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阅读答案(合集20篇)

711 篇文章
2024-08-13

三峡阅读答案(1)

三 峡(节选)

余秋雨

在国外,曾有一个外国朋友问我:“中国有意思的地方很多,你能告诉我最值得去的一个地方吗?一个,请只说一个。”

这样的提问我遇到过许多次了,常常随口吐出的回答是:“三峡!”

顺长江而下,三峡的起点是白帝城。这个头开得真漂亮。

对稍有文化的中国人来说,知道三峡也大多以白帝城开头的。李白那首名诗,在小学课本里就能读到。

我读此诗不到10岁,上来第一句就误解。“朝辞白帝彩云间”,“白帝”当然是一个人,李白一大清早与他告别。这位帝王着一身缟白的银袍,高高地站立在山石之上。他既然穿着白衣,年龄就不会很大,高个,瘦削,神情忧郁而安详,清晨的寒风舞弄着他的飘飘衣带,绚丽的朝霞烧红了天际,与他的银袍互相辉映,让人满眼都是光色流荡。他没有随从和侍卫,独个儿起了一个大早,诗人远行的小船即将解缆,他还在握着手细细叮咛。他的声音也像纯银一般,在这寂静的山河间飘荡回响。但他的话语很难听得清楚,好像来自另一个世界。他就住在山头的小城里,管辖着这里的丛山和碧江。

多少年后,我早已知道童年的误解是多么可笑,但当我真的坐船经过白帝城的时候,依然虔诚地抬着头,寻找着银袍与彩霞。船上的广播员正在吟诵着这首诗,口气激动地介绍几句,又放出了《白帝托孤》的乐曲。猛地,山水、历史、童年的幻想、生命的潜藏,全都涌成一团,把人震傻。

《白帝托孤》是京剧,说的是战败的刘备退到白帝城郁闷而死,把儿子和政事全都托付给诸葛亮。抑扬有致的声腔飘浮在回旋的江面上,撞在湿漉漉的山岩间,悲忿而苍凉。纯银般的声音找不到了,一时也忘却了李白的轻捷与潇洒。

我想,白帝城本来就熔铸着两种声音、两番神貌:李白与刘备,诗情与战火,豪迈与沉郁,对自然美的朝觐与对山河主宰权的争逐。它高高地矗立在群山之上,它脚下,是为这两个主题日夜争辩着的滔滔江流。

华夏河山,可以是尸横遍野的疆场,也可以是车来船往的乐土;可以一任封建权势者们把生命之火燃亮和熄灭,也可以庇佑诗人们的生命伟力纵横驰骋。可怜的白帝城多么劳累,清晨,刚刚送走了李白们的轻舟,夜晚,还得迎接刘备们的马蹄。只是,时间一长,这片山河对诗人们的庇佑力日渐减弱,他们的船楫时时搁浅,他们的衣带经常熏焦,他们由高迈走向苦吟,由苦吟走向无声。中国,还留下几个诗人?

幸好还留存了一些诗句,留存了一些记忆。幸好有那么多中国人还记得,有那么一个早晨,有那么一位诗人,在白帝城下悄然登舟。也说不清有多大的事由,也没有举行过欢送仪式,却终于被记住千年,而且还要被记下去,直至地老天荒。这里透露了一个民族的饥渴:他们本来应该拥有更多这样平静的早晨。

(节选自《文化苦旅》)

1.“顺长江而下,三峡的起点是白帝城”,作者为什么说“这个头开得真漂亮”?(4分)

2.作者用一段文字写童年时对“朝辞白帝彩云间”诗句的误解,这样写有何作用?(4分)

(1)

(2)

3.李白“在白帝城下悄然登舟”的那个早晨很平凡,“说不清有多大的事由,也没有举行过欢送仪式”,但为什么会“被记住千年,而且还要被记下去”?根据文意,简要回答。(4分)

4.余秋雨先生善于将自然景物、历史人物和历史感叹融入他的游记散文中,试简要分析出这篇散文的主题。(6分)

答案:

1.(4分)因为白帝城有自然山水,有人文历史,有童年的幻想(或童年的误解),有生命的潜藏。(答到两点即得全部分)要点“山水”、“历史”、“童年的幻想”、“生命的潜藏” 各1分。意思答对即可。只答“有李白诗句”的,给1分。语句不通顺,扣1分。

2.(4分)

(1)童年对诗的误解美好神奇,映衬了李白的“轻捷与潇洒”,反衬了历史的沉郁苍凉。

(2)同下文的“民族的饥渴”遥相呼应。

意思答对即可。语句不通顺,扣1分。

3.(4分) 这是因为李白诗歌描绘的那个早晨和平而安宁,饱经战乱的民族渴望拥有更多这样和平安宁的日子。意思答对即可。语句不通顺,扣1分。

4.(6分)(意思对即可)

