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刺的朋友教案(汇编8篇)

711 篇文章
2024-06-30

带刺的朋友教案(1)

教学要求:

1.体会句子的不同表达方式。

2.朗读课文,归纳课文中记叙的刺猬的两件事例。

3.体会作者对刺猬的喜爱之情。

4.学会介绍刺猬,体会如何用具体的事例来反映动物独到的本事。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归纳课文中记叙的刺猬的两件事例。

教学难点:

学会介绍刺猬,体会如何用具体的事例来反映动物独到的本事。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现在是秋天,是瓜果成熟的收获季节。瞧,图上画着什么呀?

出示《秋枣》图,学生说图意,师引导学生用上动词“挂满”、数量词“一颗颗”,来体现红枣儿的大和多。

2.枣儿长得可真好!想不想摘些来尝一尝?这不,咱们这位带刺的朋友就迫不及待,抢先行动了。

出示刺猬图,出示课题,齐读。

3.它是谁呀?出示“--刺猬”,再读。破折号有什么作用?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大家课前都预习过课文了,现在老师先来检查一下大家预习得怎么样。

出示预习要求: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刺猬的几件事?分别是哪几小节?

2.指名分节读课文,师生共同点评。

3.课文写了刺猬的几件事?分别是哪几小节?

出示两幅课文插图,明确2~9节讲了第一件事,10~15节讲了第二件事。

三、小组合作,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1.四人学习小组分别轻声朗读2~9、10~15节,讨论:课文写了刺猬的哪两件事?

2.集体讨论交流。

归纳板书:

一天晚上,刺猬偷枣儿。

第二天晚上,刺猬用刺击退了大黑狗。

3.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四、细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

1.刺猬是怎样偷枣儿的呢?默读2~9节,圈出刺猬偷枣时的动作。

学生交流,归纳板书:

爬 停住脚 摇晃 掉 归 滚 驮 跑

2.刺猬偷枣儿的本事怎样?从哪些动作能看出?

引导学生体会“摇晃”、“归拢”体现了刺猬的聪明、机灵。

3.刺猬不但偷枣儿的本事高明,而且护身的本事也很大。我们再来看看它是怎样用刺击退大黑狗的。默读10~15节,用“○”圈出刺猬的动作,用“---”划出大黑狗的动作。

学生交流,归纳板书:

刺猬:出来散步缩成一团

大黑狗:扑掉过头去哀叫着溜走

4.连续两天晚上,小作者亲眼目睹了刺猬如何偷枣儿,如何用刺击退大黑狗,他觉得刺猬怎么样?

出示“我”赞叹刺猬的两句句子,指导朗读。

5.是啊,刺猬聪明、机灵,本事真大,小作者可喜欢它啦,所以把它称为--(生接)带刺的朋友。

五、学习文中的事例介绍刺猬独到的本领。

1.那么学了课文,你喜欢刺猬吗?能不能来夸夸它?

出示两个说话练习,学生任选一个准备。

指名交流。

2.请两个学生分别介绍两个事例,与老师合作介绍带刺的朋友--刺猬。出示说话练习。

师:我有一个带刺的朋友,它就是刺猬。

生1:刺猬偷枣儿的本事真高明啊!……

生2:刺猬不但……,而且……。……

师:我真喜欢这个带刺的朋友。

3.连起来介绍刺猬和分别介绍刺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这句话起了什么作用?

引导学生体会介绍完一个事例,要介绍第二个事例时可用过渡句连接。

4.谁能连起来介绍一下刺猬?指名介绍。

六、写作小实践。

板书设计:

带刺的朋友

(第一段)写秋天的枣树

(第二到十段)写刺猬偷枣

(第十一段到十二段)写我对刺猬偷枣的感受。

教学反思:

整堂课比较顺利,但前半节上得比较从容,后半节上得比较仓促。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是这节课的重点,学生在小组讨论时花了大量的时间读课文,却没有具体讨论归纳,以致于交流时,学生讲了大段意思,却没有归纳出重点。可见学生的概括能力还有待于培养提高。

这节课教学目标得到了落实,学生在课堂上反映出的问题也属正常。整堂课气氛轻松活跃,学生兴趣浓厚,积极投入,教学效果良好。

带刺的朋友教案(2)

知识与能力:

1.认识“枣、馋、缓”等11个生字,学会“刺、枣、颗”等13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刺猬偷枣的有趣方式,体会作者对刺猬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对小动物的关注与喜爱。

突破重难点:

重点:准确感受刺猬偷枣的有趣方式。

突破方法: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第7-10自然段进行品读,并通过圈画动作词的方式体会其偷枣时动作迅速、方法高明,用给定句式进行过程描述等方式,让学生更为准确地体会刺猬偷枣过程的有趣情形。

难点:体会作者对刺猬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对小动物的关注与喜爱。

突破方法:一要引导学生通过研读课文对刺猬偷枣过程的描写,抓住作者对刺猬称呼的变化,感知其情感的不断变化过程;二要指导学生对重点句、段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读中不断与文情产生共鸣,进而激发对小刺猬的喜爱与探究之情。

教法与学法推荐:

教法: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法,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枣儿丰收的情景,让学生自然感知到枣儿的“诱人”,并为理解刺猬的“偷枣”行为奠定基础;归纳讲解法,通过教师必要的讲解,引导学生更好地领悟文题之巧,体会作者对于刺猬的喜爱之情。

学法:抓关键词句品读感悟法,抓住文章作者赞叹刺猬的句子,并由此深入到课文重点段落中进行品读探究,不断丰满对句子的理解,并在此过程中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延伸学习法,通过句式说话训练的方式,不断深化对文本的学习认知,同时提升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师生齐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小刺猬词语卡片;搜集关于刺猬的资料。

学生:了解关于刺猬的资料;自主阅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课时巧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枣、馋、缓”等11个生字,学会“刺、枣、颗”等13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的顺序,感受红枣美丽的样子。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趣,引入学习

