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电视节目导播是多讯道电视节目制作中一个工种、岗位的名称。其二,导播是一个具有独特工作性质的人。
2. 导播的核心职能:监看和调度各个讯道摄像机拍摄的画面及其他来源的画面信号,利用视讯切换器选择并切出播出画面。(一、监看和调度 二、选择并切除 三、眼耳嘴手并用)
3. 情景剧从多讯道电视节目制作的角度来说是最为简单的一个品种。
4. 在情景剧现场制作的机位布局中,位于场景敞开面一侧的三个机位通常呈倒三角布局排列。
5. 中景或中近景为主的景别规律是多讯道制作情景剧的效率需要决定的。
6. 明晰视线关系的客观性是在画面上建立准确交流关系的前提。
7. 导播确定多讯道制作的机位数目总会经历一个先增加后减少的过程。
8. 面对突发情况,导播的调机还是以原有机位任务为基础的。
9. 综艺晚会的导播工作虽然也是一种专业类型,但他的专业性更多的体现在应对复杂制作的实务上。
10. 关于游机数目的问题,依然要把握有效的最少量原则。
11. 游机摄影师应具有良好的职业着装习惯:全身着黑色服装、戴上黑色棒球帽。
12. 长焦距镜头在视觉上对于画面纵向空间具有压缩的作用,因此在这里拉近了,明星与观众、明星与伴唱歌手的实际距离,在画面上制造了“融为一体”的假象。
13. 在现场录制中,导播的口令常被统称为“调机”
14. 在多讯道节目制作的现场,导播是各工种联合作业的“核心”。
重点名词解释
电视节目导播:是多讯道电视节目制作中一个工种、岗位的名称。是一个具有独特工作性质的人,意味着他是一个需要深入了解节目内容、全面控制多讯道拍摄现场、精确掌握节目时间、随时掌握成片面貌的录制工作的核心人物
ENG(Electronic News Gathering,电子新闻采集):在一个拍摄现场使用一台摄像机进行拍摄获取素材,或者使用几台摄像机在一个拍摄现场的不同角度进行拍摄,或者几台摄像机分别在多个不同的拍摄现场进行拍摄获取素材
ESp(Electronic Studio production,电子演播室制作):指在电视台的演播室中通常进行的录制方式。有一个导播间,导播间里有监视系统、切换系统、录制系统。
EFp(Electronic Field production,电子场地制作):是对一整套适用于电视台以外的现场进行及时摄制作业的电视设备的系统。它包括两台以上的摄像机、一个完整的视讯切换系统、一个完整的音频操作系统以及其他相关的辅助设备。
情景剧:是以多集系列故事的形式编织剧情,有相对固定的主要场景和相对的固定的主要人物,每集可能有客串的主要角色,并以电视系列剧的形式播出的喜剧品种。
调机:是导播对各机位的拍摄对象、角度、景别、运动形式的安排。
“场面调度”:指,在一个场景内,演员的行动路线、站位、姿态手势、上下场等舞台表演动作的总和。
镜头转换频率:是导播在实施切换时所掌握的切换节奏。它形成了画面外在形式中非常直接的可感因素,并作用于电视观众对节目语言节奏风格的认领。
说镜头会:即,有导播召开的摄像工作会议,在会议上,所有的迅道摄像师和摄像辅助设备操作员都要出席。导播按照导播工作台本或更为详细的分镜头本,将自己对于画面的设想与拍摄实施的具体手段,各机位的分工与任务,不同节目的切换方案与画面组合思路传达给摄像师。
游机:指可以进行位置游动的摄像机,它通常是由摄像师手持或肩扛进行拍摄的。在录制过程中,游机一般是在导播的指令下接近某个对象进行拍摄,当任务完成后再以合理的路线撤离演出区域。
导播工作台本:日后直播或录播的基础,它应该能够非常全面地体现导播关于播出方式、转播技术、时间、流程、画面、声音及特殊效果的详细设计,是各工种部门未来工作依据的蓝本。
节目脚本:一般是文学本,它需要标示节目的程序、主持人的语言、插播片的位置内容等,它是对节目做文学性的描述,通常没有具体的声音、画面设计与相关录制技术要求的说明。
机位设置:是一个总得概念,它包括机位的数量,每个机位的具体位置,每个机位的具体性质,以及机位所形成的整体布局关系。
“包容”:是导播调度一个镜头去表现两者或两者以上的谈话对象,使它既能同时完成几个人物的展现,又能表现他们的位置关系与环境背景。
主观镜头:就是模拟观看者的视点和视觉印象拍摄的镜头。它一般需要一个被建立的过程,也就是通过表现观看者的镜头和表现被看对象的镜头组合在一起,完成一个“看与被看”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