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工程学院是一所理工类三本大学。重庆工程学院是中央财政支持建设院校、重庆市首批示范性众创空间、中央财政支持建设院校、重庆市教育系统依法治校示范校。
重庆工程学院介绍
重庆工程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一所以工学为主,以软件、电子信息为特色,经济管理和人文艺术等学科专业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
学校长期坚持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培养了一大批社会急需的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土木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信息安全、云计算、数字媒体艺术、游戏动漫、电子商务、市场营销、财务管理和信息服务等专业领域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重庆工程学院优势学科
重庆市特色专业:软件工程
重庆市教改试点专业(高职):软件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国家人才培养基地:全国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专业领域紧缺型人才培养基地、全国物联网技术应用人才培养基地、全国动漫游戏产业人才培养基地
重庆市人才培养基地:重庆市软件产业人才培养基地、重庆市网络信息安全人才培养基地、重庆市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基地、重庆市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基地
据2019年3月学院官网显示,学校开设7个二级学院,本科招生专业24个,自2019年起停招专科专业。
重庆工程学院是二本大学。
自2016年开始,重庆高考本科二批、三批合并为本科二批招生。
重庆工程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一所以工学为主,以计算机、软件、电子信息为特色,经济管理和人文艺术等学科专业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
学校培养了一大批社会急需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网络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数字媒体艺术、游戏动漫、环境设计以及市场营销、电子商务、财务管理、工程造价等专业领域的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学校南泉校区位于主城人文风景区南温泉,双桥校区位于重庆双桥经济技术开发区龙水湖畔。校园占地806.35亩,校舍建筑面积46.13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65万册(其中电子图书69万册)。
重庆工程学院是二本。
重庆工程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建校以来,学校紧跟国家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脉搏,以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行业)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坚持应用型办学定位,形成了以工学为主,管理学、艺术学、文学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
学校以“信息技术+”为专业培养特色,开设有软件、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电子信息、数字艺术、智能建造、电子商务等领域共24个本科专业(群),已培养了35000多名“理论基础好、综合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优秀学子:
经第三方社会机构评估,学校近五年毕业生就业率均达到95%以上,一大批优秀学子被世界500强等知名企业录用,部分学子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到国家机关、事业单位、部队等参与基层建设,部分学子到国内外高校继续深造,还有部分自主创业者成为了优秀企业家。
以上内容参考:重庆工程学院官网——学校简介
根据教育部公开信息规定,已经没有明确的本科一批次、二批次概念 。重庆工程学院是一所理工类的校院。有数据库应用程序设计、网页设计与制作、路由与交换技术、软件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等。学院建设20周年。
重庆工程学院简介
2001年8月,重庆正大软件专修学院成立;2003年4月,更名为重庆正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更名为重庆工程学院。
2021年,学院设有南泉和双桥两个校区,校园占地81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35余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208万册(含电子图书93万册);设有8个二级学院、24个本科专业;有教师930余人、全日制本专科在校学生15000余人。
办学特色
学校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坚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坚持专业培养与信息技术融合实施专业教育与行业需求相结合、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一二三课堂教育相结的“一中心二融合三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共建产学研机构、行(产)学院、专业共建、实验室共建以及共建实践教学基地等多种形式,与中国科学院大学庆学院、腾讯云、深信服、中兴通讯、重庆正大软件集团、四方新材等知名企业达成作关系。建有“金融大数据智能应用重庆市高校工程研究中心”“重庆市数字影视与媒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华文化动漫研发传播中心”等一批市级科研平台;建有“工智能与大数据研究所”“软件工程研究所”“智能通信与工业互联网研究所”“数字建筑技术与应用研究中心”“电子商务协同创新中心”“工业软件仿真协同创新中心”。
学研机构6个;还建有“腾讯云大数据学院”“中兴ICT学院”“深信服网络安全产业学防。
师资力量
截至2019年,学院有专任教师82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327人(教授64人,副教授263人),占专任教师总数40.5%;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学历专任教师615人(博士66人,硕士549人),占专任教师总数76.1%;“双师型”教师540余人,占专任教师总数65.8%。此外,学校聘有企业一线的兼职实习实训导师100余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省(市)级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
科研平台
学院拥有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1个、重庆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重庆市教委高校智能领域创新平台1个、重庆市高校创新团队1个、重庆市高校创新研究群体1个、校级协同创新中心3个、校级研究所3个、校级研究中心3个。
科研成果
截至2014年4月,学院教师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重庆市软科学研究项目、重庆市攻关(科普)等纵向项目43项。2012年,教师李静主持的《基于新农村建设视角的西部农村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研究》获得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年度课题立项。
二本。重庆工程学院的录取批次为本科二批。
重庆工程学院(Chongqing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一所以工学为主的全日制普通民办本科院校。学院前身是2001年8月成立的重庆正大软件专修学院,2003年4月升格为普通高职学校并更名为重庆正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5月升格为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并更名为重庆工程学院。
学校地处国家西部直辖市、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国家重要现代化制造业基地——重庆市,设有两个校区,校园环境优美,交通便捷。其中南泉校区位于主城人文风景区南温泉,双桥校区位于重庆双桥经济技术开发区龙水湖畔。
校园占地765亩,校舍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39万册(其中电子图书59万册)。学校设有软件学院、电子信息学院、计算机学院、数字艺术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管理学院、通识学院、工程训练中心和继续教育学院,开设有24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5000余人。
重庆二本公办大学如下:
1、四川外国语大学
四川外国语大学,简称川外,坐落在重庆市沙坪坝区,是一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隶属于重庆市人民政府的全日制普通高校,为国家最早设立的四所外语专业高等院校之一。
