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3分。
物理方向:
卷面分最高——衡阳市八中颜开乐,698分。
档案分最高——桑植一中邹卓恒,703分(少数民族加20分)。
历史方向:
卷面分最高——师大二附659分(长郡毕业复读)。
档案分最高——会同一中672分(少数民族加20分)。
湖南高考历年高考状元
一、2021年湖南高考状元名单及分数
湖南2021年文理裸分最高分和学校首次曝光!今年湖南省理科裸分最高达到了700分的高分,来自长沙市一中,稳拿2021湖南省理科第一的桂冠。而今年湖南省文科裸分最高为669分,来自师大思沁。
可以看出,四大名校依然占据了湖南省高考英雄榜的前四位。由于今年理科整体偏难,全省前三的分数咬得都非常的紧密。第二名雅礼中学699分距离裸分第一长沙市一中的700分仅有1分之隔。而来自长郡中学的理科第三名则是加了20分少数民族分才追上。
而文科方向,总分第一来自怀化三中,在加了20分少数民族分后,总分达到了683分,要知道今年文科总共上600分的才1600人左右。而来自慈利一中的总分第二则为671分。文科裸分最高669分,来自师大系的师大思沁,目前看来四大名校的教学质量依旧在湖南省有着绝对的统治力。
二、2020年湖南高考状元名单及分数
2020湖南高考理科状元来自岳阳文郡洋沙湖中学杜青云718分。
湖南高考文科状元来自常德鼎城一中何润琪687分。
三、2019年湖南高考状元名单及分数
2019湖南高考理科状元来自常德一中702分。
湖南高考文科状元来自雅礼中学、澧县一中681分。
颜开乐。
从湖南省高考成绩来看,2022年湖南600分以上的9396人,其中670分以上88人(含加分),但卷面分没有一个超过700分 的,据说卷面分最高的是衡阳八中的颜开乐,总分698分,如果把加分算上,桑植一中有个同学703(含少数民族加20分)。
历年湖南高考状元名单及资料
一、2021年湖南高考最高分状元数据
来自湘潭市湘钢一中,她以总分682分的成绩获得湖南2021年高考文科档案分第一名。来自雅礼中学的李卓然,则腼腆,喜欢笑,以卷面分684、档案分704的成绩获得理科卷面分、档案分“双料冠军”。
二、2020年湖南高考最高分状元数据
湖南2020高考成绩出炉,全省理科最高分718分,他叫杜青云,来自岳阳湘阴文郡洋沙湖中学。杜青云语文124分,数学146分,英语140分,综合289分,获得20分政策加分。
1、2015年湖南省高考文理科状元
文科状元:顾殊涵
总分:680分
学校:桑植一中
理科状元:孙嘉玮
总分:718分
学校:师大附中
2、2016年湖南省高考文理科状元
文科状元:李丹
总分:666分
学校:永顺一中
理科状元:杨程远
总分:706分
学校:长郡中学
3、2017年湖南省高考文理科状元
文科状元:雷咏荃
总分:681分
学校:浏阳一中
理科状元:李啸宇
总分:703分
学校:双峰一中
4、2018年湖南省高考文理科状元
文科状元:刘宇薇
总分:701分
学校:长沙雅礼中学
理科状元:王松源
总分:704分
学校:长郡中学
5、2019年湖南省高考文理科状元
文科状元:黄滨郦
总分:681分
学校:澧县一中
理科状元:孟昕霓
总分:702分
学校:常德一中
注意。
教育部2021年6月23日发出通知,同时加强对社会培训机构或个人开展志愿填报咨询活动的监管,严禁相关媒体、培训机构、中学炒作"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等信息。同时,对于炒作"高考状元"的媒体,无论是发布者还是转载者,也要依法追究其违规责任,督促其反思自身行为。另外,无论是培训机构还是高校招生部门,谁泄露"高考状元"信息,谁就为此承担责任。
时光飞逝,又一个秋天已至,学子们纷纷返校,充满着朝气与活力。而清华,迎来了一位特别的学生,不仅仅因为他是高考状元,更因为他除了日常生活用品,还带着妈妈遗照来上清华。
贫寒、苦难与成功无关
主人公就是今年湖南省文科高考状元——何润琪。
他以高考总分707分的分数成功考入了清华大学。
何润琪出生在湖南常德的一个农民家庭,他是家里的小儿子,他父亲40多岁的时候有了他,可以说是老来得子了。
由于一家人都是农民,所以家里的经济条件十分拮据。
一家人的温饱要靠父亲和大哥,在农闲的时候去外面打零工才能勉强维持下去。
而奶奶和母亲的身体也不是很好,医药费也无形中加重了这个家庭的经济负担。
不过幸运的是,虽然不能像其他同龄人一样享受手机、电脑、游乐园这些“奢侈”的东西,但是何润琪的成长也还算是顺风顺水。
虽然家庭条件不好,但是父亲和母亲却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影响着年幼的何润琪。
父亲何则明年轻时也是个学霸,但是由于家里条件的原因只能辍学,然而年轻时所养成的爱读书的习惯,却没有丝毫改变。
