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大学宿舍有四人一间也有六人一间价格不同,广西师范大学宿舍环境还不错,不过有的旧宿舍环境不怎么样,总的来说 有阳台、卫生间、电风扇,储物柜足够你用。
至于吃饭,广西师范大学食堂有四个,个人觉得最好吃的应该是桂园,娱乐嘛,若是男生喜欢体育,两个操场,娱乐看个人安排,活动挺多的,但没多大意思。
广西师范大学大一可以带笔记本,两个网络接口,如果四个人同时用,得买交换器,挺方便的,网费一月5元,网速嘛,实在不敢恭维,但早上早起上网速度还是可以的。
安大暑期宿舍开放,自习室开放,每年离大三的比较近的教学楼作为自习室,图书馆的自习室是一直开放的,不过是普通自习室,没有空调,只有电扇,寝室限电的度数,电吹风只能用小档,貌似是500W了。一个楼层有一台洗衣机,可以买洗衣卡,冬天限电11:30熄灯。食堂和水房、浴室是开放离大一比较近的那边
广西师范大学宿舍管理较为人性化,宿舍一般11点30分关门,晚归的同学可以通过校园卡应急小门进入楼栋。宿舍不允许外来人员借宿。每次放长假,都需在离校前到管理室登记。女生宿舍严禁男性进入,如果宿舍里已有大量女生在宿,行李就算再多,男性家长都不得入内帮忙。
广西师范大学安全意识十分重要,切勿随意相信上门推销的人,尽量要求其出示学生证,身份证等相关证件,勿将贵重物品放在易被看到处。
广西师范大学新生QQ群:119408121 ( )
总之,大家离家住校,万事都需小心。在军训期间一定要好好研究住宿管理条例,做到心中有数。
广西师范大学本科生4人间,有独立的卫浴,独立阳台,有空调、直饮水热水器、每幢楼的负一层都有公共浴室、热水房、商铺。在宿舍内还安装了电话、网络接口、鞋架、毛巾架等。
宿舍打水、洗澡都很方便,只要办一张“一卡通”,在学校里走到哪都不怕。连寝室开门的钥匙也设计得很独特,看上去是普通的塑料外壳,内含特制磁卡,只要一贴在门把上方“刷”地门就开了,很安全!学生可以拎包入住,堪比星级宾馆了!
广西师范大学现有学生宿舍20幢,总建筑面积9.28万平方米,拥有学生住宿床位10000余张,
学生每4人一间。两间寝室共享用一个阳台,阳光充足。房间设施完备,人均拥有一个吊柜、一个书桌和一张书柜,房间内部设计合理,为同学们的生活和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住宿费:1000元/年。
广西师范大学也有四个人住一个宿舍熄灯,上学期间不准也不归宿,有时候早晨有学工处的人突击查宿舍,逮着了要处分的,平时注意宿舍卫生,学院和学校都会有人检查,大概周三学院检查,周四学校检查。大一原则上不让带电脑,大二可以。大一不可以上网(宿舍里的),大二过英语四级就可以申请了。大概就这么多吧,对了还有,宿舍有一年1200,600不等的,你们男生宿舍估计是1200的。欢迎来江大电源插孔在书桌上卫生间要看是几区,4区好几栋都没有独立卫生间的,不过公用的有专人打扫都挺方便的住几区是由宿管科统一安排的书桌也是有差别的不过我个人觉得4区的书桌舒服一点2区不怎么爽再就是大一的一定要进出关门大一宿管管理不是很好,一直有人丢东西。
;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宿舍有四人间和六人间,四人间的是上下铺,一个卫生间,六人间上床下桌,有空调,独立的卫生间,有些宿舍还有厨房。
二、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宿舍条件介绍漓江学院大部分宿舍是4人间,只有一小部分是6人间,四人间的大部分是上下铺,一个卫生间,六人间上床下桌,有空调,独立的卫生间,有些宿舍还有厨房。有些宿舍是上下铺,有些是一体化的床位,就是上面是床铺下面是桌子衣柜,还有可以放东西的书架!
