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诗歌中的母亲意象

高考君
711 篇文章
2022-10-06

1. 海子诗歌中最常见的意象是什么

1.“麦地/麦子”,出处有:《麦地与诗人》两篇,《阿尔的太阳,给我的瘦哥哥》,《麦子熟了》,《莫扎特在中说》,《黎明,一首小诗》,《五月的麦地》,《重建家园》,《遥远的路程》,《四姐妹》,《北方的树林》,《晨雨时光》等;

2.“雨水”,出处有:《活在珍贵的人间》,《我请求:雨》,《海子小夜曲》,《雨鞋》,《日记》,《遥远的路程》,《晨雨时光》,《岁月》等;

3.“村庄”,出处有:《北斗七星,七座村庄》,《春天,十个海子》,《九首诗的村庄》,《两座村庄》,《病少女》,《村庄》,(村庄,在五谷丰盛的村庄,我安顿下来),《村庄》(村庄里住着)等;

4.“黄昏”,出处有:《雪》,《给B的生日》,《病少女》,《土地·由于·死亡》,《幸福的一日》,《献诗,给S》,《秋日黄昏》,《山楂树》,《北方的树林》,《尸体是泥土的再次开始》等。

如果只说一个,那是“麦地/麦子”无疑,海子的诗我反复读过很多次,印象最深的意象便是这个。《海子诗全编》不在手边,所以整理得不全,希望能帮到你。

2. 帮忙分析下海子诗歌中的村庄意象 在线等

麦子和大地意象 海子首先发现了“麦子”、“大地”。

只要我们打开海子的诗,我们面前就会呈现出: “健康的麦地/健康的麦子/养我性命的麦子吃麦子长大的/在月亮下端着大碗/碗内的月亮/和麦子一样/一直没有声响” 作为文字的结晶,诗歌所体现的不仅包括现实生活,更能体现作者所寄寓其中的深刻内涵。海子的诗歌中所寄寓的乡土情感,在其诗歌中若隐若现。

海子是从农村走出来的知识分子,他深爱着乡土中国,深感故土农民生活的艰难困苦;海子在那里找到了麦子—农业文明的象征之一,作为自己诗歌的中心意象和构建主题,于是麦子穿越五千年农业文明的隧道随着诗人的灵感,横空出世;最终和大地相结合,为一支支已近乎绝迹的挽歌奠定了厚实而悲壮的基调。“麦地”这一诗歌意象,是由“麦子”和“大地”融合而成的一个意象组合,在这中间不仅有“麦子”的灵动、生机与进取,也有“大地”的厚重、朴实与清洁,这很能符合海子当时的心境。

诗人海子从我国文化的源头,为自己诗歌寻求到了“麦地”意象。麦子和大地虽是如此平凡,然而却是由天、地、人三者合作创作的精品,是我们这个农耕民族的共同的伟大的生命背景。

“麦地”和“麦子”是海子诗歌中屡屡出现的意象。在《五月的麦地》中,“麦地”构成了诗人生命个体的生存背景,而当它在海子诗中 屡次复现之后则上升为“我们这个农耕民族的共同的生命背景,那些排列在我们生命情感的黄金之光,成为贫穷、崇高的生存者生命之写实”。

“全世界的兄弟们/要在麦地里拥抱”的向往,正是把“麦地”视为“一种群体性的生命空间。” 真正的诗人都渴望宁静的乡间。

海子与顾城谈话曾经说过:“我热爱农村,平静、和谐、人与人之间是那么纯朴。寒假我在老家,走访了我一位高中同学,乡村的教师。

唉,他们过得才叫滋味。我甚至想,什么时候辞掉大学教师去做乡村的教师,与纯朴的农家姑娘恋爱。

村姑们多美啊,月亮一般." 诗人对乡土的强烈依恋使我们很容易想到,一个土地里生就的身心是怎样的。海子是15岁开始读大学的,可以说,他在读大学之前他没有什么在城市生活的经历。