尽管家中条件仅仅只能维持温饱,但是在买书这件事情上却从不吝啬。
父亲经常买各类书籍和何润琪一起看,看完后一起讨论,这也渐渐使何润琪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
由于是农民家庭的关系,何润琪从小就跟着母亲下地干活了。
因为年纪还小的关系,他有时候会喊累,这时候他母亲就会教育他“干活的时候不要想有多累,而是先要想它能带来的快乐”。
因此,在母亲的教导下,何润琪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分担各种家务了。
也正是父母的正确引导,让何润琪在学习上也得心应手。
父母不会对名次和成绩有要求,但是却要求何润琪的态度必须端正,字迹必须端正不能潦草,卷面必须整洁。
就算没考好也会安慰他,告诉他“第一名不是你专有的,你要有恭喜别人的胸怀。”
同时,他们也愿意支持何润琪的兴趣爱好。
初中的时候,何润琪展现出了对绘画的兴趣。
在何润琪多次考到年级第一以后,夫妻二人咬了咬牙,硬是挤出了钱,给他报了一个绘画兴趣班。
除此之外,他还继承了父亲对音乐的热爱,吉他、口琴等乐器他都有所掌握,也会经常找音乐老师请教一些专业知识。
晴天霹雳,高中丧母
何润琪的日子虽然过得没有同龄人那般富裕,却也和和美美,一帆风顺,一切都在向着一个好的方向前进。
但是谁能想到,生活在这个时候对他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
因长年的辛苦劳作和逐渐变大的年纪,何母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
直到有一天去医院检查,却发现已经身患绝症,为了不影响何润琪学习,不加重这个本就不富裕的家庭的负担,她选择了隐瞒。
直到高一某一天,表哥和表姐突然去学校接何润琪,一言不发地带他回家,看见了家门口披麻戴孝的人,他才知道母亲已经离他而去。
这件事对何润琪的打击很大,他大半的高中生活都沉浸在悲伤之中,直到高三才在父亲、老师、同学的关心下好转了过来。
而真正让他跳出悲伤的主要原因,还是何母在弥留之际留下的一封信。
信中何母对何润琪抱有很大的希望,叮嘱他要努力学习。
因此何润琪决定一定要振作起来,一定要用优异的成绩来告慰母亲的在天之灵,他一定要带着妈妈遗照去上最好的大学。
天道酬勤,终成正果
自此,何润琪就时常用母亲对自己的期望激励自己努力学习、发愤图强,开始在各类竞赛中展露头角、斩获奖项。
但是他也不是一头扎进“学海”里死读书,他也会在课余时间继续自己绘画、音乐和读书的兴趣,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父亲“扭好了第一颗纽扣”。
何润琪后来也在采访中这么形容自己的父亲:“我爸爸可能不是汽车里的发动机的油,但却是方向盘,给了我精神上的引导,让我能找到前行的方向。”
除了父亲的引导和亡母的激励,老师的帮助也是不可或缺的主要原因。
由于何润琪本身的勤奋好学和人品优良,任教过的老师都很喜欢何润琪。
在何润琪母亲去世,何润琪沉浸于悲伤中无法自拔的那段时间里,老师给予了何润琪极大的关心,帮助他走出了悲伤。
同时,因为何润琪的家庭条件困难,老师们还纷纷伸出了援助之手,组织捐款、捐物来给予他经济上的帮助。
也正是因为这些人的帮助和支持,再加上何润琪自身肯吃苦,不怕累,爱学习,爱思考才能让他在自己即将成年的前夕。
收到了来自北京寄来的最好的生日礼物——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
这句诗句放在何润琪的身上可以说是再合适不过了。
成为状元以后,不少媒体纷纷上门采访何润琪。
因为何润琪的家庭情况,有的记者给何润琪套上了“寒门贵子”的名头,但是何润琪却对此进行了否认。
他从不觉得自己是“寒门贵子”,因为父母让他可以吃饱穿暖还有学可以上,自己家根本就不是寒门,他只是一个普通中国农村家庭的孩子罢了。
是啊,虽然家庭经济条件比不上绝大多数人,但是父母却用良好的精神观念弥补了物质上的不足。
以说何润琪家的精神条件和环境氛围,比许多家财万贯的家庭丰富得多。
也正是这些支持、培养了何润琪,使他有了如今的成绩。
满怀壮志的何润琪拖着行李箱,带着母亲的遗照踏进了清华园,他即将在母亲的“注视”下开始自己的大学生活。
曾经他梦想能够带母亲参观大学的校园,现在他用另一种方法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何润琪选择了清华的新雅学院,因为他梦想成为一位和自己有着相同的早年丧母的经历的名家——史铁生一样的作家。
在此我们也衷心祝愿何润琪的大学生活可以一切顺利,也希望他能够在母亲遗照的陪伴下,在不久的将来实现自己的梦想,成为和自己偶像一样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