1.板书课题,引导学生准确朗读课题,注意读准“刺”的读音,同时展开想象,这位“带刺的朋友”会是谁呢?(仙人掌、刺猬……)教师适时引入:大家猜得很准,课文中这位神秘的“带刺的朋友”就是刺猬。

2.出示小刺猬的图片,引导学生说说对刺猬的了解,教师简单补充介绍(别名刺团、猬鼠、偷瓜獾、毛刺等,属于哺乳动物中的猬形目,体肥矮,爪锐利,眼小,毛短,浑身有短而密的刺。刺猬在夜间活动,以昆虫和蠕虫为主要食物,一晚上能吃掉200克的虫子,遇敌害时能将身体卷曲成球状,将刺朝外,保护自己,刚出生两周内刺软眼盲)。

二、自主学习,感知文意

1.自主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长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的情况:

(1)抽取小刺猬词语图片,小组开小火车朗读词语比赛,看看哪一小组朗读得最准确,教师适时抓住易读错词语进行范读指导,注意“扎”读第一声,同时注意准确区分“忽、匆”两个字的读音。另外还要指导学生读好四字词语“斑斑驳驳、噼里啪啦、恍然大悟、蹑手蹑脚”等,其中“蹑”字读第四声。

(2)巩固词语认读练习:随机抽取词语卡片,学生快速抢读词语,教师再次进行巩固指导。

(3)课件出示文中生字,引导学生认真观看字形,试着用自己的方法记住字形。

生:我用形象记忆法记住了“枣”,下面的两点就像是枣核一样。

生:我用熟字比较法记住了“乎”,因为这个字看上去就像学过的“手”,就是中间不一样。

生:我还用形声字形旁加声旁的方法记住了“伸、沟、测”几个生字。

……

师:识记生字的方法非常多,只要大家能够观察、比较,就会准确记住它们的字形。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教师随文再次进行部分字词的朗读纠正指导,同时注意指导读好长句子:“我/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树上那个家伙/就噗的一声/掉了下来。”“好奇心驱使我/蹑手蹑脚地/追到水沟眼儿,弯腰望去,水沟眼儿里/黑洞洞的,小刺猬/已经没了踪影。”

3.再读课文,看看课文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小刺猬做了什么事情?

4.学生自主朗读思考,教师适时引导他们明确故事发生的时间(一个秋天的晚上)、地点(后院的枣树旁),引导他们说清楚刺猬“偷枣”的过程。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简单梳理归纳(课文主要写了一个秋天的晚上,一只刺猬在后院偷枣的事)。同时引导他们从文中找出描写刺猬“偷枣”的内容(第2-10自然段)。

三、学习第1自然段

1.过渡引入:那么,这到底是怎样的枣儿,竟然会让小刺猬忍不住来偷呢?孩子们,认真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说说自己的感知。

2.学生自读思考,课件适时出示课文第1自然段。

3.指名朗读,教师适时提醒读准“玛瑙”一词。同时引导他们思考:这句话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枣儿的?教师适时引导他们抓住“挂满、无数颗”等词语体会枣儿丰收的情形,数量多,抓住“红、玛瑙”体会枣儿颜色样子美,同时抓住“风儿一吹,轻轻摆动”感受枣儿的动态美。并在此基础上随文理解“眼馋”(看见自己喜爱的事物极想得到)。

4.再读第1自然段,看看自己最喜欢哪句话,为什么?根据学生的交流,课件适时聚焦句子“风儿一吹,轻轻摆动,如同无数颗飘香的玛瑙晃来晃去”,引导学生体会比喻句的运用,更进一步突出了枣儿的诱人(课件同时出示“玛瑙”的图片,引导学生对比感知)。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出对枣儿的喜爱之情。

四、课堂小结,指导书写

1.教师小结:这样颜色红艳、晶莹饱满的枣儿,看着就让人眼馋,难怪小刺猬会来偷。小刺猬又是怎样偷枣的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写一写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

2.出示13个生字,引导学生观察字形及其在田字格内的占格情况,看看在书写时需要注意哪些地方。教师适时重点聚焦“枣、乎、匆、追”四个生字,指名四位同学板演,同时引导其他同学进行书写评价,重点从笔画、笔顺以及生字结构等方面交流自己的看法。

3.教师范写指导四个生字,提醒“枣”上半部分的撇、捺要舒展,下面的两点方向大致相同,且要落在竖中线上;“乎”第一笔是平撇,中间的横画略长,最后一笔是弯钩,行笔时略有弧度,注意不要写成了竖钩挺直的感觉;“匆”要注意第二笔横折钩要写得略宽,最后的竖钩部分向内收,同时还要注意两笔撇画之间等距;“追”先右后左,右半部分要注意写得紧凑,另外横画之间要做到等距。

4.学生自主描写生字,教师巡视检查指导,及时根据书写情况予以重点笔画书写强调指导。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刺猬偷枣的有趣方式,体会作者对刺猬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对小动物的关注与喜爱。

教学过程:

一、激趣回顾,引入学习

1.课件出示秋天枣儿丰收的图片,引导学生简单描述图画中的枣儿,适时补充出示课文第1自然段,引导学生有感情地齐读文段。

2.过渡引入:这枣儿确实让人眼馋,小刺猬到底是如何来偷枣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齐读课题)。

二、品词析句,感受文趣

1.引导学生认真朗读课文第2-10自然段,从文中找出描写小刺猬样子的词句,然后试着连起来描述它的样子,教师根据学生的描述归纳板书(样子:圆乎乎、长满刺)。

2.探究交流:作者是如何夸赞刺猬偷枣本领的?画出文中相关的句子。根据学生的交流,课件适时出示句子:“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引导学生理解“高明”(文中指刺猬偷枣的本事大、技艺高强)。同时指导朗读,读出作者对刺猬的赞叹与敬佩之情,并随文理解“钦佩”(高度敬重)。

