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林业大学教务处管理系统入口地址
西南林业大学教务处管理系统入口地址: http://jwc.swfu.edu.cn/
9月3日下午,全球环境基金会独立评估办公室主任Juha Ilari Uitto和联合国大学校长办公室顾问梁洛辉一行两人访问学校。校长郭辉军与来宾进行深入会谈,会议由副校长胥辉主持,科技处、对外合作交流处、林学院、生物多样性保护学院、湿地学院和亚太森林组织昆明中心相关负责人参加。
郭辉军欢迎专家到访,他回顾了与两位专家的合作历史,希望建立学校与全球环境基金和联合国大学的合作。胥辉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学科优势和科研特色。两位来宾分别介绍了世界环境基金和联合国大学的基本情况以及在中国开展的业务,希望与学校开展多层次合作。
座谈会前,郭辉军陪同来宾到国家高原湿地中心、标本馆、西南山地森林资源保育重点实验室和生物多样性研究院参访。
全球环境基金(Global Environment Facility,GEF)创立于1991年,是一个由183个国家和地区组成的国际合作机构,宗旨是与国际机构、社会团体及私营部门合作,协力解决环境问题。联合国大学(United Nations University,UNU)总部设在东京,于1975年开始运行,是联合国下设的国际大学,是一个为了达成联合国的诸项目标、就有关国际共同的课题进行研究及人才培养的国际共同体。
怎么在西南林业大学教务网查到分数啊
你说的是学期各科成绩吧?打开教务处链接:http://jwc.swfc.edu.cn/jwcwebsite/jwc.aspx 点击“学生服务”→ “信息化教学管理系统”,输入你的用户名(学号)和密码(初始密码是学号),就可以查询到了。
西南林业大学是一本吗
1、西南林业大学是一本吗 西南林业大学是一本大学,该校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独立设置、以林学学科为主,生态环境类学科为特色,理、工、农、文、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林业本科高校。
2、西南林业大学简介
学校办学起源于1938年的 云南大学 森林系,建校于1958年昆明农林学院。1973年昆明农林学院林学系与南迁昆明的北京林学院合并办学,成立学校的前身云南林业学院,1978年北京林学院迁回北京办学后,学校变更为云南林学院,直属国家林业部管理。1983年更名为西南林学院,为林业部直属的6所区域性林业本科院校之一。2000年学校由国家林业局直属高校调整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省为主管理。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西南林业大学。
学校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调整优化学院架构,现设有林学院(亚太林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园林园艺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生态与环境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生物多样性保护学院、大数据与智能工程学院、机械与交通学院、地理与生态旅游学院、湿地学院、数理学院、化学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文法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会计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体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学院、研究生院等23个教学单位。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9702人,硕士研究生1933人,博士研究生87人,留学生111人,高等继续教育学生12572人。有教职工1210人,特岗人员217人。专任教师中有教授100人、副教授299人。研究生导师有736人,其中博士生导师86人,硕士生导师650人。有1人、*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层次专家1人、中科院“*”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国务院突出贡献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云南省突出贡献专家5人、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1人、云南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2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和后备人才34人、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5人。有云南省“*”29人,其中科技领军人才1人、云岭学者1人、产业技术领军人才6人、教学名师4人、文化名家1人、青年拔尖人才16人。有云南省“”17人,其中高层次人才2人、高端外国专家5人、产业人才1人、青年人才7人、柔性高层次人才和青年人才2人。
学校坚持“立足云南,服务西南,面向全国,辐射两亚”的服务面向定位,秉承“树木树人、至真至善”校训,弘扬“乐山乐水、无怨无悔”精神,培育“诚朴宽厚”校风,践行“教为不教、学为创造”教学理念,涵养“笃信好学、谨行善道”学风,致力于培养“品德、知识、技能、个性”为一体,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至今培养了11余万名各类人才。
学校高度重视教学工作,2004年获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良好成绩,2016年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设有本科专业85个,其中国家级第一类特色专业3个、国家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专业4个、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3个、省级特色专业7个。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2项。获批省部级质量工程项目470余项,获省部级实验室和基地19个,林学类专业基础实验教学中心获批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西南林业大学—楚雄市林业局紫金山林场理科实践教育基地获批为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省级精品课程19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0门。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云南省优秀教学团队6个、全国优秀教师2人、全国林业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8人、省级云岭教学名师4人、省高层次教学名师4人,教学名师13人、卓越青年教师9人,省级教学名师工作室9个,师德标兵5人。实施“双创十个一”工程,支持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专业技能大赛和科技创新活动,学生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竞赛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学校创业园被评为省级青年创业示范园,林科类校园创业平台被认定为省级校园创业平台,是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全省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云南省第一届创新创业教育示范高校。