(1)这篇散文自然地表达了作者发自肺腑的对三峡的热爱之情。

(2)也表达了对安宁和平生活的渴望。

(3)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白帝城的主题是刘备、战火、沉郁和对山河主宰权的争逐,还揭示了“封建权势者们”争权夺利给人民带来的灾难。

三峡阅读答案(2)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或巚)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小题1】给加横线的字注音。(2分)

①略无阙处( ) ②曦月( )③飞漱其间 ( )④素湍( )

【小题2】解释加横线的词语。(4分)

①沿溯阻绝( ) ②夏水襄陵( )

③虽乘奔御风( ) ④属引凄异( )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4分)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

②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译:

【小题4】从作者对三峡四季景象的描绘中,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2分)

答案

【小题1】①quē ② xī ③ shù ④tuān

【小题2】 ①逆流而上 ②上 ③飞奔的马 ④ 连接

【小题3】 ①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行得快。②水清,树荣,山高,草茂,实在有很多乐趣。

【小题4】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之情。

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一定要注意题干中的要求注意,否则就会出现解释词语的现象。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的认读能力,主要是字音。

点评: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分类整理,误读积累,阶段总结等,尤其是误读误写字的积累,文言文首先要把字音读对,这样才能帮助我们理解内容。

【小题2】试题分析:溯、襄、属都是注解下面的重点字,要注意记住。 奔是是活用词,更要特别注意,应译为名词用法,飞奔的马。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字词的意思的能力。

点评: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小题3】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此句中的关键词有乘奔御风清荣峻茂等。乘奔御风要根据上下语境推断,应译为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清荣峻茂一字一义,应译为水清,树荣,山高,草茂,把各个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小题4】试题分析:作者分别描绘了三峡四季的景象,描绘了其山河的美丽,因此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理解能力。

点评:此类题目在做答中要注意,既要理解诗词大意,又要寻找明显的语言标志,如时间、季节、氛围、景物特征、写作的背景等等。

三峡阅读答案(3)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选自郦道元《三峡》)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则素湍绿潭

吴广素爱人

B.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家富良马,其子好骑

C. 空谷传响 ,哀转久绝

夜久语声绝, 如闻泣幽咽

D.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属予作文以记之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5分)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至于夏水襄陵。

1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一千二百里长的三峡两岸,高山对峙,怪石嶙峋,峭壁重叠,群山绵延不断。

B.夏天的三峡有许多险滩,过往的船只不论是顺行还是逆行,其航道大都被阻隔断绝。

C.每逢到了春冬之季,三峡江水变得缓慢安详,青翠群山静静倒映在碧绿清澈的潭面上。

D.在雨后初晴或秋霜初降的早晨,三峡的山林水涧又展现出清凉热闹的另外一番景象。

[参考答案]

9.C(3分)

10.(1)假如不是正午或晚上,是不能看见太阳和月亮的。(2)到了夏天江水慢上山陵的时候。

11.B(3分)

三峡阅读答案(4)

文言文阅读。(16)三峡 (10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的字。(2分)

(1)沿溯阻绝( )(2)或王命急宣( )

(3)略无阙处( )(4)不见曦月( )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2分)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小题3:李白诗“两岸猿声啼不住”,在本文中具体描述的句子是

。(2分)

小题4:第三段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 ”的静景,也描写了“ ”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2分)

小题5:如果你有机会去三峡旅游,你会选择哪个季节前往?为什么?请用自己的话说明理由。(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1)逆流而上(2)有时(3)通“缺”,中断(4)急流的水

小题1:(1)如果不是正午和夜分,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2)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

小题1: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小题1: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悬泉瀑布,飞溯其间(1空1分,共2分)

小题1: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

三峡阅读答案(5)

阅读《三峡》一文,完成1~5题。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谳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的意思。

①沿溯阻绝( )

②虽乘奔御风( )

③良多趣味( )

④哀转久绝( )

2.郦道元堪称写水的高手,他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水势盛大,又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江水清澈,语言凝练而意蕴丰富。(用原文的语句填空)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总结三峡的景物特点,给下面的对联补出上联。

_______________,天高地厚华夏情。

5.课文结尾引用渔歌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逆流而上

(2)即使

(3)确实,实在

(4)断绝,消失

2.夏水襄陵,沿溯阻绝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3.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是不能见到日月的。(意对即可)

4.示例:山险水急三峡景;山峻水清三峡美等。(答案不唯一)

5.渲染萧瑟的秋景,表现旅人的哀愁(侧面表现了渔民船夫的悲惨生活)。(言之有理即可)

三峡阅读答案(6)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目。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献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本文作者是__________,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他一生好学,博览群书,所著______是一部有很高文学价值的地理学专著。

2.解释下列划线的字。

(1)至于夏水襄陵 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虽乘奔御风 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则素湍绿潭 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属引凄异 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文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文章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三峡之水,突出了其不同季节的特点。