北京是一个大城市,北京大学是全国最好的高校,而海子不过是一个穿着相对破烂的怯生生的孩子。这样的反差,必将在海子极其敏感的心灵中投下浓重的阴影。

这样的阴影体现在他的诗歌当中,就是我们所看到的浓厚的乡愁情结。“我/踩在青草上/感到自己是彻底干净的黑土块。”

这种对土地的情感,不可能是也绝不能允许是一个一辈子生长在城市里的人所具有的,它只能是出自一个打小光着脚走在田埂和青草地上的农家孩子之手,它深深的凝聚着诗人对少年时代乡村生活的鲜活而美好的回忆,而这种凝聚在城市孩子看来是那么艰难。海子对于故乡有着永远割不断的“情结”。

在他到北京上大学之前,海子一直生活在农村。他曾自豪地对朋友说:“乡村生活至少可以让我写上十五年。

因而在他的诗作中出现乡村以及与此相关的诗歌意象(村庄、大地、麦地、雨水、青草、草原、河水、麦子等)绝不是偶然的。被称为“麦子诗人”的海子,在《五月的麦地》、《麦地与诗人》、《熟了麦子》等诗歌中都表达了他对自己故乡生活的深深眷恋、对乡土生活的怀念与对故土的感恩之心。

麦地在诗人的诗歌中成了他抒发乡土情怀的最好的一个意象。我们是麦地的心上人/收麦这天我和仇人/握手言和/我们一起干完活/合上眼睛,命中注定的一切/此刻我们心满意足的接受/妻子们兴奋地/不停用白围裙/擦手 (《麦子》) 再看他的《麦地》: “月亮下/连夜种麦的父亲/身上像流动金子/……/看麦子时我睡在地里/月亮照我如照一口井/家乡的风/家乡的云/收敛翅膀/睡在我的双肩” 诗人王家新曾经在一篇文章里面提到了麦子。

他说:“麦子是土地上最优美、最典雅、最令人动情的庄稼。麦田整整齐齐摆在辽阔的大地上,仿佛一块块耀眼的黄金。

麦田是五月最宝贵的财富,大地蓄积的精华。风吹麦田,麦田摇荡,麦浪把幸福送到外面的村庄……”拥有独特的农村生活经历的海子当然具有别的诗人没有的对麦子和大地的情感,而在麦地中的父亲的形象,更是在如梦、如画的诗歌中增强了作品的厚重感。

于是在诗人的创作中,这首麦地诗也成了他早期的一个代表作品,淳朴灵动,同时流露出一股厚实之气:因为在诗人的心里的确存在一个农业家园,那里能够给人温暖、坚强和慰藉。海子在抒发自己的故土情怀的时候,有一种令人震撼的美感。

他常常以一种难以阻挡的、有时候接近悲伤的情感来写故土、写家乡的人。这时候,思乡的诗人和故乡都幻化为一种理念,一种思绪,一种心情。

比如他的《四行诗•哭泣》: 天鹅像我黑色的头发在湖水中燃烧 我要把你接进我的家乡 有两位天使放声悲歌 痛苦的拥抱在家乡的屋顶上 (二)村庄意象 农村是诗人海子的故土,那里有他的根。村庄是海子的根是他所寻求的理想家园。

长江水,在诗人海子的血脉里澎湃、奔流。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诗人,无论走到何处,都能开拓出崭新的天地。

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社会。在这个农业社会里,人们世世代代生活在同一块土地上。

生长。

3. 海子的《给母亲》谁有``` 谢谢

给母亲(诗组)

