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好诗经体

高考君
711 篇文章
2022-09-12

1. 我的大学作文 用诗经体怎么写

从学校的南大门走进校园,经过一片广阔的操场,就来到了我们学校美丽的池塘边,池里的水很清,犹如一面硕大的镜子。蓝天、白云与柳树都倒映在水中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小池塘的四周种满了各种各样的树。池东南边的柳树在寒风的吹拂下不知什么时候悄悄脱下了绿装,已经慢慢变黄凋落了,但它的枝条还是那样婀娜多姿,就像亭亭玉立的少女飘逸的长发。池西边广玉兰树却还是那么挺拔、那么茂盛、那么绿,偶尔从树上掉下一两片叶子,宛如一位小姑娘跳着优美的芭蕾舞,又如一只蝴蝶在空中快乐地飞舞。池北边的腊梅在严冬中昂首怒放,那黄色的小花星星点点地散落在枝头,下雪的时候白雪覆盖着它,远远望去,好似朵朵白云嵌在树枝上,把冬天的校园点缀得更加漂亮。

池中的假山更是玲珑精致。假山上面的石头造型别具一格、千奇百态,特别招人喜欢。有的像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有的像蹦蹦跳跳的小白兔;有的像摇摇摆摆的小企鹅;有的像捕鼠能手小花猫……雪后初晴,积雪融化,假山上便会结满一串串长短不一的冰凌,在阳光的照耀下,像水晶一样晶莹透亮,好似冬爷爷送给全校小朋友的圣诞礼物,让同学们开心不已。

我喜欢冬天的校园小池塘,因为它不仅把我们的校园装扮得更美丽

2. 怎样写好古体长诗,,有什么技巧

……即个问题有点大!

古体诗一般又叫古风,这是依照古诗的作法写的,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两类。五言古体诗简称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

古体诗

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近体诗形成前,除楚辞外的各种诗歌体裁。也称古诗但绝不是古风,古风只有“歌”、“行”、“吟”三种载体。古体诗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和杂言体。

四言诗,在近体诗中已经不存在了,虽不加“古”字,但不言而喻,就知道是古体诗。《诗经》中收集的上古诗歌以四言诗为主。两汉、魏、晋仍有人写四言诗,曹操的《观沧海》、陶渊明的《停云》都是四言诗的典型例子。

五言和七言古体诗作较多,简称五古、七古。五古最早产生于汉代。《古诗十九首》都是五言古诗。汉代以后,写五言古诗的人很多。南北朝时的诗大都是五言的,唐代及其以后的古体诗中五言的也较多。而七古的产生可能早于五古。但在唐代以前不如五古多见。到了唐代,七古大量地出现,唐人又称七古为长句。

杂言诗也是古体诗所独有的。诗句长短不齐,有一字至十字以上,一般为三、四、五、七言相杂,而以七言为主,故习惯上归入七古一类。《诗经》和汉乐府民歌中杂言诗较多。汉魏以来乐府诗配合音乐,有歌、行、曲、辞等。唐人乐府诗多不合乐。唐宋时代的杂言诗形式多种多样:有七言中杂五言的,如李白的《行路难》;有七言中杂三言的,如张耒的《牧牛儿》;有七言中杂三、五言的,如李白的《将进酒》;有七言中杂二、三、四五言至十言以上的,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有以四、六、八言为主杂以五、七言的,如李白的《蜀道难》。

此外,古绝句在唐时也有作者;都属古体诗范围。古体诗在发展过程中与近体诗有交互关系,南北朝后期出现了讲求声律、对偶,但尚未形成完整的格律,介乎古体、近体之间的新体诗。唐代一部分古诗有律化倾向,乃至古体作品中常融入近体句式。但也有些古诗作者有意识与近体相区别,多用拗句,间或散文化来避律。

魏晋时期还有人写古体诗,到唐代以后基本近体式体裁逐渐成熟,基本上没有人写古体诗了。

3. 如何写好古诗

注意前后对称,第1,3,4句末尾字要押韵

一、诗体

关于诗歌的种类,问题是相当复杂的,这里只是根据王力先生〈诗词格律〉书中说法简要讲讲。

古代诗歌按格律分,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又称古风或古诗;近体诗又称今体诗,近体诗以外的古典诗歌通称古体诗。律诗只能押平韵,古诗则还可以押仄韵。