B.文章使用了大量极富表现力的骈散句,语言清新俊逸。

C.文章的第二段关于三峡江水的描写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

D.文章布局自然,先写山,后写水,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险的特点。

4.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绝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李白《早发白帝城》,说说这首诗和《三峡》一文中分别借猿猴的叫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参考答案:

1、郦道元,《水经注》。

2、(1)上

(2)飞奔的马

(3)白色

(4)连接

3、A

4、(1)即使是骑上快马驾着风来,也没有这样快。

(2)极高的山峰上,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又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在岩崖之上间。

5、分别表达了轻松愉快和凄凉悲哀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感。(答案意思对即可)

三峡阅读答案(7)

(一)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0.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至于/夏水襄陵B.绝 /多生怪柏

C.虽/乘奔御风D.常有高/猿长啸

11.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隐天蔽日(隐瞒) B.良多趣味(确实)

C.绝多巘生怪柏(山峰) D.哀转久绝(消失)

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春冬之时中的之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何陋之有 B.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C.已而之细柳营 D.策之不以其道

13.下面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本文第一段写山势,先写其连绵不断,再写其高耸。

B.本文第二段写水势,先写水之速,再写水之盛。

C.作者将景物寓于四季变化中来描写,将静态景物动态化。

D.本文描写了大自然无比雄伟壮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怀。

1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语句的大意。(4分)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文: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文:

10.D(高猿是一个偏正式的语言单位,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不停顿)

11.A(隐是遮蔽的意思)

12.B(A项是表倒装的助词,可不译;C项是动词,去的意思;D项是代词,它的意思;题干中的例句与B项都是结构助词,的意思)

13.B(选文第二段先写水之盛,再写水之速)

(以上四道选择题均为2分)

14.(1)如果不是(晴朗的)正午或半夜(1分),是不能见到日月的(1分)

(2)即使骑着马,驾着风(1分),也没有这样迅速(1分)。

三峡阅读答案(8)

阅读《三峡》一文,回答下面题目(18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4分)

(1)略无阙处( ) (2)沿溯阻绝( )

(3)或王命急宣( ) (4)飞漱其间( )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小题3】根据选文内容理解填空。(4分)

“清荣峻茂”四字状四物:以“清”字状_________,以“荣”字状___________,以“峻”字状____________,以“茂”字状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文章结尾引用了渔者的歌词,有什么作用?(4分)

答案

【小题1】(1)通“缺”,中断(2)逆流而上(3)有时(4)冲刷

【小题2】(1)如果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2)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小题3】水 树 山 草

【小题4】衬托“晴初霜旦”之时“林寒涧肃”的凄凉情景渲染萧瑟气氛

三峡阅读答案(9)

船过三峡

①从重庆乘船到武汉,我游览了世界闻名的长江三峡。

②三峡的山好奇啊。夔门像刀砍剑劈,笔直dǒu qiào ( ) 。群山起伏高耸,云雾缭绕,有的像蘑菇,有的像骆驼,有的像仙女,真是一个山峰一个模样!

③三峡的水好急啊,长江像野马奔腾,嘶鸣吼叫。江水在山丛中七弯八拐,东chuǎng()西 zhuàng( ) 。它撕咬崖缝,拍打岩石,涛声哗哗响。

④三峡的船好险啊。江水翻卷,漩涡连漩涡,波浪推波浪,大轮船像摇篮,又像竹叶,随着浪花飘。有时像要碰着山壁;有时山岩又好像要掉下来??⑤ 啊,百里三峡,好一幅百里山水画!

⑥我更喜欢三峡中的神女峰。

⑦那是一块细长的直立在山巅的岩石,它像个仙女,头上插簪子,身上拖绿色长裙,美丽极了!这一带流传着这样一个神奇的故事:

⑧从前,有个渔民在江中捕鱼。一天,天昏地暗,风雨交加,渔民迷失了方向,不幸被波浪卷入江中,一个好心的姑娘站在山顶上,日日夜夜盼他回家。一天天过去了,渔民没有回来,姑娘却化作了岩石。从此,她从早到晚,不怕雨淋日晒,为过往船只当航标。

⑨多美的神女峰,多shàn liáng( )的姑娘!我们的轮船顺江而下平安无事,原来是她在为我们指引航向哩!

1、看拼音写词语,填在文中( )里。

2、这篇文章第____、____、____自然段的结构是相同的,都有采用了_____结构方式,写出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____、二是____、三是______ (用两个字概括)

全文通过对三峡______的描绘,反映了作者__的思想感情。

3、文中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它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4、用“ ——”画出文中比喻句。这些比喻句分别把山比作______,______、______,把水比作______,用______、______比喻船。

5、“啊,百里三峡,好一幅百里山水画!”该用______、______的语气读。

6、填上适当的动物名称词 ( )嘶 ( )鸣 ( )叫 ( )吼

7、文中关于神女峰的传说的好处是什么?