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师哥师姐说宿舍条件
1、有的是四人间,有的是6人间,都是上床下桌
2、住宿条件还行,六人间,部分四人间,宿舍有热水。宿舍有校园网目前免费用,你要拉宽带也可以。去市里面还算方便,车挺多,但是蛮远的,过收费站,出到市区40分钟这样吧——校内活动不算太多,属于安静型的学校,很适合喜欢考研的同学。
3、我是漓江学院大三的学生,学校每一栋楼的设备都不一样,一般都是4个人一个宿舍,有空调,独立的卫生间,有些宿舍还有厨房。。。。有些宿舍是上下铺,但我们是一体化的床位,就是上面是床铺下面是桌子衣柜,还有可以放东西的书架!
4、我是漓江学院大二的学生,学校每一栋楼的设备都不一样,一般都是4个人一个宿舍,也有8人住的,有空调,独立的卫生间,有些宿舍还有厨房。。。。有些宿舍是上下铺,但我们是一体化的床位,就是上面是床铺下面是桌子衣柜,还有可以放东西的书架!
5、漓江学院大部分宿舍是4人间,只有一小部分是6人间,四人间的大部分是上下铺,一个卫生间,六人间上床下桌,两卫。床和初高中的差不多,如果有幸能住新宿舍那就是六人间啦,按上一年的话宿舍来到学校注册的时候按专业安排的,床铺自己选择。漓院的住宿环境还是很不错的,在广西应该算是很棒的啦
6、不错,宿舍标准四人间,环境很好,绿树成阴(适合恋爱),消费水平一般(养得起女友),不算贵,平常人家的孩子都能消费,
;雁山校区,宿舍通常为4人或者6人间,都有两个卫生间,均可洗澡。书桌为电脑桌,桌椅床位还算崭新,有阳台,晒衣服还算方便。宿舍门有暗锁和挂锁,还算安全,免费上网。
广西师范大学雁山校区宿舍条件怎么样学生宿舍:六人间,部分四人间,宿舍提供2卫1洗漱台,4张橱柜连体床,上边为床,下面衣柜右边为书桌,桌上有书架,可以摆电脑,还蛮宽敞的,宿舍有电视一台,有热水洗澡,风扇2个,无空调,有阳台,每层公共厕所,宿舍有热水,宿舍有校园网目前免费用,也可接宽带,宿舍环境整洁。
三个校区宿舍分为六人间、八人间和十人间,配置为上床下桌与上下铺。三个校区宿舍空调全覆盖,有热水供应,公寓楼内配备饮水机,每个宿舍都有无线网络。
食堂:
王城只有一个食堂,饭菜价格合理,其中的粉、面味道不错。
育才便有三个食堂,分别是南门附近的南苑,东门附近的东苑,西门附近的西苑。在东苑有各式各样的菜品,粥粉面饭,样样俱全,不要错过口感很棒的灌汤包。在西苑的菜品也很有特色,二楼有代表不同风格的店,有爽口嫩滑的手工面条,营养健康的小碗蒸菜等等。南苑好吃的有明桂桂林米粉等等。
雁山美食甚多:桃园食堂位于文科楼和一二期舍区附近,共三层,有广受大家欢迎的螺蛳粉、桂林米粉、荷叶蒸笼饭、土耳其烤肉饭等等可口的美食。另外,桃园一楼今年全新装修!荷园、李园相邻,位于三期与四期之间,两个食堂菜品种类繁多,价格合理,一二期的同学们在空闲期间还会去往荷园和李园享受美食。
广西师范大学简介广西师范大学地处国际旅游胜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桂林,是国家教育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高校、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重点支持建设国内一流大学的3所高校之一。
有王城、育才、雁山3个校区,校园面积4100多亩;在职教职员工2500多人,全日制本科生近27000人,硕士研究生7000多人,博士研究生350多人,各类留学生近1700人,成人教育学生26000多人。学校已发展成为广西教师教育的“领头羊”、人文强桂的“主力军”、科技兴桂的“生力军”、 广西国际教育的“排头兵”。
目前,学校正全力推进“双一流”建设和综合改革,努力实现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国内高水平大学的目标。
虽然我不是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的学生,但是我有一个表妹成功考入该校啦!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学校是一所实力还不错的民办本科学校,每年的毕业生就业率在同等院校中名列前茅,就业前景还是很不错的。
我常常在聊天中了解到这个学校的一些情况,所以对这所大学也是有一定了解的,下面就由我为你介绍一下这所大学吧!
