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2020年为例,2020湖南所有大学排名及录取分数线:
1、中南大学——全国第25名。
2、湖南大学——全国第27名。
3、湖南师范大学——全国第64名。
4、湘潭大学——全国第119名。
5、湖南农业大学——全国第124名。
湖南省高校录取分数线:
湖南2020年省控线:
一批:文550分,理507分。
二批:文526分,理464分。
三批:文501分,理433分。
以上内容参考:中国教育 - 湖南大学排行
湖南历年高考分数线如下:
1、2018年:
普通本科一批:文科569分;理科513分。
普通本科二批:文科523分;理科450分。
普通本科三批:文科486分;理科409分。
普通高职(专科)批:文科200分;理科200分。
2、2019年:
普通本科一批:文科553分;理科500分。
普通本科二批:文科523分;理科448分。
普通本科三批:文科495分;理科414分。
普通高职(专科)批:文科200分;理科200分。
3、2020年:
普通本科一批:文科550分;理科507分。
普通本科二批:文科526分;理科464分。
普通本科三批:文科501分;理科433分。
普通高职(专科)批:文科200分;理科200分。
4、2021年:
普通本科批:历史类为466分,物理类为434分。
特殊类:历史类521分,物理类504分。
普通高职(专科)批:历史类200分,物理类200分。
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 www.xuefen.net湖南省的一本高校主要有:
国防科技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湖南工商大学、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湖南理工学院、吉首大学、南华大学、长沙学院、湖南财政经济学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衡阳师范学院。
相关说明
第一批次:三所985高校,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毫无疑问,它们属于一本院校,而且是一本院校中的实力较强的那一拨。
第二批次:湖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湖南农业大学。
这四所高校中,其实也可以把湖南师范大学放入第一批次里面的,毕竟它是211、双一流高校,和三所双非高校混在一起。但为了方便,委屈一下吧。后面三所高校,是湖南省用来冲击2022年新一轮双一流的重点选手,目前新的说法是“保一争二”来着。湘潭大学凭借着自身实力和一点点的运气,成了省内力保的那个幸运儿。
第三批次:湖南工业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南华大学、吉首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工商大学。这七所高校,尽管也有在本科二批,专科批招生的情况,但整体来讲,把它们归为一本高校,应该是符合目前基本的判断标准的。
整体来讲,第二、第三批次的高校,属于本省高校的最中坚力量来着,也是本省中上等程度考生,最应该重点关注的一批高校。这点上,很多省份都是非常相似的。
第四批次:湖南理工学院、长沙学院、衡阳师范学院;这三所高校,也有一本招生的专业,但是整体上来讲,二本招生专业居多。所以,目前来讲,还是应该归为二本院校比较恰当。当然,这三所高校,也会是湖南省内高校中,升格本科的领跑者。
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 www.xuefen.net2022年湖南省各大学录取分数线(最全汇总)
历史类:
(1)湖南大学:598分。
(2)中南大学:598分。
(3)湘潭大学:570分。
(4)湖南师范大学:553分。
(5)衡阳师范学院:533分。
物理类:
(1)湖南师范大学:557分。
(2)长沙理工大学:546分。
(3)湖南科技大学:533分。
(4)南华大学:514分。
(5)湘潭大学:511分。
湖南省内在本科阶段收分的大学有很多,不过刚刚在本科线收分的大学也很多,其中有:邵阳学院,历史类469分,物理类401分;怀化学院,历史类427分,物理类408分;湖南文理学院,历史类447分,物理类427分;吉首大学,历史类461分,物理类438分;等等属于高考刚刚过本科线。
适合高考分数不是很高,但是刚好过本科线的同学进行报考。不过多为民办院校,学费较高,经济比较困难的同学谨慎报考。
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 www.xuefen.net湖南省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本科批(普通类)平行一志愿投档分数线公布。
湖南省内高校中,历史类投档线湖南大学第1组610分,中南大学第3组609分;中南大学第4组(国家专项)601分;湖南大学第8组(少数民族预科班)598分;中南大学第11组(少数民族预科班)598分;湖南师范大学第13组585分;湖南师范大学第18组(地方专项)583分。
物理类投档线位居第一的是中南大学第8组,达652分。国防科技大学第9组632分;中南大学第7组631分;中南大学第5组625分;湖南大学第2组618分;湖南大学第4组617分;中南大学第6组617分;湖南大学第3组615分;湖南大学第5组(国家专项)613分;中南大学第9组(国家专项)609分。
高考补录志愿填报技巧
1、以往重报志愿时都会出现某些院校过于集中的情况,各学院负责人为此建议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要注意专业的冷热搭配,不要只关注“热门”院校和“热门”专业,应“冷热”结合,使志愿形成合理梯度,提高录取机会。
2、在填报时应注意对比一下高校的补录计划数和该批次的考生人数,以减少竞争性;对要报读的学校须慎重研究,虽然很多优质的外地院校由于生源严重不足而参加补录,但也有不少是外地高校通过新办、合办、调整等方式扩大办学规模,个别存在名过其实的现象;不要相信招生中介而去花钱买分,更不要因此错过补录机会,误了学业。
3、不要太过注重专业,应先考虑如何进学校,进了学校一切好办,进不到万事皆空,填志愿时候多加个服从调配,对于加大录取成功率有很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