8、用“‖”划分段落,并归纳段落大意。

答案:

1、(陡峭)、东(闯)西(撞)、(善良)

2、(二)(三)(四);(总分);一是(山奇)二是(水急)三是(船险)。全文通

过对三峡(景色)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对三峡的热爱)的思想感情。

3、(我更喜欢三峡中的神女峰) (对重点加以补充说明。)

4、(有的像蘑菇,有的像骆驼,有的像仙女;长江像野马奔腾;大轮船像摇篮,又像竹叶;)这些比喻句分别把山比作蘑菇,骆驼、仙女,把水比作野马,用摇篮、树叶比喻船。

5、激昂 赞叹

6、(马)嘶 (鸟)鸣 (狗)叫 (狮子)吼

7、承上启下,写神女峰的传说更让人感受到了三峡的历史悠久,文化璀璨,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神女峰,对三峡的热爱。

8、第一自然段为第一段

啊,百里三峡,好一幅百里山水画!到这里为第二段

剩下的为第三段

第一段:我游览了长江三峡

第二段:三峡山奇、水急、船险

第三段:我喜欢神女峰

三峡, 重庆, 武汉, 长江

三峡阅读答案(10)

阅读文言文《三峡》,完成小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谳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4分)

(1)重岩叠嶂( ) (2)飞漱其间( )

(3)良多趣味( ) (4)属引凄异( )

小题2:下列句中划线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而忘操之拔山倒树而来B.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C.项为之强以丛草为林D.物外之趣春冬之时小题3:翻译下列各句。(6分)

(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3分)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3分)

小题4:文中的画线句,是从什么角度写景的?这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2分)

小题5:你能写出有关“三峡”的两句诗吗?(2分)参考答案:

小题1:(1)直立像屏障的山峰 (2)冲荡 (3)的确,实在 (4)连续(各1分)

小题1:D(3分)

小题1:(1)到了夏天,江水暴涨,漫上两岸的山陵,上下航行的船都阻隔断了。(3分)(2)即使是骑着奔驰的快马,驾着长风,也不如船行得快啊。(3分)

小题1:是从听觉方面写景的。(1分)描写了三峡秋天凄清的特点,渲染了一种凄异的气氛,使人感到无限的悲凉(1分)。(注意:意境须答出“景”与“情”)

小题1: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杜甫 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杜甫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 (2分)

小题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即可,有时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

小题1:本题考查对文言虚词的理解能力,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即可。D项中“之”都是“的”的意思。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要求具有落实重点词语的能力,不能遗漏,同时要与上下文连贯,有时还要补出省略的主语,同时要抓住其中的关键字。

小题1:本题考查描写景物的方法以及作用的能力。结合文中具体句子进行分析即可。

小题1:本题是一道开放题。写出的诗句只要与“三峡”有关即可。

三峡阅读答案(11)

告别三峡

赵本夫

告别三峡,已经讲了几年。其间除去旅游部门炒作的成分,全国和世界各地的游客,多是怀着真诚惜别的心情去三峡的。长江浩浩荡荡,自由自在地奔腾了亿万年,第一次被人类强行改变它的面目。今年六月大坝蓄水后,上游六百多公里的长江,将变成一个狭长而巨大的水库,三峡将不再是昔日的三峡,长江也不再是过去的长江了。它将失去许多原始的形态和野性,变得温顺、驯服。建造三峡大坝是经过科学论证的,我们不怀疑它将在防洪、发电、航运等诸多方面发挥特殊的功用。但当这条亘古以来一直追求自由的大水终被锁住时,人们还是蓦然生出一种怜惜、怅然和失落。

去年十月底,我终于去了三峡。正是深秋时节,长江两岸的山峦有些冷峻之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我的确感受到了大江的气势。但老实说,三峡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美丽奇伟,山不够绿,水也不够清,浑黄的江水泥汤一样翻滚流淌。江面上往来船只很多,有客轮,那上头满载着告别三峡的游人;也有货船,装满各种各样的物资,船体吃水很深,看了让人揪心。江面繁忙而嘈杂,即使面对美景,也少了从容欣赏的情趣,只感到一种紧迫和忙乱。此时,距三峡明渠截流只有几天的时间了,届时将要断航,该运的急用的货物要赶快运出,天南海北赶来的游客要最后看一眼原始的三峡。那时,我和所有的游客一样,都显得多情而惆怅。但在后来的日子里,当我实地目睹了涪陵、万州、云阳、巫山等地移民拆迁的许多现场后,却突然发现自己和游人的多情惆怅是多么的空洞。

