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开县临江镇有几所高中
一、重庆市开县(2016年6月已改设开州区)临江镇,只有一所高中:
开州区临江中学,地址:临江镇大兴街337号。
二、重庆市开州区临江中学,是重庆市重点中学,创办于1956年,原名“四川省开县第二中学。现有教职工357名,有硕士研究生30人,特、高级教师68人,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教师,全国第三届道德模范候选人,五一劳动奖章以及国家、市、县级骨干教师或学术技术带头人,开县名师、开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等荣誉的96人。
近20年内有3人考取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近五年高考升学率均在98%以上,曾两度同时培养出开县高考文理科状元。2012年和2013年,上重点大学本科线分别相继突破200余人,本科上线1200余人。2005级学生谭冰在全国“远南运动会”选拔赛中破“女子T46级800米”世界纪录,并成为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手;2012级张小川同学以优异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严代东同学达国家一级运动员水平。
谁知道重庆开县各级各类学校名单,麻烦提供给我一份,急需!谢谢!
开县有8所高完中:开县中学,开县实验中学,开县临江中学,开县陈家中学,开县铁桥中学,开县中和中学,开县丰乐中学,开县温泉中学。
开县有一所职业中学:开县职业教育中心。私立的职业教育有:开县巨龙职校,开县三峡技校。
开县每个乡镇基本上都有初级中学,大多以乡镇命名。规模大一点的有:开县西街初级中学,开县德阳初级中学,开县郭家初级中学,开县岳溪初级中学,开县九龙山初级中学,开县铁索桥初级中学,开县南雅初级中学,开县敦好初级中学,开县赵家初级中学,开县南门初级中学,开县大进初级中学,开县复兴初级中学,开县书院初级中学,开县盛山初级中学等等。
开县每个乡镇基本上都有小学,大多以乡镇命名。县城的小学按顺序命名。例如开县汉丰第五小学。
2021年麻柳中学学生总人数
5万余人。开州区麻柳初级中学是位于重庆市开州区的一所公立初级中学,距离城区60余公里。位于重庆市开州区麻柳乡新大桥,全校总人数在5万余人,上级主管部门为开州区教育委员会,学校属于农村中学,学生大多数都是来自乡镇周边的农村留守儿童,虽然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但是每个同学学习都非常刻苦努力,自2000年建校以来,相继有成百上千的优秀毕业生顺利考上重庆市开州中学、重庆市开州区临江中学以及重庆市开州区实验中学等市级重点中学,为他们以后的人生开辟了更加广阔的道路。
重庆开州的温泉中学,为什么距离温泉场镇较远呢?
重庆市开州区目前一共有5个乡镇拥有自己的高中,即临江镇、长沙镇、温泉镇、铁桥镇和中和镇。
作为乡镇上的高中,它们当然大部分都是紧邻各自的场镇,但是唯独温泉中学,并不在温泉场镇内,而是在县坝。温泉中学距离温泉场镇核心约3公里,可以说是开州距离场镇最远的乡镇高中。
为何温泉中学距离温泉场镇较远?而不是在场镇之内呢?地形或许是一大原因。
(温泉场镇地势)
温泉是一个古镇,是开州区唯一的国家历史文化名镇。温泉场镇四面环山,东河蜿蜒穿过,将场镇分为河东与河西两个部分。
地处河谷的温泉场镇,谈不上地势平坦,这里空间较为狭窄、地势险要。河东加上河西,场镇建成区面积仅约0.3平方公里,实乃是一个小镇。
(温泉场镇建成区测量)
从地理要素的角度来说,此地并不是聚落形成的好地方,但为何这里会形成集镇呢?这又和温泉曾经产业——盐卤有关。温泉场镇熬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兴于唐,盛于明清,被称为是川东四大盐场之一,历代设有盐官。
所以说,温泉场镇的形成,和地形并没有太大的关联,即便这里地形崎岖,也阻挡不了人们在此生产、生活。
高中的建设需要较大的面积,而温泉场镇这“弹丸之地”,并不是建设高中的好地方。在温泉场镇西北部的县坝,那里有东河冲积形成的坝子,地形平坦开阔,用地条件要明显优于温泉场镇。
县坝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曾是北宋清水县的县治所在地。
温泉中学的创立离不开创始人陆之龙先生,他生于190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怀揣教育救国的梦想,回到开州,说服温泉、和谦的盐煤富商捐资办学。在有差口的情况下,他还进行了贷款。温泉中学之初,名叫私立清江中学,于1947年开始招生。
(温泉中学卫星图)
解放后,更名为“川东区城开中学”(川东区,即川东行署区,是1950年至1952年的一个省级行政区),1954年更名为开县温泉中学,1958年批准为普通高完中。
重庆市开州区临江中学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646.3分
重庆市开州区临江中学位于重庆市开州区临江镇。学校创办于1956年,系重庆市重点中学。校名先后由郭沫若先生、季羡林先生题写。学校占地230余亩,现有9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5500余人,教职工350余人。
学校先后获得了“清华大学2021年生源中学”重庆市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学校、“全国文明单位”“中国特色教育理念与实践项目学校”“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示范学校”等荣誉。
中和镇有几所高中
在重庆市开州区的西部,映阳河畔,有一颗古朴的乡镇,它以《中庸》思想“调和折中”而得名,它就是今天要介绍的中和镇。

