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语》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撰的一部国别体著作。宋代以来,包括康有为在内的多位学者怀疑《国语》为西汉刘歆的伪作。
该著作记录范围为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公元前990年)西征犬戎(约公元前947年),下至智伯被灭(公元前453年)。
《国语》中包括各国贵族间朝聘、宴飨、讽谏、辩说、应对之辞以及部分历史事件与传说。《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1. 得时无怠,时不再来,天予不取,反为之灾。——《国语·越语·越兴师伐吴而弗与战》
得到了机遇就不要懈怠,机遇一旦错过,就不会再度重来。老天给予的机会,如果不能利用,反而会遭受惩戒。
2.轻则寡谋,骄则无礼。——《国语·周语·王孙满观秦师》
轻举妄动的人做事缺乏思考,骄傲自满的人待人缺乏礼数。
3.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周语·刘文公与苌弘欲城周》
向善就好像攀登山峰一样难,向恶就好像山石坍塌那样容易。
4. 动莫若敬,居莫若俭,德莫若让,事莫若咨。——《国语·周语·晋羊舌肸聘周论单靖公敬俭让咨》
行为举止莫过于恭敬,持家居家莫过于节俭,道德品行莫过于谦让,办事做事莫过于征求他人的意见。
5. 君以为易,其难也将至矣。——《国语·晋语·郭偃论治国之难易》
往往在你觉得是轻而易举的时候,困难也就跟着来了。
6.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周语·邵公谏厉王弭谤》
堵住民众的嘴巴,比堵塞河流还要可怕。
7. 华而不实,耻也。——《国语·晋语·秦伯享重耳以国君之礼》
形式华丽而没有实际内容,是耻辱。
8. 时不可失,丧不可久 ——《国语·晋语·里克杀奚齐而秦立惠公》
要紧紧抓住时机不能错过,错过了也不能延误太久。
9. 盛而不骄,劳而不矜其功。——《国语·越语·范蠡进谏勾践持盈定倾节事》
伟大而不骄傲,勤劳而不自夸有功。
10. 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之恶心生。——《国语·鲁语·公父文伯之母论劳逸》
百姓参加了劳动就会因劳累而去思考如何节俭律己,若经常思考这些问题,就会使自己的心地善良起来;无所事事就会放肆起来,一旦放肆,就会忘掉善良,没有善良就会滋生作恶之心。
11. 声一无听,物一无文 ——《国语·郑语·史伯为桓公论兴衰》
单一的声音不中听,单一的东西没有文采。
12. 上医医国,其次疾人 ——《国语·晋语·医和视平公疾》
最高明的医生能医治国家的疾病,其次才是给人看病。
13. 不厚其栋,不能任重。重莫如国,栋莫如德。——《国语·鲁语·子叔声伯辞邑》
不使用粗壮的房梁,就不能承受屋顶的分量。没有什么分量比国家的利益更重要,也没有什么栋梁比品德高尚的人更合适。
14. 败不可处,时不可失,忠不可弃,怀不可从 ——《国语·晋语·齐姜劝重耳勿怀安》
政令败坏的地方不能居住,机遇不能丧失,忠诚的人不能抛弃,顾着私欲的情绪不能依从。
15. 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国语·周语·邵公谏厉王弭谤》
治理河道,要用疏导的办法使其通畅;治理百姓,要引导百姓使其敢言。
16. 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 ——《国语·周语·邵公谏厉王弭谤》
放开人民的嘴,让他们有话直说,政事的善恶好坏就都可以清楚。
17. 夫谋必素见成事焉,而后履之 ——《国语·吴语·越王勾践命诸稽郢行成于吴》