2、四川美术学院
四川美术学院Sichuan Fine Arts Institute,简称“川美”,位于中央直辖市重庆,是西南地区唯一一所高等美术院校,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学校为中国独立建制的31所普通高等艺术院校之一,中国八大美院之一。
3、重庆邮电大学
重庆邮电大学是国家布点设立并重点建设的邮电高校之一,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与重庆市共建的一所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在信息通信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高校。
4、长江师范学院
长江师范学院是重庆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学校始建于1931年,1958年开始高等教育,1999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01年,涪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涪陵教育学院合并成立涪陵师范学院,2006年更名为长江师范学院。
5、重庆交通大学
重庆交通大学是一所交通特色鲜明、以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1951年,根据毛主席指示,为修建康藏公路、建设大西南,时名西南交通专科学校。1960年,组建重庆交通学院。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四川外国语大学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四川美术学院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重庆邮电大学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长江师范学院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重庆交通大学
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 www.xuefen.net重庆工程学院是一所民办高校,该校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一所以工学为主,以计算机、软件、电子信息为特色,经济管理和人文艺术等学科专业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
二、重庆工程学院简介重庆工程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一所以工学为主,以计算机、软件、电子信息为特色,经济管理和人文艺术等学科专业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坚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办学模式,主动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养“理论基础好、综合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学生为目标,培养了一大批社会急需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网络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数字媒体艺术、游戏动漫、环境设计以及市场营销、电子商务、财务管理、工程造价等专业领域的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学校地处国家重要中心城市、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国家中西部唯一直辖市——重庆市。学校现设有两个校区,校园环境优美,交通便捷,其中南泉校区位于主城人文风景区南温泉,双桥校区位于重庆双桥经济技术开发区龙水湖畔。校园占地763亩,校舍建筑面积30.6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65万册(其中电子图书69万册)。学校设有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电子信息学院、数字艺术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管理学院、通识学院、工程训练中心和继续教育学院,开设有24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在校学生15000余人。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82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327人(教授64人,副教授263人),占专任教师总数40.5%;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学历专任教师615人(博士66人,硕士549人),占专任教师总数76.1%;“双师型”教师540余人,占专任教师总数65.8%。此外,学校聘有企业一线的兼职实习实训导师100余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省(市)级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
学校建有现代化的教学大楼、实习实训大楼、创新创业大楼和大学生服务中心大楼、标准化塑胶田径运动场和篮球场、网球场、羽毛球场等学生教学活动中心以及全光纤接入的数字化校园服务系统等。建有信息技术、大学物理、语言教学等30余个公共基础教学实验室;建有软件、人工智能与大数据、计算机、电子与物联网、艺术工程、土木建筑工程、企业经营管理等14个实验(实训)教学中心,下设有PLC技术、物联网综合、FPGA技术、汽车电子、网络协议分析、云存储与虚拟化、跨专业企业经营管理、建筑BIM、工程测量与信息处理、摄影摄像等60余个专业实验(实训)室,并与企业共建有网络综合布线实验室,建筑材料实验室、网络安全实验室等。学校为组织高年级学生进行项目制、岗位制实习实训教学活动,建有校内软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物联网工程、数字艺术工程、土木建筑工程等项目制工程训练中心,并引入腾讯公司、阿里巴巴集团、360信息安全集团等知名企业入驻学校,建立重庆市普通本科高校新型二级学院-软件与人工智能学院和行业学院,为学生提供校内外实习实训条件和就业服务。学校还建设有一批市级科研基地,“金融大数据智能应用重庆市高校工程研究中心”为重庆市智能领域科技创新平台,“重庆市数字影视与新媒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华文化动漫研发传播中心”为市级科普基地,“虚拟现实(VR)应用技术研究团队”为市级高校创新团队,为我校学科专业建设和科技开发提供了有力支撑,提升了我校的办学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
学校创新创业园是重庆市孵化器协会理事单位、重庆市高校众创空间联盟副理事长单位、成渝经济区创新创业联盟副理事长单位、重庆市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重庆市大学生微企创业孵化园、重庆市首批众创空间;同时被团中央、团市委认定为“青年创业就业见习基地”、“青年创新创业学院教学基地”,这些高规格示范基地为我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和就业搭建了更为良好的平台。此外,学校围绕重庆市产业布局和经济发展战略,利用软件与电子信息学科专业优势,与相关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合作机制,与长寿工业园、仙桃数据谷、遵义软件园、永川机器人产业园等10个大型产业园区及园区内的企业建立人才供需和联合培养关系,提升学校服务区域(行业)经济能力。学校针对各专业人才培养需要,与360企业安全集团、阿里巴巴、旭硕科技、浙江中科视传等知名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及创新中心,联合培养人才。其中,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与360企业安全集团共同成立“安全运营服务工程师订单班”,联合培养信息安全领域人才;计算机学院和宏碁电脑(上海)有限公司联合共建云计算实验室;数字艺术学院和浙江中科视传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成立“产学研联合研创基地”,共培师资,协同育人,联手打造立足重庆、面向全国的VR行业人才培养基地;管理学院与阿里巴巴集团共建新零售人才实训基地,联合培养电子商务人才等。
学校围绕办学定位和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通过“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有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专业素质能力。近三年来,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移动通信技术创新大赛、全国高校数字艺术作品大赛、全国高校建筑信息模型应用技能大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国大学生跨境电商创新创业大赛等国家及省市级学科竞赛中荣获600余项奖励,在同类院校中位居前列。另外学校积极开展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数十个国家高校建立了校际友好合作关系,提高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国际化水平,为学生提供国际化发展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