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民法
1.简述民法的概念及其特征?
答:一、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以及公民与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其特征有:
(1)当事人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
(2)在经济利益上是等价、有偿的。
(3)在意思表示上是自觉自愿的。
2.简述民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答:民法的基本原则有:
(1)民事主体地位平等原则。
(2)自愿、公平、等价有偿和诚实信用原则。
(3)保护合法民事权益的原则。
(4)遵守法律和政策的原则。
(5)国家和社会利益原则。
3.简述法人的概念及其设立必须具备的条件有哪些?
答:一、法人是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二、法人成立的条件有:
(1)法人必须依法成立。
(2)有必要的财产和经费。
(3)有自已的名称、组织机构的场所。
(4)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4.简述民事法律行为及其特征?
答:一、民事法律行为是指民事主体实施的以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为目的的合法行为。
二、其特征有:
(1)民事法律行为乃行为人为设立、变更或终止特定权利义务关系所为的行为。
(2)它以行为人的意思表示为基本构成要素。
(3)它是一种合法行为。
5.简述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必须具备的条件?
答: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必须具备的条件有: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社会公共利益。
6.简述代理的概念及其特征?【重点】
答:一、代理是指代理人在代理权限范围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对第三人为意思表示或接受意思表示,使法行为的后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受的一种制度。
二、其特征:
(1)代理必须是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并为了被代理人的利益而进行的法法律行为。
(2)代理人虽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为法律行为,但为意思表示或接受意思表示的却是代理人而非被代理人。
(3)代理所产生的权利和义务直接归被代理人承受。
7.简述财产所有权的概念及其特征?
答:一、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已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二、其特征:
(1)它是一种绝对权。
(2)它是一种对世权。
(3)它是一种排他权。
(4)它是一种完全的无限期的物权。
8.简述知识产权的概念及其特征?
答:一、知识产权是指自然人或法人对其创造性智力成果依法享有的权利。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
二、其特征有:
(1)知识产权主要是一种财产权。
(2)知识产权具有专有性。
(3)知识产权具有地域性。
(4)知识产权具有时间性。
9.简述债的概念及其特征?
答:一、债是指按照合同的约定或依照法律的规定,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一方享有请求他方为或不为特定行为的权利义务关系。
二、其特征有:
(1)债的主体是两方特定的当事人,即债权人和债务人。
(2)债的内容表现为请求为一定的给付或者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和实现权利人请求的义务的结合。
(3)债的客体可以是物,可以是智力成果,也可以是特定的行为。
10.简述债消灭的原因有哪些?
答:债消灭的原因有:
(1)因履行而消灭。
(2)因互相抵消而消灭。
(3)因混同而消灭即债权人和债务人合而为一。
(4)因双方当事人协议免除而消灭。
(5)其内容与人身直接联系的债因当事有死亡而消灭。
11.简述合同的担保方式有哪些?
答:合同的担保方式有以下几点:
(1)保证。
(2)定金。
(3)抵押权。
(4)质权。
(5)留置。
12.简述侵权行为之债的概念及其构成要件?【重点】
答:一、侵权行为之债是指行为人不法侵害他人财产权利或人身权利而使他人遭受损害时,行为人依法应对受害人承担责任,构成侵权行为之责。
二、它的构成要件有:
(1)行为的违法性。
(2)有损害事实的存在。
(3)侵权行为与损害事实这间有因果关系。
(4)行为人有过错。
13.简述婚姻法的概念及其基本原则?
答:一、婚姻法是指调整婚姻家庭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其基本原则有:
(1)婚姻自由。
(2)一夫一妻。
(3)男女平等。
(4)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
(5)实行计划生育。
14.简述继承权的概念及其特征?
答:一、继承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承受被继承人死亡留下的遗产的权利。
二、其特征:
(1)继承权是一种财产权。
(2)继承权是一种物权取得权。
(3)继承权在继承开始前,只是一种期待权,在继承开始后才是一种既得权。
15.简述人格权的概念及其内容?