古代诗歌以字数分有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一般诗集都分为五言诗,七言诗。这是古典诗歌的基本结构,为什么要这样分,因为这和古诗的“节奏”有关,至于古诗节奏是什么,会在以后的章节中讲到。古风按字数分为五古、七古。律诗也可分为五律和七律。律诗中也有长篇,称为排律。除了五言、七言之外,古诗还有杂言体。杂言指长短句杂在一起,比如李白的〈蜀道难〉就是杂言。杂言诗歌一般不另立一类,而只归入七古。甚至篇中完全没有七字句,只要是长短句,也就归入七古。这是习惯上的分法,没有什么理论根据。

古代诗歌还有一种绝句,过去把绝句算为律诗,但根据北师大的王力教授和楮斌杰教授的说法,作为五言四句体的绝句,应该比律诗的起源更早,所以绝句单独算一类,既包括古绝也包括律绝。为什么叫绝句,明吴呐〈文章辩体〉引〈诗法源流〉说:“绝句者,截句也。”也就是说绝句是把诗歌的开头、结尾或者中间部分截取后的诗。但是,绝句的本质是一种五言或七言四句诗体。

二、律诗

而近体诗以律诗为代表,产生与初唐,一般认为他们的开创者是初唐人沈诠期和宋之问。为什么律诗比较难做却会不可避免的出现呢?这是因为此前古代中国的诗歌,从〈诗经〉到乐府诗歌都是合乐的,有音乐伴奏。但后来诗歌逐渐脱离音乐,这样它只能依靠自身解决音乐中的节奏和抑扬顿挫之美,这也就只能靠汉语本身的声调变化来解决了,这是律诗出现最根本的原因。律诗的发展有两源,一是对仗的盛行,二是声调的发展。正常情况下,做好律诗肯定就可以做好古诗,所以,写古典诗歌都先丛律诗开始。

由于律诗的韵、平仄、对仗,都有很多讲究。由于格律很严,所以称为律诗。律诗的特点,按照前人分析,有六大要素:

1、整:每句字数整齐,或五言,或七言。2、俪:要求在诗歌中使用骈俪,即使用对仗。

2、叶:指奇偶两句的平、仄是依次相对的。4、韵:指古诗只能押平声韵。

5、谐:是指全篇的平仄有较严格的规定。6、度:指全篇文字是一定的。

实际上,律诗最重要的,按照王力先生和启功先生的说法,只有四个关键:

1、每首限定八句,五律共四十字,七律共五十六字。律诗每两句称为一联,其开头两句称为首联,中间两句称为颔联,下面两句称为颈联,最后一句又称尾联。

2、只能押平声韵。

3、每句的平仄,包括句与句的平仄,都有严格的规定。

4、每篇必须有对仗,除首尾两联外,中间各联都必须对仗。

4. 怎样写好古体诗、近体诗、词

在诗词写作方面,这几天看到太多人非议格律,似乎合格律便是食古不化,非高呼打倒格律不足以彰示进步与时髦。但是,旧体诗本来就是一种带着脚镣跳舞的艺术,如果一定要改变它的艺术形态,去格律化,那么,就如下象棋以反对约束为名使车、马、炮任意走,相过河而将军出田字格,此时的象棋还可以名之为象棋吗?

旧体诗是众多文学体裁的一种,它的局限处,也正是它的魅力所在。你不能因为觉得鹤足过长而去折断它,也不能因为人的身高过于矮了就想强行拉长他。旧诗写作也正是如此。先守其规矩以入其室,而后才可以言及其他。

至于音韵方面,向来便有新旧韵的争论,这个根据各人喜好和习惯。我个人习惯上用旧韵,当然有人愿意用新韵也很正常。可是就算用新韵,也不能乱压一气,最好同时应注明用新韵。

新韵书一般指的是《中华新韵》(十四韵),但即便是编写此韵书的中华诗词学会,也指出新韵与旧韵书的关系是“倡今知古,双轨并行;今不妨古,宽不碍严”,并特别说明:“诗韵改革不是要取消《平水韵》。学会方针中“知古” 的“古”字就是指的《平水韵》。“双轨”中的一轨,就是指的《平水韵》。诗韵改革是要“允用新韵”,提倡新韵,由“单轨”变为“双轨”。千万不要一谈诗韵改革,便以要取消《平水韵》。”

