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不寒不暖花时,妆点西湖似西施。《红绣鞋》张可久
春来南国花如绣,雨过西湖水似油。《喜春来》曹明善
春衫犹是,小蛮针线,曾湿西湖雨。《蒋璨》
东阁郎官巧写真,西湖处士妙传神。《浣溪沙》葛胜仲
看看红药又翻阶,趁取西湖春会。《西江月》辛弃疾
况西湖之胜概,擅东颍之佳名。《西湖念语》欧阳修
扩展资料:
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龙井路1号,杭州市区西部,景区总面积49平方千米,汇水面积为21.22平方千米,湖面面积为6.38平方千米。
西湖南、西、北三面环山,湖中白堤、苏堤、杨公堤、赵公堤将湖面分割成若干水面。西湖的湖体轮廓呈近椭圆形,湖底部较为平坦,湖泊平均水深为2.27米,最深约5米,最浅不到1米。
湖泊天然地表水源是金沙涧、龙泓涧、赤山涧(慧因涧)、长桥溪四条溪流。
西湖地处中国东南丘陵边缘和中亚热带北缘,年均太阳总幅射量在100—110千卡/平方厘米之间,日照时数1800—2100小时。
西湖有100多处公园景点,有“西湖十景”、“新西湖十景”、“三评西湖十景”之说。
有60多处国家、省、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20多座博物馆,有断桥、雷峰塔、钱王祠、净慈寺、苏小小墓等景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湖
描写雨天西湖美景的句子如下:
1、雨是那醉人的雨,也是那江南的雨,那样轻柔。
2、不像雨,倒像一缕白色朦胧的烟雾,弥漫在天地间,笼盖住了花花草草。几处时浓时淡的绿
波,变得更加微妙了。
3、湖面泛起一层淡淡的银色,山峰则仿佛蒙上一层面纱,并且在风中轻轻的摇曳,煞是迷人。
4、栀子花的甜香这时也弥漫在空气中,醉人心脾,我望着这一切一切:好美的山水,世上哪一
个画家能画出如此的美,如此的奇呢?
5、清新的空气,泥土的芳香,每一段水路、每一个景点都让我陶醉。
6、荷花轻轻地舒展身姿,展现出其迷人的风韵。并惨杂着缕缕轻烟,把西湖点缀成如诗如画的
景致。
7、雨渐渐停了下来,影影绰绰的群山像一个睡意未醒的仙女,披着蝉翼般的薄纱,含情脉脉,
凝眸不语,似朵朵出水芙蓉。
8、西湖也平静了下来,暖暖地依偎在群山的怀抱之中,杨柳也停止了狂欢,静静地在湖边清洗
自己沾湿的秀发。
9、雨中的西湖,别有一番景象。只见细雨落在西湖里,像数不清的银色丝线连起了天空和湖
水,发出了沙沙的声音,像是谁在快乐的演唱。
10、柳树姑娘在轻风细雨中不停摇摆,仿佛在欢乐地跳舞。
答: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饮湖上初晴后雨】科普: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赞美西湖美景的七绝,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其中第二首广为流传,此诗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描写概括品评,尤其是后二句,被认为是对西湖的恰当评语。第一首一般选本不收录,其实这首诗也写得不错,其首句就把西湖晨曦的绚丽多姿形容得美不胜收。两首对照,能更好地把握作者写诗时的思想感情。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满意的话,请采纳我,谢谢。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
孤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
苏轼《夜泛西湖五绝》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底.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
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春题湖上
(唐)白居易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明代王瀛《苏公堤》中“荫浓烟柳藏莺语,香散风花逐马蹄”的诗句.诗句集中描写了苏堤醉人的景色.“西湖风景六条桥,一株杨柳一株桃.”每到阳春三月,柳丝轻扬,翠浪翻空,碧桃吐艳,红霞满地,十里长堤,弥漫着绿烟彩雾,馨香馥郁,令人陶醉.明代张宁《苏堤春晓》诗道:“杨柳满长堤,花明路不迷.画船人未起,侧枕听莺啼.”南宋吴唯信《苏堤清明即事》诗云:“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陆游也有 “花满苏堤柳满烟”的诗句.可见,写苏堤都离不开烟柳、红桃、歌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