答:一、人格权是民事主体所固有的,是法律直接赋予民事主体的必须享有的各种人身权利。
二、其内容有:
(1)生命权。
(2)健康权。
(3)肖像权。
(4)名誉权。
(5)荣誉权。
(6)公民的婚姻自主权。
16.简述身份权的概念及其内容?
答:一、身份权是指民事主体因具有某一特定身份而产生的权利。
二、它包括:
(1)著作权。
(2)发明权。
(3)专利权。
(4)知识产权中的人身权。
(5)亲属权和监护权。
17.简述诉讼时效的概念及其种类有哪些?【记忆】
答:一、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人经过法定期限不能行使自已的请求权,法律规定消灭其胜诉权的制度。
二、其种类有:
(1)一般诉讼时效。期限为2年。
(2)特殊诉讼时效是指民法通则特别规定的短期时效和通过各种单行法规规定的时效期限,其中有4种规定为1年:
(1)因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
(2)质量不合格商品未声明而致人损害的。
(3)延付或拒付租金的。
(4)寄存财物被丢失或损害的。
第七章 商法
1.简述有限责任公司及其特征?
答:一、有限责任公司是指由一定人数的股东依照公司法投资设立的,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负责,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二、其特征:
(1)由定额股东所组成。
(2)股东以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负责。
(3)兼有资合性和人合性。
2.简述我国公司法规定有限公司的设立应具备的条件?【记忆】
答:我国公司法规定有限公司的设立应具备的条件有:
(1)股东符合法定人数2人以上50人以下。
(2)股东出资达到法定资本最低限额。
(3)股东共同制定公司章程。
(4)有公司名称,建立符合有限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
(5)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和必要的生产经营条件。
3.简述在我国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应具备哪些条件?【记忆】
答:国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应具备的条件有:
(1)发起人符合法定人数5人以上。
(2)发起人认缴和社会公开募集的股本达到法定资本最低限额。
(3)股份发行、筹办事项合法。
(4)发起人制定公司章程,并经创立大会通过。
(5)有公司名称,建立符合股份有限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
(6)有固定有生产经营场所和必要的生产经营条件。
4.简述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条件?
答: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条件有以下几点:
(1)股东符合法定人数。
(2)股东出资达到法定资本最低限额。
(3)股东共同制定公司章程。
(4)公司名称,建立符合有限责任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
(5)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和必要的生产经营条件。
5.简述自益权的内容?【记忆】
答:自益权的内容有以下几点:
(1)利益分配权。
(2)剩余财产分配权。
(3)增资优先购买权。
(4)出资转让权。
6.简述共益权内容?
答:共益权内容有以下几点:
(1)股东会会议的出席权和表决权。
(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3)查阅股东会议记录和公司财务报告的权利。
(4)股东会会议的提议召集权。
7.简述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要特征?【记忆】
答: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要特征有:
(1)公司资本平分为若干均等的股份。
(2)股东人数的广泛性以及公司规模的巨大化。
(3)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条件较为严格,程序较为复杂。
8.简述保险合同法的基本原则?【2010.04】
答:一、保险利益原则:
(1)消除赌博的可能性。
(2)防止道德危险的发生,保护保险标的的安全。
(3)限制赔偿的程度。
二、最大诚信原则。
9.简述人身保险合同的特征?【2011.07】
答:人身保险合同的特征有:
(1)保险主体的自然性和广泛性。
(2)保险金额的定值性。
(3)保险的储蓄性。
(4)保险费的非讼性。
10.简述和解的概念以及全民企业的和解应具备哪些条件?【记忆】
答:一、和解是指人民法院受理债权人的破产申请后,为预防和避免债务人宣告破产起见,由债务人和债权人会议达成的中止破产程序进行的协议。
二、全民企业的和解应具备的条件是:
(1)债权人已提出破产申请并由为人民法院所受理。
(2)债务人企业的上级主管部门于人民法院受理破产案件后3个月内提出整顿申请,并分别向人民法院和债权人会议提交整顿方案。
(3)债务人提出和解协议草案并经债权人会议依法定议决规则通过。
(4)债权人通过的和解协议得到人民法院的裁定认可。