同时,又指出:“诗韵改革不是要“改掉”《平水韵》,更不是要让大家用今韵去读古诗,而是要建立以普通话为基准的新声韵系统。“知古”就是要 学习《平水韵》,懂得入声字。不但如此,为继承古典诗词的传统,还要精研《平水韵》,精通入声字。所谓“倡古知今,双轨并行”,就是这个意思。”

但是,使用新韵并不代表无视旧诗的基本格律,这是两码事。格律是旧诗的立身之本,连这个都要取消,那就真是真正的革命了——彻底要了旧体诗的命。

各位不愿遵守格律的朋友,大多说格律太难学。其实,这个并不难,它不过是从四个基本句式中变化而来,说句不好听的,大家少听一首歌,少回一个贴子,就完全可以将这四个句式背下来。

5. 用诗经体记录孩子一天的生活,你的孩子是这样吗

用诗经体记录孩子一天的生活,你的孩子是这样吗?

学习一天

鸡鸣喔喔,闹钟嘀嘀。按时准起,洗漱完毕。吃完早餐,早到教室。取出书本,大声读记。上课铃响,认真学习。思考问题,记好笔记。完成作业,自我鼓励!

作业笔记

各科作业,等你来写。先后有序,认真完成,不出错误,老师鼓励。错的要改,做好笔记。养好习惯,课后预习!

准备考试

课后复习,自主练习。分章复习,不贪游戏。明日考试,提前复习。做好准备,才不着急。成绩出来,反思错题。不懂就问,记成笔记,下次考试,争取第一!

考后反思

考试结束,收集错题。哪里不会,积极去问。老师同学,都能求教。这次学会,认真复习。下次考试,不再出错。老师建议,认真汲取。事关成绩,莫要儿戏!

6. 怎样才能写好一首古体诗

一、四个基本句式:

现在所说的旧体诗,是唐以后逐渐形成的,它对平仄、对仗、字数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和诗经、乐府中的那种古体诗并不一样。从体例划分,有三种:绝句(每首四句),律诗(一般每首八句),排律(每首十句以上)。但是不论是哪一种体例,其根基,都是从绝句中来的。

绝句有四个句型:

A 仄仄平平仄

B 平平仄仄平

C 平平平仄仄

D 仄仄仄平平。

这四种句型中,平平仄仄平这一个句型最要注意。因为近体诗中一向有所谓“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说法。但是,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式中(它的七言句式为:仄仄平平仄仄平),如果一三五不论的话,也就是说,句式变成了仄平仄仄平(七言仄仄仄平仄仄平),这是绝对不允许的,诗中术语为:“犯孤平”,是作律诗的大忌。

二是:“仄仄仄平平”这一句,第三个字也应当论。如果不论,最后三个字都变成了平声,这一句就成了“仄仄平平平”,这叫“三平调”。“三平调”是古风的特色,对律诗来说,被认为是比较大的毛病,应当避免。

二、五绝和五律

四个句型组合起来就是五绝。它可以有四种不同的组合,这样就构成了五绝的四种平仄格式。但是不论哪一种格式,第一联末句第二个字的平仄,一定要和第二联第二字的平仄相同否则就叫做失黏,是做律诗的大忌。

1.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2.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3.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4.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至于五律,它比五绝正好多了一半的句子。但是只要掌握了五绝的格式,五律的格式就不用去硬记了,它不过是按组成五绝的那种方法,再在下面接上另一首五绝而已。

如:一首五律的前两联是“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按照不可失黏的原则,末句“平平仄仄平”应接的是“平平平仄仄”,这样,我们就很容易地知道,这首五律的后两联句式为:“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三、七绝与七律

七绝也分为四种格式,都是从绝句格式中衍生出来的。

如:“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这一格式,在每句前面加上两个与原句前两字平仄相反的字,就构成了七绝:“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七律的格式由来,与五律相同,只要不失粘即可。

以喵喵2001的一首七律为例:

春暮 笔有倦意

窗外灯华入眼茫,炊烟犹是旧时香;