3.质疑导学:那么作者为什么会对小刺猬充满敬重与佩服呢?小刺猬的偷枣本领到底又是如何高明呢?还是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第7-10自然段中,边读边画出文中描写小刺猬偷枣本领高明的句子,同时圈出小刺猬偷枣时的动作词。想想自己从中都体会到了什么。

4.学生自主读画,同时与同学、老师交流。

生:小刺猬先是爬到枣树上用力将红枣摇下来,然后自己再从树上跳下,并将红枣都归拢到一起,再打个滚儿把红枣全部扎到自己的刺上运走。

师:你真的读懂了课文,用如此流畅的句子把刺猬偷枣的过程说得非常清楚。课文中又是如何具体来描写这一过程的呢?再读一读,看看哪些句子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学生再次用心品读词句。

生:我觉得第7自然段写得好,因为这段话用到了两个拟声词“哗哗、噼里啪啦”,让我好像听到了树枝晃动与红枣落地的声响。

师:是的,这样描写让我们产生了更多美妙的想象。

生:第8自然段也用到了一个拟声词“噗”,这个词语写出了刺猬掉下来时非常重。

师:刺猬这样重重地摔在地上疼吗?

生:我觉得不疼,因为它外面密密的刺可以保护它。

师:真是聪明的小东西!

生:我觉得第10自然段中对刺猬偷枣的方法描写非常有趣,作者把它的动作写得清清楚楚的。

5.课件适时出示第10自然段,引导学生找出表示动作的词语。

(1)课件聚焦“爬来爬去、归拢、就地打了一个滚儿、扎在、驮着、急火火地跑去”,引导学生说说这些动作词的表达作用,教师适时归纳板书:爬来爬去、归拢、打滚、扎、驮、跑,引导学生从中体会刺猬偷枣时动作迅速、方法有趣高明(板书:有趣、高明)。同时抓住最后一句话理解课文第5自然段中“诡秘”的意思(隐秘不为人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注意强调刺猬一系列动作词的朗读重音。

(2)引导学生试着利用“小刺猬偷枣的本事真高明”为开头,完整描述刺猬偷枣的过程,注意用到拟声词和动作词。教师针对学生的描述适时予以点拨、梳理。

6.探究交流。

(1)课件出示课后“习题三”,引导学生朗读三句话,看看作者对小刺猬的称谓及情感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学生交流,教师适时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感悟,从中体会到作者因为目睹了刺猬偷枣的有趣过程,内心不由自主地激发出对它的钦佩和喜爱之情(板书:钦佩、喜爱)。

(3)课件再次出示句子:“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指导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句子,读出作者强烈的赞叹与喜爱之情。

7.再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看看自己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抓住三个“?”体会作者强烈的好奇心。随文理解“蹑手蹑脚”(形容放轻脚步走路的样子)。

8.指导学生将课文连起来再次有感情地朗读。

三、深化交流,课堂小结:

1.质疑交流:课文为什么不直接用“刺猬”做题目,而要用“带刺的朋友”?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重点引导学生抓住“朋友”一词体会作者对动物的喜爱之情,读来更觉亲切有趣。

2.教师小结:可爱的小东西,居然如此聪明!孩子们,其实文章作者宗介华的散文《带刺的朋友》不仅给我们描写了小刺猬是如何偷枣的,同时还写了它们一家的其他很多故事,大家找来读一读,相信你们会对刺猬有更多的了解。

板书设计:

样子:圆乎乎、长满刺

23.带刺的朋友动作:爬来爬去、归拢、打滚、扎、驮、跑(钦佩、喜爱)

带刺的朋友教案(3)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自主识字。借助近义词理解词语的意思。指导背诵5—7节的课文。

2、朗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归纳课文中记叙的刺猬的两件事例。

3、体会句子的不同表达方式,懂得使用比喻句能够使句子生动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4、体会作者对刺猬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对于小动物的关注与喜爱。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归纳课文中记叙的刺猬的两件事例。

教学难点:

体会句子不同的表达方式,懂得使用比喻句,发挥想象,使句子更生动形象。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师:在我们多彩的童年生活中,肯定有许多朋友。有的给你精神上的鼓励,有的给你学习上的帮助,有的朋友给你的生活带来乐趣……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中,小作者有一位特别的朋友,它是一位(带刺的朋友)?

2、揭题:15带刺的朋友。(板书课题)

3、师:带刺的朋友是指谁呢?(刺猬)

4、师:请你来说说你所了解的刺猬。

过渡:文章的小作者也非常喜欢刺猬。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师:请大家轻声读课文,思考并完成填空。

思考:小作者通过哪几件事写出对刺猬的喜爱之情?找出相应的小节,用简要的话概括地说。

【媒体出示:作者通过____件事写出对刺猬的喜爱之情,分别是_____和_______。(找出相应的小节;用简要的话概括地说)。】

2、学生交流。

(板书:偷枣2---9刺狗10—15)

说明:概括地说一件事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老师在刚开始训练的时候,教学生一些方法,十分有必要。这个环节中,老师提供给学生句式,能帮助学生概括地说好,练习的指向明确,易操作。

三、再读课文,体验感悟。

(一)学习第1小节

1、过渡:那刺猬偷的到底是怎样的枣呢?我们一起来看第一小节。

指名读。

【媒体出示:秋天,枣树上挂满了一颗颗红枣儿,风儿一吹,轻轻摆动,如同无数颗飘香的玛瑙晃来晃去,看着就让人眼馋。】

2、师:这里,老师有一句句子(媒体出示),请你来比较一下,你更喜欢哪一句,并说说理由。(数量多、香味、动态美感(起风时)、比喻句)

师:第一句的表述方法有没有错啊?(没有)只是第二句是比喻句,把(红枣儿)比作(玛瑙),更生动形象。在我们写作文的时候,也可以适当地使用比喻句,使文章内容的表述更生动形象。

过渡:这枣是多么诱人啊,真让人眼谗,怪不得会引来刺猬偷枣儿。

(二)学习第2-9小节

1、师: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2—9小结,文中有一句话直接夸奖了那只刺猬,快速地找找是哪一句,用直线划出来。

学生交流:【媒体出示:刺猬这小东西,偷枣儿的本事真高明啊!】

2、师:对啊,让我们好好读读这句话,体会一下作者的惊喜以及对刺猬的钦佩之情。

师引读:我暗暗钦佩:刺猬这小东西,偷枣儿的本事真高明啊!

