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假字
曲终收拔当心画(画通划)
钿头银篦击节碎(篦通金字旁的篦,密齿梳)
二、古今异义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明年:古:第二年今:指今年的下一年)
老大嫁作商人妇(老大:古:年纪大了今:长子、长兄等)
又闻此语重唧唧(唧唧:古:叹息声今:一般指虫鸣)
因为长句(因为:古:因此写了今:表原因)
暮去朝来颜色故(颜色:古:容貌今:色彩)
凄凄不似向前声(向前:古:刚才今:朝向前方(面))
三、一词多义
(1)言
感斯人言(言:话语)
凡六百一十六言(言:字)
自言本是京城女(言L:说)
(2)命
遂命酒(命:吩咐,命令)
命曰[琵琶行](命:取名)
(3)为
因为长句(v写、作)
初为【霓裳】后【六幺】(为:弹奏)
为君翻作【琵琶行】(为:介词,为、替)
(4)暂
凝绝不通声暂歇(暂:副词,短暂)
如听仙乐耳暂明(暂:副词,顿时、忽然)
(5)幽
别有幽愁暗恨生(幽:深沉)
幽咽泉流冰下难(幽:形容低微,隐晦,不畅达)
野芳发而幽香(幽:清幽幽的)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幽:昏暗)
(6)语
琵琶声停欲语迟(语:说话,回答)
今夜闻君琵琶语(语:曲)
(7)暗
寻声暗问弹者谁(轻声地)
别有幽愁暗恨生(隐藏的)
偏听则暗(糊涂,愚昧)
四、词类活用
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遂命酒(酒:名词作动词,摆酒席)
歌以赠之(歌:名词作动词,作诗)
商人重利轻别离(重、轻:形容词作动词,看重、轻视)
五、文言句式
1、倒装句
转徒于江湖间(于江湖间,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于穆,曹二善才,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2、省略句
问其人,本(是)长安倡女
送客(于)湓浦口
使(之)快弹数曲
沉吟放拔插(于)弦中
3、被动句
感斯人言
一、实词
言:
感斯人言话,名词
凡六百一十六言字,名词
自言本是京城女说,动词
数:
使快弹数曲几,表不确定的数目,数词
一曲红绡不知数数量,名词
语:
琵琶声停欲语迟说话,回答,动词
今夜闻君琵琶语曲,名词
为:
因为长句写,创作,动词wéi
初为《霓裳》后《六幺》弹奏,动词wéi
为君翻作《琵琶行》替、给,介词wèi
轻:
轻拢慢捻轻轻,形容词
商人重利轻别离轻视,动词
泣:
满座重闻皆掩泣哭泣,动词
座中泣下谁最多眼泪,名词
二、古今异义词
因为:古:两个词,于是创作。今:表原因的连词。
阑干:古:参差错杂,纵横散乱。今:用木、石、钢材制成的拦挡物。
向前:古:从前、刚才。今:介词和方位名词构成的两个词。
老大:古:年龄大。今:兄弟排行第一。
颜色:古:神态、脸色。今:色彩
三、文言句式
歌以赠之宾语前置
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介宾短语后置;于,向
转徙于江湖间介宾短语后置;于,在
本(是)长安倡女省略句,省略谓语
使(之)快弹数曲省略句,之,琵琶女
送客(于)湓浦口省略句,于,在
一、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字的通假意义。
曲终收拔当心画。“画”通“划”,
钿头银篦击节碎。“篦”通“鎞”,密齿梳。
二、找出下列句中含古今异义的词,并解释其古今意义。
老大嫁作商人妇。
老大,古义:年纪大了;今义:长子,兄弟排行第一。
铁骑突出刀枪鸣。
突出,古义:快速冲出;今义:①冲出;②鼓出来;③超出一般地显露出来;④使超出一般。
整顿衣裳起敛容。
整顿,古义:整理;今义:今义:使紊乱的变为整齐,使不健全的健全起来。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
明年:古:第二年 今:指今年的下一年。