在整个三峡库区,有一百多万移民,其中有十二万人迁去外省定居,剩下的或远或近,也都要离开自己的家园。长江两岸,到处可见残墙断壁,瓦砾成堆,一座座县城,一个个乡镇和村落,全都成了废墟。百万移民为三峡工程建设所作出的巨大牺牲,他们舍弃祖辈生活的土地远离家乡的故事,搬走前夜一村人在露天场地上喝告别酒时相拥而泣的场面,临行前向滔滔长江向已成废墟的故土磕头祭拜的情景,一次次让我动容,让我顿生敬意。那时我才真切感到,他们才是告别三峡的主角。游人的告别只是一个概念一个情结一种诗情,而百万移民的告别才是实实在在撕心裂肺感天动地的。

告别不一定都是坏事。在远离长江的地方,我同样也看到了一座座崭新的城市和村镇,三峡移民已经开始新的生活,建设新的家园。其实,在今天的中国,移民已不应再被看成苦难的象征。中国所有的城市都在急速发展,正是因为新移民走了进来。而为数更多的遍布全国的打工族和流动人口,正像鸟儿寻找新的栖息之地,随时准备把家乡作故乡,把他乡作家乡。在人类历史上,移民总是伴随着苦难和生离死别,但同时也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乃至人种的优化。移民从来就是一股活水。当年,如果没有欧洲移民,就不会有今天的美利坚。中国人固守家园,终老一生的传统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移民正成为当今中国具有活力和开拓精神的一个群体。(20xx.2.14)

1.梳理文章结构,回答下列问题:

(1)文章在材料安排上有何特点?

(2)“告别不一定都是坏事”这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

2.全文渗透着作者告别三峡的强烈情感,请具体说明其情感的变化。

3.文章第三段中写三峡移民告别时“相拥而泣”、临行前“磕头祭拜”,第四段又写“中国人固守家园,终老一生的传统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这样写是否矛盾?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

1.(1)①以“告别”为中心②感性到理性(层层深入) (2)①过渡②总领后文

2.由惆怅而失落到感动与崇敬,再由感动与崇敬到肯定和褒扬。①惆怅而失落②感动与崇敬③肯定和褒扬

3.(1)不矛盾。(2)前者是从情感的角度着笔,后者是从思想观念的角度着笔。①“喝告别酒时相拥而泣……”向滔滔长江向已成废墟的故土磕头祭拜”表现的是与故人故土的难舍难分、依依惜别的故乡情怀。②“搬走”“临行”正说明了三峡移民顾全大局而奔赴他乡,并非固守家园而终老一生。移民们安土重迁的传统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对故土的深厚情感。

三峡阅读答案(12)

三 峡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 辨析划线词义:

(1)绝①绝巘多生怪柏( ) ②哀转久绝( )

(2)其①飞漱其间( ) ②其间千二百里( )

(3)自①自非亭午夜分( ) ②自三峡七百里中( )

(4)三①巴东三峡巫峡长( ) ②猿鸣三声泪沾裳( )

2、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空谷传响,哀转久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的最后一段描写的是三峡哪一时节的景色?渔歌的引用给文章增添了什么色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三峡》的第②段与这首诗的__________句相印证,都表现了夏天三峡水流湍急的特点;文章第④段与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相对应。

参考答案:

1、(1)①极;

②消失

(2)①他们;

②这

(3)①如果;

②在

(4)①数词;

②多次

2、(1)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2)(声音)回响在空旷的山谷中,很长时间才消失。

3、深秋时节的景象忧郁的色彩

4、一、二、四句 两岸猿声啼不住。

三峡阅读答案(13)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0.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至于/夏水襄陵

B.绝 /多生怪柏

C.虽/乘奔御风

D.常有高/猿长啸

11.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隐天蔽日(隐瞒)

B.良多趣味(确实)

C.绝多巘生怪柏(山峰)

D.哀转久绝(消失)

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春冬之时”中的“之”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何陋之有

B.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C.已而之细柳营

D.策之不以其道

13.下面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本文第一段写山势,先写其连绵不断,再写其高耸。

B.本文第二段写水势,先写水之速,再写水之盛。

C.作者将景物寓于四季变化中来描写,将静态景物动态化。

D.本文描写了大自然无比雄伟壮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怀。

1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语句的大意。(4分)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文: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文:

参考答案:

10.D(“高猿”是一个偏正式的语言单位,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不停顿)

11.A(“隐”是“遮蔽”的'意思)

12.B(A项是表倒装的助词,可不译;C项是动词,“去”的意思;D项是代词,“它”的意思;题干中的例句与B项都是结构助词,“的”意思)

13.B(选文第二段先写水之盛,再写水之速)

(以上四道选择题均为2分)

14.(1)如果不是(晴朗的)正午或半夜(1分),是不能见到日月的(1分)。

(2)即使骑着马,驾着风(1分),也没有这样迅速(1分)。

三峡阅读答案(14)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郦道元堪称写水的高手,他用“ , ”描写水势盛大,又用“ , ”描写江水清澈,语言凝练而意蕴丰富。(用原文的语句填空)

