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1.开展粤西高校记者友好交流,促进记者之间的交往,推动我校新闻媒体的发展;
2.提高学生记者的采访和写作能力,培养记者的综合素质,鼓励和激励记者继承优良传统,继续发扬艰苦奋斗、服务大众的精神;
3.展现媒体形象,记者风范,倡导关注社会,关注校园,服务学生;
4.让更多的人知道记者这个职业,让更多的人关注记者的工作;
5.提高校园媒体人的社会实践能力,为媒体人未来工作就业提供良好的舞台;
二。活动主题:青春使命,蓝色梦想,我们与时俱进。
三。主办单位:共青团xx大学委员会、xx大学学生联合会
主办单位:xx大学时事通讯。
四。活动时间:XX年X月X日-x月X日
动词 (verb的缩写)地点:xx大学主校区
不及物动词活动对象:粤西各高校全体学生。
七。活动形式及内容:以校园媒体为单位参赛,同时接受湛江地区高校学生以团队形式自由参赛,每队3-6人。比赛方式:分为初赛和决赛,最终决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1名,优秀奖2名。
八。活动流程:
(1)初赛:力求笔底锐利
初赛时间:XX年X月X日-xx日。截止时间:xx年XX月XX日中午12点
条目类型:
1.消息新闻(350-);
2.专题新闻(1500—);
3.生活纪实叙事(600-);
4.评论时事和现象(800-);
5、采访稿(500-);
条目描述:
1.作品投稿时间为X-X-X-X日下午12:00,作品必须为X-X-X-X-X日创作的独立原创稿件(不得在公开出版物上发表或用于其他比赛),如有抄袭将被取消参赛资格。
2.投稿时请注明参赛作品类型,以及代表队名称、作者姓名、学校、联系方式等。
3.提交的作品只需要上述类型中的一种。
4.参赛作品将发送到提交竞赛的专用电子邮件地址:
作品评价标准:
1、文章结构;(15%)
2.语言;(25%)
3.思想内容;(30%)
4.选择角度;(15%)
5.思维逻辑;(15%)
初步描述:
评审团将根据以上五项评审标准,确定20幅优秀作品,再由专业评委老师评选出10支队伍晋级决赛。结果将于4月20日公布。
(二)决赛:总动员面试
模式:模拟面试
决赛时间:XX年X月周日下午14: 30-18: 00。
地点:xx大学主校区多功能厅
相关内容:
1.组委会选取学校近期发生的10件新闻事件和5位代表人物作为总决赛现场嘉宾并接受前五名选手的采访,邀请与这些事件相关的人士参与节目。
2.组委会将于4月28日公布入选项目及嘉宾背景资料,各队可自行收集资料。
3.决赛分为两部分:
第一个环节:
①比赛开始前半小时,各参赛队抽签决定播放顺序和采访事件,然后播放以模拟新闻事件场景采访事件当事人。
②要求:参赛队伍可安排1-2人上场比赛,必须以某媒体(校园媒体或社交媒体)的身份进行采访。
③面试的题目和方向自定,需要自备面试设备和纸笔。面试时间7分钟,会被主持人打断。
④本次比赛结束后,得分最高的五支队伍将进入下一轮决赛。
第二个环节:
①进入第二环节的前五名团队抽签决定本团队需要采访的嘉宾。他们会根据第一期的分数上台,针对自己的话题和方向采访嘉宾。
(2)选手应自主掌握面试问题设计和角度选择,并自备笔和书本进行面试。面试时间8分钟,超过时间限制主持人会中断面试。
(3)面试结束后,选手要接受评审团结合面试现场提出的两个问题,选手根据个人理解认真回答。
④本环节结束时,获得最高分的三支队伍将获得冠军第三名,另外两支队伍将获得优秀奖。
评估标准:
1.个人表现(如表情、肢体动作、语气等。)场上的选手是35%。
2.面试角度的选择和面试问题的设计;百分之三十
3.现场采访时选手与嘉宾的交流氛围;15%
4.参赛者对评审团两个问题的回答;20%
奖项设置:
1冠军:奖金+校级荣誉证书+技术技能0.5分;
亚军:奖金+校级荣誉证书+技术技能0.5分;
亚军:奖金+校级荣誉证书+技术技能0.5分;
优秀奖2名:奖品+校级荣誉证书+技术技能0.5分;
(加分由各学院确定)
九。前期工作安排:
(1)召开工作会议,认真了解活动等细节,讨论分配工作;
(2)各方负责从网上搜索下载相关图片资料,邀请评委和嘉宾;
(3)比赛期间工作安排及现场秩序维护;
(4)赛前两天必须做好人员安排,工作必须落实。
X.活动现场:
(5)比赛具体时间的具体安排;
(6)比赛期间安排人员值班;
(七)比赛期间,邀请团委领导前来指导;
XI。事后安排:
(八)现场整理和清扫;
(9)恢复相关信息;
(十)总结工作经验,保持各组织间的良好合作关系。重视后期宣传,撰写简讯和网络宣传;
十二。要求和注意事项:
(十一)注意落实展会现场的卫生和秩序工作;
(十二)落实个人责任制;
十三。可行性分析:
这项活动已经举办了五届,这是第六届。历届均广受好评,为粤西大学生认识和了解媒体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在海大传媒圈颇受欢迎。第六届大赛预算清晰,之前有广泛的基础,可行。
十四。应急计划:
如评委、老师、嘉宾不能来或场地变化,可酌情改期比赛,并在比赛过程中完善。
十五。预期效果和前景:
扩大新闻媒体的影响力,提高学生记者的综合能力,使媒体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搭建高校新闻媒体的沟通桥梁,对今后的工作有所帮助;向教师和学生灌输新闻媒体重要性的思想,使学生对这项工作更感兴趣。
17.负责人的联系方式
校园安全采访活动策划书采访策划书2篇 | 返回目录1.活动背景:安全是永恒的话题。我们应该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校园安全也不排除。最近,学校发生了许多事件,如学生溺水,猝死,宿舍火灾,食物中毒等。这些事故凸显了校园安全的重要性。安全重于泰山,尤其是对于我们学生来说,没有安全一切无从谈起!
二、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我们准备进行一次关于校园安全的采访,了解大家对校园安全的意识;从而加强学生对校园安全的重视,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频率。
三。所需资源:一台专业照相机、计算机和视频编辑软件。
四。调查对象:大学生、学校教师和工作人员。
动词 (verb的缩写)调查方法:视频访谈
不及物动词活动时间:xx.6.27-xx.7.1
七。地点:桂林理工大学校园
八。活动分工:
采访:徐春燕
起草新闻计划:李
摄影:罗兰
面试问题设计:黄、程晓珍
视频剪辑及后期制作:李
采访准备工作:程晓珍、徐春燕
预算和活动最后概要:任绪安
九。调查内容(要采访的问题):
1.校园十大安全问题是什么?
2.面对校园安全问题,我们该怎么办?
3.如何解决校园安全问题?
4.校园安全问题的预防?
5.如何加强自己的人身安全?
宿舍安全
1.什么样的宿舍容易被偷?
2.学生宿舍常见的盗窃方式有哪些?
3.什么时候容易被偷?
食品安全
1.说说你知道的关于食品安全的案例?
2.如何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校园生活安全
1.谈谈校园安全隐患。
2.如何预防?
X.活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细节:
1.为提问做好准备。面试者和被面试者能就面试问题进行很好的理解和沟通,这样整个面试活动才能顺利进行。
2.提问要简洁通俗。每一个要问的问题,事先都要精心设计,从长度上推敲,宜短不宜长,易而通俗但不难。
3.问具体问题。任何事情都是复杂的,都有一个形成、发展、结束的过程。如果记者笼统抽象地提问,被采访者就很难回答。
4.提问时要抓住主线和关键问题。一旦被采访人的谈话偏离主题,一定要及时拉回主线,不要跑题。
5.同时用“嘴”和“眼”提问。“口”和“目”这两个字,意在强调深入观察,细致观察,力求生动逼真地反映事物的本质。
6.最后,征求被采访者的意见,尤其是比较重要的报道,与双方进行讨论或探讨。
高校模拟采访大赛活动策划书采访策划书3篇 | 返回目录一、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1.开展粤西高校记者友好交流,促进记者之间的交往,推动我校新闻媒体的发展;
2.提高学生记者的采访和写作能力,培养记者的综合素质,鼓励和激励记者继承优良传统,继续发扬艰苦奋斗、服务大众的精神;
3.展现媒体形象,记者风范,倡导关注社会,关注校园,服务学生;
4.让更多的人知道记者这个职业,让更多的人关注记者的工作;
5.提高校园媒体人的社会实践能力,为媒体人未来工作就业提供良好的舞台;
二。活动主题:青春使命,蓝色梦想,我们与时俱进。
三。主办单位:广东海洋大学团委、广东海洋大学学生联合会
主办单位:广东海洋大学通讯社
四。活动时间:xx年4月1日-5月1日
动词 (verb的缩写)地点:广东海洋大学主校区
不及物动词活动对象:粤西各高校全体学生。
