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好材料作文:
一、抓关键词,仔细分析命题者的思想倾向和感情倾向
命题者在命制试题时,往往将自己对材料的理解认识、感情倾向融合在材料与提示中,因此,要想准确恰当的审题立意,必须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仔细分析命题者的意图。如以下材料:周国平曾经这样说过:狂妄的人自称命运的主人,谦卑的人甘做命运的奴隶。除此之外还有一种人,他追逐命运,但不强求;接受命运,但不胆怯。走运时,他会揶揄自己的好运;倒运时,他又会调侃自己的厄运。他不低估命运的力量,也不高估命运的价值。他只是做命运的朋友罢了。
材料虽然提出了对待命运的三种态度,但抓住材料中的“狂妄”“谦卑”两词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命题者意在让你否定“做主人”和“做奴隶”的做法,而赞同“做命运朋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联想生发就会得出以下理解:“做命运的奴隶”,屈从于命运的安排,在失败、厄运面前一蹶不振,当然为人们所舍弃。而像贝多芬那样“扼住命运的咽喉”,像司马迁那样“肠一日而九回”“忽忽而不知所往”,固然精神可嘉,但毕竟生活得太过沉重。而把命运当作朋友,坦然乐观的面对命运所给予的一切,往往会生活得既积极又满足。就像坚定乐观的霍金,面对不幸命运,带着感恩的心态坦然地接受一切,积极乐观的完善自己的人生。
二、把握材料寓义
当前中考[微博]材料作文要求从材料中寻找一个恰当的角度。提取出一个话题,自拟题目写作。因此,审题立意成为写作的首要问题。而材料对主题的确立有着客观的、不容更移的“制约性”,很多考生把握不了材料所透视出来的中心。往往脱离材料另起炉灶,造成“跑题”。请看下面的作文题:
独木不成林/只有千树万树紧相依,才有那阵阵松涛/一花不成春/只有千朵万朵压枝低,才有那满园春色/滴水不成流/只有千点万点长聚首。才有那万顷碧波。//亲爱的同学,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生活正是因为有了你。有了我。有了他/有了你、我、他的和谐相处。
三、比喻、寓言类材料,先概括材料大意,再通过寻找与生活的对应点,深入理解题旨
寓义性材料的题旨和意图是隐含的、不外露的,只有更深一层地理解分析它的寓义,才能正确地把握题旨和意图。如以下材料:
一群刺猬冬眠,天气寒冷,他们相互之间挨得很紧,结果相互之间刺伤了对方;他们相互之间离得远了,就感觉不到温暖。最后他们选择了一个不远不近的恰当距离,相互之间既不刺伤对方,又能互相得到温暖。
这则材料主要意思是刺猬之间应该保持恰当的距离,但仅仅看到这点还是不够的,还应该进一步找到所对应的现实生活:父母与子女应该保持恰当的距离,朋友之间也需要保持恰当的距离,个人与金钱、权势之间也应当保持一个恰当的距离……这样与现实生活一比较、对应,就会发现,两者之间有许多共同点,这个共同点,就是作文的依据和基础。
四、选择恰当角度
对同一材料,不同的考生会有不同的选择角度,要选取那些最能表现题旨的角度。如下面一则材料:
犹太人经常鼓励自己,“没有卖不出去的豆子”。意思是说:如果没有卖出豆子,你可以加入水让它发芽,几天后可以卖豆芽:如果豆芽卖不动。那干脆让它长大,用来当豆苗卖;而豆苗卖不出去,则可以移植到花盆里。当做盆景:如果盆景也卖不出去,那么就再次移植到泥土里,让它长大,几个月后。它就会结出许多新豆子……
请认真阅读以上材料,自拟题目,文体不限,写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这则材料的意思是:当你遭遇挫折时,不要轻言放弃,只要及时调整心态、改变自己,机会迟早会眷顾你的。材料的中心是“豆子”。并不是“犹太人”。而有些考生则认为这则材料反映的是“犹太人做生意精明”,结果从这个角度人手。作文严重脱离材料主旨。因此,在把握材料题旨的基础上。选择正确的角度进行写作,是这类材料作文写作成功的保证。
五、发散思维打开思路
对“材料”必须先展开“发散思维”,思维打开了,可写的内容就丰富多彩了。如下面一则材料:
五岁的晶晶在院子里玩耍,不小心摔了一跤。两天后,妈妈发现晶晶的左手举不起来了,原来女儿的锁骨受伤。妈妈又急又疼,可晶晶却有了意外的收获:“妈妈我现在知道哪边是左边了!”晶晶太小,一直分不清左右,这下好了:痛的就是左边!
