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像一把利剑,劈开了默默的夜幕,迎来了初升的阳光。天已经亮了,小窗上流进来清泉一般的晨光,枝头上,小鸟儿在唧唧喳喳地叫个不停。黎明的曙光揭去夜幕的轻纱,吐出灿烂的晨光,迎来了新的一天。刚刚诞生的黎明如同一个嫩红的婴儿,在这浓浓的泼洒中颤了三颤。旭日披着烈烈的酒气上升,将一种无限的醉意朝田野辽阔的天空酣畅地播散开…… 天渐渐破晓,淡青色的天空镶嵌着几颗残星,大地朦朦胧胧的,如同笼罩着银灰色的轻纱。山村的黎明,在鸡笼里睁开了眼睛。随着“喔、喔、喔”一声雄鸡报晓,拥抱了一夜,亲吻了一夜的天和地,依依不舍地松开了手,在天地的唇边,便展现出了一个新的世界。露珠,沿着蒲公英和三叶草的梦境滚落,溅起一片片透明的阳光。在一种金黄般的喧哗中,孵出一个不再潮湿的黎明。晨曦——新一天的使者,她来了,驱散了黑夜,慈母般地降临人间,轻轻地从东边揭开了笼罩在大地上的浅褐色的绫纱;然后,又轻轻地、温情地唤醒了群山,唤醒了大地,唤醒了甜睡的生命,使天地顷刻间万象更新,一片光明——大地苏醒了,那么迷人,那么柔媚,像摇篮里初醒的婴儿在稚气地睁着水灵灵的大眼,滴溜溜地望着唤醒自己的母亲,那么天真,那么乖巧……清晨,荫绿的山谷里,百鸟啁啾,明丽的太阳光,照着盛开的攀枝花树,乳白的晨雾,像轻纱似的,慢慢被揭开了,火红的攀枝花,仿佛一片殷红的朝霞荡在山谷里。从小到大,我都喜欢早晨,那是因为晨光的缘故。试想:大清早起床,揉揉还闭着的眼睛,拉起窗帘,推开窗户,一道金黄的阳光探进来,明亮而温柔,多么舒畅啊!新的一天又开始了。清晨,天空飘散着洁白的雪花,雪花给地面铺上晶莹洁白的银毯,给房屋、树木、山川披上玉丝银线织成的素装;清晨,刺骨的寒风从山村上空掠过,一夜大雪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1333361323537,覆盖了广阔的原野,给这美丽的山村披上了白绒绒的大衣。雪后的山村多美啊!清晨,整个世界都是清清亮亮的,阳光透过淡淡的清新的雾气,温柔地喷洒在尘世万物上,别有一番令人赏心
悦目的感觉。初春的清晨,湿润润的风轻轻地扫着,从破着的玻璃窗外穿了进来,微微地拂着一切,又悄悄地跑走了。
1. 《移家别湖上亭》
唐代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2. 《小池》
宋代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3. 《春日》
宋代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4. 《咏柳 / 柳枝词》
唐代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5. 《春晓》
唐代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6. 《春夜喜雨》
唐代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7. 《天净沙·春》
元代 白朴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8. 《江南春》
唐代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9. 《鸟鸣涧》
唐代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10. 《村居》
清代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唐代专门写春天的诗虽然不少,其中影响最大的应该是这三首,分别就是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孟浩然的《春晓》和杜甫的《春夜喜雨》。
《春 江花月夜》原是南朝陈后主的作品,与《玉树后庭花》同类,可以入乐,属于清商曲辞中的吴声歌曲。后来颇有人沿用此题写新诗,均为五言,大多写相思离别,主 要特色在于艳丽,内容和形式都不脱梁陈宫体的格局。
张若虚虽然也沿用旧题,却是七言的长篇,倾向也与宫体诗大异其趣。其瓶虽旧,其中的酒却简直是全新的。
诗云: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这 里把春、江、花、月、夜五者全都写得很美,而贯穿其中的是关于人生的哲理性思考。时序迁流,江月依旧,人生易老,苦恼 甚多,唯有美好的感情可以超越时空,具有永恒的价值,给人生以莫大的安慰。
这里洗尽了先前宫体诗中的色情和肉欲,没有任何低级趣味,高尚雅洁,发人深思。孟浩然的《春晓》异常简单,只是一点小感触,而其中也并不缺乏哲理——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短短二十个字,写了一点诗人早晨醒来时的感触。
诗 人一夜没有睡好,风声雨声让他担心花朵可能经受不住;后来迷迷糊糊地睡去,连天亮了都不知道。这时到处都能听到鸟叫的声音,美妙极了。
尽管有风雨,春天仍 然是挡不住的。生活里总会有曲折变化,诗人既有他的担心,又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在这样一首非常明白易懂的小诗里蕴涵着深刻的哲理,所以很耐读。杜甫的《春夜喜雨》远离哲理,只写现实生活中最普通的事情和感情——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锦 官城就是成都,当时杜甫流寓于此,关心这里的一636f70797a6431333431356131切。
春天是万物生长的时刻,迫切需要雨水,而春天又最容易干旱,“春雨贵如油”,所以当夜间有雨时,诗人高 兴极了,一上来就写下了“好雨”二字。颔联的“潜”、“润”二字形容绵绵的小雨极得要领,“好雨”不仅好在及时,其降临的方式也是好的。
这一联后来成了名 句,在它的本意和引申意上被频繁地引用。春在唐诗里绽放,在那不经意的一瞬间,便感受到了浓浓的春意,无限的春光,是那样的鲜活,是那样的生机勃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