凡是计划一件事,一定要预见到肯定能成功,然后才去实行。
18. 夫见乱而不惕,所残必多,其饰弥章。——《国语·周语·太子晋谏灵王壅谷水》
看到乱子出现,若不警惕,损失就会更多;如果想掩饰自己的过错,只会使过错更加明显地表露出来。
19. 狐埋之而狐搰之,是以无成功。——《国语·吴语·越王勾践命诸稽郢行成于吴》
狐狸实在多疑,刚把东西埋起来,又把它掘出来看看,到最后也没藏好。
20. 过而能改者,民之上也。——《国语·鲁语·季文子论妾马》
犯了错误能够改正的人,是百姓中的上等人。
21. 有过必悛,有不善必惧 ——《国语·楚语·蓝尹亹论吴将毙》
有了过错一定要悔改,干了坏事肯定会觉得害怕。
22. 拱木不生危,松柏不生埤。——《国语·晋语·医和视平公疾》
大树不能生长在屋脊上,松柏不能生长在矮墙上。
23. 戚施不可使仰 ——《国语·晋语·胥臣论教诲之力》
驼背的人,是无法让他直起身子来的。
24. 恶有衅,虽贵罚也。——《国语·鲁语·臧文仲请赏重馆人》
只要犯了罪,即使地位再高,也应受到处罚。
25. 从时者,犹救火、追亡人也,蹶而趋之,唯恐弗及。——《国语·越语·越兴师伐吴而弗与战》
利用时机,就像救火和追击逃亡者一样,跌跌撞撞地奔跑,只怕来不及。
26. 祸不好,不能为祸。——《国语·周语·太子晋谏灵王壅谷水》
灾祸是不好的,(因此)不能制造灾祸。
27. 一人善射,百夫决拾 ——《国语·吴语·越王勾践命诸稽郢行成于吴》
比喻只要有一人起表率作用,就能带动其他人效仿。
28. 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塞水不自其源,必复流;灭祸不自其基,必复乱。——《国语·晋语·史苏论骊姬必乱晋》
砍伐树木不把树根砍掉,必能重新生长;堵塞水不把源头堵住,必会重新流出;消除祸患不铲除产生祸患的根基,祸患还会再生。
29. 欲人之爱己也,必先爱人。欲人之从己也,必先从人。——《国语·晋语·重耳婚媾怀嬴》
要想别人爱护自己,必须先爱护别人;要想别人顺从自己,必须先顺从别人。
30. 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国语·郑语·史伯为桓公论兴衰》
实现了和谐,则万物可生长发育,但如果完全相同一致,则无法继续发展。
31. 民可近也,而不可上也。——《国语·周语·单襄公论郤至佻天之功》
对百姓只能亲近安抚,不可骑在百姓头上作威作福。
32. 婚姻,祸福之阶也。——《国语·周语·富辰谏襄王以狄伐郑及以狄女为后》
婚姻是难以预测的事情,既可能收获幸福,也可能招来祸患。
33. 教不善则政不治 ——《国语·齐语·桓公为政既成》
教化不好,国政就难以治理。指治国治民,教化为先。
34. 信,民之所庇也,不可失。——《国语·晋语·文公伐原》
信任是百姓、国家赖以生存的根基,不能失信于民。
35. 量力而进,不能则退 ——《国语·晋语·中行穆子帅师伐狄围鼓》
依据自己的能力前进,如果做不到可以退后。
36. 唯善人能受尽言,齐其有乎? ——《国语·周语·单襄公论晋将有乱》
只有善良的人才能接受别人的随意指责,齐国有这种人吗?
37. 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小大、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国语·楚语·伍举论台美而楚殆》
所谓美的东西,无论在上下、内外还是远近,都不会产生危害,所以才叫做美。
38. 无德于人,而求用于人,罪也。——《国语·晋语·重耳婚媾怀嬴》
对别人没有恩德,却想有求于人,这是罪过。
39. 言之大甘,其中必苦。——《国语·晋语·申生伐东山》
说的话太甜,骨子里一定苦。
40. 无夺民时,则百姓富 ——《国语·齐语·管仲佐桓公为政》
不在农忙时役使百姓而耽误农时,那么可以保证百姓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