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描写的是竹子。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出自清代画家郑燮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的意思是: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咬定:咬紧。
这句话用拟人手法形容竹子的扎根于散乱、破碎的岩石之中,不怕土薄石坚,基础不牢,却像锋牙利齿一般,一旦咬定就不放松。咬定”写其坚定不移的形态,立根”言其本性孤高而不随俗,可见其扎根之深且稳。原”字有推其根源之意,正因为此竹立根原在破岩中”,以青山为家,才生长得更为坚劲挺拔。这就生动地刻画出了竹子坚劲、顽强的性格。
作品介绍:
《竹石》是清代书画家郑燮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一首题画诗。前两句赞美立根于破岩中的劲竹的内在精神,充分表现了劲竹顽强的生命力和刚毅的性格。后两句再进一层写恶劣的客观环境对劲竹的磨炼与考验,不管风吹雨打,任凭霜寒雪冻,苍翠的青竹仍傲然挺立。此诗借物喻人,诗人通过吟咏立根于破岩中的劲竹,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高尚情操。全诗语言通俗而有新意,虚实结合,情景相生,饶有理趣。
原文:
竹石⑴
咬定青山不放松⑵,立根原在破岩中⑶。
千磨万击还坚劲⑷,任尔东西南北风⑸。
译文:
紧紧依傍着青山绝不放松,竹根深深扎进岩石的缝隙之中。
历经无数磨难依然那么坚韧,不管是东风西风还是南北风。
注释:
⑴竹石:扎根于石缝中的竹子。
⑵咬定:咬紧,指扎根于山石之中。
⑶立根:扎根。破岩:裂开的山岩,即岩石的缝隙。
⑷千磨万击:指无数的磨难和打击。坚劲:坚强有力。
⑸任:任凭,无论,不管。尔:你。
创作背景:
题画诗滥觞于六朝,成熟于唐,勃兴于宋,元、明、清三代皆有发展,尤其至清代达到繁盛,各体兼备,数量浩繁。在清政府统治的政治高压和文化专制下,文人不得不遁逃于艺术的小天地中,挥毫弄墨,抒发胸臆。于是,自然山水、花鸟野趣,往往成为文人、画家遣兴娱怀、托物言志的对象,大多数清代文人或画家都有题画诗。这首诗是郑燮晚年之作,在他的多幅《竹石图》上都题有此诗,落款内容与时间各有不同,且文字也略有差异。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语言简易明快,却又执著有力,具体生动地描述了竹子生在恶劣环境下,长在危难中,而又自由自在、坚定乐观的性格。竹子在破碎的岩石中扎根,经受风吹雨打,一个咬”字,写出了竹子顽强的生命力和坚定的信念。最后一句中的一个任”字,又写出了竹子无所畏惧、慷慨潇洒、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总体描写了竹子以及作者的高风亮节。郑燮不但写咏竹诗美,而且画出的竹子也栩栩如生,在他笔下的竹子竹竿很细,竹叶着色不多,却青翠欲滴,并全用水墨,更显得高标挺立,特立独行。所以这首诗表面上是写竹,实际上是写人,写作者自己那种正直、刚正不阿、坚强不屈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风傲骨。同时,这首诗也能给我们以生命的感动,曲折恶劣的环境中,战胜困难,面对现实,像在石缝中的竹子一样刚强勇敢,体现了爱国者的情怀。
后世影响:
《竹石》是郑燮题画诗中最广为流传的一首,脍炙人口。其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两句现常用于形容革命者在斗争中的坚定立场和受到敌人打击绝不动摇的品格。
作者介绍:
郑板桥(1693年—1766年),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清代书画家、文学家。
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郑板桥擅画兰、竹、石、松、菊等,而画兰竹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取法于徐渭、石涛、八大诸人,而自成家法,体貌疏朗,风格劲峭。工书法,用汉八分杂入楷行草,自称六分半书。并将书法用笔融于绘画之中。主张继承传统十分学七要抛三,不泥古法,重视艺术的独创性和风格的多样化,所谓未画之先,不立一格,既画之后,不留一格,对今天仍有借鉴意义。诗文真挚风趣,为人民大众所喜诵。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描写的是什么树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描写的是竹子。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出自清代画家郑燮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意思是深深的屹立在青山之中毫不放松,原来是由于根深深的扎在了岩石之中。历经无数的磨难和打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
赏析:
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著的品质。是赞美了岩竹的题画诗,是一-首咏物诗,也是一首题画诗开头用“咬定”二字 ,把岩竹拟人化,已传达出它的神韵后两句进一步写岩竹的品格, 它经过了无数次的磨难,长就了一身特别挺拔的姿态,从来不惧怕来自东西南北的狂风。
郑燮不但写咏竹诗美,而且画出的竹子也栩栩如生,用他的话说是“画竹子以慰天下劳人”。所以这首诗表面上写竹,其实是写人,写作者自己那种正直倔强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同时,这首诗也能给我们以生命的感动,曲折恶劣的环境中,战胜困难,面对现实,像岩竹一样刚强勇敢,体现了爱国者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