师:“钦佩、本事”什么意思?谁能用近义词来解释一下?(佩服、本领)

谁来解释“高明”?(技艺,见解,好得超过了一般水平)板书

过渡:小作者说,刺猬偷枣儿的本领好得超过了一般水平,那么刺猬究竟是怎样偷枣的呢?

3、师:【媒体出示】老师请同学们再次认真默读课文第2—9节,用曲线划出体现刺猬偷枣本领高明的句子,并圈出描写刺猬偷枣的动词。

4、【媒体出示】师引读4—7小节,体会一下刺猬偷枣的高明。

过渡:通过刚才的学习,老师也感觉到这可爱的小家伙偷枣的本领的确十分高明。

5、【媒体出示】老师请同学用“刺猬偷枣的本事真高明啊!”这句话作为总起句,来复述刺猬偷枣的过程。在这中间,我们必须用到“爬、停、掉、归、打滚、扎、驮、跑”这8个动词,可以选用“先”、“再”、“然后”、“接着”、“最后”这些连接词。看看谁来挑战一下?

6、师:学到这儿,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刺猬?

板书:聪明机灵

说明:板书一直以来都是老师在备课时精心设计好的,在这次教学中,让学生一起参与板书的设计,既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又可让学生学习思考板书的艺术。通过设计板书,让学生牢记刺猬偷枣的整个过程,为复述、背诵打下基础,可谓一举多得。

(二)第二件事(自学)

过渡:刺猬不仅利用身上的刺来偷枣,它还可以利用刺来保护自己呢!

1、师:轻声自由读10-15小节,在读的过程中,老师请大家找找哪句话描写了刺猬用自己的聪明击退大黑狗呢?

生交流。

【媒体出示:刺猬可真鬼,一个个把身子紧紧地缩成一团,洒满月光的庭院里,如同长着六个“仙人球”似的。】

2、师:“鬼”可以用哪个词来代替?(机灵、聪明)板书

哪个词能表现出刺猬的“鬼”?(缩成一团)

刺猬只是把自己的身子紧紧一缩,就击退了大黑狗,说明它非常(聪明、机灵)对!谁来读读这句话,读出它的鬼,它的聪明、机灵。

这句句子又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身子缩成一团的刺猬)比作(仙人球)。有什么作用?(生动形象)

3、跟这么机灵聪明的刺猬打交道,大老黑可遭殃了。瞧,缩成一团的刺猬心里得意着呢!此刻,刺猬们看着口流鲜血的大黑狗,会怎么想?怎么说呢?

【媒体出示:展开合理想象:大黑狗已经向那几只刺猬扑去。刺猬可真鬼,一个个把身子紧紧地缩成一团(图片展示),如同长着六个“仙人球”似的。跟这么机灵聪明的刺猬打交道,大老黑可遭殃了。瞧,缩成一团的刺猬心里得意着呢!此刻,刺猬们看着口流鲜血的大黑狗,会怎么想?怎么说呢?】

(嘿!你这只大黑狗想吃我,没门!)

4、怪不得文中的爸爸会说:“(狗啃刺猬——没处下嘴。)”

【媒体出示:狗啃刺猬——没处下嘴】

这是一句什么句?(歇后语)

今天,老师给大家再积累两句和刺猬相关的歇后语。

【媒体出示:黑瞎子捧刺猬——碰到棘手事;蝎子碰到刺猬——怎么着(蛰)】

大家还知道别的歇后语么?

5、到这里,刺猬已经把大黑狗击退了,怪不得小作者这么开心。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课文的最后一小节。

6、同学们,如果这只聪明机灵的小刺猬就在你身边,你会怎样来夸夸它呢?

(你真是鬼啊!大黑狗在你旁边,竟然没有伤害到你,却把自己给伤害了!你真棒!真牛!以后再有动物伤害你,你要更加地保护好自己哦!)

说明:课文中写了大黑狗的过程,但细读之余,觉得有的情景没写出来,这给了读者无限的遐想空间。老师通过让学生反复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来展开合理的想象说故事,学生的想象从文本出发,但又不脱离文本,培养了学生阅读能力、想象能力。

四、总结拓展。

师:学了课文,我们知道了刺猬能利用它身上的刺来背枣,还能用刺来击退敌人,保护自己。只要你注意观察,你也会发现你身边的动物都有自己独到的本领。相信大家一定也能找到自己可爱的朋友。

下面老师给大家布置一份作业:【媒体出示】

1、阅读或搜集一些小动物的特殊本领,体会它们的可爱之处。

2、学习刺猬偷枣的写作方法,选择自己最喜欢或者最熟悉的小动物来写一写。注意观察,用合适的动词,写出你对它的喜爱之情。

板书:

15、带刺的朋友

刺猬(钦佩、喜爱)

偷枣(2-9):高明

刺狗(10-15):鬼

带刺的朋友教案(4)

《带刺的朋友》是一篇孩子们很感兴趣的课文。学生对本文刻画的小动物刺猬十分感兴趣,对作者笔下的刺猬背枣、自我防卫的本领尤其感兴趣。因此我抓住了刺猬的可爱及作者对刺猬的喜爱之情组织教学,让学生在“读—找—议—再读”的过程中体验。应该说,学生基本走进了文本,理解了文本,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体现出来了。

