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后面题目。(10分)小题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711 篇文章
2024-07-01

题目内容:

阅读材料,完成后面题目。(10分)

小题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

故诗有三义焉: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宏斯三义酌而用之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若专用比兴,患在意深,意深则辞踬;若但用赋体,患在意浮,意浮则文散,嬉成流移,文无止泊,有芜漫之累矣。

(节选自钟嵘《〈诗品〉序》)

小题2:《诗品》与刘勰的《》均为齐梁时的文学批评名著。《诗大序》中将赋、比、兴与合称为“六义”。(2分)

小题3:选段最后一句话强调了什么意思?用自己的话概括,不超过15个字。(2分)

15

最佳答案:

小题1:宏斯三义/酌而用之/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6分。画对1处得1分。画斜线超过6处者,先计算答对的处数,再减去多画的处数,然后计分,直到减至0分。

小题2:文心雕龙风、雅、颂

小题3:赋和比、兴要结合起来使用(相济为用)

答案解析:

小题1:

断句,最主要的是要要结合上下文的具体语境,知道这几句话的大体意思。另外,还可关注句子中的名词,因为它在句子中多作主语和宾语,是可断句的地方,比如句中的“三义”“风力”“丹彩”等。还可根据句式的对称来考虑,如“干之以风力”与“润之以丹彩”,如“使味之者无极”与“闻之者动心”等。

小题2:

试题分析:本题是考文学常识,这需要平时作适当的积累,并作一些分类归纳。比如说做本题时应注意这题中的“六义”,不要同“六艺”相混同。

小题3:

试题分析:做本题要注意题干的内容,它问最后一句话强调的是什么意思,而不是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当然我们解答此题,还是应当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另外,最后这句话句中用了分号,这也是应注意的,它讲了两层意思,把这两层意思结合在一起,才是它的意思。

【译文】

所以诗有三种表现方法:一叫“兴”,二叫“比”,三叫“赋”。文辞已经完了意思还有余,是“兴”;借物来比喻情志,是“比”;直接描写事实,写物而寓意于言,是赋。弘扬这三种表现手法,斟酌地采用它们,用风骨来强化它,用文采来润饰它,使得体味它的人余味无穷,听到它的人动心不已,这是诗中的最高的境界啊。如果专用比兴手法,弊病在用意太深,用意太深,文辞就滞涩。如果专用赋法,弊病在用意浮浅,用意浮浅,文辞就松散,(甚至于)嬉戏而造成(文意)流移不定,文辞没有归宿,就有芜乱散漫的拖累了。

考点核心:

文言文阅读:“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文言文在中学课本里的比重很大。要学好文言文,首先,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不断积累,熟练把握文言句式的应用,在熟读和背诵的基础上,能准确翻译课文,加深课文理解,要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

温馨提示:本文【阅读材料,完成后面题目。(10分)小题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由作者老百姓教育那些事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学分高考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上一篇 俗樂的解释及意思是什
上一篇 俗气的解释及意思是什
相关推荐
热门资讯
  1. 1 31省区市新增本土确诊37例(全国疫情最新报
  2. 2 向上级请求批准的请示范文(关于请求同意的
  3. 3 2022国考今起报名(明年国考今起报名时间公
  4. 4 31省区市新增本土确诊13例(全国疫情新增最
  5. 5 带福字的吉祥语六个字(关于福禄寿喜财的成
  6. 6 有关地理知识的古诗词
  7. 7 入则孝全文带拼音加翻译(弟子规入则孝篇原
  8. 8 有关中秋节的诗句硬笔书法
  9. 9 关于愁的诗句有哪些(表达愁的诗句大全)
  10. 10 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阴符经的惊天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