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学院是二本院校。
丽水学院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07年创办的处州师范学堂。1912年改称“处州师范学校”。1913年处州师范学校改称“浙江省立第十一师范学校”。1923年“十一师范”与“十一中”合并,分设中学部和师范部。
在此基础上,197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丽水师范专科学校。2000年8月,浙江省少数民族师范学校和松阳师范学校并入丽水师范专科学校。
2003年3月,省政府批复同意丽水师范专科学校与丽水职业技术学院(丽水职业技术学院由丽水工业学校与丽水农业学校合并而成)合并,并以此为基础筹建本科层次的丽水学院。2004年5月,国家教育部批准学校升格更名为丽水学院。2007年3月,丽水卫校并入。
扩展资料:
截至2020年4月,校园占地面积1008.16亩,校舍建筑面积38.74万平方米。下设7个二级学院,有45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医学等学科门类,24个高职专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生13983人,其中普通本科生10698人。
现有教职工1117人,其中教授97人,博士200人,教育部民族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1人,全国民族教育专家委员会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19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4人,浙江省高校优秀教师3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丽水学院
参考资料来源:丽水学院—历史沿革
二本
丽水学院是由丽水市人民政府举办,是丽水最高学府和唯一的本科院校,其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07年的处州师范学堂。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在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和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合并的基础上升格更名为丽水学院,是浙江省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
1、丽水学院校徽创意源于丽水的青山绿水,这里山水秀丽、人杰地灵。水,孕育滋养万物,象征学院博大的胸襟,宏伟的气度,体现“有容乃大”的胸怀。寓意丽水学院是一所学科全面、设置合理的求学育人殿堂。
2、丽水学院学生公寓实行标准化管理,房间内备有衣柜。分4人间、6人间。每个寝室均有网线口。但网线口数量有限,需要自己准备网线,同时建议以寝室为单位共买一个路由器。同时每个公寓均设有自习室、心理辅导室等。
3、丽水学院的优势专业有:农村区域发展、财务管理、教育学类、民族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旅游管理、护理学类、电子商务、光源与照明、生态学、园艺等专业。
首先,这一点希望大家清楚,教育部门并没有划分丽水学院是一本还是二本,毕业证上只有本科和专科之分,是几本只是民间的说法。(某大学在某省是第一批次招生的话,通常认为该大学是一本大学,在第二批次招生的话,通常认为该大学是二本大学)
丽水学院(Lishui University),位于浙江省丽水市,由丽水市人民政府举办,是丽水最高学府和唯一的本科院校,是浙江省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由浙江理工大学牵头,宁波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杭州师范大学等共同参与,对口帮扶丽水学院。
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07年的处州师范学堂。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在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和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合并的基础上升格更名为丽水学院,2017年10月,学校被列为浙江省“十三五”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19年1月,被浙江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第二批应用型建设试点示范学校。
校园占地面积1008.16亩,校舍建筑面积38.74万平方米。下设8个二级学院,有47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医学等学科门类,24个高职专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生13000人,其中普通本科生10000人。现有教职工1100人,其中教授97人,博士200人,教育部民族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1人,全国民族教育专家委员会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19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4人,浙江省高校优秀教师3人。
院系设置
学校设有8个二级学院,另设有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华侨学院、创业学院、中国(丽水)两山学院、丽水市工业技术研究院等教学科研机构;开办47个本科专业。
教学建设
省级优势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示范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个,省级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省级精品课程15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建有院士工作站1个,省级博士后工作站1个。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护理学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小学教育、光源与照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园艺、音乐学、口腔医学、计算机技术与科学、电子商务
省级重点专业:园林、化学、旅游管理;
省级重点建设专业:汉语言文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数学与应用数学、思想政治教育;
省级精品课程:普通物理学、中国古代文学、多媒体技术、遗传学、中学语文教学法、旅游会计、旅游规划与开发、动物学、民族传统体育、教师口语、分析化学、油画风景写生、视唱练耳、C语言程序设计、植物生理学。
学科建设
学校拥有浙江省十一五重点学科建设项目3个、浙江省十二五重点学科建设项目5个、浙江省“十三五”一流学科建设项目5个、市级重点学科4个。
丽水市重点学科:中国古代文学(地方文化研究与应用)、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基础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