晶晶摔了一跤就分清了左右的经历,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受挫折的过程往往就是获得真知的过程。走过崎岖小路,才能真正体味生活的欢乐;穿过茫茫迷雾,才能深切感受阳光的明媚。不经风雨,怎见彩虹;不吃一堑,难长一智……
晶晶的故事是否让你联想到生活中的某些经历或见闻?是否获得某些感悟和认识?请你拿起笔,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五岁的晶晶摔疼了左手,却从此获得了分辨左右的本领。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为考生提供了充分发挥自己才华的宽广空间。考生既可沿着题目中的提示打开思路,选择立意,比如:立意一:痛苦中包含着收获。立意二:事物总是辩证的,坏事也会变成好事。立意三:走过崎岖小路,才能真正体味生活的欢乐;穿过茫茫迷雾,才能深切感受阳光的明媚。立意四:不经风雨,怎见彩虹;不吃一堑,难长一智!还可依据自己的知识积累与生活经历等的情况,发挥自身的优势,拓展思路,比如:立意五:亲身体验的事,留下的印象最深,给自己的帮助也最大。立意六:有时不幸也是福。立意七:苦难往往带来甜果。
六、使用材料,恰当巧妙
在材料作文中,材料在文章中的使用,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一般来说,引用材料有两种形式,即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化用)。根据文体的不同,使用材料也有不同,一般而言,写成议论文,开头最好引述材料,以便更好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其他文体也不能完全脱开材料,要在恰当的地方直接和间接引用一下材料,否则容易造成于材料疏远的感觉。
七、读清要求,规范写作
读完材料后,千万不能忽视的是“写作要求”。材料叙述后的要求需要细细研读,这样才会写出符合要求,主旨的好文章
具体的范文模板
链接: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1m05GoBVfTlYvBAhcIncXw
提取码: nz8b中考真题试卷+真题解析百度云网盘资源下载地址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pwd=1234 提取码:1234介绍:资源包含各类型初中名师网课、中考复习、中考资料、课外辅导、初中中考冲刺、教材、学习视频等等资源包罗万象。
《2020全国中考数学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汇总大全docx可打印版》百度网盘pdf最新全集下载: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NjrbMQS-L4Xvjp4umhXZoA
《2020全国中考语文真题及解析汇总整合版》百度网盘pdf最新全集下载: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6vmcCocUnH6kbhBu815N0Q
学校考查的出发点是测试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这一出发点可以繁衍出成千上万套试卷习题,下面是我整理的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句子排序,希望能帮助你们。
1 . 【2017年江苏省盐城市】 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 )(2分)
①但是这些 优秀 并非万能,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②客观情况、周围环境即使发生一丁点儿变化,优秀 也可能变成劣势。
③ 一个人 的知识、能力 优势 都是后天点滴积累的结果。
④ 如 刻舟求剑,麻痹大意,更可能发生 逆转,最终导致失败。
⑤ 因此,不能让经验主义冲淡了规律。麻痹思想遮挡了双眼,从而败在了优势上。
A.②⑤①③④ B.③①②④⑤ C.③①④②⑤ D.②⑤④①③
【答案】 B
【解析】 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逻辑推理顺序等,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本段文字的排序是:③总起句:优势---①转折句:但是,优秀变---②顺承句:优秀变劣势----④举例句:如----⑤总结句:因此。故本段文字的思路是:优势是积累---但会变---变成劣势--如刻舟求剑---因此别败在优势上,故选B。
2 . 【四川省乐山市2017】 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你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怎样对待你。。。,。。,只不过你我未处局中,不知其中滋味而已。
①迎难而退、明哲保身固然是一种智慧与生活态度
②人生在世,总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与挫折
③知难而进、努力向前更是一种执着和人生哲学
④很多人从表面看来你可能很羡慕他,但人人都有自己的苦恼
⑤美学大师蒋勤在《蒋勤劝美》中曾写道:“人生五味,酸甜苦辣咸都要经历才够完美。”
⑥某种程度上说,人活着就是一种态度
A.⑤②①③⑥④B. ②①⑥③⑤④C. ⑥②①③⑤④D. ①③⑤⑥④②
【答案】C
【解析】 仔细阅读六个句子,可以找到表达的中心“某种程度上说,人活着就是一种态度”,
故⑥是首句;然后指出人生的客观事实“总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与挫折”,即②;接
着从“固然”“更是”词语的关系可以看出后面两句依次是①③;接着用美学大师蒋勤的名
言论证,即⑤,最后第④句紧承后文的内容“只不过……”。据此分析排序作答即可。
3 . 【江西省2017年】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窗外的竹子或青山,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出,就是一幅画。
②有了窗子,内外就发生交流。
③窗子在园林建筑艺术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④而且同一个窗子,从不同的角度看出去,景色都不相同。
⑤颐和园乐寿堂差不多四边都是窗子,面向湖景,每个窗子都等于一幅画。
⑥这样,画的`境界就无限地增多了。