1.学校概况
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的校园虽然不算很大,不过绿树环绕,环境优美,路面还是挺宽阔的。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体育馆,实训室,快递站,篮球场,足球场,健身房等设施齐全。客观来说,环境整体非常干净舒适,并且学校大楼的设计也挺美观大气。
2.住宿条件
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宿舍是4人间,6人间或者8人间,上床下桌,宿舍空间虽然不大,设施不算新,但是配备有空调和独立卫浴,阳台,洗衣机,饮水机,吹风机等,环境还是非常不错的!宿舍楼下的环境也不错,楼下就有便利店,非常方便。
3.食堂餐厅
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的食堂只有一个,三层楼。美食琳琅满目,菜品一应俱全,并且食堂的环境特别的干净舒适!早餐有各类面食以及肉饼、米粉之类,让你吃了会元气满满一上午(肉饼2块钱就能买到好大一个,真的物美价廉);中餐有各种特色套餐,素菜2元就能很大一勺,荤菜最低也才4元起,一般两素一荤十块左右就能吃很满足;同时还有油泼面、汉堡、自助餐,鸡公煲,麻辣烫,蛋包饭,水煮鱼等等。为了满目来自五湖四海的大学生,学校给学生提供的饮食选择面很广。
4.学风方面
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向善向学,自律自强“的校训始终被牢记在学生心中,各个学院也不定时会积极开展各项实践活动,助力提升学生的能力,开阔眼界。在周末闲暇之余,学校各类社团,比如滑板社、街舞社,羽毛球社,漫画社,乐器社等能够让你发挥自己的社交能力,充分发挥你的光彩,认识到更多的朋友。
因此我觉得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是一所还不错的院校,欢迎大家报考!
广西师范学院坐落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前身为创办于1953年的广西教师进修学院,197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属全日制普通本科师范院校。1998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08年,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级。2013年,我校获批为广西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现有明秀、长岗、五合三个校区,占地面积1688.7亩,校舍建筑面积46.48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1.6亿元,馆藏图书316.92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70.92万册,电子图书146万册);设有22个学院、6个教辅单位、43个科学研究机构和1所附属实验学校,合作举办1所独立学院。现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13277人,专科生158人,硕士研究生1180人,留学生本科生、研究生256人,成人高等教育在校学生13570人。
学科专业结构不断优化。学校学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0个学科门类。开设有68个普通本科专业,其中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教育部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自治区级精品专业1个、自治区级重点专业1个、广西高校优质专业9个、广西高校优势特色专业(群)建设点11个、广西高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8个。有1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13年获广西新增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地理学、化学、教育学3个一级学科为授权点建设学科,数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学3个一级学科为支撑学科。是自治区首批立项建设特色高校之一,是教育部批准的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学校、港澳台地区学生招生学校之一。
师资力量不断增强。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1259人,其中专任教师854人,具有正高职称149人,具有博士学位194人。在职教师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广西“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3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1人、广西优秀专家1人、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5人、广西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2人,广西青年科技奖1人、八桂名师2人、广西高校教学名师3人、广西高校卓越学者1人、广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名师1人、广西百名中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4人、广西高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16人、广西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13人、广西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工程7人,有广西高校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4个、自治区级教学团队5个、自治区级教师教育学科教学团队4个、自治区级创新创业教学团队1个。
教育教学改革成效显著。学校有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教育部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广西高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8个、广西高校优势特色专业(群)点11个,自治区级创新创业改革示范教育专业1个;广西高校重点教学实验中心5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建设中心1个、自治区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自治区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立项2个、自治区级协同育人平台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自治区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建设课程2门,自治区级精品课程34门,其中广西教师教育精品课程14门;自治区示范性教师教育基地1个,广西研究生教育联合培养基地3个。近5年来,学校先后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4项、自治区级教学成果19项、广西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5项;全国课件大赛奖项116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28项、二等奖33项;全区教学软件大赛奖项66项,其中一等奖20项,二等奖22项;国家级教研教改课题1项,自治区级教研教改课题240项,其中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105项,广西教育科学规划课题99项。自治区级教师教育研究课题36项,广西教师工作重点委托课题3项;广西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专项课题研究项目31项。
学校先后被自治区列为面向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顶岗支教与师资培训一体化试点单位、广西基础教育学校教学改革试点项目研修基地和自治区实施壮汉双语教师定向培养计划单位、广西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改革试点建设单位、首批广西教育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首批“广西特色高校建设项目立项建设高校”、首批“广西基础教育教学法研究基地”、广西“双师教学”模式培训改革项目的试点高校。,中国—东盟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广西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落户我校。
