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清明的散文(汇总15篇)

711 篇文章
2024-08-12

关于清明的散文(1)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再一次念到这耳熟能详的诗句,了了28个字,会立刻让我们想到那个传统清明节时的场景。小雨、微风、行人,还有那打听酒家在哪里的不知何人。在传统清明节这样的氛围里,你会想到些什么呢?你的情绪又会是怎样的波动呢?

清明到了,不知道大家是否留意过,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都有一个固定的农历日子,而传统清明节却没有。为什么传统清明节每年都是用的是公历时间呢?因为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是依据太阳运行的轨迹而定的,属于阳历的范畴。传统清明节每年都在4月5日左右,前后仅相差一两天,而在农历里的日期却变化很大。今年的传统清明节是在阳历4月5日,也就是农历的三月初六。|这传统清明节,竟是这么特殊的一个节日。

传统清明节,又称寒食节,就是在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东西。这样的习俗,大概不知什么时候就渐渐消失了吧,但是传统清明节里最重要的事情,却在代代延续着。

每年的传统清明节,家里总会去折几根柳枝,插在门两旁。记忆中,奶奶告诉我那是辟邪的。很小的孩子会带上桃核,用一根红色的袋子穿起来,戴在手腕、脚腕或脖子上。那些桃核,总是觉得好看的。后来长大了,大人也不强求去戴了。再大一点的孩子,会在手腕脚腕上,系上至少三种颜色拧在一起的毛线,我总觉得那像是装饰,并且喜欢。传统清明节那天,小孩子都要吃鸡蛋,这是什么缘由已经忘记了,好像也不曾问过,或者是问过了,大人们也说不清楚,只是传统如此。这些个小传统,是南方没有的吧,因此在心里觉得珍惜呢!传统清明节里还有最主要的一个传统,那便是扫墓了。不论南方还是北方,都会在传统清明节那天带上家里的大大小小、带上祭祀用的东西,到亲人的墓前,怀念那曾经的人、曾经的岁月。常常是扫墓的人跟此时身旁的人一直说着什么,后来说着说着便哽咽起来,而后便泣不成声了。那些情绪,是对亲人的不舍啊。

传统清明节,让人想到的是怀念。天,灰蒙蒙的,犹若披上轻柔的薄纱,模糊不清,但此时我不能辨别,那模糊是因为下雨,还是因为自己的眼泪。

清明。在不知觉中,竟已到了。故乡的思念涌上心头,闷热地令人难以喘息,即使清明前都下着小雨,亦是清凉。

很久没有回故乡的人,是不是想嗅那里的草和空气,想看那里天然的植物和景观,想触摸那里纯净的一切,想尝那里美味的特产……心,更是向往那里,向往那里的纯净、那里的天然、那里的一切。

昔日的欢笑,昔日的清新,昔日的一切,只源于故乡的记忆,只是,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去看那记忆的故乡

望向窗外,依稀看到一个人焦急地跑着、跑着,大概是有什么急事吧。忽然那个人跌倒了,纸被风吹到了那个人的不远处,风尽情地将那个人纳入自己的怀抱。那个人张着嘴巴说了什么,抬着头望着天,苦笑溢满了那个人的嘴,虽然离得很远,依然能够感觉到那个人的悲伤。那个人就这样静静地站在风中,纸被风吹地到处都是,风将纸刮地面目全非,那个人并没有管。那个人把那把纸抓在了自己手里,离开了这里,离开了风的怀抱。风停了,丝缕光束自远方放射出来,尽管渺小。灰蒙的天终于“笑”了,灰暗的天逐渐被亮光吞噬,

不再冷了。丝丝暖流涌入心头。

太阳的光与风一样贪婪,一样照射着各处,害怕遗漏任何一处,害怕万物没有发现自己的到来。

风的痕迹依旧留着,清新的凉感依旧有着,只是变得很淡很淡。

这幅暗淡与光、这幅温暖与凄凉的画,就这样在清明绘成了。

也许每个清明,这画都是这样色彩分明。

忧愁清明啊,竟这样深刻地刻入我的心中。

就若那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不同寻常的节日。一雨点醒上帝泪,行人匆匆泪潸潸。孤独一人望灰天,心里怎能不忧愁?心溢慢愁怎可述,只有夜雨能晓之。

淡笑,溢慢嘴唇。

传统清明节,让人在祭奠逝者的同时,也在祭奠着自己的灵魂。

玻璃窗外,斑驳的旧墙,琉璃的瓦片,青石的板路,叙说着太多的情长,太多的苦短。推开了一扇窗,却关闭了一道门。时而感叹命运玩笑的可悲,却不忘感谢命运捉人的彻悟。彻头彻悟之后,总能让人清醒良久。碎步于万紫千红的花园,低行于人流攒动的都市,沉默中透着一丝悲许,悲许中透着一丝觉悟。

嘈杂视听,不绝于耳。窗外,树已常青,云已淡去,鸟已啼嬉。总想把美好的事物定格在美妙的时刻,纵然我笔走神龙,述写这一季的花败花落。可叹的是,如今笔已经生硬,墨已经枯竭,无法更好地诠释眼前的所见所景。抽绿的枝叶,鸟鸣的树荫。昭显出勃发之气,清纯之雅。沐浴在春的时节中,脑海中的许多杂念都已浮现出海。生命变幻,无奈于昨日的黄花,憧憬着明朝的初阳。在无数的跌跌撞撞中,人生的轨迹画出无数个抛物线。在经历了无数抛物线的轨迹后,我们的人生也都变成了水平线。隔阻了海天相会、虚实之间的吻眸。

清明前后这阴雨,让人无故的话起旧事,城南的老藤是否新绿,城南的红墙是否恢宏,城南的人们是否安逸。姑且让我遐想片缕,当作是古香留作,也大为不可。皎白的肤色,衬着一行憔悴,百无聊赖之时,翻看着一些散文杂句,孤想着一种情感,这种情感是离别,是欢聚——错综复杂,太多织网,网住了自己的思维。一种想哭不哭,想笑不笑的情愫,透明着悲伤的心境。

站在窗台,我打开了所有属于我故事的结局,嘴角不屑的微微上翘,嘲讽的面对这结局,一切故作风烟,飘渺在自己的天空。一些快意,涌上心头,或许,命运如至如此。喝作春风,饮自流。

清风徐来,有点小小的清新感,我在彼的天空,等待属于此的未来。乍暖乍寒,却听不出风的召唤,无暇的碧海幽天,诗化了彩云的记忆。那属于自己的悠悠岁月,迷迷人生。悄然远去的归鸟,扮作风尘,仆仆而来。清明前后,借着这天气,让我们想想那属于自己或是不属于自己的悲伤。从来不觉得悲伤是要极力避免的,在经常的快乐之后,缝上这一年一次的传统清明节,让我们专心地悲伤一次,为世间的种种,包括自己的灵魂。倘若怀念,那就好好地怀念,因为平时,我们大多会忘记了这样的怀念。倘若感慨,就好好地感慨,从骨子里涌出一种沉淀来,淹了这平日的浮夸,没了这往日的纠结。

传统清明节里有真切的悲,其实也是有着真切的喜的。在祭奠逝者之后,大可不必一直沉在这悲伤的情绪中。在祭奠自己的灵魂之后,也大可不必一直郁闷。这清明,为何会是在春天呢?大概就是为了抚慰我们悲伤过后的心吧!