11.简述票据的特征?【记忆】
答:票据的特征有:
(1)票据是完全有价证券。
(2)票据是一种设权证券。
(3)票据是货币证券。
(4)票据是要式证券。
(5)票据是无因证券。
(6)票据是流通证券。
(7)票据是文义证券。
12.简述票据法的概念及其特征?【2011.07】
答:一、票据法是国家为调整票据关系和确认票据行为而制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其特征有:
(1)强行性。
(2)技术性。
(3)固定性。
(4)国际性。
第八章 经济法
1.简述经济法的概念及其基本原则?【2012.07】
答:一、经济法是指调整经济管理关系,维护公平竞争关系,组织管理性的流转和协作关系的法。
二、基本原则有:
(1)平衡协调原则。
(2)维护公平竞争原则。
(3)责权利相统一原则。
2.简述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答: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有:
(1)企业组织管理关系。
(2)宏观经济调控关系。
(3)市场规制关系。
(4)社会分配调控关系。
3.简述我国产品质量法贯彻的基本原则?【记忆】
答:我国产品质量法贯彻的基本原则有:
(1)国家宏观调控与生产经营者承担质量责任相结合的原则。
(2)国家对产品质量实行统一立法和分别管理、监督相结合的原则。
(3)贯彻奖优罚劣的原则。
4.简述消费者与经营者发生权益争议时解决的途径有哪些?【记忆】
答:消费者与经营者发生权益争议时解决的途径有:
(1)与经营者协商解决。
(2)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3)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4)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5)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5.简述产品质量检验制度的主要内容?【记忆】
答:产品质量检验制度的主要内容有:
(1)产品质量检验制度。
(2)产品标准化制度。
(3)推选企业质量体系认证。
(4)产品质量认证制度。
(5)以抽查为主要方式的监督检查制度。
6.简述消费者的权利?【2010.07、2011.04】
答:消费者的权利有以下几点:
(1)安全保障权。
(2)知情权。
(3)自主选择权。
(4)公平交易权。
(5)依法求偿权。
(6)依法结社权。
(7)获知权。
(8)受尊重权。
(9)监督批评权。
7.简述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时的解决途径?
答: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时的解决途径有:
(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2)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3)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4)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5)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九章 刑法
1.简述刑法的定义及其基本原则?
答:一、刑法是国家制定的关于什么行为是犯罪和对犯罪者适用何种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新中国第一部统一刑法是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1979年7月1日通过,1980年1月1日起施行。
二、刑法的基本原则:
(1)罪刑法定原则。
(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3)罪刑相当原则。
2.简述我国刑法的适用范围?
答:国刑法的适用范围有:
(1)对地域的效力。
(2)对人的效力。
(3)我国刑法的时间效力。
3.简述犯罪的特征有哪些?
答:犯罪的特征有:
(1)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
(2)犯罪是触犯刑法的行为,具有刑事违法性。
(3)犯罪是应受刑罚惩罚的行为,具有应受刑罚惩罚性。
4.简述犯罪构成的概念及其要件?
答:一、犯罪构成是指依照刑法的规定,确定某种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须具备的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总和。
二、犯罪构成要件:
(1)犯罪客体。
(2)犯罪的客观方面。
(3)犯罪主体。
(4)犯罪的主观方面。
5.简述犯罪客体和犯罪对象有何区别?【记忆】
答:犯罪客体和犯罪对象的区别如下几点:
(1)犯罪客体体现犯罪的本质,决定犯罪的性质;犯罪对象则不体现本质和不决定性质。
(2)犯罪客体是任何犯罪构成的必要条件,犯罪对象则并非第一犯罪都有。如偷越国境。
(3)任何犯罪都会使犯罪客受到损害,而犯罪对象则不一定受到损害。
(4)同一犯罪客体可以由不同犯罪对象体现出来,同一犯罪对象也可以体现不同的犯罪客体。
(5)犯罪客体是犯罪分类的基础,犯罪对象则不是。
6.简述正当防卫的概念及其成立必须具备的条件?