低眉不寤诗心老,敛手难堪冷雨长。

叹笔端无新意兴,怅生涯有旧行囊;

文章好向深山弃,免辱人间作稗糠。

其平仄格式如下: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除去每句首两字,余下的,还是绝句的那四第种平仄格式。

这里再这里补充说明一些律诗的基本知识。律诗分为八句,分为四联。第一联叫首联,二联为颔联,三联为颈联,四联为尾联。而每联上句为出句,下句叫对句。上句与下句的平仄关系,叫做“对”,前联和后联的平仄关系,叫做“黏”。

律诗的平仄是由第一句决定的。即便是排律,长达数百联,它每一联的平仄,也都可以根据第一联推断出来。而失对失黏的情况,在律诗中是被视为诗病的。古人诗中有一些,但非常少见,也常为论者所诟病。

7. 如何写好诗

是现代诗还是古诗? 怎样写好诗 要想写好诗,一定要读诗歌史。

模仿前人的作品是学习写作的好方法。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否则就不要写,否则就不断的改。

好诗是有生命的,生命不易创造,我们的生命不发光就写不出好诗,生的感悟是诗的结晶。诗要有意境,一首诗可以是宇宙也可以是一根葱。

诗人最好是个思想者是个哲学家,哲学家和思想者最好是个诗人。写小我写大我写众生写苍生。

没有情志的人不叫人,没有情志的诗不叫诗。诗绝不等于浪漫,诗绝不等于美。

很多问题出在原本一句话就可表达出一首诗要表达的东西。一首诗的全部语言并未用来表达同一个内含,他们是四处散落的,玩弄语言的花样对于一首诗是致命的伤害,多数语言的花边与零碎是不必要的。

不要用繁杂的语言去表达原本很简单的东西,让原本简单的东西因那些文字而显得繁杂。语言不应成为阅读的障碍,不应让读者首先去穿过语言的森林,再去分辨那森林后面发生的事物,不要让读者看到你的语言,要让他们看到你的心田,通过你的文字,让他们看到你想让他们看到的一切,而不是文字的瘴气。

不能让读者去猜疑你的文字,文字是不该被猜疑的,就是复杂的语句也应该是人类心意中存在的,否则那文字就是死亡的,没有生命力的。文字的组织不能让人的意识产生昏迷或者沉睡,我相信阅读是让人神志清醒的,不能让人读了迷迷糊糊,这样的文字不是天书,天书的内含是相当伟大的,天书是让人的意识让人生命清醒的读本。

声韵不能影响语境,声韵与语境应该统一。文字什么都可写,但不是什么东西都叫诗歌,诗歌是一种高级精神,他所表达的东西不是庸俗的人能够掌握的,要想写诗歌,内心世界一定不能平庸,要想写出伟大的诗篇就要有高尚的品质与光辉的精神。

不是会写字的人就能当诗人,也不是情感丰富的人就能当诗人。诗人是高级文明的代表之一,诗人也是最平凡的人之一,但诗歌绝对是伟大的,能称为诗的事物非常多,但能称为诗的文字在世上并不多。

第一讲 诗歌概论 意义:诗歌自由表现了个体生命心灵深处的超越性追求。年轻人处在理想追求的岁月,写诗正是百年一遇。

诗歌具有永久的审美生命,是文学的最高形式 定义:有言志说、缘情说、想像说、感觉说,法度说、押韵说、语言结构说、综合说等,这些定义都是片面的。诗歌是一种直接表现创作主体心理活动并有一定语言形式的文学体裁。

可称“表现说”。从根本上来说是要表现人即创作主体的能动本质,而不是为着反映创作主体之外的事物的。

为了真实表现诗人的心理活动这一目的,常常不顾心理活动所反映的客观事物是如何的变形。第二讲 诗歌语言 最本色的文学语言,特殊功能: A、抒情,接近于描绘功能小的音乐。