回味少年时,传统清明节和雨,在我的印象中只是一幅优美的画卷。随风飘洒的细雨中,一位骑着马赶路的清贫诗人,俯身向着一个小牧童,牧童站在道旁,一手握着鞭子,一手遥遥指着间草房。草房上空,一面红色的酒幡在薄薄的细雨中时隐时现。这大概是源于杜牧的《清明》这首诗吧。在我无忧的岁月里,这首诗所给予我的就是这样一种恬美的意境。 少年无忧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就像童年放起的一只风筝,挣断了线,便消失的无影无踪,到处也寻觅不到了。在我的印象中,奶奶是一位慈祥的老人,对我很好,可能是我比较乖的缘故吧。奶奶走后,每年的清明和她的祭日,我心中都会很哀伤。有人说,对别人的思念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淡。我想,或许对于至爱亲人的思念恰恰与之相反吧。即使过了再长的时间,在每次忆起他们音容笑貌时,我们的心中总会有些说不出的感觉吧。哪怕是十年、几十年,这种感觉也不会减弱、消失,反而会变的更加强烈。正因如此,传统清明节才会成为一个流传千年的日子;清明时节的细雨,才会绵绵不绝地纷纷而至,这大概是对于人们心中哀愁的感应吧。但是回过头来想想,那逝去的人儿哪里愿意看到我们这样整日里哀愁,他们,是希望我们可以开开心心的吧。逝者长已矣,我们应该延续他们的快乐,在这世上好好活,活出他们的心声,活出我们的快乐!

传统清明节刚好在在春季,这个时候,是可以去踏青的吧。三两个好友,一同出游,只是简简单单地散步、聊天,累了便在这青草处席地而坐,喝着自带的茶,解了那纽扣,尽情地感受这一路的风景,岂不乐哉?看这春天里的油菜花,惊天动地,铺排好阵势,就像没有指挥和领唱的一群单纯女子,一张嘴,让人惊艳,看它一田田,一坡坡,弯曲而不规整,与微风处,推过来,攘过去,开的“满城尽是黄金甲”。喜爱间,禁不住俯首闻花,不知为什么,竟有些心疼起它来,叹它开起来不要命,落下去的时候,又生怕惊动了谁,黯然而小心地谢幕,开过这一场,此后便是天涯海角了,如过了花季的女子。但这过程,竟是让人觉得佩服。

清明,其实是个好听的名字。总觉得着两个字是那么地清澈,没有一丝一毫的污垢与浮夸,让人觉得清新。虽然清明之时总是不见阳光的,阴雨覆盖,但并没有因此而觉得烦闷,反倒是另一种风景。每每想到传统清明节,总有种特殊的感觉。我们好好地活着,活出了生命中的各种色彩,各种声音。而在清明之时,便不再有那么多的讲究,我们,都在怀念中幸福着。什么名利,真的是浮云了。

清明,是要放风筝、荡秋千的吧。各种风筝,载着你单纯的笑声,在空中飘荡。那奔跑时的快乐,是你多久没有体会过的了?平时,大概是对风筝没有兴趣的,但此时,却觉得,这阴阴的天气和这鲜亮的风筝,也可以是那么地和谐。看风筝在天上悠悠地飘着,心里却是踏实的。因为你的手中握着那根线,你能感受到它的力量,一如你能感受到自己的梦想。看那风筝,是有那么一些遐想的吧。是不是想到了曾经的自己,或是曾经的人?是啊,还是怀念!但此时的怀念,却是幸福的,因为这自由美丽的风筝,只能让你想到幸福,即使眼里是有些泪花的,为那些永远都回不来的幸福。有没有对未来的想象呢?脑海里蹦出来那些温暖的词语:自由、明媚、清澈、美好……

古代的传统清明节,在民间就进行荡秋千、放风筝、踢球、射柳等体育活动。唐代诗人韦庄在《麟州寒食》三首中写道:

“满街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好是隔帘花树动,女郎撩乱送秋千。”

“雨丝烟柳欲清明,金屋人间暖凤笙。永昼迢迢无一事,隔墙闻筑气球声。”

“雕阴寒食足游人,金凤罗衣湿麝熏。肠断入城芳草路,淡红香白一群群。”

几句诗词,描述了这简单的快乐,将清明这浓重的悲伤氛围成功地冲淡了。我们在这简单的活动中寻觅着自己,使灵魂变得简单,也是我们的生活变得简单,也使这传统清明节变得简单。看这天,这人,这风景,你知道,如你心里所想,可以这样透明!

在小时候的记忆力,传统清明节里的自己是没有悲伤可言的,却是见身边的大人在那坟墓前哭泣。祭祀回来之后,他们的情绪渐渐缓和,一切就变得正常起来了,有说有笑的去踏青,仿佛刚刚发生的一切已经很遥远了。那个时候是不了解的,那情绪怎么会来得那么快,走的也那么快。长大后才渐渐明白,那平日里只字不提的情怀,是人们内心深处最真切的同,也是人们生命中永远不会忘却的幸福。

传统清明节里的悲喜,大概是可以从中收获些什么的。悲得深切,是因为爱得深切。不经历生死别离,便不会懂得生命的奇妙。我们都是在自己的哭声中来,在别人的哭声中去。当与之朝夕相处的人,在你已经习惯了他的笑容,习惯了他的哭泣,甚至是习惯了他的坏脾气时,那躲不过的生老病死,躲不过的劫,便将这个人从你身边带走了。顿时觉得空了,空的不知所措,不停地问自己:这怎么会是真的呢?曾经那么真实的一个人,怎么就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呢?这个时候,大概就看不透这生命了吧!拥有着生命的时候,很多人忽略了这与生俱来的幸福,这最基本也是最大的幸福往往被生活中各种浮云掩盖。当你的亲人在你的生命中消失的时,当传统清明节这天这个勾起了你对已逝亲人的思念,是不是能够切实地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呢?

走不出悲伤的人,一定是枉了这美好的生命的。没有生命可以成为你冷落这世界的理由。美的东西总是存在的,只要你的心还在,即使是在这传统清明节里。在活着的'人的世界里纪念逝者,用各种传统习俗淡化我们的悲伤,却是加进了更深的情怀。我们在悲伤过后,体会着春天,体会着这生命萌发的季节。看那绿绿的柳条,看那桃花刚刚散落却依旧欢喜生长着的桃树,看那绿的默契的小草,还有那踏青的人儿,拉着风筝奔跑的孩子,荡着秋千并且欢笑着的情侣。这一切,会让你觉得,生命从未远去,并且从未结束,而是一个接着一个向这世界涌来,涌进这春天,涌进你的心里。

传统清明节里的悲喜,希望可以带给你些什么,哪怕只是那一丝的清澈!悲得不过分,喜得不浮躁。“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亲爱的朋友们,在这个传统清明节,你会……?

关于清明的散文(2)

清明节我们放假了,当汽车还在路上行驶时,雨水还在下个不停,透着窗外眺望着远处朦胧的山影;路上的行人也越来越模糊,不知不觉的我感到自己已经困了。好想睡觉好想好好的睡在爷爷的身旁,好想小的时候,那个永远长不大的我。可惜现在睡在爷爷的身旁已经是无法实现了,因为爷爷已经死了,已经走了!我想只有等到我死的时候,才有可能了。而我现在只有在那方矮矮的坟墓外面陪你说话了,我听不到你的声音,也看不到你的身影;我想只有在梦中了。

我现在就希望快点到家,快点去看你。而现在时常陪伴你的是青山绿水,我想时间长了,你也会感到枯燥无味的。我好想去陪你说说话,好想听你在我的面前唠叨!爷爷你知道吗?我真的好想你,每当我看书烦躁时,静不下心时;我就想到你我的脑海中就会浮现出你慈祥的面容;耳畔时时会想起你和蔼可亲的声音······

其实我真不想回家,因为我回到家,我感到真的不习惯,感觉少了你,家里变得冷冷清清;变得没有原来的气氛!回到家里,一看到你生前的`东西,我就会想到你的模样!

