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长恨歌》
唐代白居易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译文:天生丽质让她很难埋没人世间,果然没过多久便成为了唐明皇身边的一个妃嫔。她回眸一笑千姿百态娇媚横生,宫中的其他妃嫔都显得黯然失色。
春季寒冷皇上赐她到华清池沐浴,温润的泉水洗涤着白嫩滋润的肌肤。宫女搀扶起她如出水芙蓉软弱娉婷,由此开始得到皇帝的恩宠。
鬓发如云脸似花头戴金步摇,温暖的芙蓉帐子里与皇上共度春宵。只恨春宵太短一觉就睡到太阳高高升起,君王从此再也不早朝了。
2、《清平调·其一》
唐代: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译文:见到云就联想到她华艳的衣裳,见到花就联想到她艳丽的容貌;春风吹拂栏杆,露珠润泽花色更浓。如此天姿国色,不是群玉山头所见的飘飘仙子,就是瑶台殿前月光照耀下的神女。
3、《清平调·其二》
唐代:李白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译文:贵妃真是一枝带露牡丹,艳丽凝香,楚王神女巫山相会,枉然悲伤断肠。请问汉宫得宠妃嫔,谁能和她相像?可爱无比的赵飞燕,还得依仗新妆!
4、《清平调·其三》
唐代:李白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译文:杨贵妃绝代佳人与红艳牡丹相得益彰,美人与名花常使君王带笑观看。动人姿色似春风能消无限怨恨,在沉香亭北君王贵妃双双倚靠着栏杆。
5、《集灵台·其一》
唐代张祜
日光斜照集灵台,红树花迎晓露开。
昨夜上皇新授箓,太真含笑入帘来。
译文:旭日光辉斜照华清宫旁的集灵台,树上红花一朵朵地迎着朝露绽开。昨夜玄宗刚在这里为杨玉环授?,太真满面笑容地进入珠帘受宠来。
1.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唐朝 李白《清平调·其一》
【释义】:若不是在群玉山头见到了她,也会在瑶池的月光下来相逢。
2.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唐代李白的《清平调词·其二》
【释义】:如果拿汉宫里边的美女,谁能和贵妃相提并论呢?就是 赵飞燕刚刚画完妆之后最最
美丽可爱的最美的那一刻。
3.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唐代 礼拜《清平调·名花倾国两相欢》
【释义】:绝代佳人与红艳牡丹相得益彰,美人与名花长使君王带笑观看。
4.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唐代 杜牧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
【释义】:杨贵妃喜欢荔枝,皇帝着人快马相运。
5.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唐代 白居易《长恨歌》
【释义】:杨贵妃天生美丽漂亮,就算自己想舍弃也很困难。
6.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唐代 白居易《长恨歌》
【释义】:回头一笑能迷住众多的人,六宫的妃子都失去了美色。
7.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唐代 白居易《长恨歌》
【释义】:她美丽的脸上神情寂寞,泪水纵横,就像一枝带着春雨的梨花。
8.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唐代 白居易《长恨歌》
【释义】:轻柔的仙风吹拂着衣袖微微飘动,就像霓裳羽衣的舞姿,袅袅婷婷。
9.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唐代 白居易《长恨歌》
【释义】:那芙蓉花多像她的脸,那柳叶多像她的眉,见花见柳怎叫人不落泪。
10.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唐代 白居易《长恨歌》
【释义】:杨贵妃侍君寝前皇上赐她在华清池沐浴,温泉池水印着她的冰雪肌肤。
《无题效商隐体诗》 元 杨维桢 主家院落近连昌,燕子归来旧杏梁。金埒近收青海骏,锦笼初教雪衣娘。卷衣甲帐春容晓,吹笛西楼月色凉。今夜阿鸿新进剧,黄金小带荔枝装。
《过华清宫》 唐 杜牧 长安回望绣城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赠张云容舞》 杨贵妃 罗袖动香香不已,红蕖枭枭秋烟里。轻云岭上乍摇风,嫩柳池边初拂水。
《过华清宫绝句》 杜牧 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
《咏马嵬坡》 东晋马嵬曾筑城,由此赢得美盛名。天姿惹出安史乱,至今西风哭白绫。——张志真
杨玉环 霓裳舞破太平歌,莫道佳人遗恨多。若许投身非圣主,香魂不断马嵬坡! ——高标逸韵