中和镇距离开州城区约40公里,集镇建于清朝中叶,历史悠久。如今的中和镇是2005年由中和镇和三合镇合并而来。三合集镇在中和集镇的东部约5公里,因三条溪河汇合而得名,三合场镇始于清代末期。

说到中和与三合的关系,可以说是:“合合”分分、分分“和和”。虽然如今三合、中和都属于中和镇,但在以前并不是这样的。1931年之前,是没有中和镇的,当年从三合场乡分出一部分,设置了中和镇。紧接着1932年,中和镇又并入了三合场乡。1938年又分置出了中和联保,1940年又并入三合乡。在1941年,从三合乡析出中和乡……1958年,中和乡和三合乡合并成了中和公社。1961年又分出了三合公社……直到2005年,中和、三合这两个“纠缠不清”的姊妹镇终于合并到了一起——中和镇并到至今。

中和镇是开州区的大镇之一,如何判断开州这些镇是否是大镇,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看。人口:中和镇总人口约6.4万,场镇面积2平方公里,场镇人口约2万。教育:中和镇有一所高级中学——中和中学,开州拥有高中的镇为数不多,仅临江、长沙、温泉、铁桥等。银行:中和镇有农业银行,开州拥有农业银行的乡镇也是屈指可数,除了临江、长沙、铁桥等。

中和镇自然风光优美,满目苍翠,溪流众多。在场镇背后,还有一条小瀑布,甚是可爱。
小瀑布往里走约500米,在马路的左侧,可以看到一栋较高的箭楼,那就是中和镇有名的余家大院了。余家大院是开州区境内保存最为完好的渝东风格民居,已经约有两百年的历史了。古朴的院落,和如今修建在马路旁的那些贴满瓷砖的房子,简直没有可比性。余家大院具有较高的艺术、历史、人文价值,是开州区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和镇主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提到中和的特产,有一样不得不提,那就是开州三绝之一的水竹凉席。水竹凉席主产于中和镇三合场,上世纪90年代是鼎盛时期,三合场上几乎家家都会手工编织凉席,也催生了当地蔑匠这个职业。曾经还被展销到国外
重庆市开州区大进初级中学有多少教师
58位老师。
“我是从大进镇双龙桥村走出来的山里娃,能用所学之长为家乡教育事业作贡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我很自豪。”今年35岁的石廒,是大进镇初级中学的一名数学教师、初三3班的班主任,也是一名有着15年党龄的中共党员。
在大进初中任教的14年里,他多次获得“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
数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抽象、枯燥会造成学生对数学厌学、学习效果差。
石廒介绍,针对数学学科的特点,为了提升教学成效和学生的数学成绩,他创新的“三步教学法”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