看到门前停靠的手扶拖拉机时,我想到了你在烈日当空中,开着它,一步一个脚印,一圈一个轮印,在田里来来回回的手把手教我开着,即使熄火时,你也笑着对我说;开着挺好的,只是油门拉大了,下次就会好的。

看着家里的稻谷,我想到我刚考上大学时,当你那布满老茧的双手;把卖稻谷的钱交到我的手上,我感到了这份钱的无比的承重!

你是否记得?那一次我夜里发烧,你一个人,深夜独自背我,到十里外去看病!第二天,我看到你在我的旁边睡着了。

回想一切一切,现在感到是那么的美好!这雨什么时候停,我不知道,但我归心似箭。

关于清明的散文(3)

又是一个清明节,又是一个缅怀烈士的日子。

我怀着崇敬的心情,伫立在烈士们的坟前,我用鲜花和真情祭奠着烈士们的英灵,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我在心中默默的说:“安息吧,烈士们!史册会记下你们响亮的名字;祖国会永远记住你们的丰功伟绩;我们会永远记住你们的壮志豪情!”想到这里,我的耳边似乎又想起了那扣人心弦的旋律:“起来,不愿做努力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铸成我们新的长城……”。

面对你们,我怎能不肃然起敬?在民族危亡之际,是你们用血肉之躯,去唤醒中国人们那愤怒的火焰;是你们用灼热的鲜血,来唤起中华民族的反抗;是你们用那不屈的精神,筑起了一道新的“万里长城”。你们倒下了,但千千万万不愿做奴隶的人又站了起来。面对鬼子们的严刑拷打,你们毫不变色;面对着侩子手们高官厚禄的诱惑,你们毫不动心;直到与日本侵略者斗争到最后一刻,流尽最后一滴血!

为了人们的解放,你们和法国那些英勇无畏的巴黎公社的战士们一样,为了弘扬共产主义信仰和实现自己的理想,不惜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你们高唱着《义勇军进行曲》,英勇就义,真可谓是“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你们的英明将于日同辉,你们的精神将与江河共存!我敬仰你们,无私奉献的英雄!正因为有了你们这些无数的英雄们,有了你们的崇高,有了你们的无私,才有了祖国的繁荣昌盛!

“青山绿水长流生前浩气,苍松翠柏堪慰逝后英灵。”没有你们,便没有新中国的繁荣昌盛!没有你们,便没有现在的美好生活!你们的辉煌业绩,将永记史册,青史留名!

关于清明的散文(4)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题记

朱自清在《匆匆》中写道:“燕子飞到南方去,有在飞回来的时候。杨柳枯萎,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有再开的时候……”就是人死却无法再回来,亲爱的姑姑,在这冰冷的墓里,您一个人长眠在这太久太久……

有时我感觉我和您近在咫尺,却又阴阳两隔,如此遥远,我的千呼万唤也无法和您相见。这怎么不让侄女悲伤,痛苦,而又惆怅满怀呢。

记忆中清明节曾有过的快乐早已荡然无存。没有姑姑的清明节就连天都灰蒙蒙的。无休无止的绵绵细雨让我悲从心起。寒风啊,请你告诉断肠人,那样疼爱侄女的姑姑为什么就再也不回来?

在以前,爸爸妈妈工作非常忙,都不在我身边陪我。您就陪在孤独的我身边。我的童年因您而美丽、快乐。

透过那蒙蒙的雨丝,我又看见那熟悉的小山坡。满山的小草还是那么嫩绿,油菜花盛开,还有那五颜六色的野花寂寞地开放着。这一切都让我感到亲切极。景物依旧,姑姑您却早已不在。画面再次重现,蔚蓝的天空下,一个小女孩握着风筝的线轴,欢快地跑着。那个紧随其后的慈祥妇人不正是姑姑吗,她的脸色为何这样苍白,为什么不停下休息,我明白她是舍不得。

画面模糊又清晰,小女孩在妇女那唠唠叨叨的话语中,小女孩知道清明节,清明果,仅此而已。可是粗心的小女孩,你怎么没有看出姑姑眼中的忧伤,老妇人是在用最后的力量延长着小女孩的快乐。最后就无奈地离开人世。

姑姑您走,在思念和等待中,我一天天长大。也终于明白,燕子能再飞回来,杨柳有再青之时,姑姑您却再也回不来,而陪我度过的却是那长长的思念和一年一度的清明节!

关于清明的散文(5)

清泪两行,了无痕,泣叹人生无常。命薄尘土,漂漂浮浮七十春秋有余,长不及短,生奈何死。未曾见,气若游丝,念及儿孙不曾见。恍恍惚惚,转首年华已是黄昏,再相见,阴阳两路,烟火纸钱念高堂,泪眼怨苍天。儿孙不孝,今朝难见,他方念安。

追忆,溯前,转首天涯各别,勿念花开花落,只待逢春。奈何人去,魂断从此,春来花开,见得不过一土尘埃。朝暮逢春,婉若秋时,碎碎菊花悼念生者安好,逝者安矣。朱砂清泪,匆匆来,匆匆去,其断游魂无踪,怨青天,恨苍穹,一世坎坷半生遭罪,晚年不善其踪,谁孰谁过?

儿孙少不知,懵懂可笑,疑是生死无命,来去掠影,虚虚实实,或寻或觅。不曾来,不曾去,清风拂过,春暖花开,岁岁平安,年年有岁,只是去年花落。旧事难忘,拾遗今朝,高堂明镜虚影难夺。吾悲痛,生不善待,死却声势,这般虚,那般实,实属儿孙有道?逢年清明,祭祖烧香,多言保今人,难说逝者安。

噫,恨叹无情,吾算何矣?

夜半不眠,就寝难安,年少心重,难放下,亦难忘。清明路人不相逢,梦醒江南烟雨残。好似去年花不开,念相知,叹虚华,高堂远去几春秋。噫,怨叹虚情,吾算何矣?