1, 风

风很美 果实很美

小小的风很美

自然界的乳房也美

水很美 水啊

无人和你

说话的时刻很美

你家中破旧的门

遮住的贫穷很美

风 吹遍草原

马的骨头 绿了

2,泉水

泉水 泉水

生物的嘴唇

蓝色的母亲

用肉体

用野花的琴

盖住岩石

盖住骨头和酒杯

3, 云

母亲

老了,垂下白发

母亲你去休息吧

山坡上伏着安静的儿子

就像山腰安静的水

流着天空

我歌唱云朵

雨水的姐妹

美丽的求婚

我知道自己颂扬情侣的诗歌没有了用场

我歌唱云朵

我知道自己终究会幸福

和一切圣洁的人

相聚在天堂

4, 雪

妈妈又坐在家乡的矮凳子上想我

那一只凳子仿佛是我积雪的屋顶

妈妈的屋顶

明天早上

霞光万道

我要看到你

妈妈,妈妈

你面朝谷仓

脚踩黄昏

我知道你日渐衰老

5, 语言和井

语言的本身

像母亲

总是说话,在河畔

在经验之河的两岸

花朵像柔美的妻子

倾听的耳朵和诗歌

长满一地

倾听受难的水

水落在远方

4. 在古体诗中表达母爱的意象有哪些

游子吟》 慈 母 手 中 线, 游 子 身 上 衣。

临 行 密 密 缝, 意 恐 迟 迟 归。谁 言 寸 草 心, 报 得 三 春 晖。

作者背景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

少年时居蒿山,与韩愈是好朋友。一生穷困,近50岁时才中进士。

孟郊写诗以寒苦之音著称,追求奇特的构思和瘦硬的语言风格,多表现下层民众和自己的贫寒生活及遭遇,与贾岛齐名,有“郊寒岛瘦”之称。注词释义 游子:离家远游的人。

意恐:担心。寸草:小草。

寸草心:此处指游子的心。三春晖:春天的阳光。

这里比喻母爱。三春,初春、仲春、暮春,泛指整个春天。

晖,阳光。古诗今译 慈爱的母亲手中的针线,离家远行人身上的衣服。

要远行时密密地缝呵缝,心中担忧儿子迟迟才回。谁说幼小的青草的心意,能报答得了春天的光辉? 名句赏析——“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50岁才中进士,当上溧阳县尉,这样一个小官,结束了长年的漂泊流离生活,便将母亲接来住。

这首诗就写于此时。诗以一个极为平常而又十分典型的生活细节揭示了母爱的伟大:老母牵针引线为临行的儿子缝补衣裳,由于担心儿子长时间不回来,就把针脚缝得非常细密,希望它能结实一点,更结实一点。

慈母对儿子的笃爱之情,就这样一针一线地缝进衣服中,随着儿子千里万里。这一平常而充满了骨肉亲情的生活场景,是我们每一个人都经历过的,所以能引起每一个读者的共鸣,引起我们对母亲的种种回忆和依恋。

母爱是不期望报答,也是儿女所报答不完的,因为它像三春的阳光对小草的哺育,是无穷无尽的。诗歌画面简洁,语言朴素,而内涵深厚,动人心弦,所以能脍炙人口,千古流传。

【别老母】 搴帏拜母河梁去, 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 此时有子不如无。

晒 旧 衣 卅载绨袍检尚存,领襟虽破却余温。重缝不忍轻移拆,上有慈母旧线痕。

《送母回乡》 停车茫茫顾,困我成楚囚。感伤从中起,悲泪哽在喉。

慈母方病重,欲将名医投。车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 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 1。

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儿语》 2。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

〖唐〗韩愈 3。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唐〗孟郊 4。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

《劝孝歌》 5。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

《劝孝歌》 6。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

《劝孝歌》 7。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

《劝孝歌》 8。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

《诗经》 9。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

《劝孝歌》 10。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

《格言集锦》 11。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 12。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13。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经》 14。世上惟一没有被污染的爱——那便是母爱。

字严 15。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

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铎。

5. 海子诗(熟了麦子)中麦子和(五月的麦地)中麦地的意象是什么

1、麦子:麦子意象象征着故土,也象征着故土中难以割舍的,熟悉的人情。

2、麦地:麦子即粮食,象征着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作为海子诗中的意象,麦子又是他的精神食粮。因此,当麦子与诗歌相遇,就有了他自己的忧国忧民,有了海子独有的深入土壤又高于天际的哀伤。