答:一、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它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所采取的因制止不法侵害而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行为。
二、成立正当防卫应具备的条件有:
(1)必须是对不法侵害行为才能实行防卫。
(2)必须是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行为才能实行防卫。
(3)必须是对实施不法侵害的人才能实行防卫,不允许对没有参加侵害行为的第三者造成损害。
(4)防卫不能过当。
7.简述紧急避险的概念及其成立应具备的条件?
答:一、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它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另一合法利益的行为。
二、成立紧急避险应具备的条件:
(1)必须是为了避免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它权利受到危险而采取的。
(2)必须是正在发生危险的情况下采取的。
(3)必须是不得已而采取的。
(4)紧急避险不能过当。
8.简述犯罪未遂的概念及其成立应具备的要件?
答:一、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施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二、构成犯罪未遂的要件有:
(1)已经着手实施犯罪。
(2)犯罪未能得逞。
(3)犯罪没有得逞,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
9.简述刑罚的概念及其特征?【重点】
答:一、刑罚是审判机关以国家的名义对犯罪分子实行惩罚的一种强制方法。
二、其特征有:
(1)刑罚是一种严厉的强制方法。
(2)刑罚只能对犯罪分子适用。
(3)刑法只能由人民法院代表国家依法判处。
10.简述假释的概念以及适用假释应符合哪些条件?【记忆】
答:一、假释是指对于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了一定刑期之后,如果确有悔改表现,假释后不致再危害社会,附有条件地予以提前释放的制度。
二、适用假释应符合的条件有:
(1)只适用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且已经执行一定刑期的犯罪分子。
(2)只适用于在服刑期间确有悔改表现,假释后不致再危害社会的犯罪分子。
(3)假释必须经过法定程序,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假释。
(4)对累犯以及因杀人,爆炸、抢劫、强*、绑架等暴力性犯罪不得假释。
11.简述适应缓刑应当符合的条件?【记忆】
答:适应缓刑应当符合的条件有:
(1)犯罪分子被判处的刑罚是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
(2)犯罪分子不是累犯
(3)犯罪分子犯罪情节较轻并有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
12.简述适用假释应符合的条件?【记忆】
答:适用假释应符合的条件有:
(1)只适用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且已经执行一定刑期的犯罪分子。
(2)只适用于在服刑期间确有悔改表现,假释后不致再危害社会的犯罪分子。
(3)假释必须经过法定程序,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假释。
(4)对累犯以及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不得假释。
第十章 刑事诉讼法
1.简述刑事诉讼法的概念及其基本原则?【记忆】
答:一、刑事诉讼法是指国家制定的关于刑事诉讼活动所应遵循的原则、制度和程序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有:
(1)侦查权、检察权和审判权由专门机关行使。
(2)公、检、法三机关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
(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
(4)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不得确定有罪。
(5)保证诉讼参与人诉讼权利。
(6)对不应追究刑事责任的不予追诉。
(7)外国人犯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适用我国刑事诉讼法。
2.简述证据的概念及其特征?
答:一、证据是指用以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
二、证据的特征有以下几点:
(1)具有客观性。
(2)相关性。
(3)法律性特征。
3.简述我国刑事诉讼证据的种类?
答:我国刑事诉讼证据的种类有以下几点:
(1)物证、书证。
(2)证人证言。
(3)被害人陈述。
(4)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
(5)鉴定结论。
(6)勘验、检查笔录。
(7)视听资料。
4.简述我国刑事诉讼法的强制措施?
答:刑事诉讼法的强制措施有:
(1)拘传。
(2)取保候审。
(3)监视居住。
(4)逮捕。
(5)拘留。
5.简述提起公诉的概念以及提起公诉应具备哪些条件?
答:一、提起公诉是指人民检察院代表国家以公诉人的身份将应当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责任的案件,提请人民法院审理的诉讼活动。
二、提起公诉应具备:
(1)犯罪事实已经查清。
(2)证据确实、充分。
(3)对犯罪嫌疑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