3.文末描写“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突现了三峡的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

1.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2.夏水襄陵 沿溯阻绝 素湍绿潭 回清倒影

3.一是突现了三峡秋季凄清肃杀的环境特点;二是突现三峡山高、峡长、岭连的地形特点。

三峡阅读答案(15)

三峡阅读题目及答案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小题1: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思。(4分)

⑴不见曦月 曦:

⑵沿溯阻绝 沿:

⑶晴初霜旦 初:

⑷属引凄异 引: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

⑴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⑵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小题3:作者从俯视的角度,描写了春冬之时三峡什么样的景物?(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

⑴日光,这里指太阳

⑵顺流而下

⑶刚刚

⑷延长。

小题2:

⑴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丝毫没有中断的地方。

⑵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小题3: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三峡阅读答案(16)

三峡阅读训练及答案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谳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处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本文选自《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是北魏著名的__________家、__________家。

2、解释下列词语。

①略无阙处略无——________阙——________②隐天蔽日隐——________

③良多趣味良——__________④属引凄异属引——________

⑤沿溯阻绝沿——__________溯——_________⑥或王命急宣宣——__________

3、下列句子中加粗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或王命急宣或异二者之为

B、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C、哀转久绝绝谳多生怪柏

D、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

4、文段写景抓住了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先写山,突出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后写水,则描绘不同_________的不同景象。

5、文中画线的部分可以用李白的两句诗来表现,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全文看,第④段中引用渔者歌谣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水经注》、郦道元、地理学家、散文家

2、①一点没有,完全没有;断缺②遮蔽③确实,实在④连续不断⑤顺流而下;逆流而上⑥宣布,传达

3、D

4、连绵不断 、隐天蔽日;季节

5、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6、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

7、①在春、冬两个季节,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②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是看不到太阳或月亮的。

三峡阅读答案(17)

三峡阅读及答案最新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小题1】解释划线的字词。(3分)

①略无阙处( )

② 夏水襄陵 ( )

③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小题2】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小题3】郦道元堪称写水的高手,他用“ , ”描写水势盛大,又用“ , ”描写江水清澈,语言凝练而意蕴丰富。(用原文的语句填空)(4分)

【小题4】文末描写“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突现了三峡的什么特点?(4分)

答案

【小题1】①通“缺”,中断 ② 上 ③快

【小题2】① 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②时常有高处的猿猴放声长叫,声音连续不断,异常凄凉怪异。

【小题3】夏水襄陵 沿溯阻绝 素湍绿潭 回清倒影

【小题4】一是突现了三峡秋季凄清肃杀的环境特点;二是突现三峡山高、峡长、岭连的地形特点。

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文言词汇的理解应注意:“阙”在这里通“缺”,中断的意思,不能与诗句“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中的“阙(借指宫殿或京城)”的意思相混;“襄”古意是指“冲上”的意思,今意一般只作地名,就是指襄阳或荆襄一带;“疾”在这里是“快”的意思,不能与“寡人无疾”《扁鹊见蔡桓公》中的“疾(疾病)”意思相混。

考点:本题考查对文言字词的理解能力。

点评: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考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在理解时,除了根据具体的语境,还要注意一些字的特殊用法。

【小题2】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①句中的关键词有“自(这里是如果的意思)”,不能与“自三峡七百里中”中的“自(在)”意思相混。“亭午(正午)”“夜分(半夜)”“曦(这里指太阳)”;②句中的关键词有“属(这里是连续的意思)”“引(延长)“异(怪异)”等。另外,①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运用了互文,理解时要按照“自非亭午,不见曦;自非夜分,不见月”的结构理解。最后把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翻译语句的能力。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翻译的标准是三个字:信、达、雅。对于学生而言,能达到前两个标准“信”(准确无误)和“达”(通顺流畅)就很不错了。因为中考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特殊句式的判断要求较高。

【小题3】试题分析:题干中“水势盛大”和“江水清澈”是审题的关键。文中用“夏水襄陵, 沿溯阻绝”两句描写水势盛大;用“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两句描写江水清澈。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点评:做题时,要先审题,再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确定答题范围。文言文和现代文的做题道理是一样的,只不过文言文理解起来更要根据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来做推断,做到整体感知。另外,在确定答案后,书写时不能写错别字。

【小题4】试题分析:作者写秋峡以代表性事物“猿”来表现,“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是直接叙述猿声的凄凉怪异。写猿又围绕着“山”和“哀”两个重点,从而显示秋峡的特色。以“高”形容猿,指明是高山上的猿,以“长”形容啸,送声长远,暗示是在长峡之中。“空谷传响”,直言在山中。“久绝”,照应前文“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从猿鸣之中,使人进一步体会到山高、岭连、峡窄、水长,同时山猿哀鸣,渲染了秋天的萧瑟气氛。