在阅读时,学生十分投入,能理解作者对小刺猬的喜爱之情,朗读中能读出情感。作者在本文中很好地运用了环境烘托的写作方法,特别是课后练习中两句对比的句子,环境写得很美,很具体,在交流、讨论后,学生豁然开朗,既体会了句子的美感,也知道了比喻、拟人两种修辞方法的作用。

本单元的知识点之一是概括主要内容,几篇课文学习以后,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课文学习中,讨论哪几节分别写了两件事时,学生中出现了不同意见,部分学生认为“我”想法和“我”与爸爸的对话不属于事情之中。可见学生对文章段落的概念不清,划分段落的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学生基本能归纳出两件事的大意。

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爸爸为什么会笑了”等问题,学生的理解比较浅显,只是“喜欢小动物”。我就以“大自然的奇迹”为主要话题,给孩子们讲了人与动物相互依存的关系,讲了保护自然的道理,这涉及到生态平衡,他们依然似懂非懂。

我想,知识的扩展并非语文教学的全部内容,教学中同样重要的是让学生懂得人类的保护弱小,爱护自然,珍惜生命……都是对“善”的追求。

整堂课气氛轻松活跃,学生兴趣浓厚,积极投入,教学效果良好。

带刺的朋友教案(5)

教学目标:

在阅读中自主识字,借助近义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朗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归纳课文中记叙的刺猬的两件事。背诵5-7节。

体会句子的不同表达方式,懂得运用比喻手法能够使句子生动形象。

感受刺猬的聪明、伶俐,体会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 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师:小朋友们,在大自然中很多动物都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三位动物朋友(出示图片),我们先来认识他们。右边三幅图展示了他们高超的本领,你们能用“谁能干什么”这个句式说说他们的本领吗?(指名交流。)

除了这三位动物朋友,老师今天还要介绍一位神秘的朋友给你们认识,小朋友们预习了课文,一起说出这位朋友的名字?(刺猬),它有什么特点?(浑身长满刺)今天就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和这位“带刺的小动物”交个朋友吧。出示课题,齐读。

过渡:现在就让我们翻开书读读课文,瞧一瞧小刺猬有什么特殊的本领呢?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出示朗读要求,思考:课文写了关于小刺猬的几件事?用一句话简单概括一下这几件事分别是什么?

检查预习,认读词语,用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词语。

指名思考题,师小结并板书——偷枣,击退大黑狗。

三.读读议议,体验感悟:

(一)学习第一小节,体会比喻句的妙处。

过渡:到底是多么诱人的枣儿会吸引这位带刺的朋友来偷枣呀?从书上找出描写枣儿的句子。用直线划下来。

指名交流,并出示第一小节。齐读。

这是一句比喻句。把红枣儿比作?(玛瑙)老师这还有一句话,自己再读读这两句话,你觉得你更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指名交流。(喜欢第一句,抓住红枣儿的“动态美”、“数量多”和“香味”来体会比喻句在表达上的妙处,以后写作文也可以运用比喻句把句子写生动。)

指导朗读,让我们一起用朗读来赞美红枣儿的美和诱人。齐读第一小节。

(二)学习第一件事“刺猬偷枣”。

过渡:小朋友们读得可真好,小刺猬听见你们的朗读,他就忍不住来偷枣啦。你们预习过了课文,你们可以用书上的一个词语来形容刺猬偷枣的本事吗?(高明)理解“高明”(技艺高超)

为什么说刺猬偷枣本事很高明呢?请小朋友默读课文2-9小节,按照顺序找出刺猬偷枣的句子,读一读,并圈出它偷枣的动作。

2、指名交流句子,并逐句圈出刺猬偷枣的动作。

①那个东西,一定没有发现我在监视它,仍旧诡秘地爬向老杈,又爬向伸出的枝丫……[]

这句话中有哪些刺猬偷枣的动作?(爬)刺猬是怎么爬的?(诡秘)理解诡秘(隐秘)说明了什么?

指导朗读,小刺猬偷枣可真小心谨慎啊,所以——(学生接读)。

过渡:小刺猬爬上树是为了干什么呀?找到相应的句子。

②后来,那个东西停住脚,兴许是在用力摇晃吧,树枝哗哗作响,红枣“噼里啪啦”地落了一地。

交流动作“摇”。理解“兴许”(也许)。爬上了树小刺猬开始摇红枣儿了,摇红枣的时候刺猬先停住脚,然后——(学生接读)

从这两句描写刺猬偷枣的句子可以归纳出刺猬偷枣的第一步是爬树?(摇枣)板书:爬树摇枣

过渡:红枣儿掉到地上了,小刺猬还呆在树上呢?它该怎么办呀?

③我没弄清楚怎么回事,树上那家伙“扑”的一声,径直掉下来。听得出摔得还挺重呢!

交流动作“掉”。刺猬是怎么掉下来的?(径直),理解径直,你能换个词语说说刺猬是怎么掉下来的吗?(笔直)。这句话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刺猬偷枣很高明?

指导朗读,对呀,刺猬这小家伙不仅聪明,而且速度特别快,趁我还没弄清楚它想干什么,树上那家伙就——(学生接读)

过渡:刺猬从树上掉下来是为了干什么?能用你划的句子说说吗?

④它匆匆地忙碌着,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地归到一起,又“扑噜”一下,就地打了一个滚。你猜怎么着?那堆枣儿,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立刻,它的身子“长”大了一圈。兴许是怕人发现,它驮着满背的红枣,向着墙角的水沟眼,飞快地跑去了。

交流动作“归、滚、扎、驮”。(板书)理解“归”(把散落的东西堆到一起)兴许(也许)

对于散落一地的红枣,小刺猬可不是束手无策,而是匆匆地?这小家伙偷枣可真高明呀!