又闻此语重唧唧。
唧唧:古:叹息声 今:一般指虫鸣。
因为长句。
因为:古义:因此写了,于是创作;今义:表原因。
暮去朝来颜色故。
颜色:古义:容貌 今义:色彩。
梦啼妆泪红阑干。
阑干:古:参差错杂,纵横散乱。今:用木、石、钢材制成的拦挡物。
凄凄不似向前声。
向前:古义:刚才 今义:朝向前方(面)。
三、找出下列句中的词的词类活用意义。
歌以赠之。歌:名词作动词,作诗。
浔阳江头夜送客。夜:名词作状语,在晚上。
商人重利轻别离。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重,看重;轻:意动用法,以…为轻,看轻。
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遂命酒。酒:名词作动词,摆酒席。
四、解释下列句中一词多义词的意义。
是:
是夕始觉有迁谪意。这,此。
自言本是京城女。表示肯定、判断。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认为…正确。
觉今是而昨非:正确。
命:
命曰《琵琶行》。命名。
死生有命。命运。
遂命酒。叫,吩咐,命令。
自命不凡。认为。
言:
感斯人言。言:话语。
凡六百一十六言。言:字。
自言本是京城女。言:说。
为:
因为长句。写、作。
初为霓裳后六幺。为:弹奏。
为君翻作琵琶行。为:介词,为、替。
暂:
凝较不通声暂歇。暂:副词,短暂。
如听仙乐耳暂明。暂:副词,顿时、忽然。
幽:
别有幽愁暗恨生。幽:深沉。
幽咽泉流冰下难。幽:形容低微,隐晦,不畅达。
野芳发而幽香。幽:清幽幽的。
较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幽:昏暗。
语:
琵琶声停欲语迟。语:说话,回答。
今夜闻君琵琶语。语:曲。
暗:
寻声暗问弹者谁(轻声地)
别有幽愁暗恨生(隐藏的)
偏听则暗(糊涂,愚昧)
泣:
满座重闻皆掩泣 哭泣,动词。
座中泣下谁最多 眼泪,名词。
五、指出下列句中文言特殊句式。
送客(于)湓浦口。省略介词。
转徒于江湖间。“于江湖间转徙”,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句。
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尝于穆,曹二善才学琵琶”,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句。
感斯人言。被动句。
歌以赠之。状语后置句。
本(是)长安倡女。省略谓语。
送客(于)湓浦口。省略介词。
使(之)快弹数曲。省略宾语。
沉吟放拔插(于)弦中。省略介词。
1、通假字
钿头银篦击节碎(“篦”通“鎞”,钗,古代妇女别在发髻上的一种首饰)
2、古今异义
(1)明年秋(古:第二年 ,今:今年的下一年 )
(2)因为长句(古:因此创作,今:表示原因,常跟“所以”连用,表示因果关系。)
(3)因为长句(古:指七言诗,唐代的习惯说法。今:因表达需要而字数较多的句子)
(4)铁骑突出刀枪鸣(古:突然冲出。今:多指表现不一般。 )
(5)曲终收拨当心画(古:正中。句中指冲着弦的正中部位。今:小心,留神)
(6)整顿衣裳起敛容(古:整理,修饰 。今:使紊乱的变为整齐,使不健全的健全起来。)
(7)秋月春风等闲度(古:随便的,轻易地。今:指平常普通。 )
(8)弟走从军阿姨死(古:指鸨母。今:多用以称呼跟母亲辈分相同、年纪差不多不一定有亲属关系的妇女。)
(9)暮去朝来颜色故(古:面色。今: 指色彩 )
(10)去来江口守空船(古:走了以后。来,语助词,无实义。今:前去又回来,相当于来回。)
(11)夜深忽梦少年时(古:指年轻时。今:指十岁到十五六岁的未成年人)
(12)老大嫁作商人归(古:年龄大了。今:排行第一的人,多用以称呼兄弟姐妹中排行最大的)
(13)呕哑嘲哳难为听 古:不堪。今:①使人为难 ②多亏(指做了不容易做的事)
(14)凄凄不似向前声(古:刚才,先前。今:向前方,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
