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临夏县共完成各类农作物播种面积45.77万亩(包括复种面积),其中粮食作物36.67万亩,经济作物3.82万亩。全县粮经饲比例为80.12:8.35:11.53。全县高效日光温室、拱棚累计达到2290座、975个。全县粮饲兼用型优质玉米基地8万亩,优质蚕豆基地2.01万亩,优质脱毒洋芋基地5万亩,双低杂交油菜基地3.01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1万亩,中药材基地8120亩。实现农业总产值5.87亿元。
2009年,临夏县造林面积为3.93万亩,其中荒山造林1.11万亩,啤特果基地12116亩。
2009年,临夏县新建高效日光温室808座,拱棚350亩,年产各类无公害蔬菜8000多吨。新栽植花椒1.6万亩,累计达到28.6万亩,产量达到2250吨;新栽植啤特果1.2万亩,累计达到3.1万亩。新建规模养殖场10个,养殖小区10个,养殖园区1个,发展规模养殖户110户,大牲畜存栏达到5.79万头,较2008年增长19.88%,其中奶牛存栏达到1.85万头,较2008年增长12%;羊存栏17.43万只,较2008年增长45.13%,出栏11.01万只,较2008年增长9.3%;猪存栏8.12万口,较2008年增长3.5%,出栏7.83万口;鸡存栏68万只,较2008年增长15.74%,出栏67.24万只,较2008年增长25.14%。 2009年,临夏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25所,其中中学20所(高中2所,初中18所),小学201所,职业技术学校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幼儿园2所。
2009年,临夏县各类在校学生63599人,其中小学在校学生35745人,初中在校学生20358人,高中在校学生4562人。教职工3418人,适龄儿童入学率98.9%。 崔家庄遗址
北塬乡崔家庄遗址,属齐家文化,1947你首次发现,1957年出土文物有多口高颈瓶、双大耳罐、重腹罐等,1963年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朱家山墩
朱家山墩位于临夏县城东北部约90里处,桥寺乡朱家村境内朱家山顶,海拔2000米。建于明天顺二年(1458年),现较为完整。1976年,临夏州、县文物普查队进行调查时发现,在朱家墩村子周围和坡头乡以北的土门湾、曹家洼、大嘴子、东坡和墩把子一带是半山、马厂、齐家等多种文化类型共存的重要原始遗址,面积约有500亩。且在遗址周围发现了一些汉墓。1976年6月15日,临夏县革委会将朱家墩遗址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崔家塬墩
崔家塬墩位于临夏县城东北部约48里处,北塬乡崔家村境内,海拔高2003米。该墩始建于明天顺二年(1458年),现较为完整。
梁家山墩
梁家山墩亦称双城墩,位于临夏县城东部约4公里处韩集镇双城村北山顶,海拔2310米。此墩地处老鸦关、土门关、槐树关三关交汇之处之北山巅,“三河四嘴”之梁家山,东临新集镇塘村,南可俯视古罕双城,西与县城相望,北接新集镇杨坪村。
双城
双城又叫白石县,位于县城东约4公里处的韩集镇双城村境内大夏河左岸第二台地。地处老鸦关、土门关、槐树关三关交界处,四周有梁家山、大庙山、太和山、古城山环绕;大夏河、槐树关河、老鸦关河在此会合,形成地理位置独特的“三河四嘴”。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新集古城
新集古城位于新集镇古城村,地处大夏河谷地,南北1400米,东西1200米,今已无城迹。
城庄古城
城庄古城位于麻尼寺沟乡韩家门,南北约500米,东西约400米,今存部分墙迹。该城系唐天宝十三年(754年)所置之天成军驻守之城。居老鸦关上游谷地,形势险峻,地理位置重要。