七。活动形式及内容:以校园媒体为单位参赛,同时接受湛江地区高校学生以团队形式自由参赛,每队3-6人。比赛方式:分为初赛和决赛,最终决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1名,优秀奖2名。
八。活动流程:
(1)初赛:力求笔底锐利
初赛时间:xx年4月1日-15日。截止时间:xx年4月15日中午12点
条目类型:
1.消息新闻(350-);
2.专题新闻(1500—);
3.生活纪实叙事(600-);
4.评论时事和现象(800-);
5、采访稿(500-);
条目描述:
1.投稿时间为4月1日至4月15日中午12:00,作品必须为xx年1月1日至XX年4月15日创作的独立原创稿件(不得在公开出版物上发表或用于其他比赛),如有抄袭将取消参赛资格;
2.投稿时请注明参赛作品类型,以及代表队名称、作者姓名、学校、联系方式等。
3.提交的作品只需要上述类型中的一种。
4.参赛作品将发送到提交竞赛的专用电子邮件地址:
作品评价标准:
1、文章结构;(15%)
2.语言;(25%)
3.思想内容;(30%)
4.选择角度;(15%)
5.思维逻辑;(15%)
初步描述:
评审团将根据以上五项评审标准,确定20幅优秀作品,再由专业评委老师评选出10支队伍晋级决赛。结果将于4月20日公布。
(二)决赛:总动员面试
模式:模拟面试
总决赛:xx年4月29日周日下午14: 30-18: 00。
地点:广东海洋大学主校区多功能厅
相关内容:
1.组委会选取学校近期发生的10件新闻事件和5位代表人物作为总决赛现场嘉宾并接受前五名选手的采访,邀请与这些事件相关的人士参与节目。
2.组委会将于4月28日公布入选项目及嘉宾背景资料,各队可自行收集资料。
3.决赛分为两部分:
第一个环节:
①比赛开始前半小时,各参赛队抽签决定播放顺序和采访事件,然后播放以模拟新闻事件场景采访事件当事人。
②要求:参赛队伍可安排1-2人上场比赛,必须以某媒体(校园媒体或社交媒体)的身份进行采访。
③面试的题目和方向自定,需要自备面试设备和纸笔。面试时间7分钟,会被主持人打断。
④本次比赛结束后,得分最高的五支队伍将进入下一轮决赛。
第二个环节:
①进入第二环节的前五名团队抽签决定本团队需要采访的嘉宾。他们会根据第一期的分数上台,针对自己的话题和方向采访嘉宾。
(2)选手应独立掌握面试问题设计和角度选择,并自备笔和书本进行面试。面试时间8分钟,超过时间限制主持人会中断面试。
(3)面试结束后,选手要接受评审团结合面试现场提出的两个问题,选手根据个人理解认真回答。
④本环节结束时,获得最高分的三支队伍将获得冠军第三名,另外两支队伍将获得优秀奖。
评估标准:
1.个人表现(如表情、肢体动作、语气等。)场上的选手是35%。
2.面试角度的选择和面试问题的设计;百分之三十
3.现场采访时选手与嘉宾的交流氛围;15%
4.参赛者对评审团两个问题的回答;20%
奖项设置:
1冠军:奖金+校级荣誉证书+技术技能0.5分;
亚军:奖金+校级荣誉证书+技术技能0.5分;
亚军:奖金+校级荣誉证书+技术技能0.5分;
优秀奖2名:奖品+校级荣誉证书+技术技能0.5分;
(加分由各学院确定)
九。前期工作安排:
(1)召开工作会议,认真了解活动等细节,讨论分配工作;
(2)各方负责从网上搜索下载相关图片资料,邀请评委和嘉宾;
(3)比赛期间工作安排及现场秩序维护;
(4)赛前两天必须做好人员安排,工作必须落实。
X.活动现场:
(5)比赛具体时间的具体安排;
(6)比赛期间安排人员值班;
(七)比赛期间,邀请团委领导前来指导;
XI。事后安排:
(八)现场整理和清扫;
(9)恢复相关信息;
(十)总结工作经验,保持各组织间的良好合作关系。重视后期宣传,撰写简讯和网络宣传;
十二。要求和注意事项:
(十一)注意落实展会现场的卫生和秩序工作;
(十二)落实个人责任制;
十三。可行性分析:
这项活动已经举办了五届,这是第六届。历届均广受好评,为粤西大学生认识和了解媒体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在海大传媒圈颇受欢迎。第六届大赛预算清晰,之前有广泛的基础,可行。
十四。应急计划:
如评委、老师、嘉宾不能来或场地变化,可酌情改期比赛,并在比赛过程中完善。
十五。预期效果和前景:
扩大新闻媒体的影响力,提高学生记者的综合能力,使媒体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搭建高校新闻媒体的沟通桥梁,对今后的工作有所帮助;向教师和学生灌输新闻媒体重要性的思想,使学生对这项工作更感兴趣。
17.负责人的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