(15)又闻此语重唧唧(古:叹息声 ,今:拟声词,形容虫叫声等 )
3、词类活用:
(1)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
(2)遂命酒(酒,名词用作动词,摆酒席。)
(3)因为长句,歌以赠之(歌,名词作动词,作歌 )
(4)命曰《琵琶行》(命,名词作动词,命名,取名)
(5)浔阳江头夜送客(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
(6)钿头银篦击节碎(碎,形容词作动词,敲碎)
(7)商人重利轻别离(重,后面带了宾语“利”用作动词,看重;轻,后面带了宾语,用作动词,轻视。 )
(8)梦啼妆泪红阑干(梦,名词作状语,在梦里。)
(9)江州司马青衫湿(湿,形容词作动词,被浸湿)
(10)血色罗裙翻酒污。(污,被动,被玷污)
4、特殊句式:
(1)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被动句)
(2)问其人,本长安倡女。("本"后省略动词谓语"是"。)
(3)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介词结构后置。介词结构"于穆、曹二善才"放在动词"学后"作补语。"于"相当于"向"。)
(4)使快弹数曲。("使"后省略宾语"之",指"琵琶女"。)
(5)转徙于江湖间。(介词结构后置。"于江湖间"作动词"转徙"的补语。"于"相当于"在"。)
(6)感斯人言。("感"后省略介词"于"。"于"相当于"在"。)
5、文言实词
言
①感斯人言(话,名词)
②凡六百一十六言(字,名词)
③自言本是京城女(说,动词)
④东船西舫悄无言(声音,名词)
命
①遂命酒 (吩咐,动词)
②命曰《琵琶行》(命名,取名,动词)
数①使快弹数曲(几,数词)
②一曲红綃不知数(数量,名词)
是①是夕始觉有迁谪意(这,此,指示代词)
②自言本是京城女(是,动词,表判断)
语
①琵琶声停欲语迟(说话,回答,动词)
②今夜闻君琵琶语(曲,名词)
③间关莺语花底滑(蹄叫,动词)
轻
①轻拢慢捻抹复挑(轻轻地,形容词)
②商人重利轻别离(轻视,动词)
暂
① 凝绝不通声暂歇(短暂,副词)
②如听仙乐耳暂明(忽然,一下子,副词)
泣①满座重闻皆掩泣(哭泣,动词)
②座中泣下谁最多(眼泪,名词)
转
① 却坐促弦弦转急(更,越,副词)
②转徙于江湖间(辗转,动词)
③转轴拨弦三两声(转动,动词)
辞
①我从去年辞帝京(离开,辞别,动词)
②莫辞更坐弹一曲(推辞,动词)
③归去来兮辞(古代的一种文体,名词)
为
①委身为贾人妇(做,动词)
②因为长句(写,动词)
③初为《霓裳》后《六幺》(弹奏,动词)
④为君翻作《琵琶行》(替,给,动词)
相①移船相近邀相见(互相,副词)
②相逢何必曾相识(表示动作,偏指一方)
拨①转轴拨弦三两声(拨动,动词)
②曲终收拨当心画(拨子,名词)
重
①添酒回灯重开宴(重新,副词)
②商人重利轻别离(重视,副词)
③又闻此语重唧唧(更加,副词)
声①凄凄不似向前声(音调,名词)
②忽闻水上琵琶声(声音,名词)6、文言虚词
于①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向,介词)
②转徙于江湖间(在,介词)
一、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字的通假意义。
曲终收拔当心画。“画”通“划”,
钿头银篦击节碎。“篦”通“鎞”,密齿梳。
二、找出下列句中含古今异义的词,并解释其古今意义。
老大嫁作商人妇。
老大,古义:年纪大了;今义:长子,兄弟排行第一。
铁骑突出刀枪鸣。
突出,古义:快速冲出;今义:①冲出;②鼓出来;③超出一般地显露出来;④使超出一般。
整顿衣裳起敛容。
整顿,古义:整理;今义:今义:使紊乱的变为整齐,使不健全的健全起来。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
明年:古:第二年 今:指今年的下一年。
又闻此语重唧唧。
唧唧:古:叹息声 今:一般指虫鸣。
因为长句。