学校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3年获批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17年新增为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普通高等学校。有一级学科博士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66个、专业硕士学位点8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学科6个、培育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省级优势特色重点建设学科2个,省院省校合作咨询共建学科2个,A类高峰学科1个、B类高峰学科2个、B类高峰学科优势特色研究方向1个,A类高原学科2个。拥有省级培育建设学术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培育建设学术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培育建设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有林学、林业工程、风景园林学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校获批有林业生物质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生物质材料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西南山地森林资源保育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高原湿地研究中心、云南生物多样性研究院、云南森林资源资产管理及林权制度研究基地。有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长期科研基地1个、重点实验室3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检验检测中心1个、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3个、创新联盟2个。有省级工程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3个、省级省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2个、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省级面向南亚东南亚科技创新中心2个。有院士工作站4个、专家工作站2个。有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9个、工程研究中心4个、智库2个、昆明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自建竹藤研究院、石漠化研究院、天麻研究院、城市设计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研究院、森林城市研究院、森林食品研究院、筇竹研究院、园林园艺花卉研发中心、云南家具研发院、消防工程研究所等校级科研机构和平台。获批设立中国林学会国家公园分会、古树名木分会,设有云南省生态经济学会、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与发展促进会。有各级各类自然科学类创新团队18个、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3个。近2年,获批科研项目989项、科研经费24888.76万元,主持或参与科研项目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220余次,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云南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办有《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学校现有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甲B级资质证书、木材与木竹制品质量检验检测计量认证资质证书、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乙级资格证书、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乙级资格证书、城乡规划编制丙级、风景园林工程设计专项乙级、建筑行业建筑工程丙级资质、旅游规划设计乙级资质证书,发挥区域、行业和学科优势,主动参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在生物多样性与自然保护区管理、森林培育、森林保护、竹藤研究、木质科学与技术、高原湿地等方面在国内有一定优势,一些领域居于国内同类研究前沿;在园林规划设计、生态旅游等领域具有明显的区域特色;在蚁类、鸟类、鱼类等方面研究取得突出成绩,社会影响日益扩大,受到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和云南省委、省政府多次表彰和奖励。
学校重视交流与合作,所有本科专业均面向国外和港澳台地区招收留学生。与泰国、越南、柬埔寨等21个国家和中国台湾60余所高校、研究机构签署合作协议。建有马里巴马科人文大学孔子学院,马里孔子课堂获全球先进孔子课堂奖。获批有与俄罗斯南乌拉尔国立大学合作举办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与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UBC)林学院签署合作协议,在学校新建亚太林学院。与北京林业大学、中国林科院、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普洱市等签订合作协议,获批亚太森林组织昆明中心,产学研深度合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
西南林业大学教务处管理系统入口地址
西南林业大学教务处入口:http://jwc.swfu.edu.cn/
西南林业大学在哪里
西南林业大学高考录取通知书什么时候发放-快递查询入口
西南林业大学教务处电话
西南林业大学有几个校区
西南林业大学专业排名,招生专业目录(10篇)
西南林业大学录取结果查询什么时候出来,附查询时间网址入口
西南林业大学招生办电话
西南林业大学有哪些专业 附特色重点专业名单 ;
西南林大教务处怎么查成绩
只要登录西南林大教务处网站就可以查成绩了,网址:http://jwc.swfu.edu.cn:8080/。
西南林业大学,简称“西林”,坐落于春城--云南省会昆明市,是一所以林学学科为主,生物环境类学科为特色,农、理、工、文、法、管、教等学科交叉发展的省部共建高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据教育部发布的2012年全国高校学科评估结果显示(该校博士授权前):学校的林学并列全国第5位、林业工程位居全国第5位,风景园林学(博士授权前)并列全国第6位。据学校2014年9月官网显示,学校占地总计1800余亩,其中校园占地1204.1亩,教学实验林场693余亩,校舍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23亿元;学校下设18个教学单位,本科专业及方向72个;校园为“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全国绿化模范单位”。