逢春请安,清明雨纷纷,路人泪婆娑,叹嘘,叹嘘,生者安好,死者安乐。

关于清明的散文(6)

小时候的清明节总是雨纷纷,虽不懂何为断魂,却实实在在的在祖先坟前伤心地哭。不知道从何时开始,清明节变成了大大小小节假日里一个不被记起日子,也许是初中、又或许在高中,没了去山里扫墓的记忆。如今好怀念家乡清明时节那漫山红红的、酸酸甜甜的栽秧果和野花与绿树旁飘飘洒洒的小雨。又是一年春夏,今年的自己把清明节记起来了。这个2012年的北国的清明节前夕,不再是断魂的雨,而是刺骨的风和寒澈的雪,那夹于风雪中滑落的雨,化作了粒粒欲挽留行人脚步的冰沙。有那么一瞬间,我很想对雨说,如果可以,我愿意留下,哪怕只能给你带去那么一点点温暖。可我最终还是走了,风推着我向前,雪告诉我前面还有漫漫的路。

又是一个晚上十点,一个月前的这个时候,我趴在火车的窗户上看那掠过的一棵棵陌生的漆黑的树。一个月后的现在,我还趴在窗户上,听着清明雪后的宁静。您信么,月亮和她旁边的那颗星星一直看着我,告诉我,不要哭。它们说那条您回家的路,有开满鲜花的树。所以就算想,也请开心地哭。

回不去的我今夜唯能让心灵回去了,不用与他们结伴,就我和你们。

前夜雨夹雪后有感而作,寄情清明雪夜:

雪飘四月清明夜,雨坠三更魂断时。雾笼两地相隔处,松落一株冰肌馥。

那夜,帘落止语,一别永别。此时,衣起扶风,泣难成泣。

关于清明的散文(7)

清明节那天,5号,我在武汉,本想着上完夜班睡醒了直接赶回老家祭扫。

但是睡到十二点醒来的时候,突然发现外面狂风暴雨,气温也骤然下降到几度,我躺在床上感觉都很冷,那外面就更不用说了。

最头疼的是,我只有夏天的衣服。没有一件可以抵御严寒的外套。

我揉了揉眼睛,翻身下床打开了行李箱,想着把几件衣服叠起来穿是不是可以暖和点?

但走到门外面的窗户边,看到外面的人都混着棉袄,瞬间被这天气打败了,因为我冻得发抖。

只好迅速的爬回被窝里躺下,跟妈妈发微信说6号回家祭扫。妈妈连连说不用回了,又没什么钱,叫我明年再回。

妈妈永远这样,总觉得做任何事情可以等有钱了再做。

但是很多时候很多人,根本没有时间等你。

我是被梦惊醒的,做了一个很长很长的梦。梦到了外公,梦到了孩子……

其实就算没有这个梦,我也会回家祭扫,但是当时没想过去外公坟上。因为觉得妈妈会去就不必去了。

但是梦到了外公,知道是外公让我去山上看他。在梦里,妈妈哭着告诉我说外公不见了,然后喊爸爸骑着摩托车去找,然后在一条路上我看到了外公的背影,他正要去一座山上,我急忙拔开腿追了上去,可是却没有追到外公,外公走的特别快,那座山太高了,实在追不上……

外公走的时候我在深圳,因工作没有赶回来参加他的葬礼,想来也是一件遗憾。

如今外公入我梦引我上山找他,意思已经清晰明了。好歹我也是一个释梦学习者,这样的梦还是很容易解出来的。

5号那天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一直到下午三四点才昏昏沉沉睡了一会。

我想一定我逝去的亲人在召唤我回家祭扫。

关于清明的散文(8)

微风扬起几片落叶,将我的思绪带向了远方。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萧瑟清风,唤醒了尘封的记忆。

——题记

记得那一夜,落了一地的叶,记得那一年,雪白色的世界,在转角的那条街,尽是我的想念,我还想,结果会不会变?其实,我一直都不敢相信你已离我很遥远,时间久了,更不敢去触碰那些关于你的记忆。

如今,又至清明,记忆也仿佛受到召唤,开始慢慢苏醒。只可惜,我的身边少了你,而那片墓群中,多了一个你。我们之间的感知渐渐远去,因为你听不到、看不见、摸不到、说不出,只能静静的沉睡,再也回不来了。

有时候,我感觉你就在我身边,可当我转身寻找时,却已不见你的踪影。也许,是我太过于执着,不曾认清现实,不曾走出失去你的阴影。可是,我如何能忘了你?我们之间的回忆是那么清晰,却又是那么冰冷!我徘徊在茫茫人海,苦苦追寻着你,而你却不给我任何消息。

此刻,我多想和你说说话,即便你无法回答,可我也愿意。因为,你总能让我安心。是时间的过错,让我们只能错过,我无法陪你度过今年的清明,可我会在心里记得,曾经有这样一个人令我牵挂,令我安心,令我怀念。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雨在下,心也在流泪,我寄给你的思念,你收不到,可我知道,即便你不在我身边,我依然要好好活下去,要活得精彩,带着你的那份好好活下去。

关于清明的散文(9)

清明时节雨纷纷。

又是一年一度的清明时节,细雨纷飞,扰人心。

时时期盼着在清明节里,能回去为母亲扫坟,但是这天,一股强大的力量,一下子打消的回家的念头。可能是孩儿的不孝,但还没想起发生过的事,泪水就会和着心雨,伴着这些年来的酸楚一齐飘满了我的天空!

观景而思,叹流年如水。

驻足在人生大学阶段,凝视着这样一种快乐而完美的风景,忧叹着失去与残缺,静思着拥有与梦想,蓦然回首,慨叹之余,竟又欣逢着自己的童年时光。而一旦转移视线,却今非昔比。

当沐浴着那些飘来的淡淡雨滴,心好痛好痛,那清冷的雨啊,能冲刷掉我心中的苦涩的泪水吗?

二零零年里,那年,那月,母亲悄悄地走了,就这样走了,时光匆匆,离别如梦。我告别的乡土,背起了人生的行囊,于异乡求学,当汽车开动的瞬间,我潸然泪下,那时我十四岁。

渐渐地,梦想中的童年,唠叨、可亲、可敬的记忆,已是渐去渐远了。

八年了,妈,你明白我多想你吗?你明白我这一路上受了多少伤,流了多少血吗?你明白,我一路走来,没有人能真正明白我的感受吗?

繁琐的心事,无人问起,无人关心,也无人诉说;我一路上,迎着风、冒着雨,遍体磷伤,却只能自己悄悄地收藏,静静地疗伤!

如果您在我的身旁,我就不会如此的孤单、无助,不是吗?您就会细细地品读着我的心事,就会静静地倾听我的故事,和我一同分忧解闷,不是吗?如果您在的话……

我想了好多好多的如果,却永远也无法实现,仔细想想,我还是多么的天真、幼稚啊……

以前,也天真地想过,小时候,母亲为我挡风遮雨,长大了,我也要为母亲撑起一片蓝天,只可惜,眼前的一切早已物是人非了。

妈,我心中默默地祝福你,虽然这个清明节没能回去看你,但我相信,你能明白孩儿的感受,我不想流泪,是因为我长大了,男儿有泪不轻弹,可我不能不想你,不能不悲哀。

这个清明节里,雨好凄凉,风好冰寒……

关于清明的散文(10)

春,似乎来了些日子,心情,本应随着满目欲绽的花蕾轻松。而我,情绪一直没有高涨,或许是绵绵细雨,打湿了潮湿的心情,或许因为四月,一种浓浓的哀思缠绕,无法走出。

四月初,阳光如温柔少女。我们兄妹去祭祖。到了坟前,好好的阳光似乎也善解人意,突然阴沉下来,我的心情有了慌堵。迷蒙中,伯父的影子朝我走来,泪水顿时漫过时空的长堤,悄然落下。

伯与我阴阳相隔已近2年。早些日,梦见伯住在一间满是泥泞的大屋子里,屋顶残缺,雨水倾落而下。屋内落叶横飞,与泥浆共舞,任我如何清扫也无济于事。此刻再看水泥磨好的坟头(伯与奶奶共冢,奶奶上位,地势略微偏高),果见一些枯枝落叶与泥沙停驻坟墙边。我二话没说,用松树枝当笤帚,埽拢将杂物抛至坟外。