指导朗读:看你们读得这么好,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把这段话读好,老师读每一句话的开头,你们接下去。

从这些句子我们可以看出刺猬偷枣的本领可真(高明),它先?(让学生看着板书说“爬树摇枣”,接着?(落地归枣)再?(打滚扎枣),最后?(驮枣快跑),分别板书。

老师这里有个动画记录了刺猬偷枣的全过程,你能看着它和板书再给大家介绍一下刺猬是怎么偷枣的吗?(老师提示可以用上表示先后关系的词语)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指名复述刺猬偷枣的过程。(1-2人)

刺猬偷枣的本领可真高超啊,让我们的小作者忍不住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出示第9小节,全班齐读。(理解“钦佩”找近义词)

你们瞧,作者把刺猬称为?(小东西),这可以看出作者对刺猬怀有什么感情?(喜爱)

(三)学习“斗大黑狗”,体会喜爱之情:

师:作者怀着喜爱的感情非常生动地描写刺猬用背上的刺偷枣的情形,让我们不由地钦佩它本事高明。接着,作者又叙述了刺猬斗大老黑的过程,更是活灵活现。刺猬是怎么斗志大黑狗的?

默读10-15小节,找出相关句子。

交流出示句子:刺猬可真鬼,一个个把身子紧紧地缩成一团,洒满月光的庭院里,如同长着几个“仙人球”似的。大老黑很快掉过头去,“呜呜”地哀叫着溜走了。

刺猬是怎么打败强壮的大黑狗的?说明刺猬怎么样?(聪明,机灵)小作者看着这一幕,用了一个字来形容智斗大黑狗的刺猬,是哪个字?(鬼),这个“鬼”字在这换成什么词语?(聪明,机灵)

指导朗读,男女生赛一赛,看谁能把刺猬和大黑狗相斗的过程读得生动。

师:爸爸也看到了这一幕,他用两句话告诉了小作者一个小知识,我们先把这两句话读好,分组读。

第一句话爸爸告诉了我们一句谚语,说明了刺是刺猬的什么?(护身法宝)

板书:护身法宝

听到爸爸的解释,我更加喜欢小刺猬了,又情不自禁地发出了这样的赞叹:出示15节,齐读。

(三)小结:

小作者通过细致地观察,生动地记录了刺猬的两件事,表达了他对刺猬的钦佩、喜爱之情。希望小朋友在以后的生活中也学会认真观察,发现更多有趣的事和物。

板书:

偷枣儿 →爬树摇枣、逐个归枣、打滚扎枣、驮枣快跑 →本事高明

15、带刺的朋友

钦佩、喜爱 斗大黑狗 护身法宝

带刺的朋友教案(6)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本课生字,结合语境确定多音字的读音,根据情境、借助近义词理解词语的意

思,并积累。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体会句子的不同表达方式。试背5—7小节。

3、理解课文内容,在老师指导下归纳文中刺猬的两件事,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4、从刺猬偷枣、击退大黑狗自卫这两件事中朗读体会刺猬的高明、本事大,体会“我”对

刺猬的喜爱与钦佩,并能细心感悟文字中流露的“我”对刺猬的朋友之情。

教学重点:

1、通过朗读,体会句子的不同表达方式。

2、归纳课文中记叙的刺猬的两件事例。

教学难点:

感悟文字中流露的“我”对刺猬的朋友之情。

教学准备:

预习课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创设情景。

1、师:今天,我们随作者一起来认识一位朋友,它浑身长满刺,是一位带刺的朋友。

2、板书课题:15 带刺的朋友,轻声齐读课题。边读边想:为什么作者不直接在课题中

写刺猬呢?我们从中可以强烈地感受到作者对刺猬的什么感情?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过渡:到底刺猬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让作者这么喜欢它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1、请大家听读课文,认真思考并完成填空。(板书:喜爱)

出示:作者通过讲述刺猬__ ___和_______事件写出对它们的喜爱之情。

(提示:用“谁干什么”的句式概括地说一说。)

2、课文哪几小节分别写了这两件事?请找出对应的小节。

3、交流。(板书:偷枣:2-9;刺狗:10-15)

三、读读议议,体验感悟:

(一)学习第一节

过渡:那刺猬偷的到底是怎样的枣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两段文字,想一想哪一段中的

枣子更诱人?

1、出示:秋天,枣树上挂满了一颗颗红枣儿。

秋天,枣树上挂满了一颗颗红枣儿,风儿一吹,轻轻摆动,如同无数颗飘香的玛

瑙晃来晃去,看着就让人眼馋。

1)1、2组3、4组读,哪一句的描写更诱人?

2)交流。

3)小结:第一句简明扼要,第二句运用比喻手法把红枣的诱人写得生动具体。结合课文的

内容选用第二句更合适,既写出了红枣的数量多、色彩艳,又写出了红枣香气诱人,同时引

出刺猬偷枣的情节。

4)指导朗读:比喻要读得优美些,男女生读,想象齐读。

(二)学习2-9节“刺猬偷枣”

过渡:这么诱人的枣子,谁看了都会垂涎欲滴的,别说是小刺猬了。

1、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2-9节,找找哪一句话写出了作者对刺猬偷枣这件事做出了评价,

并用直线划出来。

1)交流,出示:我暗暗钦佩:刺猬这小东西,偷枣儿的本事真高明啊!(板书:钦佩 高明)

(1)板书,谁来解释“高明”?(技艺,见解,好得超过了一般水平 )联系上下文说说

高明的意思?

(2)刺猬偷枣技术高超,所以作者暗暗钦佩。

2、交流、板书偷枣过程

过渡:作者暗暗钦佩刺猬偷枣儿的本领好得超过了一般小动物偷枣的水平,那么刺猬究竟是怎样偷枣的呢?指名开火车接龙读课文2-9节,其他同学用曲线划出刺猬偷枣的句子,并圈出能说明刺猬偷枣高明的关键词。

1)作者亲眼目睹了刺猬的偷枣过程,他是怎么写的呢?其中,哪些词语最能体现出它的高明?