B、有机信息系统,一个字,能产生神奇效用。如“朱门酒肉臭”中的“朱门”,成了统治阶级的代名词,有很多含义,还有作者和读者的感受。

C、独立审美价值,可以把玩。小说可以抛开语言,复述故事,而诗歌不能离开语言。

D、总的要求是表现个性的心理感受,具体要求有四: 一是多义性,既有表层义,又有深层义。主要用象征手法。

如松梅雪竹、长城、百合花等。传统象征过于理性,形成僵化的套路。

还有暗示、双关、婉转等。二是跳跃性,超过任何文体语言。

因为表现心理快速活动。不要任何介词、连词等中介质--关联词。

如“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还可以逻辑混乱,任意交错。

如时间和空间交错。如《背时的爱情》中诗人与古代的美人谈恋爱。

三是可感性,要有色彩感、立体感和具体感(化抽象为具象)。诗中有画。

四是音乐性,既有内在音乐性即情绪的律动,又有外在音乐性即声音的回环(押韵、节奏和声调)。对原始感情起一种节制作用。

节奏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事物的节奏和人的生理节奏--呼吸的调节及运动感觉的反映,是音组和停顿的有规律的安排。一字一音节,有独立意义的单音节、双音节或多音节构成一个音组,每组后面有或长或短的停顿。

古诗:五言“二、二、一”。新诗自由开放,独特创造,变化中有规律。

最早的诗都可以唱,诗歌不分。原始民族的抒情诗,主要的性质是音乐。

我国自六朝沈约写出《四声谱》以后,诗从诗歌中开始分化。但是,诗与音乐还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唐诗有不少已被谱曲演唱。诗歌的音乐性的作用是对原始、粗硬、强烈的感情起一种节制作用,使之转化为一种有规律的运动,加深诗味,唤起读者的审美注意,把一些实用的非诗的想法排开去。

内在音乐性是内心情绪的律动,即高低起伏、长短快慢等。外在音乐性主要表现在声音的回环上,可以说是一种数的比例关系。

主要有: 押韵 是使相关诗句末尾一个音节韵母相同或相似。对待押韵应持开放的态度,尊重诗人的艺术追求;只要完美地传达出内在的情感,可有可无。

无韵崐诗可以其它手段显示音乐性,如诗行排列。首先要选韵。

同类的韵形成韵部。现在通行的是十三辙,即十三类:中东、人辰、江阳、言前、发花、怀来、灰堆、遥条、油求、梭波、一七、姑苏、乜斜等。

每个韵部发音部位、开口程度不同,音调音域也不一样。有的响度高,。

8. 怎样写好诗歌

诗歌是文学的重要体裁之一。

“诗言志,歌咏言”(《尚书·尧典》)“故哀乐之心感,而歌咏之声发。诵其言谓之诗,咏其声谓之歌。”

(《汉书·艺文志》) 诗歌具有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和审美价值。“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

(《汉书·艺文志》)孔子提倡“温柔敦厚”的儒家诗教。劳动者也重视诗的作用,“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我国历来强调“诗言志”。言志的诗必须具有从思想感情上影响人和对人进行道德规范的力量。

“诗是人类向未来所寄发的信息;诗给人类以朝向理想的勇气。”(艾青:《诗论》) 诗歌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思想内容的集中性。

诗歌是一定的社会生活的最集中的表现。“意思犹五谷也,文,则炊而为饭;诗,则酿而为酒。”

(吴乔《围炉诗话》)诗歌思想内容的集中性主要体现在:它是通过创造意境(诗的形象)来表达作者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意境,就是内情与外景的水乳交融,情理、形神的和谐统一,就是具有强烈感染力和启示力的富于诗味的艺术世界。

(二)表达方法的抒情性。诗歌是一种抒情的文学样式。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毛诗序》)诗贵真情。“没有感情,就没有诗人,也没有诗歌。”

(别林斯基)“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白居易)“诗的创作贵在自然流露。

诗的生成如像自然物的生存一般,不当掺以丝毫的矫揉造作。我想新体诗的生命便在这里。”

(郭沫若)诗歌的抒情与其他文学样式的抒情相比较,其表现特别强烈。(三)语言形式的音乐性。

诗是最富音乐性的语言艺术。“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毛诗序),和谐的音韵,鲜明的节奏,是诗歌区别于其他文学样式的一个基本特点。