西南林业大学教务处电话
联系电话: 0871-63863380
西南林业大学地处四时花开不断的春城昆明,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独立设置的林业本科院校。现有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6451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230人、外国留学生40余人。现有教职工1170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数为379人,其中正高职人数为107人,省级教学名师12人、省突专家2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者7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15人。
西南林业大学办校历史沿革:
学校起源于1939年云南大学森林系。
1958年8月,农学系与林学系从云南大学分出,成立昆明农林学院,校址在昆明北郊黑龙潭。
历经几次分合,以搬迁到云南的北京林学院为基础,于1973年组建云南林业学院,属原林业部直接领导,面向全国招生,校址在安宁市温泉镇。
北京林学院于1978年确定迁回北京,原国家教委和国家林业局批准云南林学院在原校址独立建校,继续办学。
经原林业部批准,云南林学院于1983年10月改名为西南林学院。
1981年,成为国务院批准的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原林业部于1985年批复同意西南林学院搬迁,1990年迁至现校址(云南省昆明市白龙寺300号)。
自2000年9月起,西南林学院实行以云南省为主管理,纳入云南省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总体规划,与省属地方高校享受同等政策和有关待遇。
2008年,国家林业局发文支持西南林学院更名为西南林业大学;
2009年,国家教育部同意在西南林学院基础上筹建西南林业大学;
2010年3月18日,国家教育部正式同意西南林学院更名为西南林业大学;
2010年5月18日,西南林业大学正式成立。
2011年,昆明理工大学白龙校区正式移交西南林业大学。
2013年,获批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西南科技大学教务系统登录入口
一、西南科技大学教务系统登录入口
西南科技大学教务系统登录入口为http://www.dean.swust.edu.cn,学生可以复制该网址到浏览器地址进入登录页面。
二、西南科技大学简介
西南科技大学坐落于中国科技城——四川省绵阳市。学校是四川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四川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重点建设的西部14所高校之一。原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赞誉学校“共建与区域产学研联合办学”走出了一条有自己特色的办学路子。学校现任党委书记陈永灿、校长董发勤。
建校以来,学校几经搬迁,走过了创业、发展、壮大的不平凡历程。在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西部大开发和中国(绵阳)科技城建设的大背景下,2000年8月23日,教育部批准西南工学院与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成立西南科技大学。学校校园现占地4131亩,环境优美,设施完善,是读书治学的好地方。学校现有建筑面积117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23亿元,教学科研研仪器设备值已达7.16亿元。学校图书馆建筑面积3.78万平方米,藏有纸质图书220万余册,电子图书781万余册。
学校现有在校研究生、普通本专科学生、外国留学生3.4万余人。设有国防科技学院等16个学院(部),在工学、农学、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医学等10大学科门类,设有本科专业78个;有一级学科硕士点22个、独立二级学科硕士点1个,有硕士专业学位类别8个;有一级学科博士点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有4个学科方向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开展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有四川省“双一流”建设学科(群)2个、省级优势学科4个、省级重点学科11个,有国防科工局批准的国防基础学科1个、国防特色学科方向5个。
学校现有教职工2600余人,其中:正高级职称人员293人,副高级职称人员642人;有博士生、硕士生导师585人;从董事单位等聘任院士13人;有“*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四川省”人选、四川省教学名师等160余人次。有“核废物环境下的生物效应”国家国防科技创新团队,“碳纳米材料”和“特种高分子”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团队,以及“光电检测技术与研究”等10个四川省教育厅创新团队。有“军民融合研究”四川省社会科学高水平研究团队。
学校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绝缘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建)1个,有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有四川省重点实验室3个,四川省工程实验室3个,四川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有四川省协同创新中心3个、四川省军民两用技术转移和产业孵化中心等。有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0个。有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基地”1个,有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省级研究平台3个、省社科普及基地2个。近年来,学校完成了多项国家重大专项、“973”“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大仪器专项、国防重点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奖励110多项。学校在最新自然指数中国内地高校TOP200的排名中位列第98名(统计时间节点为2018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
学校有现代电子系统设计、管理学原理等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63门,每年面向本科生、研究生开出各类课程3000余门。电子技术与创新、化学实验教学团等国家级和省级高校教学团队8个,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7个国家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有材料科学与工程、自动化、环境工程等6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国防重点专业,辐射防护与核安全专业为国防紧缺专业,土木工程等5个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有8个国家级、省级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效显著,学生在全国“挑战杯”“数学建模”“大学创业大赛”等科技文化体育大赛及学科竞赛中屡获佳绩;学校机器人小组荣获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冠军、最佳技术奖,亚太地区亚军、最佳技术奖。在2018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公布的“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学科竞赛评估”结果中,学校荣登百强校之列,居全国第51位。学校已为社会输送各类毕业生20余万人,近三年本科生平均就业率达到92.24%。
