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相关古诗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2、注释
⑴忆江南:作者题下自注说:“此曲亦名谢秋娘,每首五句。”按《乐府诗集》:“《忆江南》一名《望江南》,”“因白氏词,后遂改名《江南好》。”至晚唐、五代成为诃体之一。
⑵谙:熟悉。
⑶江花:江边的花朵。一说指江中的浪花。红胜火:颜色鲜红胜过火焰。
⑷绿如蓝:绿得比蓝还要绿。如,用法犹“于”,有胜过的意思。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
3、译文
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太阳从江面升起时江边的鲜花比火红,春天到来时碧绿的江水象湛蓝的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4、简析
这首词写江南春色,首句“江南好”,以一个既浅切又圆活的“好”字,摄尽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而作者的赞颂之意与向往之情也尽寓其中。同时,唯因“好”之已甚,方能“忆”之不休,因此,此句又已暗逗结句“能不忆江南”,并与之相关阖。次句“风景旧曾谙”,点明江南风景之“好”,并非得之传闻,而是作者出牧杭州时的亲身体验与亲身感受。这就既落实了“好”字,又照应了“忆”字,不失为勾通一篇意脉的精彩笔墨。三、四两句对江南之“好”进行形象化的演绎,突出渲染江花、江水红绿相映的明艳色彩,给人以光彩夺目的强烈印象。其中,既有同色间的相互烘托,又有异色间的相互映衬,充分显示了作者善于着色的技巧。篇末,以“能不忆江南”收束全词,既托出身在洛阳的作者对江南春色的无限赞叹与怀念,又造成一种悠远而又深长的韵味。
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长顑颔亦何伤 —— 先秦 · 屈原《离骚》水如一匹练,此地即平天 —— 唐 · 李白《秋浦歌十七首》莫以衣上尘,不谓心如练 —— 唐 · 李益《游子吟》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 宋 ·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如练 —— 宋 · 曾觌《定风波·题续宅江楼》清浅小溪如练,问玉堂何似,茅舍疏篱 —— 宋 · 晁冲之《汉宫春·梅》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 —— 唐 · 杜甫《新安吏》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 唐 · 张籍《凉州词三首》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 南北朝 · 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漙漙 —— 宋 · 苏轼《沁园春·孤馆灯青》月落沙平江似练 —— 宋 · 张炎《清平乐·候蛩凄断》跨下嘶风白练狞,腰间切玉青蛇活 —— 唐 · 庄南杰《雁门太守行》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 唐 · 徐凝《庐山瀑布》越罗与楚练,照耀舆台躯 —— 唐 · 杜甫《后出塞五首》月华如水,波纹似练,几簇淡烟衰柳 —— 清 · 纳兰性德《踏莎行·月华如水》红线毯,择茧缲丝清水煮,拣丝练线红蓝染 —— 唐 · 白居易《红线毯》霞津锦浪动,月浦练花开 —— 唐 · 李峤《江》至尊尚蒙尘,几日休练卒 —— 唐 · 杜甫《北征》万里舒霜合,一条江练横 —— 唐 · 李白《雨后望月》喜静看、匹练秋光,倒泻半湖明月 —— 宋 · 张炎《疏影·咏荷叶》参考资料诗词名句:/chaxun/shiju/nd_0/%E5%87%80%E5%A6%82%E7%BB%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