A.③①②④⑥⑤ B.③②①⑤④⑥
C.②①⑤④⑥③ D.②③①④⑥⑤
【答案】 B
【解析】 先确定首句③窗子的作用,再确定次句②作用是内外交流,那么第三句就是窗外,第四句是举例,第五句递进,尾句总结:这样。故本段文字的思路是:窗子重要---内外交流---窗外一幅画--如颐和园---这样,境界增多。
4. 【2017年湖南省邵阳市】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这些经典作品,经过时间的淘汰与筛选,其中有着最伟大的思想、最丰富的内容、最高尚的品格,是人类迄今为止所能达到的巅峰。
②一个人能够获得多大的能量,取得多高的成就,很大程度取决于这种循环往复的阅读。
③阅读是一种循环往复的过程。
④对于这些举世公认的中西社科、文学名著,我们自然要尽情揣摩,反复精读,把握其内涵与要旨。
⑤这种循环往复,就是人们常说的精读。
A.④②①③⑤ B.③⑤①④② C.②③⑤①④ D.③⑤①②④
【答案】B
【解析】 首先确定首句:总起句③,排除AC.②和④句相比,④句放在句末不合适,②句与③首尾呼应。故选B。
5 . 【2017年四川省广安市】 下列句子中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我们读小说,实际上也就是随着小说家的笔触,神游于小说所虚构的世界之中
②小说离不开虚构和想象
③当然,想象不要太离谱,要尽可能遵循原作的思路
④其实,这种想象的快乐不是小说家的专利,也可以通过你自己的尝试来获得
⑤与小说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
A.①②⑤④③ B.②①⑤④③ C.⑤②④③① D.②⑤④①③
【 答案 】B
【解析】 此语段论述小说中如何运用想象,②提出了话题是第一句;①是对上一句的进一步解释,是第二句;通过理解语意及分析其中的逻辑关系可知⑤与上一句衔接最紧密,可作为第三句;④③以“其实”为标志体现了语意的转折,“当然”一词又体现了总结的意味,再结合读可确定其先后顺序。由上分析,可排序为:②①⑤④③。
6. 【2017年重庆市(A卷)_】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调节人与世界的关系。在一个文化厚实的社会里,;;。这样,人才能实现从“小我”向“大我”的转变,成为一个有文化、有教养的人。
①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生命
②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
③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
A.②①③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③①②
【答案】B
【解析】此题解答可从语境中““小我”向“大我”的转变,”中获得思路,理清它们之间的逻辑顺序,②讲得是“小”我,自已;③讲得是“别人”;①讲得是“大”我;所以可排序为:②③①。
7 . 【2017年四川省眉山市】 下列选项中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①人们已认识到,家风是一辈又一辈先人生活的结晶,所以要向后代传递出正能量。
②古人撰写在门框上的“忠厚传家久”“持家尊古训”,就是一种传统的家风。
③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是对古今家风的一种诠释。
④家风就是家庭的风气,它是一个家庭的传统和文化。
⑤而今父母懂规矩,知书达理,有这样良好的文化氛围,后人自会获得很好的熏陶。
A.④①③②⑤ B.④③①②⑤ C.④①②⑤③ D.④②⑤③①
【答案】 D
【解析】 第④句为总说句,应放在最前,接着先说“传统”,再说“文化”,因此为②⑤,第③是对②⑤的总结,第①是全文的总结,应放在最后。
8. 【 2017年湖北省鄂州市 】 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①但是这句话也并不是永远是真的,因为奥古斯都大帝与泰特思都是精神崇高、志向远大的人,然而也是当时最美的男子。
②无疑地,才德如果是在一个容貌虽不娇丽,然而形体娴雅、气概庄严的身体内,那是最好的。
③因此,那些很美的人多是容颜可观而无大志的。
④才德,有如宝石,最好是用素净的东西镶嵌。
⑤同时,很美的人多半不见得在别的方面有多大的才德,好像造物主在它的工作中但求无过,不求十分的优越似的。
⑥他们所研求的也多半是容颜而不是才德。
A.②⑤③①⑥④B.②③⑤⑥①④
C.④②⑤③⑥①D.④②③⑤①⑥
【答案】 C
【解析】 首先确定首句:总起句④才德,排除AB.① 和⑥句相比,①句放在句末合适,因为⑥句中的“他们”指代③句“那些很美的人”。故选C。
9 . 【2017年广东省广州市】 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序合理、语意连贯的一段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①每个人都有自己控制意义的不同能力和不同程度
②也表明每个人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
③人类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是因为人类创走了一个有意义的世界
④这不仅构成了世界的多样性
⑤实际上却是由古往今来的每个人分别构成的
⑥而这个有意义的世界,表面上看是人类共有的
A.123645B.136452
C.314256D.365142
【答案】 D
【解析】 第六句“表面上”和第五句“实际上”紧密衔接,56在一块的只有D项,所以直接秒杀D项。
10 .【2017年湖南省株洲市】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组是
在当今,汉语新词汇大量产生,,,,。
①但绝大多数新词语喧嚣数日或数月
②平均每天诞生二十个以上
③犹如春风野草
④便消失在时间的洪流之中
A.①③②④ B.③①④② C.②③①④ D.③②④①
【答案】C
【解析】 首先确定首句②平均每天诞生二十个以上,因为和前面的“汉语新词汇大量产生”紧密衔接,所以直接秒杀C项。
中考真题试卷+真题解析+各类模拟试卷百度云网盘资源下载地址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pwd=1234 提取码:1234介绍:资源包含各类型初中名师网课、中考复习、中考资料、课外辅导、初中中考冲刺、教材、学习视频等等资源包罗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