思念是一种永久的痛。来自阴阳间的牵扯情愫也常常困扰我。或许,伯与我有三年养育之恩,也或许因为我没有满足伯父提出想与我一起安度晚年的心愿,也或许是因为自己没能见到他老人家最后一面的缘故吧……

我用双袖拂去决堤之泪,点燃香烛,点燃鞭炮,三叩首,深深地叩拜出自己浓浓的哀思。那时的耳际,有微风拂过。它似伯的双手将我轻抚,让记忆再一次回归高中时候与他一起度过的时日。

那时候,伯常做桂花糖包子早餐我吃,甚至帮我洗衣服。冬夜,他还常到我的睡房,帮我覆盖抖落的棉被……静静的夜晚,滴答滴答声十分清晰,这是一块建党九十周年纪念表发出的声音,她曾是一对组合表,我和伯父一人一块。如今,不知伯伯的那块戴在谁的手上。

思念让头脑空白,我伏地而哭。原本以为伯已离我渐行渐远,此情此景才让我明白,自己对他的思念丝毫没有随时间削减。他依然常来我的梦里,只是梦中的他总不爱和我说话,总是静静端坐在我的不远处。

伯,如果您泉下有知,一定能感受到我深切的思念。

暖风牵着暖日的手。亲人们将我从地上扶起,牵着我的手。酸疼的双眼,依稀看到伯在烽火连天的战场英勇杀敌的模样,依稀看到伯伯那双锐利的眼睛仍然在紧紧地盯着我……

坟头的两颗青松在阳光下愈发的清翠。此刻,伯伟岸的身影,刚烈的血性、不朽的军魂清晰高大,我的耳边再次响起他老人家的谆谆教诲:“瑛妹子,你模样最象田家人,一定要坦坦荡荡,有铮铮烈骨。”伯的话语简单,却寄托着厚望。它一直激励我不断的前进,用自己最美好的一面展现在生活中,将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永远传递。

“两年隔绝黄泉下,尽日悲凉曲水头”。一屡清风抚心伤,坟前挥泪一行行……

关于清明的散文(11)

清明节清明节今年四月五号是清明节,在这特殊的日子里,使我想起了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年的清明节,按我们乡下的习俗,每户人家都要去扫墓。大人们早就准备好了鸡、鸭、鱼、肉、酒、钱纸、蜡烛、鞭炮,满满装了一篮。我们顶着毛毛细雨出发了,走在泥泥的小路上,不远处传来了阵阵鞭炮声,我放眼一看,只看见许多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和小朋友在诚心祭拜自己的祖先。不知不觉我们来到了姥姥,姥爷的坟前,爸爸妈妈下去把祭品一一摆上,点上蜡烛,烧上钱纸,口中念念有词,我想他们是在告慰自己的祖先,求得祖先的保佑。这时,使我想起了姥姥和姥爷他们生前最后的时光,还有辛勤的劳动和无微不至的关怀着我们。您们安息吧,我一定会好好学习做一个有用的人,来报答您的养育之恩,年年清明节我都会来看您的。

关于清明的散文(12)

关于清明香清明情的散文550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家乡的空气里到处都弥漫着清明的气息,街头巷尾也增设了些许清明特色摊:清明饺摊,纸钱摊,鞭炮摊……

一大早,爷爷奶奶就告诉我,今天全家去给太公上坟。太婆亲手包起了清明饺,妈妈准备了水果、饭菜,爸爸带上了太公生前最爱喝的白酒……

刚到坟地,一股浓郁的“清明香”就扑鼻而来:有的坟前正点着蜡烛和香,摆放着祭奠供品;有的坟前留有一堆纸钱燃烧后的灰烬;“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嗤——嘭——”的炮仗声此起彼伏……爷爷恳求太婆说:“妈,我们不放鞭炮,不烧纸钱行吗?”太婆乐呵呵地对爷爷说:“没事,你爸也是个文化人,他能理解的。”一听这话,我们七手八脚地采了一大束野花,小心地放在太公的坟碑前,让花香带着我们的思念一起飘进太公的心田。爷爷和爸爸用铁锹把坟上的荒草尽力铲去,又添上许多新土,仿佛是在为太公的房屋添砖加瓦。那泥土的清香,无声地诉说着太公一生的.辛劳,也捎去了我们美好的祝愿。太婆、奶奶和妈妈把供品摆放在坟前,三柱清香,九碗小菜,六盏白酒,三碟水果,最显眼的是那一只只清明饺,活像一个个碧绿的小娃娃恭恭敬敬地跪在盘子里,和我们一起喃喃地说着往日的点滴,许下自己心底的愿望。

酒过三巡,我们即将下山,可那饭香,那菜香,那酒香,那淡淡的艾香,仿佛追随着我们对太公的思念,萦绕着,纠缠着,久久不忍离去……

关于清明的散文(13)

关于清明节的散文

近日溺于尘世,偶闻清明将至。心悸,复忆亡友,不能自已,遂作文祭之。呜呼!友与吾同龄,然亡七年矣!可谓英年早逝。每忆斯,泪不自禁。

友系初中玩伴,相交甚好。吾昔恶出门游,彼则自访我于暇,或侃或戏,乐无穷。交往十七有余年而中途崩阻,已是阴阳两相隔。今梦犹常与之。

仍忆初闻噩耗时,恰值异地的吾不敢相信而急坐车回故里,约几个友人同到汝处。汝确已仙游,走得匆匆与安祥。却带走了许多不解的谜团。

曾记六友人在相馆留下青春的身影,汝最笑容可鞠。虽黑白相片,却是友情之见证。然吾今遍寻不至,悔往日漏甚!痛失昔之余迹!

所忆最深者,吾蒙难后回家又逢家庭变故,意志甚为消沉。是汝的勉励与共,滴滴之言如昨犹在耳。

记得小儿周岁将至,吾邀汝要来热闹聚聚,汝一口答应,不来罚酒。然不料这是吾二者之永别!小儿周岁到时,独汝没来,众友不禁嘘唏惆怅不已,酒无味饭也无香而早早散了。

这几年来众友人不敢前往汝处,唯恐汝亲人看到而想到汝更为伤心。汝地下有知也会谅解的。

前年同窗二十载重聚首,见到昔日同窗容颜不复年轻,白发都已增添不少,相逢皆感慨万千。独汝没来,见到汝的父亲,也是吾的老师长。只听他说:“我儿没来,我就是爬也要来代替他参加这个会”。耳听处,不禁眼眶已湿。夜晚里,酒店处,同窗相聚痛饮。满桌佳肴杯光前,欢笑声声没有汝。回想十多年相交日子,一幕幕情景如电影而历历在目,独到僻处幽幽而涕下,不知所云。

悲哉!世事无常,造化弄人,天不佑汝。

吾痛之深!汝知否?

清明至矣,吾却在异乡,何处遇汝?汝肯入吾梦否?

吾无长物以祭汝,徒献陋文以慰汝,汝天堂之上能见否?

吾已至不惑之年,他年之时,诚愿黄泉见汝一面而难自禁!

关于清明的散文(14)

关于清明节拜祭母亲的亲情散文

又到一年清明,又有一番思念,又是一场回忆!

清明的雨,总是那么清澈。仿佛可以透过它看到曾经熟悉的亲人!一幕幕,一段段,无从控制地从脑海中涌现,从模糊到清晰,从清晰又渐渐模糊!