尹集古城
尹集古城位于尹集镇桌子山(亦名古城山)顶部,占地约百亩。今有城墙遗迹,基厚约8米,始建年代无法考证。据民国邓隆诗:“岩邑多兵戈,随处留战迹。西有古城山,传来露骨脉。山巅有遗址,御番自古昔。光绪乙末春,花门造叛逆,乡民无处避,据山造木栅。满山堆骨胳,迄今三十年”。
塘汉墓
塘汉墓在后塘村,位于罕古城(今双城)东8公里处,为砖室墓,出土1件铜弩机及数枚“五铢钱”。
明刘昭墓
明刘昭墓位于民主乡孙家平村老庄社西北侧坟湾。刘氏墓地所在,形似摇篮,墓在正中,座北朝南,上端是刘母余老太夫人墓,其下紧挨着刘昭墓莹,墓地气势若虹,与众殊异。其经历年山洪冲刷,随成沟壕。墓碑、享堂、石兽等遗迹无存,仅有其母余氏墓碑。刘昭墓地现辟为果园,林树茂密,保存良好。 汉族男子娶亲称“娶媳妇”,女子出嫁称“打发丫头”,新郎称“新女婿”或“新人”,新娘称“新媳妇”或“新人”。解放前,男婚女嫁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解放后,提倡婚姻自主,结婚时男女双方到婚姻登记机关登记,领取结婚证。但一般需经说媒、相亲、送定茶、送礼、会亲家、添箱、通信、送柜、娶亲、拜天地、摆嫁妆、吃宴席、闹房、回门、吃试刀面等习俗。
回族、东乡族、保安族、撒拉族信奉伊斯兰教民族的婚姻,同样奉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习俗如说媒、送定茶、择日子、回门、试刀面等大体与汉族相同,但也保存有自己独特的婚俗。迎娶时男方必须有两名已婚的女客(一般是新郎的姐姐)和两名男客陪同前往,新郎和男客必须骑高大的骏马;女方须有8至12名女客(一名是新娘的姐妹,称押桥)作伴相送,新娘也骑高大、性情驯良的骏马。
婚日上午,男方前往娶亲,迎娶时,先须请阿訇念“尼卡哈”(主婚词),男女双方必须三个以上男子在场商议“尼卡哈钱”(男方给女方的保证金,以防新郎途中变心),商妥后新娘父亲把女方的姓名告诉新郎,并说“尼卡哈就是你的人了”。算是在伊斯兰教教规上正式承认了双方的婚姻关系。念完“尼卡哈”后将男方带来的核桃、枣撒向空中,让众人抢拾,新郎要趁乱出门,动作迟缓者可遭女方亲属的戏耍,亦称“打新郎”。
跑马:将新娘全身用床单包裹,由其兄长抱上骏马,整妆待发前,新郎骑马由好事小伙子鞭策,来回跑经空地,以试其骑马术谓之“跑马”。
送人情:新娘出嫁前,亲朋好友送去衣服、被单、床单之类的物品,表示祝贺,谓之“送人情”,相同于汉族的“添箱”。
夯媳妇:送亲者伴新娘到新郎门前,新娘由其兄怀抱而入,围观者数人尽力挡在门前使其难以进去,此俗一是能新娘之兄,一是察看新娘的本事,若新娘兄不致掉下妹妹,夺门而入,证明哥哥有本事。
尕宴席:结婚头一天设宴待客送新人谓之尕(小的意思)宴席,宴罢男客即回去,女客留下来当晚护新娘,是防闹房时俏皮小伙子们闹的过分,第二天,新婚夫妇起床先淋浴,女方来人给新娘梳头打扮,称“上头”,始以新娘身分拜见公婆及男家亲朋。
大宴席:新婚第二天,男方才大宴双方亲朋,谓之“大宴席”,此日,新娘家一方多为女客,新娘母亲为上客。宴毕,岳母把准备好给新娘父母及兄嫂每人一份礼物,主要以鞋袜为主,称“抬鞋”,抬鞋结束后,稍作间息,再摆宴设席称“拉三日”。宴席期间一律禁烟、酒。
闹公公和夫兄:此为穆斯林有别于汉族特有的婚俗,即迎娶第一天,许多乐于戏闹的人将新娘公公或夫兄用锅灰等颜料涂抹,让其戴上破草帽和黄萝卜制眼镜逗乐,称“闹公公”,次俗旨在增加乐趣。
会亲家:新婚第四日请岳父到男方家,称“会亲家”。
保安族举行婚礼当日,由男方率亲朋数十人的迎亲队伍去迎亲,其中必须有二位妇女参加,并在女家举行祝福仪式,撒核桃、红枣等表示吉祥如意,夫妻和睦,早生贵子,然后由女方送亲队伍将姑娘送往男家,离家时,向行进的后方撒麦、豆、玉米、茶叶等五种物称为“五色粮食”,以示将幸福留给父母家。新娘过门后三日不吃婆家饭,由女方送,以示父母对女儿的关怀。在新婚之夜,村里的人聚集在新人家的院内唱“宴席曲”,有问有答。
