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需缴纳学费和住宿费,学费每期1200元,住宿费每期300元。
崇州行知中学办学方向当初校长谈得最多的是办学方向:大众学校还是“小众”学校;培养少数精英的意义,培养合格公民的意义。
校长说,陶行知告诉我们“生活是教育,社会是学校”,“生活教育是生活本原的、自主的、生活必需的教育”,“不了解社会需要的盲目教育”。现代社会需要什么,崇州的社会和生活需要什么,是考试机器还是合格公民,是个人天赋还是普通大众。
工人,崇州只能偶尔考上一个清华北大的学生,不是每年。这些稀生对崇州的社会经济生活产生了多大的积极影响,给崇州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多大的好处,崇州每年又有多少不合格的公民甚至不良少年要走出校门,这些人对崇州的社会生活产生了多大的负面影响,增加了多少维护崇州稳定社会的成本,这是教育工作者不能不思考的问题。但是我们现在上下最热情,还在不断引导全社会炒作。我们不惜一切代价追求的仍然是以应试为中心的“精英教育”。学生考上重点,学校和老师都会表扬奖励,媒体也会打广告。但是,有谁表扬过老师把一个误入歧途、将来很可能成为罪犯的学生教育成合格的公民,有谁统计过一个学校毕业生步入社会的犯罪率?
崇州行知中学改名历史从校长口中说出来,陶行知的教育价值观告诉我们,教育只有把培养合格公民作为第一要务,才能恢复其本来面目。教师只有用陶行知的“爱全世界”去关爱每一个学生,用最大的热情和耐心去培养所有学生成为合格的公民,才能真正期待教育回归本职。
2001年3月,学校正式向崇州市教育局提交了更改学校名称的请示报告,校长郭克全向教育局副局长邵家猛汇报了更改名称的原因,得到了邵局长的高度赞赏和大力支持。
2001年10月,学校向四川省陶行知研究会提交申请报告,将崇阳东郊中学更名为崇州市行知中学。原四川省陶行知研究会会长、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原四川省政府副省长韩邦彦应郭克全会长要求书写行知中学校名。
2002年3月,学校向崇州市市政府分管教育的陈刚副市长提交了更改学校名称的请示,得到了陈刚副市长的支持和赞赏。
2002年10月,教育局周局长、郭克全局长参加了崇州市委、市政府在市委会议室召开的论证会。会上,郭克全陈述了更改学校名称的原因。
2003年11月,崇州市政府机构编制办公室批准将崇阳东郊中学更名为“崇州市行知中学”。
崇州行知中学师资力量学校现有40多个教学班,2000多名学生,教职工259人,其中中级以上职称教师19人,本科以上学历教师14人。学校是崇州市文明单位、卫生单位,成都市第一批“十五”教育科研项目实验学校,四川省陶瓷研究会实验联系学校,中国陶瓷协会“十五”教育部重点项目“陶行知教育思想与新世纪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研究”子项目学校。
真正的生活就是做好自己每天做的事情。不要要求目前与你无关的爱情和前景。不要纠结于不必要的情绪和判断。以上是九三教育老师介绍的崇州行知中学的基本情况。想了解更多详情,可以关注九三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