清明的雨,总是那么清冷。那洒在脸上的如泪水的雨珠,总是清醒地提示着我,亲人已逝,爱已不可重来!

母亲是于二OO九年六月二十八日早晨七点十分走的,那天是农历闰五月初六,那天星期天!

母亲走的时候我不在她身边,这个让我每每想起就愧疚得泪如雨下的事实,一直梗在我的心中,想一次痛一次!

等我匆匆从东莞赶到家的时候,母亲已经装殓入棺,就等着我看她最后一眼!看着本来就瘦小的母亲,被病痛折磨得更加瘦小,安静地躺在那里,从此我们阴阳相隔,从此我唤不醒也叫不应!那种痛,每每想起,仍泪盈眼眶!

虽然母亲已经离开我快八年的时间,虽然自从母亲去世后我就很少回去老家,但母亲在我心中的分量并未减少一分,在我的心中,她永远是我心中那个最伟大的最无私的亲人!母亲一生的点点滴滴,我也从未忘记!

母亲四十二岁才生我,按母亲的话说是“没料到”。我已经有三个哥和一个姐,最小的一个哥都比我年长六岁,我属老幺,家里土话称“末角合子”。母亲对我这个“末角合子”尤为疼爱,不似老爸一向对我熟视无睹。听大哥说,由于母亲年岁的问题,我生下来就无奶水可喝,母亲怕我营养跟不上,母亲没等坐完月子就抱着我满村子去借奶喝,晚上还用土磨磨豆子和米粉做奶粉给我吃。我现在身体如此健壮和当年母亲的日夜操劳有很大关系的,到后来哥姐们开玩笑说母亲偏心,把好的营养都留给我一个人了,因为我是兄弟中个儿最高的,长得最为养眼的一个。但我最为清楚,母亲晚年的体弱多病,都是被我们累的!

2008年我在东莞安了新家。入伙前,我回去想把母亲接过来一起住。开始母亲答应了,而且很开心,虽然唠叨着我不该把家安在那么远的地方,说以后跟亲戚们来往不是很方便,但她还是逢人就说:“这孩子,花那么多的钱在外面买房子,在家里用这么多钱可以盖楼房了”。没料到到了要走的前一天晚上,母亲说她不来我这边跟我一起住了。我很生气,母亲哭了,她说她很想和我一起住,很想看看我的新房,但她身体不好(母亲那时只能拄着拐杖艰难行走),她怕这一走就回不来了,怕给我增加麻烦和负担。她还说家里空气好,邻居多,到了我这边会不习惯,而且她晕车等等,那天晚上我和母亲谈了很多,也劝了很久,母亲始终不肯答应过来跟我一起住。抱着瘦得轻如孩童的母亲到床上睡的时候,看着她干瘪的脸颊,我忍不住泪流满面.

母亲一向很宠我,而我也从小很乖顺听话。父亲很苛刻,把钱控制得很严(家里确实也没什么余钱),母亲总是偷偷地给我些零花钱,偷偷地用卖鸡蛋的钱给我扯套新衣服等,因此我的童年并没有因为父母的年岁大而失色太多。我能有今天的些微成绩,还得多亏了母亲坚持让我多读了几年书。我小学快要毕业的那年,家里穷得叮当响,父亲为了节省开支,主张让我退学跟一个远房舅舅学理发。我不肯,母亲也不答应,为此父母大吵了一架。最后父亲作出让步,条件是我必须得考上县中学才可继续读,否则我还得去当我的剃头工。我当时就读的小学条件很差,考上县中学的人极少,我那时的成绩也只是中等而已,所以我的胜算很渺茫。但后来我考上了,而且是唯一考上的。让我觉得骄傲的事很少,这是其中一件,这也是母亲讲我的故事的时候要着重描述的部分。

母亲给我的印象是坚强而任劳任怨的,特别是父亲走后。虽然父亲对我和母亲都不是很好,但家里有他这根顶梁柱顶着,我们的日子虽贫穷但安稳。父亲是九零年秋天走的,我那时正读初二。父亲走后,家里的空气就如当时深秋的寒冷,让人措手不及。大哥二哥早就分了家,姐也嫁出去了,三哥本来打算复读再参加高考的,但看着如此惨淡的现状后就悄悄地跟着别人南下打工了。以前热热闹闹的家就只剩下母亲和我,以及几千元父亲治病所欠下的债。母亲不但担起了里里外外所有的活,还包种了好些田地,多养了几头猪和一些鸡。从早上六点多到晚上十二点多,母亲像个旋转的陀螺一样不停地忙碌着,那时母亲几乎连走路都是慢跑着,瘦小的身子也更显单薄。好几次我想退学回家帮母亲干活,都被母亲的疾言厉色给阻止了。那时母亲对我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读你的书,家里的事不用你操心!后来我顺利考上了一中,学费贵了,离家也远了,也不能每天放学回家帮母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了。母亲也因此变得更忙,听邻居们讲,母亲经常或点着风灯或在有月光的晚上在田地里劳作到深夜!

母亲是为了我们而累坏的。她得的病主要是腰椎盘突出,还有风湿性关节炎。母亲的脊椎是被生活压弯的!我想我早点带母亲到医院做检查就不会让她遭受如此的病痛了,我一直为我对母亲的疏于照顾而深感愧疚,而更让我恨自己的是我一直没有好好地守在母亲的身旁,好好地照顾她,哪怕减轻她的一点点病痛。我有些厌烦我的懦弱和人情淡薄的生活,每天工作只为了赚点钱还房贷,每天奔波忙碌只为了养家糊口。

母亲的经历是极其坎坷的。时局动荡的童年,经常食不果腹,躲过日本鬼子的追击,还得过疟疾;家境的贫穷让她连一天书都没读过,她当过童养媳,也做过地主家的佣人;不到十八岁嫁了人,生了大哥后那男人就死了;母亲带着大哥嫁给我爸的时候,我爸是个连路都走不了的瘸子,母亲整整服侍了五年终于把爸的腿治好,后来才有我们哥姐几个;爸走后,她又供我读完了书,还帮三哥娶了媳妇,几个侄子侄女也都是她帮手带养大的。本应她享享清福的`时候,2003年大哥的去世让她承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她的身体也从此每况愈下了。

母亲病后,一直在老家由二嫂和三嫂轮流照顾,生活已完全不能自理的她还总是惦记着我的事情。每次打电话给她,她总不会忘问妻子是否有了身孕一事。她总说,看了抱了我的小孩之后,她这一辈子的心事才算完了。可我没能在她在世的时候完成她的心愿!也许是母亲一直在天堂护佑着我,母亲去世后的第三个年头,我终于有了自己的儿子!我一直坚信,即使到了另外一个世界,母亲仍然爱着我们,我仍然是她最疼爱的满崽!