东乡族在举行婚礼时,新郎在本家一位长辈的陪同下去女家,先要拿些礼物依次到邻近新娘家族的长辈家拜访,然后娶亲。宴席间新郎要到厨房致谢还要顺手“偷走”一件餐具,表示偷来了新娘家做饭的技巧,使新娘心灵手巧,新娘离家时由双方德高望重者说“高比”(祝词),互相祝贺。新郎、新娘骑马登程后双方的亲朋在适当的地方设茶点招待,并与新郎赛马。新娘到达男家时,欢娶的亲朋齐唱“哈利”,表示祝贺,唱词由宾客们即兴编唱。 临夏县特产有:花椒、大红蒜、蕨菜、党参、当归、大黄等。
临夏市第一中学是一所市属完全中学,创建于1956年,学校占地面积约43亩。
现任校长赵志祥,喇仲华,杨炳云等,学校现有学生5000多人,70多个教学班,拥有一支德才兼备,观念新、功底厚,有较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在全校147名教职工中,大专以上学历的占95.6%,有高级教师9名,一级教师57名,并拥有全国、省、州、市优秀课获奖教师以及国家级、省级、州级、市级优秀教师、骨干教师。
现设有比较先进的多功能电化教室、语音室、计算机室、理、化、生物实验室、图书室。在体育活动区设有田径场、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及各类单、双杠活动场地。操场为塑胶操场。
教学楼有:艺苑楼,润泽楼,知行楼,逸夫楼,长荣楼。长荣楼中有各实验室,标本室以及天文馆。润泽楼是2010年修建的,艺苑楼是2011年修建的,学校在2011年还新修建了仿上海世博会的图书馆。学校还设有喷泉及牡丹园。
学校教学质量优秀,其培养学生多次在全国机器人大赛,七巧板比赛,作文竞赛中获得奖项。先后被州、市政府命名为标准化学校、市级文明单位、绿化美化先进单位、综合治理模范单位,并多次获得全市教育系统先进单位称号。
给你一张市一中的图片吧,此处校门口的路还没修好。
27所高中,分别是:
1、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2、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
3、兰州市第五十八中学
4、兰州第六十一中学
5、兰州大学附属中学
6、兰州市第五十九中学
7、兰州市第二中学
8、兰州市第五十一中学
9、兰州市第二十七中学
10、兰州西北中学
11、榆中县第一中学
12、兰州市外国语高级中学
13、兰州市第六十三中学
14、兰州市第二十八中学
15、兰州交通大学东方中学
16、兰州市第三中学
17、兰州市第五中学
18、兰州市第十四中学
19、兰州市第三十四中学
20、兰州市第七中学
21、兰州新亚中学
22、兰州市第四中学
23、兰州市第五十五中学
24、兰州市第九中学
25、兰州志成中学
26、兰州市第十中学
27、兰州市第五十七中学
扩展资料:
兰州高中一共有省级重点公办高中、省级重点民办初高中、市级重点公办初高中、市级重点民办初高中、一般公办高中、一般民办高中6种类型。其中:
1、省级重点公办高中: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兰州市第五十八中学、兰州第六十一中学、兰州大学附属中学、兰州市第五十九中学、兰州市第二中 学、兰州市第五十一中学、兰州市第二十七中学、兰州西北中学、兰州市外国语高级中学
2、省级重点民办初高中:兰州交通大学东方中学
3、市级重点公办初高中:榆中县第一中学、兰州市第六十三中学、兰州市第二十八中学、兰州市第三中学、兰州市第五中学、兰州市第十四中学、兰州市第三十四中学、兰州市第七中学、兰州市第四中学、兰州市第五十五中学、兰州市第九中学、兰州市第十中学
4、市级重点民办初高中:兰州新亚中学
5、一般公办高中:兰州市第五十七中学
6、一般民办高中:兰州志成中学
参考资料来源:兰州学生网-学校信息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