西南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已建设成为“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四川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俱乐部”。学校是四川省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定点联系高校之一,联合组建成立了“四川省军民融合研究院”,在国防科技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技术转移和区域特色高端智库方面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学校拉美中心研究成果积极服务国家拉美战略,获得刘延东副总理充分肯定。学校充分发挥在环境友好能源材料、先进建筑材料、控制工程与智能系统、特殊环境机器人技术、环境安全技术、城市污水和固体废物处理及资源化、核废物处理处置技术、农业生物质资源循环利用等科研特色和传统优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社会经济效益上百亿元。
学校与美国、英国、加拿大等30余所国(境)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合作与交流联系,特别加强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教学、科研以及人才培养等领域全方位、多层次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学校教育国际化水平加快提升。
“西南明珠出沧海,桃李春风物华新”。在新的发展征程中,学校将以为引领,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科学理性、开放包容、彰显卓越”的办学理念,发扬“艰苦奋斗,拼搏创新”西南科大精神,践行“厚德、博学、笃行、创新”校训,为加快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
西南林业大学开学时间2022
西南林业大学2022新生,报到时间:2022年9月5-6日。报到地点: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白龙寺300号西南林业大学。
报到流程:报到当天到达学校一号门出示健康绿码、行程卡、录取通知书,检测体温、消毒杀菌,根据选宿结果到相应楼栋钉钉扫码办理入住手续--放好行李后到学院迎新点编班,报到完成。
报道注意事项:
新生入学报到时请携带一寸同底半身脱帽正面彩照5张备用。户籍迁移遵循本人自愿原则,户籍需迁入学校的同学:原户籍是省内的学生需要提
供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录取通知书原件及复印件,户口本原件及户主与本人复印件。原户籍是外省的同学,需提供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迁移证原件及复印件。需迁户入校的学生都到保卫处户籍科(第二图书馆105室)开具户口接收证明。
学生档案:原学校统一邮寄者,请邮寄档案至我校档案馆(校史馆)学生档案科,地址: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西南林业大学档案馆(校史馆)经管楼410学生档案科。
以上内容参考:西南林业大学教务处-2022年普通本科新生入学须知
西南科技大学教务处教务管理系统:http://59.74.168.16:8989/
西南科技大学教务处教务管理系统: http://59.74.168.16:8989/
12月22日下午,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副秘书长、结构调整与发展部主任潘东晖来校访问,并为我校相关专业教师代表作题为“全球科技发展趋势及我国建材行业科技创新与成果奖励情况”的学术报告。副校长卢忠远主持报告会,各理工科学院(部)、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创新基地教师代表参加报告会。
报告会上,潘东晖概述了全球科技发展趋势及新材料发展动向、我国建材行业经济运行态势和建筑材料技术水平的整体现状和发展前景,并重点介绍了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近年来组织申报建筑材料科学技术奖及评奖情况。他表示,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作为建材行业的全国性专业团体,一直以企业为主体、行业联动、协会推动、政府支持的组织方式,引领、推动和协调我国建筑材料科学技术的发展。针对目前国家科学技术奖的提名及评审规则,潘东晖结合近年来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推荐和提名国奖的相关案例进行了详细点评。
卢忠远表示,作为原国家建材局院校,我校在建筑材料领域中具有良好的研究基础。他要求,相关研究方向的教师和团队要继续深入开展对建筑材料科学技术的探索和研究,重视相关科技资源和成果的总结整合,积极参与建筑材料科学技术奖和国家科学技术奖的准备和申报工作 ;
西南林业大学试卷卷面分数查询网址请问是多少?
西南林业大学考研资料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xLPv-JnTue0qIReiCTVb0g
提取码: bjpu
若资源有问题欢迎追问
西南林业大学重修课表怎么查
西南林业大学重修课表用手机查。
高等教育(Higher Education)指在完成中等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职业人员的主要社会活动。高等教育是教育系统中互相关联的各个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通常包括以高层次的学习与培养、教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为其主要任务和活动的各类教育机构。20世纪后半叶是高等教育发展史上不寻常的扩展和质变的阶段,社会对高级专门人才需求的迅速增长以及个人对接受高等教育就学机会的迫切需要,使得高等教育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
2020年5月,教育部官网公布的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4002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1.6%。截至2020年6月30日,全国高等学校共计3005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740所,含本科院校1258所、高职(专科)院校1482所。
2021年3月1日,教育部发布2020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主要结果:2020年,全国共有普通高校2738所。其中,本科院校1270所(含本科层次职业学校21所);高职(专科)院校1468所。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4183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