考点:这是对文章句子进行赏析的考点。

点评:结合语境,对句子进行赏析是重要的考点之一。一般来说,要求学生赏析的句子往往具有某一特色,或是修辞,或是表达方式,或是遣词造句,这就要求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通常解题思路是:先写出句子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最后写出表达效果。

三峡阅读答案(18)

《三峡》节选阅读答案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绝谳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水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清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将空缺的语句填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粗词的含义。

(1)沿溯阻绝 溯:________________

(2)良多趣味 良:________________

3、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原句: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划线的语句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三段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_______________”的'静景,也描写了“_____________”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用文中语句回答)

参考答案:

1、素湍绿谭,回清倒影。

2、(1)逆流而上

(2)确实、实在。

3、即使骑着快马驾着风,也不会这么快呀。

4、侧面描写,烘托出三峡夏季水势之大和流速之快。

5、“素湍绿谭,回清倒影。”;“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三峡阅读答案(19)

读三峡阅读答案

①“船窗低亚小栏干,竟日青山画里看”。我满怀着四十余年的渴慕,放舟江上,畅游三峡,饱览着山川胜景。

②三峡,这部上接苍冥、下临江底,近四百里长的硕大无朋的典籍,是异常古老的。早在语言文字出现之前,不,应该说早在混沌初开、乾坤始奠之际,它就已经摊开在这里了。它的每一叠岩页,都是历史老人留下的回音壁,里面镂刻着岁月的屐痕。

③我们不能设想在自己有限的一生中,读尽它的无限内涵,但总可以观嬗变于烟波浩淼之外,启哲思于残编断简之中。作为现实与有限的.存在物,人们徜徉其间,一种对山川形胜的原始恋情与源远流长的历史激动会不期而然地被呼唤出来。

④早在五千年前,这锦山秀水就曾闪烁着大溪文化的异彩。两千年前,扁舟一叶从那条唤作香溪的水流里,载出一位绝代佳姝。“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不独闾里之荣,也是邦家之光。两汉之交,公孙述枭踞白帝城,跃马称帝。过了三周甲子,这里又成了吴蜀争雄的战场,年轻的陆逊创了“火烧连营七百里”的赫赫战功。刘先主永安宫一病不起,将他的嗣子、未竟事业连同未来的千般险阻,一股脑儿托付给他的军师。诸葛公神机妙算,在鱼腹浦摆下了“八阵图”……

⑤今日舟行访古,不仅史迹久湮而且江山亦不可复识矣。以诗而言,巫山十二峰可以说是一部不是靠语言文字,而是由境界氛围酿成的朦胧诗卷。两岸诸峰时隐时现,忽近忽远,笼罩在云气氤氲、雨意迷离的万古空朦之中,透出一种“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的朦胧意态。比之以绘画,巫山十二峰无疑是整个三峡风景线上一条最为雄奇秀美的山水画廊。在这里,钩皴点染、浓淡干湿、阴阳向背、疏密虚实等各种表现手法兼备毕具。那群峰竞秀、断崖千尺的高峡奇观,宛如刀锋峻劲、层次分明的版画。而云封雾障中的似有若无,令人神凝意远的万叠青峦,则与水墨画同其韵致。

⑥著名学者王国维有过“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三种之境界”的说法,还有人把绘画分为写实、传神、悟妙三个层次。我以为,读三峡可能也有三种灵境:_____读之,止于心灵对自然美的直接感悟,目注神驰,怦然心动。_____读之,会感到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景物交融互渗,物我融为一体,亦即辛弃疾词中所说的:“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______读之,则深入画境,浓酣忘我,“冲然而澹,悠然而远”,进入《易经》中那“天地因蕴,万物化醇”的灵境,此刻该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了。(本文有删改)

阅读题:

1.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②段中加点的“摊开”一词为什么用得好。(2分)

2.请将“卒”、“始”、“再”三个词按正确顺序填写到第⑥段中的横线上。(2分)

3.第⑥段中引用了“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一句诗。请写出这句诗的作者。(1分)

4.你对三峡的风物(如山峰、溪水、森林、云霞……)有怎样的感悟?请任选一项,仿照第②段中划波浪线的句子写出你对它的感悟。(4分)

它的____,都是______,里面______。

5.文章第④段回顾了宜昌的历史风云。你还知道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哪些历史故事?请简要讲述一个(不超过30字)。(3分)

参考答案:

1、(2分)作者在上文把三峡比作一部“上接苍冥、下临江底,近四百里长的硕大无朋的典籍”,在这里用“摊开”与前文呼应,语言生动形象。意近即可。

2、(2分)始;再;卒。

3、(1分)陶渊明(潜)。

4、(4分)示例:它的每一片云霞,都是巫山神女挥舞的锦绣,里面编织着峡江的梦想。比喻贴切得2分,内涵表达准确得2分。

5、(3分)略。本土特色鲜明,故事梗概清楚,语言流畅自然各占1分。

三峡阅读答案(20)

三峡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三峡阅读理解

三峡阅读原文及题目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一、解释加点的字词。

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

4、素湍绿潭。

5、飞漱其间。

6、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7、每至晴初霜旦。

8、属引凄异。

二、翻译下列句子

9、自非亭午夜分不见羲月。

10、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12、素湍绿潭,回清倒。

13、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14、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15、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16、常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17、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三、回答以下问题

18、《三峡》中从视觉角度描写两岸连山的句子是什么?