2)指名交流:读读句子,体会。

(1)那个东西,一定没有发现我在监视它,仍就诡秘地爬向老杈,又爬向伸出的枝丫„„ ★①理解“诡秘”---(诡异、神秘)

②这个诡秘说明什么?(小心翼翼、警惕性高)(板书:爬树)

③指导朗读刺猬诡秘地向上爬着,读的时候语气要轻些。

(2)挂满红枣儿的枝杈,慢慢弯下来。后来,那个东西停住脚,兴许是在用力摇晃吧,树

枝哗哗作响,红枣“噼里啪啦”地落了一地。(板书:摇枣)

①这里的“兴许“是什么意思?请你说说它的近义词?(好像、可能、大概„„)

★②这是一个表示猜测的词语,为什么作者不能肯定地表示刺猬是在用力摇晃?(天黑,看

不清。作者表达前后呼应。)

③那作者是根据什么内容作的推测呢?与下文作者听到“树枝哗哗作响,红枣“噼里啪啦”

地落了一地”的声音,所以用“兴许”、“用力摇晃”。(用词严谨)

④★“摇晃”(想象刺猬“用力”摇晃的情景):说说这小刺猬给你的印象(有趣、聪明) 它一边摇,一边在想什么呢?请大家猜一猜!(我摇我摇我摇摇摇!多摇几个枣,给我小宝

宝;多摇几个枣,好好吃个饱。)

▲读、背(师生合作读、生生合作背、自己背)

(3)我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树上那家伙“扑”的一声,径直掉下来。(板书:落地)

①★“径直”(结合语境理解):笔直、直接。

②为什么要直接掉下来?节约时间(动作快),这的确是一只聪明的刺猬。

③▲读、背(做动作背)

(4)它匆匆地忙碌着,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地归到一起,又“扑噜”一下,就地打了一个滚。(板书:归枣)

①★散落:示读音sǎn 没有约束;松开。

sàn分散地往下落;分散,不集中。

选读音sàn;那就意味着刺猬身边全是枣,左一个右一个、前一个(后一个)、东

一个(西一个),很凌乱,很分散,读。

②这时的刺猬高明在哪儿?(打滚),想象读:“扑噜”一下,打了一个滚,发现前面还有

一个枣,再“扑噜”一下,打了一个滚,又发现左面有一个枣,接着又“扑噜”一下,打了

一个滚,还发后面„„等把枣子滚完了,也转晕了,看看,到底还漏了那个“高明”的地方? ③★“归”(根据自己的理解解释):聚拢。

④为什么要把枣子聚拢?(抓紧时间、提高效率)交流,这刺猬真 !

⑤★想象刺猬忙碌着把枣子聚拢在时,刺猬心里怎么想的:。

⑥▲读、背(同桌互相背)

(5)你猜怎么着?那堆枣儿,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立刻,它的身子“长”大了一圈。兴

许是怕被人发现,它驮着满背的红枣,向着墙角的水沟眼儿,飞快地跑去了。(板书:打

滚扎枣、驮枣快跑)

①★读准四个多音字的读音:怎么着、扎、长、兴

②★这时的刺猬又高明在哪儿?驮、跑(动作描写)

③★这里作者又做了大胆的猜测,说明刺猬的机灵。

④▲读、背(读出刺猬偷枣时灵巧、敏捷的语气)

5)我们虽然没有亲眼见过刺猬偷枣的过程,但可以根据作者提供的一系列动作描写,我们

也能把讲个八九不离十,下面请同学们根据板书,然后用“刺猬偷枣的本事真高明啊!”这

句话作为总起句,同桌复述刺猬偷枣的过程。复述时,请用到“爬、摇、掉、归、打滚、扎、驮、跑”着8个动词,还可以选用“先”、“再”、“然后”、“接着”、“最后”这些连

接词使自己的复述更连贯。

6)指明边看动画边复述刺猬偷枣的经过。

7)小结:这一连串可爱、调皮、聪明的举动都没有逃脱作者的眼睛,难怪小作者会说:“刺猬这小东西,偷枣儿的本事真高明啊!”。刺猬不仅利用身上的刺来偷枣,还可以利用刺来保护自己呢!这部分内容我们下节课再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过渡:上节课我们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到:刺猬能利用身上的刺来偷枣,其实他还可以利用刺来保护自己呢!

(二)学习“刺大黑狗”,体会喜爱之情:

1、轻声自由读10-15小节,读的过程中,请大家找找哪句话描写了刺猬用自己的聪明击退大黑狗呢?

交流,出示:刺猬可真鬼,一个个把身子紧紧地缩成一团,洒满月光的庭院里,如同长着六个“仙人球”似的。

1)在作者看来,刺猬的举动很——“鬼”,出示“鬼”意思?

①死后的灵魂②有不良嗜好的人③躲躲闪闪,不光明

④恶劣,糟糕⑤形容词,机灵(多指小孩儿或动物)。

2)刺猬怎么“机灵”了?(缩成一团)

2、跟这么机灵聪明的刺猬打交道,大老黑可遭殃了。瞧,此刻的刺猬心里得意着呢!它们看着口流鲜血的大黑狗,会怎么想?怎么说呢?

出示:大黑狗已经向那几只刺猬扑去。刺猬可真鬼,一个个 ,如同。跟这么机灵聪明的刺猬打交道,大老黑可遭殃了。瞧,缩成一团的刺猬心里得意着呢!此刻,刺猬们看着口流鲜血的大黑狗,心想: !

3、原来爸爸说的“狗啃刺猬——没处下嘴”是指刺猬受到狗的袭击时。板书:缩成团

4、师:刺猬用刺击退了大老黑,我高兴得直拍手,由衷地感叹:“真有意思,刺猬的本事太大了。”

(三)小结:

作者通过仔细地观察,生动地记叙了两件事,写出了自己对刺猬的喜爱之情。试着根据板书,概括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先说清写了什么事,再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总结:

作者通过写两件事,写出了自己对刺猬的喜爱之情,把它们称为——(齐读课题)他是一个有心人,注意观察;一个有情人,与动物交上了朋友。他从秋天到冬天,到春天,与这群刺猬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在选入课文时只节选了其中的两段,喜欢这篇课文的同学可以去找找原文读读,相信你也会喜欢这群刺猬,喜欢有看家本事的小动物的!