马克思说:“既然你用韵文写,你就应该把你的韵律安排得更艺术一些。”鲁迅要求:“新诗先要有节调,押大致相近的韵”。

总之,诗的本质是:通过精心制作的语言,形象地表现独特的思想感情,巧妙地从特殊中显示一般,使自我的感觉世界和情感世界达到和谐与统一。诗歌的写作 初学者怎样学习写诗呢? 一、捕捉和创造诗的形象 (一)诗用形象思维写作 别林斯基早就指出:“哲学家用三段论法,诗人则用形象和图画说话,然而他们说的都是同一件事。”

(《一八四七年俄国文学一瞥》)这就告诉我们,写诗要用形象思维。所谓用形象思维,首先指的是深入生活时,要对生活进行形象的感受,形象地体验生活、观察生活、分析生活。

进行形象思维,要在形象感受的基础上,善于进行形象的捕捉。艾青指出:“形象思维的活动,在于使一切难以捕捉的东西,一切飘忽的东西固定起来,鲜明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象印子打在纸上样地清楚。”

因此他说:“写诗的人常常为表达一个观念而寻找形象。” 能捕捉到新颖的形象,也就有了写诗的素材。

那么怎样才能捕捉到形象呢?这就要靠灵感。马雅可夫斯基举过一个捕捉形象的例子:大约在1913年,他从萨拉托夫回到莫斯科。

为了对一个在火车上同路的女人表示他对她完全没有邪念,诗人就说道:“我不是男人,而是穿着裤子的云”。说了这句话之后,他立即考虑到这话可以入诗——但他又担心这句话口头上传出去白白地滥用掉了。

那怎么办呢?他十分焦急,差不多有半小时,诗人用许多问题问那少女,直到他相信自己的话已从少女的另一只耳朵飞了出动之后,他才放心。两年之后,他用了“穿裤子的云”作为一首长诗的标题。

(二)诗是“想象的表现” 里士多德说:“诗需要一种特殊的赋予,或其人有疯狂的成分,或者使他容易想象所要求的神态。”雪莱:“一般来说,诗歌可以解作‘想象的表现’。”

布莱士列特:“诗歌是想象和激情的语言。”别林斯基:“在诗中想象是主要活动力量。

创作过程只有通过想象才能完成。”艾青说:“没有想象就没有诗”,“诗人最重要的才能就是运用想象。”

诗人的想象和科学家的想象不同。培根指出:“诗是一门学问,在文学的韵律方面大部分有限制,但在其他方面极端自由,并且和想象有关系。

想象因为不受物质规律的束缚,可以随意把自然分开的东西联合,把联合的东西分开。这就造成了不合法的配偶和离异。”

雪莱也说过:“诗使它触及的一切变形。”安徒生在他的童话《创造》中写道:一个爱写诗的青年人,因为写不出好诗来而苦恼,于是去找巫婆。

巫婆给他戴上眼镜,安上听筒,他就听到了马铃薯在唱自己家庭的历史,野李树在讲故事,而人群中,一个故事接着一个故事在不停地旋转。这里说的其实是,要做一个诗人光凭常人的听觉还不够,还得有诗人变形的眼镜和听筒。

所以,我们写诗,既要对生活特征观察得很精确,而同时又不缺乏把这些特征加以变化的勇气。由于变形,诗的形象往往具有象征的意义。

例如臧克家的《老马》: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 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它有泪只往心里咽,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眼里飘来一道鞭影, 它把头沉重的垂下! 它抬起头来望望前面 这里写的并不仅仅是一匹可怜的老马,而主要是写三十年代北方农民忍辱负重、坚韧不拔的精神。

温馨提示:本文【如何写好诗经体】由作者高考君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学分高考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上一篇 寻找幸福的句子说说心
上一篇 指路词句英文
相关推荐
热门资讯
  1. 1 31省区市新增本土确诊37例(全国疫情最新报
  2. 2 向上级请求批准的请示范文(关于请求同意的
  3. 3 2022国考今起报名(明年国考今起报名时间公
  4. 4 31省区市新增本土确诊13例(全国疫情新增最
  5. 5 带福字的吉祥语六个字(关于福禄寿喜财的成
  6. 6 有关地理知识的古诗词
  7. 7 入则孝全文带拼音加翻译(弟子规入则孝篇原
  8. 8 有关中秋节的诗句硬笔书法
  9. 9 关于愁的诗句有哪些(表达愁的诗句大全)
  10. 10 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阴符经的惊天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