母亲一生都对自己节俭得近乎苛刻,对我们却从来都是倾其所有。她从来没有买一两肉单独做给自己吃,可每次我们在家的时候,她都会把她的珍藏品统统拿出来,微笑着看我们分抢而光;她从来没有给自己买一件得体的衣服,可每年过年我们都会有一套新衣,还有放在口袋里的压岁钱;她会为了省下一块五毛钱的车费而步行十多里路到学校给我送炖好的骨头汤;她会为了我的学费而卖掉家里所有能换成钱的东西;她自己却感冒发烧得嗓子嘶哑连走路都摇摇晃晃了都不肯去医院,葱姜水则是她治百病的灵药;上山砍柴崴了脚,脚踝肿得像馒头一样都舍不得买一瓶红花油擦擦.我们都有了工作成了家之后,母亲还一直没落下她田地里的活,直到她的腿脚走不动路为止。我每年给她的零花钱她都没用过,在我结婚的时候她又偷偷地帮衬给我了,可能比原先我给她的还多。

母亲的墓地是我陪着风水先生选定的!在一个向阳的山坡,可以看到老家的房子,可以看到广袤的农田以及村里袅袅升起的炊烟,也可以看到永乐江缓缓的流水!我想母亲爱我们,也爱这个陪了她一辈子,让她欢乐让她愁的村庄!所以我选了一个视野比较开阔的地方,让她可以看到这个让她付出一辈子感情的地方,让她可以快乐点,不那么累,不那么辛苦!

母亲是个极其要强的人!虽然我们家一直比较贫穷,但母亲从小就告诫我们:人可以穷,但不能没有骨气!所以,对那些曾经用言语和行为伤害过我们的亲戚或邻居,母亲从来不曾低声下气过,即使对方再有钱有权!她再三地强调我们一定要争气,不要让人家看不起!

母亲也是极其善良的人!她看不得可怜的人,也见不得伤心的事!只要能帮得到,她从来二话不说,有钱出钱,有力给力!以前有个守林员,老婆跟人跑了,留下一个傻女儿跟着他,那日子过得比我们家还苦,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的!而且那人饭量超大,干农活也属于憨货类,村里没几个愿意理他!但母亲经常会请他过来帮我们家做点简单的农活,然后让他能饱饱地吃上几顿好饭!母亲烫荡皮(安仁特产)的手艺在村里首屈一指,烫出的荡皮既薄又有韧性,嚼劲又足!到了年底很多人都请她去帮忙,她再忙也会抽出时间去帮人家!

我身上的很多特点都遗传自我的母亲!除了要强和善良,另一个最大特点就是爱整洁!小时候,我们住的虽然是土砖老房,但被母亲收拾得整洁干净!虽然穿的衣服也比较破旧,但一定非常干净舒服!我们也很小就被要求做扫地擦桌子洗碗喂鸡喂猪等家务活,干不好少不了一顿打,干活时把衣服弄脏了,一样少不了一顿打!我们兄弟几个爱整洁的习惯就是这样在母亲的棍棒下渐渐养成的!现在回想,母亲一直在用自己的行动磨砺我们,让我们的人生显得更光亮!

母亲出殡的那天,天气很好!我们兄弟三个扶着母亲的灵柩缓缓向前,那种痛到麻木的感觉让我觉得那一路很长,很长,仿佛一辈子,仿佛一个世纪!

又是清明,可我又回不去!我只有把我的思念,我的悲伤写在纸上,遥祭我敬爱的母亲!

《两个世界》

一柱檀香

隔绝了你我

一边是伤痛

一边是遥远

我的世界你曾来过

七十六道坎

两个世纪的辗转

从黑白到色彩缤纷

又从缤纷彩色到一片黑白

我来时

你痛着幸福的泪水

而如今

我痛的泪水里融着艰涩

你在眼前

你仍在故乡

老屋门槛上

仍有你的眺望

檀香袅绕

我还叫妈

您还叫满崽

关于清明的散文(15)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提到清明,我们会很自然地想起杜牧的这首诗。

只是,在很早的时候,清明就是一个节气而已,并没有这种悲伤的意味。那么,清明的悲伤从何而来呢?

清明【散文】

清 明

巍峨挺拔的青山静默于蓝天白云之下,宛若沉默寡言的时间老人,静静地注视着日渐明亮的山水,沉默得压抑心慌,让人喘不过气来。四月的春风将人们对亲人的思念化为河边轻轻飘飞的柳絮,漫山遍野洁白无瑕的杜鹃,渠里的潺潺流淌的清泉。晶莹剔透的雨滴淅淅沥沥随风飘飘洒洒地飘落下来,温柔地洒在绿意盎然的大地上,渲染出“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悠远意境。街边的香钱纸火摊勾起人们念想亲人的欲望,思念之情日渐浓烈,宛如一杯醇香的美酒,散发出浓烈的醇香,醉得一个个泪眼婆娑,让人情不自禁,越陷越深,无法自拔。

肃穆的坟山上,墓碑周围,苍松翠柏在春风里恣意地招摇,给人嚣张癫狂的印象,他们手持鲜花,脚踏青坪,口中呼号,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寄托人们对亲人的哀思,平复世人思亲、想亲、念亲之心绪。

清明前后,思念的人们以不同的方式来到亲人的墓园,以自家独有的方式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墓碑前多姿多彩的酒水,色彩鲜艳的三鲜果品,青幽幽的香烛,泪眼涟涟的祭祀者,以自己独有的方式诉说着对逝者的思念。或念想夫妻成双成对,举案齐眉,恩爱有加,并肩战斗,风雨同舟的浓情蜜意。或念想父爱如山,遮风挡雨,教育后人立志成人,作祖国之栋梁,为乡间之楷模,当有用之才之点滴。或念想母爱似甘泉,滋润儿女饥渴的心田,熨平子女被艰难生活揉皱的心情……

叩首、祷告、燃烧香钱纸火,都统统汇成一句亘古不变的话语,祝福逝者丰衣足食,幸福安康,心想事成。

我静静地伫立在母亲的墓碑前,翠绿的青香与淡蓝的火舌亲密吻过之后,丝丝缕缕乳白色的烟雾随风扶摇直上,宛如当今互联网之光纤,又似移动通信之信号,穿过洁白的云彩,划过蔚蓝的天幕,直达天堂,将我思念母亲之情准确地传达到母亲所在的世界。

我将思念的情感转化为特殊的密码,以袅袅烟雾为载体,滔滔不绝地与母亲兴奋地交流起来。斑白的两鬓,额头纵横交错的皱纹,粗糙的手掌,都让母亲忧心如焚,揪心不已。说起额头的层层梯田,我说,这些就是步入幸福生活的阶梯,让母亲稍稍释怀,转悲为喜。父亲的生活起居,勾起母亲泪如溪流,哽咽难平,很长时间泣不成声。兄弟姐妹安居乐业,兄弟妯娌团结和睦,是母亲在天国送来的祝福。一家人的平安、健康、幸福是母亲永远的牵挂……

日月如梭,时间似流水。

我正眉飞色舞地与母亲长谈,但母亲的声音却越来越小,越来越微弱,容颜也变得模糊不清。我急得满头大汗,心如刀绞,却奈何不了眼前的一切。蓦然回首,墓碑前的青香已变成瘦小而光秃秃的细竹棍,早没了缥缈的烟雾……但闻苍松翠柏在春风里沙沙作响,唯闻三鲜果品散发浓浓香味,飘向遥远的天国,让母亲及祖先都能品尝。

我想,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以及列祖列宗朝夕相伴,母亲在他们的世界也一定会生活得很幸福。一定会的。

【散文】关于清明,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提到清明,我们会很自然地想起杜牧的这首诗。

只是,在很早的时候,清明就是一个节气而已,并没有这种悲伤的意味。那么,清明的悲伤从何而来呢?