两首诗歌的原文: 1、《熟了麦子》: 那一年,兰州一带的新麦,熟了 在水面上混了三十多年的父亲,回家来 坐着羊皮筏子,回家来了 有人背着粮食,夜里推门进来 油灯下,认清是三叔 老哥俩,一宵无言 只有水烟锅,咕噜咕噜 谁的心思也是,半尺厚的黄土 熟了麦子呀! 2、《五月的麦地》 全世界的兄弟们,要在麦地里拥抱。东方、南方、北方和西方,麦地里的四兄弟 好兄弟。

回顾往昔,背诵各自的诗歌。要在麦地里拥抱,有时我孤独一人坐下。

在五月的麦地,梦想众兄弟,看到家乡的卵石滚满了河滩。黄昏常存弧形的天空,让大地上布满哀伤的村庄。

有时我孤独一人坐在麦地为众兄弟背诵中国诗歌,没有了眼睛也没有了嘴唇。扩展资料: 《熟了麦子》诗歌赏析: 海子的《熟了麦子》,是一幅微观乡土画。

诗写的是在水面混了三十多年叶落归根的父亲,在灯前认清背着粮食夜里推门进来的三叔,“老哥俩/一宵无言”。阔别了几十年的兄弟团聚时“一宵无言”,作者没有说明原因。

但根据诗中的内容,兄弟俩,一个在外混迹江湖,一个在家伺弄土地,一个城,一个乡,一个洋,一个土,一个香,一个臭,“一宵无言”其实远不止“一宵”,还会有很多次的“无言”。作者在诗中不动声色,但却无声胜有声。

他是在告诉读者,亲情疏远的祸根来自于城乡差别,亲情如此,乡情、社情更是如此。从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希望改变这种现状的意愿。

开篇的一个“那”,表明作者是在追忆往昔,其实他的心思也是“半尺厚的黄土”。在这里,作者做了这样一个虚拟:“兰州”不是实指,是对乡土中国的指称;“在水面上混”象征了一种漂泊状态,而且是三十多年,最后终于在新麦熟了的季节回家了,标志了精神还乡的成功,表达了作者对乡土的无限眷恋。

麦地成了他的乡土情怀借以抒发的深度意象。这一意象的含义是泛化了的,作者以故土情结生发出来的对于广大乡土的眷恋之情,与工业社会人们精神的麻木、空虚构成对照,诗歌升华为一种精神的乡愁。

诗的开头写“新麦熟了”,结尾又写“熟了麦子”,主要是在于烘托诗的画面,而不是在于突出诗的深意。父亲从坐着羊皮筏子归来,由散而焦聚;“老哥俩/一宵无言”、“半尺厚的黄土/熟了麦子呀”,由聚而扩散。

前者渲染广度,后者在此基础上又引入深度,使这幅乡土画浑然卓著。诗中对三叔的书写,就是作者对像三叔一样的勤劳厚实的人的关注,这种关注不是高高在上的简单同情和俯视,里面包含有对幸福和苦难的理解,对生活的辛酸而温情的体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五月的麦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熟了麦子。

温馨提示:本文【海子诗歌中的母亲意象】由作者高考君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学分高考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上一篇 春天的诗词有哪些(描
上一篇 描写森林树木多的诗句
相关推荐
热门资讯
  1. 1 31省区市新增本土确诊37例(全国疫情最新报
  2. 2 向上级请求批准的请示范文(关于请求同意的
  3. 3 2022国考今起报名(明年国考今起报名时间公
  4. 4 31省区市新增本土确诊13例(全国疫情新增最
  5. 5 带福字的吉祥语六个字(关于福禄寿喜财的成
  6. 6 有关地理知识的古诗词
  7. 7 入则孝全文带拼音加翻译(弟子规入则孝篇原
  8. 8 有关中秋节的诗句硬笔书法
  9. 9 关于愁的诗句有哪些(表达愁的诗句大全)
  10. 10 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阴符经的惊天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