带刺的朋友教案(7)

课文《带刺的朋友》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枣、馋”等11个生字,会写“枣、忽”等13个生字,结合语境确定多音字“扎”的读音。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体会句子的不同表达方式。

3.从刺猬偷枣这件事中朗读体会刺猬的高明,体会“我”对刺猬的喜爱与钦佩,并能细心感悟文字中流露的“我”对刺猬的朋友之情。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体会句子的不同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

感悟文字中流露的“我”对刺猬的朋友之情。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创设情景

师:今天,我们随作者一起来认识一位朋友,它浑身长满刺,是一位带刺的朋友。

二、整体感知,学习生字,理清脉络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教师抽查生字认读。

2.请大家听读课文,认真思考并完成填空。(板书:喜爱)

出示:作者通过讲述刺猬 事件写出对它的喜爱之情。(提示:用“谁干什么”的句式概括地说一说)

三、读读议议,体验感悟

(一)学习第1段

过渡:那刺猬偷的到底是怎样的枣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这段文字,想一想这段文字是如何描写枣子的。

出示PPT:秋天,枣树上挂满了一颗颗红枣。

秋天,枣树上挂满了一颗颗红枣,风儿一吹,轻轻摆动,如同无数颗飘香的玛瑙晃来晃去,看着就让人眼馋。

哪一句的'描写更诱人?学生交流。

(二)学习2~11段“刺猬偷枣”

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2~11段,找找哪一句话写出了作者对刺猬偷枣这件事做出了评价,并用直线画出来。

出示:我暗暗钦佩: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板书:钦佩高明)学生交流、板书偷枣过程。

作者亲眼目睹了刺猬的偷枣过程,他是怎么写的呢?其中,哪些词语最能体现出它的高明?指名交流:读读句子,体会。

学生边看动画边复述刺猬偷枣的经过。

小结:这一连串可爱、调皮、聪明的举动都没有逃脱作者的眼睛,难怪小作者会说:“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

作者通过仔细的观察,生动地记叙了刺猬偷枣的过程,写出了自己对刺猬的喜爱之情。试着根据板书,概括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先说清写了什么事,再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作业布置

1.书写生字。

2.阅读:宗介华的《带刺的朋友》。

带刺的朋友教案(8)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带刺的朋友》教案设计三年级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带刺的朋友》教案设计三年级,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节选自宗介华的散文《带刺的朋友》。本文通过记叙刺猬偷枣的本事高明这件事,从字里行间表达了对刺猬的喜爱之情。全文语言生动、明快,条理清楚,用词准确,特别是细致地描写了刺猬偷枣,把刺猬的机灵、敏捷写得淋漓尽致,充分表现了刺猬本事高明,表达了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

【本课教学目标】

1.从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2.抓住作者情感变化这条主线,从“我”对刺猬不同的称呼切入,通过理解关键词,有感情朗读,体会“我”对刺猬的喜爱之情。

3.让学生代入角色,选一部分用“小大家都夸我——偷枣本事真高明”开头,说一段话。

4.借助板书,练习简要地复述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板块一: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带刺的朋友是文中的小刺猬,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想想围绕它写了一件什么事?

交流明确:秋天的一个晚上,小刺猬偷枣。

2.能用三个简洁的词语概括小刺猬偷枣的过程吗?

交流明确:爬树、摇枣、收枣、逃走

板块二:从课题切入,感受情感变化

1.课文的'标题是《带刺的朋友》,作者把小刺猬当作是自己的朋友,可在文中,作者对小刺猬是怎样称呼的呢?

那个东西、那个家伙、聪明的小东西

2.为什么同一个小刺猬,作者会用不同的称谓来称呼它呢?

第一次:自由朗读2-5节,想想作者为什称呼它为“那个东西”?

提示: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通过朗读体会,重点感悟“诡秘”。

第二次:自由朗读6-9节,作者为什么改称它为“那个家伙”?“那个东西”比较,情感有了什么变化?

提示:引导学生抓重点“兴许”“噼里啪啦”“恍然大悟”,去感受小刺猬偷枣的高明,体会到作者对它的好奇和惊讶。

第三次:聪明的小东西

从收枣这部分内容最能感受小刺猬的“高明”。抓住重点词语“逐个归拢”“长大了一圈”去体会转化角色,你就是那只高明的小刺猬,请你来介绍你是怎样做到的?用“小大家都夸我——偷枣本事真高明”开头,以小刺猬的口吻,介绍如何“收枣”。

板块三:借助板书,练习简要复述课文

提供句式:课文主要讲了(时间)(人物)(做了什么事),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板块四:激发兴趣,推荐《带刺的朋友》这本书

温馨提示:本文【带刺的朋友教案(汇编8篇)】由作者学习公社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学分高考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上一篇 毛泽东指出:“国民党
上一篇 据报道,N5是破坏力极
相关推荐
热门资讯
  1. 1 31省区市新增本土确诊37例(全国疫情最新报
  2. 2 向上级请求批准的请示范文(关于请求同意的
  3. 3 2022国考今起报名(明年国考今起报名时间公
  4. 4 31省区市新增本土确诊13例(全国疫情新增最
  5. 5 带福字的吉祥语六个字(关于福禄寿喜财的成
  6. 6 有关地理知识的古诗词
  7. 7 入则孝全文带拼音加翻译(弟子规入则孝篇原
  8. 8 有关中秋节的诗句硬笔书法
  9. 9 关于愁的诗句有哪些(表达愁的诗句大全)
  10. 10 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阴符经的惊天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