾。

二、答案来源:

a .挑出原文,材料中的关键词或句子(如抓住评论句、抒情句和特殊修辞句,段落中的重点形容词和动词)。

b .提炼筛选主要的,剔除次要的。也就是说,先用自己在材料中的文字或语句进行概括,然后合并浓缩,留下重点语句。

三。友好提示:

1.注意审题,了解出题人的意图,围绕问题进行答题,防止答非所问。

2.识别文体,根据文体知识作答;答案应该以一种标准化的方式组织和书写。

3.符合开放性或谈观点、谈感受的话题,一定要结合文章的中心意图(中心论点)进行发散,可适当提取文章中的关键句子进行回答,并结合实际感受尽量总结引用的相关名言警句或美文。

四。文体知识备忘录:

阅读说明性文本

1.明确解释对象:区分和解释对象可以是:

A.看文章标题;

B.根据说明段落的内容进行分析总结。

2.一般说明内容:说明文字的说明内容一般可以概括为:本文主要说明(说明对象)的结构、形状、性质、特点、变化、原因、工作原理、作用等。(取决于指定的对象)

3.把顺序说清楚:时间顺序,空之间的顺序,逻辑顺序。常见的逻辑序列有:

A.从一般到具体;

B.从整体到局部;

C.从小学到中学;

D.从现象到本质;

E.从原因到结果;

F.从特性到用途。

说明文一般采用解释的逻辑顺序。

4.清楚地解释方法:

(1)解释方法:a .定义(模式:什么是什么);b .实例;c .做一个比较;d .列号;e .举个例子;f .分类;g .柱状图

(2)分析解释方法的作用:A、先注明所用的解释方法;b、然后联系描写内容,分析这种描写方法说明了事物的哪些方面的特点。

5.说明文答题规范准确性:答:不能删。“xx”是指...移除后,它会变成...这影响了说明文的准确性。(不符合实际情况或者太绝对)

6.明确说明文的结构(作为层次的基础):常用的结构模式:总分、分总、总分总等。事物的说明文多分总点,其“点”往往平行排列。

(2)阅读议论文

1.找准论点: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不明显的需要简洁概括。你也可以通过分析来找到论据。因为论点证明论点,分析论点看它证明了什么问题,这个问题就是论点。或者分析题目,有些题目不是论点,而是论据,作者对题目的看法是中心论点。

2.分析论证的类型:事实论证和理性论证。考点:加一个自变量;(坚持论点,选择真实典型的例子)

3.明确论证方法:举例论证、推理论证、比喻论证、比较论证、引用论证的一般准则。

用名言作为论据。隐喻性论证是指论证陈述中使用的隐喻修辞。对比论证一般需要找出正反论据。考点:分析论证的作用:1。指出所使用的论证方法;2.分析一下作者的哪个观点是用这种论证方法证明的。(一般是本段的中心句(段首)或采用的论证方法的前一句)

4.论证结构:一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绪论——本论——结论)。

5.分析议论文的语言特点(准确性和概括性)

6.一篇议论文通常以对某事的讨论、名言、寓言等开始。所以它们的作用是:作为引子,引出论题。

7.议论文常以设问句作为过渡,以设问句作为强调。

(1)提问(技巧)句的作用:吸引读者注意力,启发读者思考,使其深入思考。

(2)反问句(手法句)的作用:加强语气,强调作者观点,引人深思。

(三)阅读叙事。

1.叙事顺序:顺序、倒叙、插入。倒叙:先写出事件的结局或一些最突出的片段,再写出事件的发生、过程等。倒叙功能:倒叙一般用于突出中心,浓缩内容,使对比鲜明,或使叙事动荡,或在结构上制造悬念,吸引人的注意力。

2.叙事线索以时间和事件为线索(事物和地点的变化,感情的变化,“我”的经历和感受)。

3.叙述人称:(1)第一人称的作用(以‘我’的口吻叙述)写作:作为当事人叙述,使故事显得真实(作为故事的见证者),自然,亲密。(2)第三人称写作不受任何限制,宽泛而充实。(3)第二人称叙述,最接近读者,让人感觉特别亲切。

4.表达:叙述、抒情、描写、解释、讨论。

5.描写方法:有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两种。(1)人物的详细描述;(2)环境描述功能;(3)人物简介:利用别人的反应,与其他人物对比,表现人物。

6.记叙文写作主要是写景和抒情,要把写景的顺序梳理好,找出观测点(定点观察还是换景)。(1)观察角度:平视(远视),仰视,俯视。(2)观察手段: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听觉。(3)感觉的形式:形、色、声、香、味、光、感。

7.抒情方式: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一般指借景抒情,以景抒情,情景交融。

8.品味艺术特色:一般指有品味的文章(包括有品味的小说)的立意、布局、表现手法、语言特色。回答看其想法是否新颖巧妙;剧情是否跌宕起伏;是否运用对比、反讽、夸张、对比、以小见大、先扬后抑、象征主义、以物代志等表现手法;

9.散文特色:形散而神不散。形式结构,神指中心意图写作手段:以景抒情,以景抒情,以物托意的象征手段。

10.在回答关于文章中某一内容的作用问题时,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1)内容,如深化主题、强调感情;(2)结构方面,如过渡和呼应;(3)语言,如引人入胜、生动活泼。

1.标点符号的作用:引号:(1)引用(2)反语、反语、否定(3)强调(4)破折号:(1)解释(2)意义的进行或转折(3)声音的延长(4)中断或中断。省略:(1)表格内容的省略;(2)沉默或思考;(3)表语中断;(4)间歇性言语;(5)未完语,意为未完成。

12.小说三要素:情节、人物、环境。小说结构:开始、发展、高潮和结局(有些有幕后结局)

13.评价语言特点所用的词语:准确、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简洁、凝练、委婉、意味深长、富有感染力。

14.围绕短文谈谈自己的观点或经历或感受:回答模式:先用一句话概括自己的观点或经历,再用2-3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讲道理。如果题目有相关要求,也要结合个人经历。

温馨提示:本文【初中阅读理解的八大技巧,初中语文阅读学霸训练】由作者教育大世界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学分高考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上一篇 初中数学教学如何渗透
上一篇 初中数学学习技巧总结
相关推荐
热门资讯
  1. 1 31省区市新增本土确诊37例(全国疫情最新报
  2. 2 向上级请求批准的请示范文(关于请求同意的
  3. 3 2022国考今起报名(明年国考今起报名时间公
  4. 4 31省区市新增本土确诊13例(全国疫情新增最
  5. 5 带福字的吉祥语六个字(关于福禄寿喜财的成
  6. 6 有关地理知识的古诗词
  7. 7 入则孝全文带拼音加翻译(弟子规入则孝篇原
  8. 8 有关中秋节的诗句硬笔书法
  9. 9 关于愁的诗句有哪些(表达愁的诗句大全)
  10. 10 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阴符经的惊天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