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直属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实行院校合一管理体制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双一流”高校,同时入选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
在2020年9月学校官网中显示,该校设有6所医院、7个学院,含有国家重点一级学科2个、博士学术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7个、硕士学术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3个、本科专业2个;有在校生6102人,其中博士生1629人、硕士生1920人、本科生906人、专科生236人、成人教育1411人。
北京协和医院是北京协和医学院的附属医院。
在2018年12月4日,北京协和医院被国家卫健委公布为首批肿瘤多学科诊疗试点医院。
2019年11月10日,在复旦版《2018年度中国医院排行榜》中居首。
2020年4月,被列入北京市面向团体和个人提供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服务医疗机构名单。
2021年8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眼科病房被评选为第20届全国青年文明号。
2021年11月20日,位列《2020年度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榜首。
看完介绍咱也知道他的研究生有多么难考了吧~
所以,我开头说的难,真的是难。
来看这个问题的小伙伴应该都是从最近「协和医院复试录取331考生」的事情过来的,那咱们来稍稍科普一下这件事情。
事情缘由:
近日,协和医院的复试中有两位考生通过了考试。
其中一个学生的初试成绩为390,一个学生的初试成绩为331分,最后协和医院的录取公示上显示录取的是331的考生。
这引起了广大网友的讨论,认为录取过程中存在阴谋论。
但很快331考生的母校济宁医学院发表了一份声明,同时,协和医学院也发表了一份声明,告诉大家录取过程中并不存在阴谋论。
331的考生能被录取是因为其在本科期间参与了sci论文发表,同时,他的sci论文总的影响因子高达15.78分,其中有一篇sci的影响因子高达6.58分,可以说这是是一篇质量非常高的学术论文。
(这里给大家科普一下sci:
sci是美国信息学会创办的一个文献检索工具数据库,该数据库收录了许多学科的核心期刊。其中影响因子就是用来判断这些期刊好坏的一个标准。影响因子越高,表明该论文被应用的次数越多。)
这位331的考生有一篇影响因子高达6.58的sci论文,可以充分说明他此篇作文的质量之高。也充分说明了他的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北京协和医院历年考研分数线多少,2011年录取分:295分——350分;2012年录取分:290分——340分;2013年录取分:295分——345分。
根据该院2019年2月官方网站显示,北京协和医学院现有研究所18所(含5个分院)、临床医院7所、大专院校6所、研究生院1所。
在职博士生导师654人,硕士生导师845人;在校生4726人,其中研究生3862人,占82%;普通本科和成人本科628人,占13%;普通专科236人,占5%;中央直属医院6所,共建医院1所。
不一定只招本科五年制的学生,只要是国家承认的应往届学生均可报名,只有临床专业和口腔专业才要求必须5年制本科学历。
报考北京协和医院研究生的条件:
1、成人高校及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的应届本科生。
2、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证书后,录取当年9月1日前在相同或相近专业工作2年以上者
4、在校研究生、长学制学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6、报考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考生,要求五年及以上学制的临床医学、麻醉学、精神医学、医学影像学、放射医学、眼视光医学、妇幼保健医学专业本科学历。
7、报考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的考生,要求五年及以上学制的口腔医学专业本科学历。
8、报考“护理学、护理硕士”专业的应届生要求护理学专业本科毕业;非应届考生要求已获得《护士资格证书》或成绩单和《执业护士证书》,未获得证书者不允许报考。
北京协和医学院发布了《北京协和医学院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名单公示》,具体内容考生可以登录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生招生网查看。
之前,北京协和医院研究生复试一位考生以331分逆袭390分成功上岸,引起了网友较大关注和热烈讨论,主要涉及到对研究生人才选拔规则和复试公平公正性等方面。相关涉及单位和个人为了自证清白,也对有关细节信息进行了披露和声明,有些信息对于想通过调剂低分逆袭的考生很有借鉴和启示意义。逆袭上岸真的是太难了!
启示1:进入复试名单,是前提。
对于低分调剂考生,第一步是要进入目标院校的复试名单,否则英雄无用武之地。院校筛选调剂考生,主要有两种渠道:一是院校通过自身平台或其他媒介发布的预调剂进行筛选,一般被招生单位看上的短时间内就会有回复,长时间没收到回复的基本就没戏了;二是通过研招网官方调剂系统直接进行筛选。
筛选调剂复试名单规则主要是看分数和本科院校,有的院校或专业可能还会看性别。所以中低分小伙伴们填报调剂志愿的时候,根据自身分数和条件量力而行,以进复试名单为第一目标,切记不要高攀,甚至要降低预期,不然容易石沉大海,更别提什么上岸了。
启示2:综合表现,是根本。
通过协和医院复试逆袭等诸多个案可以看出,复试不只是看初试分数高低,每个院校对于初试成绩赋予的权重都不一样,一般占50%左右。剩下的就非常考验考生平时积累和临场发挥的综合表现了,涉及到思想品德、形象气质、平时成绩、荣誉奖项、校园经历、科研潜力等等因素,尤其在复试方案里在某些方面要求提供证明的,一定要引起重视、仔细挖掘和有所体现。
综合表现中总而言之要扬长避短,让人至少看起来很优秀,比如协和医院复试逆袭考生那本科期间发表论文,就让人眼前一亮和心生嫉妒,究竟是怎么生产出来的那已是另外一码事了。
启示3:提前准备,是保障。
调剂成功上岸的影响因素很多,在既定的分数条件下,唯有在院校选择、复试内容和导师联系等方面早做准备、多做准备、善做准备,总的原则是投其所好,了解并get到复试成绩的采分点,才能提高调剂成功率。除了自身的努力,要多借助各种外部资源。
别干等,多关注第二点启示内容。切记调剂开始了就意味着马上要结束了,短得让人总是觉得还有机会。
北京协和医院研究生更难考。
两者比较而言,协和当然是更难的,它和首医名气都很大,但协和的录取分线要比首医高,要考协和起码要高出清华的当年录取分数线,才有可能,而且每年协和找的临床专业的人数都很少。
如果平时成绩在协和和首医之间的,那首医算比较保底的,因为起码来首医可以学临床七年制的专业,不用考研了,但有实力的话,当然协和啦,协和毕业后就是博士了。
首医男生比较少,所以只有一栋宿舍楼女生有两栋半,男生是六个人一个宿舍,没有空调;女生则是四个人一个宿舍。环境嘛,就是协和相对来说一届人比首医要少很多,学习资源方面当然好一些。
但不管是上哪个学校,学医都是很累的,可以说:学医的大学生的大学生活就是后高三时代的人,不过如果想治病救人,那么就要做好心理准备,一旦学了医,就不会有轻松地时候(当然较其他专业来说,不过还是有业余时间和娱乐时间的,也没那么可怕),毕竟:选择了医学就选择了奉献嘛。
最后纠正一下,要是考协和的临床专业录取分绝对不比首医的低,但协和的护理专业会比较低,会比首医的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