科研实力不断增强。学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中科院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项。现有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1个,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重点研究基地1个、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1个、自治区示范性教师教育基地1个、广西教育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广西基础教育学校教学改革试点项目研究基地1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4个、广西高校重点学科8个、校地校企共建科技创新平台4个、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近5年来,学校共获纵横向科研项目1481项,总经费17833.77万元,年均科研经费3566.75万元。获国家级项目71项,省部级项目165项,厅级和校级项目616项。全校教职工公开发表论文共4825篇,其中被SCI收录271篇,EI收录174篇;出版著作和教材197部。获得发明专利199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44项,其中获得广西社科一等奖3项、广西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广西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学校被评为第二次全国R&D资源清查工作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广西高校“三对创新行动计划”先进集体。学报被评为第七届广西优秀期刊,哲社版被评为全国优秀高校文科学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栏目被评为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特色栏目。
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学校秉承“德才并育,知行合一”的校训,努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显著增强。近年来,本专科生参加全国和全区各类学科竞赛共获得1301个奖项,其中全国奖项61项、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10项,全区奖项1240项、一等奖60项、二等奖278项。获广西硕士研究生创新项目168项,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51项,自治区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71项。获得全国先进班集体1个,自治区先进班集体19个,入围“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200强1人,“广西青年五四奖章”1人;学生田径队、篮球队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培养了“亚洲女飞人”韦永丽等一批体育人才。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位于全区高校前列,连续十二年获得“全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教师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学校被自治区教育厅批准为“广西‘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培训基地”、“广西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基地”、“广西中小学教师培训基地”、“广西幼教师资培训基地”,不断服务和引领广西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近5年来,承担国家级培训项目143项,自治区级培训114项,自筹委托项目111项;培训对象从中小学(中职、幼儿园)教师拓展到多个行业系统各级管理干部;培训领域逐步覆盖了各级各类教育及其他多个行业、系统干部;培训效益不断增强,共计10.26万人次各级各类教师和管理干部在我校接受了培训。
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不断拓展。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发展了与国外50多所高等院校及教育机构的合作关系,构建以中外合作办学、学分互认为主体的双向人才培养模式。经教育部批准,与英国卡迪夫城市大学合作举办《旅游管理》本科教育项目、与台湾暨南国际大学合作举办《电子信息工程》本科教育项目。逐步建立合作开放、“双向互通”的中国--东盟人才培养体系,举办泰语、越南语等本科专业,与泰国高校共建“泰国语言文化中心”、“中泰职业教育发展中心”,与马来西亚新纪元学院共建“中马华侨华文文学研究中心”,在越南、印尼等东盟国家与高校共建“汉语中心”、“汉语教育实习学校”、“旅游航空服务实践基地”,每年派出近百名在校生到东盟国家学习。学校依托“中国政府奖学金”、“广西政府东盟国家奖学金”、“广西华文教育基地”等举办以东盟学生为主体、多专业学历教育为基本的来华留学生教育,每年新增各类留学生200名以上。学校积极开展与港澳台地区院校的交流,与港澳湾地区8所院校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是教育部批准的“港澳台学生招生学校”,与台湾首府大学共建“桂台幼教发展中心”。经教育部批准,与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公开大学合作举办“香港与内地高校师生万人交流项目”,举办港澳台及海外华侨学生夏令营和冬令营,每年接受港澳地区赴内地考察、培训师生约150人左右。
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多彩。学校是团中央学校共青团重点工作创新试点单位,共青团分层分类思想引领工作体系建设被定为创新试点项目。先后十次获得由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和全国学联联合颁发的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荣誉称号;获得由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管理办公室授予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优秀等次项目办”荣誉称号。“师德论坛”荣获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三等奖;“红水河”网站2次荣获全国高校百佳网站,红水河网站的“精神家园”栏目被自治区教育厅授予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精品栏目”称号。创办校级学生社团42个,5个社团被评为全区高等学校优秀学生社团。学校荣获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广西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全国和全区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优秀组织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高校优秀组织奖、首届广西全民读书活动优秀项目奖、广西高校首届教职工文化艺术节优秀组织奖,被评为全国高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
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单位、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高校军训工作优秀学校、第二届全国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机构、中华经典诵读全国优秀组织机构、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志愿助残示范基地、广西高教学会工作先进团体、广西爱心大学、广西高校安全文明校园、自治区级卫生优秀学校、绿色大学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