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你绝对不能“以爱之名”,去掌控另一个个体,即使他是你的孩子。把孩子当作是一个“人”,尊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权利,即使是做错了,他还是有权利去尝试,你只能告诉他有什么选择,他决定了就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
原文:
我的儿子
胡适
我实在不要儿子,
儿子自己来了。
“无后主义”的招牌,
于今挂不起来了!
譬如树上开花,
花落天然结果。
那果便是你。
那树便是我。
树本无心结子,
我也无恩于你。
但是你既来了,
我不能不养你教你,
那是我对人道的义务,
并不是我待你的恩谊。
将来你长大时,
这是我所期望于你:
我要你做一个堂堂的人,
不要做我的孝顺儿子。
坦率、真诚——美好的人格读了劳拉·里查德的《寻找》一文,我感触良多。
倒车时,不慎撞瘪 了他人的车子,农夫不是庆幸旁无他人,溜之大吉,而是留下自己的 电话号码,愿意赔偿损失——这种纯朴、坦率、真诚,主动承担责任 的人格,是多么感人,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啊!然而,在今天某些人的眼里,农夫的行为是愚蠢之极的。当时的情 形,天知地知自己知,自己不认,谁奈我何?认了,就要赔钱,说不 定碰上无赖,还会“马善被有骑,人善被人欺”,何苦呢!所以,我 们也就难怪经常可以在报纸、电视上,从广播里,获悉不少无良司机 肇事后置受害者的死活而不顾逃之夭夭的新闻;获悉歹徒行凶好人受 罪时,观者如堵,麻木不仁的消息;获悉雷州半岛渔民遇风暴沉船而 某些父母官见死不救的报道了。
这些人的人格,与那个农夫相比,其 差距,何其远矣!其实,纯朴坦诚,热心助人,勇于承担责任,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 美德。鲁迅《一件小事》中车夫之所为,不正是万千中国百姓纯朴善 良的人格的体现吗?当然,不可否认,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当中有些人丧失了这 种美好的人格,见利忘义,逃避现实,不愿吃亏,损人利己,成了他 们的处世哲学。
正因如此,小平同志及时提出了“两个文明都要抓, 两手都要硬” 的号召。近期,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上,党中央更作 出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英明决定。
我们青少年现在正处在长知识,塑人格的时期,塑造怎样的人格,这 将关系到将来能否成为合格的社会栋梁。贱格者绝不可能成为人才, 相反还会贻害社会。
让我们都来做一名纯朴而坦诚、热心助人,勇于 承担责任的农夫吧! 试题分析:这则材料讲述了沈从文第一次上课因为紧张而出现失误的故事,由于沈从文的坦率,博得了听课者的掌声和胡适的好评。所以,可以从沈从文的角度来立意,也可以从听课者的角度来立意。
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来立意:诚实、坦率、质朴最能感动人要善于理解和宽容别人三、最有意义和价值的批评是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