19、《三峡》中描写夏季三峡景色的句子?

20、《三峡》中描写三峡春冬之景的句子?

21、《三峡》中描写秋季三峡景色的句子?

22、用原文回答:

表现群山高峻的句子是:

表现水流急速的句子是:

表现春冬清流缓的句子是:

表现秋季凄清萧瑟的句子是:

23、文章结尾引用了渔者的歌词,有什么作用?

24、把下列句子的划线部分改写成一副对联用来作“画卷”的修辞语。

经过几百个日日夜夜的奋战,长江截流工程终于胜利完成,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在长江边展开了一幅把五千里长江斩断,把三峡无数山峰锁住的神奇画卷。

三峡阅读答案

1、自:从,由。略:完全。阙:通“缺”空缺。

2、至于:到了。襄:漫上。溯:逆流而下。

3、虽:即使。奔:这里指快跑的马。御:驾。

4、湍:急流的水。

5、漱:冲刷

6、曦:阳光,这里指太阳。

7、至:到。霜旦:下霜的早晨。

8、属(zhǔ)引:接连不断。

9、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10、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

11、至于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航路都被阻绝了。

12、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影着各种景物的影子。1

3、悬泉和瀑布在那里飞流冲荡。

14、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盛,实在有很多趣味。

15、每当到了初晴或结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

16、有时高处的猿猴放声长叫,声音持续不断,异常凄凉。

17、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18、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19、至于夏水襄陵,沿泝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0、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1、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22、表现群山高峻的句子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表现水流急速的句子是: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表现春冬清流缓的句子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表现秋季凄清萧瑟的句子是:林寒涧肃,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23、衬托“晴初霜旦”之时“林寒涧肃”的凄凉情景,渲染萧瑟的气氛

24、斩断长江千里水,锁住三峡无数峰。

三峡读后感

三峡,中国有名的壮丽河山,承载着中国数千年文化。尽管秦国覆灭,它还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尽管唐朝衰亡,它还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气象万千,依旧不变的是三峡春冬之时的“清荣峻茂”,晴初霜旦时的“林寒涧肃”,还有那连峰间侧身而立的神女。尽管李白早已顺江流下,但人们还能把萎弱的生命企求交付给神女……

那美丽的山河啊!令无数人惋惜,令无数人震撼。“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沉浮雨打萍。”“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尽折腰。”那么,与文人骚客,与历史文化并存的河山又是什么?我们又能知道什么?

三峡,两山中穿一水,河流之间,无限的乐趣皆在山中了。从一条蜿蜒在历史的长河中,仰望高峻的山,想来都觉欣喜。随口念出“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又给此情此景添上浪漫的篇章。

坐船穿行,仿佛在历史中行走。文化留在世间,历史引人怀念,心中便赫然荡漾着民族情。一种爱与感激,荣誉与兴衰,恨与沮丧,在东方刚刚苏醒的雄狮与龙的传人心中一齐绽放,在这里,心已迈过年龄的界限,与历史一同成长。

想着,想着,又回到现实生活中。路在脚下,我希望有一天我也能去领略三峡。

三峡的中心思想

通过三峡形势和四季景色的描绘,显示了祖国河山的雄内伟壮丽容,表现了作者深爱祖国河山之情,同时抒发了对渔民艰险、痛苦生活的悲悯。

【微语】心中有梦,脚下就有力量;心中有爱,世界就充满温暖。

温馨提示:本文【三峡阅读答案(合集20篇)】由作者教育大笔记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学分高考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上一篇 六一居士传阅读答案(
上一篇 石榴教学设计(必备18
相关推荐
热门资讯
  1. 1 31省区市新增本土确诊37例(全国疫情最新报
  2. 2 向上级请求批准的请示范文(关于请求同意的
  3. 3 2022国考今起报名(明年国考今起报名时间公
  4. 4 31省区市新增本土确诊13例(全国疫情新增最
  5. 5 带福字的吉祥语六个字(关于福禄寿喜财的成
  6. 6 有关地理知识的古诗词
  7. 7 入则孝全文带拼音加翻译(弟子规入则孝篇原
  8. 8 有关中秋节的诗句硬笔书法
  9. 9 关于愁的诗句有哪些(表达愁的诗句大全)
  10. 10 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阴符经的惊天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