清平调词三首 ⑴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译文: 看见云,就想起她的衣裳,看见花,就想念她的容貌。
春风拂过,带露水的白牡丹分外妖冶。这样的仙女儿要不是西王母的群玉山上来的, 或者就只有到瑶池的月下才能见着吧。
⑵ 一枝红艳露凝香, 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 可怜飞燕倚新妆。
译文 贵妃真是一枝带露牡丹,艳丽凝香, 楚王神女巫山相会,枉然悲伤断肠。请问汉宫得宠妃嫔,谁能和她相像? 可爱无比的赵飞燕,还得依仗新妆! ⑶ 名花倾国两相欢, 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 沉香亭北倚阑干 译文 牡丹与贵妃都如此美丽动人, 使君王直笑着看, 此时心中有再大的恨意, 只要和贵妃一起来到这沉香亭畔的牡丹园,也会被消散得无影无踪了。作者简介 李白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其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意思是:你的容貌服饰是如此美艳动人,以至连白云和牡丹也要来为你妆扮,春风骀荡,轻拂栏杆,美丽的牡丹花在晶莹的露水中显得更加艳冶,你的美真像仙女一样。
“云想”句:见云之灿烂想其衣之华艳,见花之艳丽想美人之容貌照人。实际上是以云喻衣,以花喻人。
槛:栏杆;
露华浓:牡丹花沾着晶莹的露珠更显得颜色艳丽。
扩展资料:
清平调·其一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云想衣裳花想容,”把杨妃的衣服,写成真如霓裳羽衣一般,簇拥着她那丰满的玉容。“想”字有正反两面的理解,可以说是见云而想到衣裳,见花而想到容貌,也可以说把衣裳想象为云,把容貌想象为花,这样交互参差,七字之中就给人以花团锦簇之感。
“春风拂槛露华浓”,进一步以“露华浓”来点染花容,美丽的牡丹花在晶莹的露水中显得更加艳冶,这就使上句更为酣满,同时也以风露暗喻君王的恩泽,使花容人面倍见精神。
下面,诗人的想象忽又升腾到天堂西王母所居的群玉山、瑶台。“若非”、“会向”,诗人故作选择,意实肯定:这样超绝人寰的花容,恐怕只有在上天仙境才能见到。
玉山、瑶台、月色,一色素淡的字眼,映衬花容人面,使人自然联想到白玉般的人儿,又像一朵温馨的白牡丹花。与此同时,诗人又不露痕迹,把杨妃比作天女下凡,真是精妙至极。
参考资料:清平调词三首_百度百科
《清平调词三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赞美杨贵妃的组诗作品,共三首七言乐府诗。
原文: 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其二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其三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译文: 其一 见云之灿烂想其衣裳之华艳,见花之艳丽想人之容貌照人。若不是在群玉山头见到了她,就是在瑶池的月光下来相逢。
其二 像枝红牡丹沐浴雨露散芳香,有杨妃不再思慕神女空自伤。请问汉宫佳丽谁能和她媲美,就算赵飞燕也要靠精心化妆。
其三 名花伴着绝色美人令人心欢,赢得君王满面带笑不停地看。春风中消解了君王无限怅恨,在沉香亭北共同倚靠着栏杆。
扩展资料 诗词赏析 在这三首诗中,把牡丹和杨妃交互在一起写,花即是人,人即是花,把人面花光浑融一片,同蒙唐玄宗的恩泽。从篇章结构上说,第一首从空间来写,把读者引入蟾宫阆苑;第二首从时间来写,把读者引入楚王的阳台,汉成帝的宫廷;第三首归到目前的现实,点明唐宫中的沉香亭北。
诗笔不仅挥洒自如,而且相互钩带。“其一”中的春风,和“其三”中的春风,前后遥相呼应。
第一首,首句通过“云”“花”这两个美好的意象,来比喻杨贵妃的外在容貌,云霞一样的衣裳,如花朵一样的容貌,虽未具写,但引导读者自己就按照想象来刻画杨贵妃的形象。牡丹花在“露华”的滋润下愈加娇艳,也暗喻杨贵妃深受恩宠,愈加娇美。
“玉山”“瑶台”“月下”这些都是天上的仙境,而在这些词形容下的杨贵妃,肯定也是只有在天上才能见到的吧。无形之中就将杨贵妃的容貌升到仙女的地步,精妙绝伦,足以见李白高超的技艺。
第二首,这首当中引用了巫山神女与赵飞燕的事迹,用以侧面烘托杨贵妃的美貌。首句当中通过写天然的色与香,来写杨贵妃的天然国色;第二句中用巫山神女的传说典故来进行对比,可是仍不及杨贵妃,一个“枉断肠”写出楚王的不值。
后两句从史实借用汉宫赵飞燕对比,绝代的飞燕还需要依靠新妆来获取宠爱,而杨贵妃靠的是天然的素颜。采用巫山神女与汉宫飞燕二则典故,都意在渲染杨贵妃倾国倾城的美艳。
第三首,这首诗将花与人合二为一,“名花”指牡丹,“倾国”指杨贵妃,“君王”指唐明皇,“两相欢”与“带笑看”将三者统一起来。“解释”意味消除,“春风”指代君王,好似春风原有无限的惆怅,而今动人的牡丹与美艳的佳人都消除了春风的无限恨。
末句点名地点,沉香木造就的亭子里倚靠个贵妃与君王,而阑干外则是姿色摇曳的牡丹,景美人更美,与首句“名花倾国两相欢”遥相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