首先,得来聊聊寒食节。寒食节,是我国古代较早的节日,日期与清明节气相近。传说,它是晋文公为纪念晋国的忠义之臣介子推而设立的。为了纪念他,寒食之际,百姓要禁火冷食。

而实际上,禁火冷食主要反映的是古人改火的习俗。因为钻木取火得来的火种来之不易,因此,每年换取新火是至关重要的事情。而阳春三月正值改火的时节,人们在新火未到之时,要禁止生火。

对此,唐代诗人韩翃的《寒食》诗有生动的描写:“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寒食这天,家家户户不得举火做饭,到了晚上才由宫中点燃烛火,并将火种传至贵戚权臣家中。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寒食节是抚今追昔,酌水知源的日子。

因为寒食的后一天就是清明节气,所以,渐渐地,寒食扫墓的习俗也逐渐融入了清明节。

就这样,禁火冷食和扫墓便成了清明节的主要习俗。

清明,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日子。千百年来,它是中华民族情感的寄托,也是中华文化精神的传承。

清明之时,春回大地,天清地明,花香草绿,是一年中最好的时光。《岁时百问》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万物复苏的清明时节,也是春耕春种的最佳时机。民谚常说:“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

清明,更是人们春游的好时候。春暖花开,莺飞草长。所以,清明节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放风筝、植树、插柳等系列民俗。相传,因为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冷食伤身,所以大家就参加一些体育活动来热身。

踏青,在我国民间一直保持着清明踏青寻春的习惯。

荡秋千,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培养人勇敢精神,至今为广大儿童所喜爱。

蹴鞠,就是用脚踢球。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这是古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打马球,则是人骑在马上,持棍打球,古称击鞠。如今,这项古老的体育运动又重新在中华大地上出现了。

放风筝,人们放任清风把风筝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带来好运。

植树,清明前后,春阳高照,春雨飞洒,是树木成活率最高,成长最快的时候。

此外,清明还有插柳和戴柳的风俗。

关于此风俗有三种传说。一是说为了祭奠“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后来引申出了祈求长寿的意思;

二是传说与介子推有关,后人以柳为纪念;

三是,清明节也称鬼节。相传,清明是百鬼出没频频、索讨多多的时节。老百姓笃信佛教,认为观世音手持柳枝蘸水普度众生,于是,便认为插柳戴柳可以驱鬼辟邪。

也因此民间就有了“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的说法。

在我们这里,清明还有打牌和戴花的风俗。小的时候,我常听院子里的邹二奶奶念叨:清明不打牌,死了不得人抬;清明不戴花,死了不得人拉。当然,这些带有迷信的色彩,是没什么依据的。

同时,清明节在民间还有许多的禁忌。如忌洗衣,忌晾晒,忌行夜路。总之,都是提醒人们不要刺激和招惹出没的鬼魂。

众所周知,吃冷食和祭祖是清明节的两大习俗。那么,清明流行吃什么冷食呢?江南地区,尤其是上海一带,流行吃青团。

青团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接着取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制作成的团子。团子的馅心一般包的是糖豆沙和芝麻糁。青团是隔水蒸熟的,上面还抹了一层油。

记得儿时,曾吃过爷爷奶奶从上海邮寄过来的青团,那香甜的滋味,至今再也难觅了。

父亲在世时,还告诉我,上海有些人家在清明时还吃桃花粥。桃花粥,该是多么地芳香扑鼻呵,想想都让人垂涎三尺呵。

还有一种较为普遍的清明食物就是,蒿饼。

据说,我国的许多农村有蒸制蒿饼的习俗。其制方法是:“采新蒿嫩芽和糯米同舂,使蒿汁与米粉融和成一体,以肉、蔬菜、豆沙、枣泥等作馅,纳于各种花式的木模之中,用新芦叶垫底入笼蒸熟。”

蒿饼颜色翠绿且带有植物清香,所以,它是许多地方清明祭祖和馈赠亲友的食品。

说实话,现在,清明吃冷食的习俗已经慢慢淡化了。在我们这里,清明节习惯吃的是,韭菜炒螺蛳。俗话说:清明螺,赛只鹅。清明时节,吃螺蛳,不仅鲜美,而且明目。

同时,也流行吃马兰头,枸杞头等时鲜蔬菜。此外,听老人们讲,过去我们淮扬地区还有清明吃茶叶蛋的习俗。

总之,清明节要吃带“青”的食物。因为“青”字,暗含“清明”之“青”噢。

最后,再来说说清明的重头戏——扫墓。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

扫墓,生者以隆重的形式祭祀死者,死者因生者的惦念而永生。

于是,扫墓是传承,是感恩,也是敬畏。

张恨水先生在《清明二题》中写到,清明祭坟的诗可谓数不胜数,却有一首据说是一个农村汉子跪在坟前的呼唤,堪称民间绝唱:“今日是清明,你的儿子来祭坟。哭一声,叫一声,儿的声音娘惯听,为何不答应?”这样饱含真情的“悲啼”,感天动地,催人泪下。

在周作人笔下,清明扫墓就轻松了许多,他说:如果排除掉感情上的因素,扫墓其实也是一件“有趣”的事。平时,人们忙于各自的事业,无暇去野外游逛,只有在扫墓时才可以出门游玩,也算是“片刻的优游”吧。

他在《山头的花木》中写道:在旧时代里,上坟时绝顶高兴的是女人,其次是小孩。清明一到,妇女儿童欢天喜地,穿得漂漂亮亮去上坟,无形中构成一道亮丽的风景。

在《扫墓》一文中,他则论述了国人对扫墓这种传统的认同感,认为借助扫墓的仪式,可以表达对先辈的感恩、对亲人的怀念。

与此同时,他也担心“此俗有点不能常保”,流露出对这种传统民俗能否传承下去的担忧。现在看来,他的这种担心,显然是多余的了。

对于清明节,老舍先生则另辟蹊径。记得他有首题为《清明》的小诗:“清明到了,处处桃红柳绿,且别忙着去烧纸,还是给逝者献束花吧……”不忙“烧纸”去“献花”,表现出先生与时俱进的思想境界和心忧天下的人生追求。

是呵,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我们传统的祭扫观念也应更新和提升。

现如今,我们要积极提倡环保、文明、简朴的祭扫新风,只有这样,才能让清明节回归“清明”的本意,更加地“清明”、洁净和美好!

清明节,是一个饮水思源、凝聚族群、迎春健身以及亲近自然的节日。它意蕴丰富,亦情趣盎然。既有生离死别的辛酸,踏青游玩的的欢乐,还有欢聚一堂的温馨……

而实际上,我们过清明节的主题,应该是什么呢?

纪念先辈,追忆往昔;缅怀先烈,感念现在;珍惜时光,积极进取,开创幸福美好的新时代!

【微语】真正的强者不是从未倒下,而是在每次跌倒后都能重新站起来。

温馨提示:本文【关于清明的散文(汇总15篇)】由作者学习公社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学分高考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上一篇 餐桌上的故事600字(必
上一篇 关于月饼的故事(集合7
相关推荐
热门资讯
  1. 1 31省区市新增本土确诊37例(全国疫情最新报
  2. 2 向上级请求批准的请示范文(关于请求同意的
  3. 3 2022国考今起报名(明年国考今起报名时间公
  4. 4 31省区市新增本土确诊13例(全国疫情新增最
  5. 5 带福字的吉祥语六个字(关于福禄寿喜财的成
  6. 6 有关地理知识的古诗词
  7. 7 入则孝全文带拼音加翻译(弟子规入则孝篇原
  8. 8 有关中秋节的诗句硬笔书法
  9. 9 关于愁的诗句有哪些(表达愁的诗句大全)
  10. 10 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阴符经的惊天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