因为:古义:因此写了,于是创作;今义:表原因。
暮去朝来颜色故。
颜色:古义:容貌 今义:色彩。
梦啼妆泪红阑干。
阑干:古:参差错杂,纵横散乱。今:用木、石、钢材制成的拦挡物。
凄凄不似向前声。
向前:古义:刚才 今义:朝向前方(面)。
三、找出下列句中的词的词类活用意义。
歌以赠之。歌:名词作动词,作诗。
浔阳江头夜送客。夜:名词作状语,在晚上。
商人重利轻别离。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重,看重;轻:意动用法,以…为轻,看轻。
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遂命酒。酒:名词作动词,摆酒席。
四、解释下列句中一词多义词的意义。
是:
是夕始觉有迁谪意。这,此。
自言本是京城女。表示肯定、判断。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认为…正确。
觉今是而昨非:正确。
命:
命曰《琵琶行》。命名。
死生有命。命运。
遂命酒。叫,吩咐,命令。
自命不凡。认为。
言:
感斯人言。言:话语。
凡六百一十六言。言:字。
自言本是京城女。言:说。
为:
因为长句。写、作。
初为霓裳后六幺。为:弹奏。
为君翻作琵琶行。为:介词,为、替。
暂:
凝较不通声暂歇。暂:副词,短暂。
如听仙乐耳暂明。暂:副词,顿时、忽然。
幽:
别有幽愁暗恨生。幽:深沉。
幽咽泉流冰下难。幽:形容低微,隐晦,不畅达。
野芳发而幽香。幽:清幽幽的。
较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幽:昏暗。
语:
琵琶声停欲语迟。语:说话,回答。
今夜闻君琵琶语。语:曲。
暗:
寻声暗问弹者谁(轻声地)
别有幽愁暗恨生(隐藏的)
偏听则暗(糊涂,愚昧)
泣:
满座重闻皆掩泣 哭泣,动词。
座中泣下谁最多 眼泪,名词。
五、指出下列句中文言特殊句式。
送客(于)湓浦口。省略介词。
转徒于江湖间。“于江湖间转徙”,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句。
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尝于穆,曹二善才学琵琶”,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句。
感斯人言。被动句。
歌以赠之。状语后置句。
本(是)长安倡女。省略谓语。
送客(于)湓浦口。省略介词。
使(之)快弹数曲。省略宾语。
沉吟放拔插(于)弦中。省略介词。
《琵琶行》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秋,时白居易四十五岁,任江州司马。白居易在元和十年以前先是任左拾遗,后又任左赞善大夫。元和十年六月,唐朝藩镇势力派刺客在长安街头刺死了宰相武元衡,刺伤了御史中丞裴度,朝野大哗。藩镇势力在朝中的代言人又进一步提出要求罢免裴度,以安藩镇的“反侧”之心。
这时白居易挺身而出,坚决主张讨贼,认为否则国将不国。白居易这种主张本来是对的,但因为他平素写讽喻诗得罪了许多朝廷的权贵,于是有人就说他官小位卑,擅越职分。再加上有人给他罗织罪名,于是贬之为江州司马。
江州的州治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司马是刺史的助手,听起来也像是不错,但实际上在中唐时期这个职位是专门安置“犯罪”官员的,是变相发配到某地去接受监督看管的。这件事对白居易影响很大,是他思想变化的转折点,从此他早期的斗争锐气逐渐销磨,消极情绪日渐其多。
《琵琶行》作于他贬官到江州的第二年,作品借着叙述琵琶女的高超演技和她的凄凉身世,抒发了作者个人政治上受打击、遭贬斥的抑郁悲凄之情。在这里,诗人把一个倡女视为自己的风尘知己,与她同病相怜,写人写己,哭己哭人,宦海的浮沉、生命的悲哀,全部融和为一体,因而使作品具有不同寻常的感染力。
【微语】天上一颗星,地上一座城,心里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