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工业大学有什么专业
拥有本科专业8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7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13种,同时具有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目前全日制在校生46000多人,其中本科生36000多人、研究生近10000人,并招有不同层次的成人学历教育学生、港澳台学生、国际学生。60多年来,为社会培养了40余万专门人才。毕业生就业率多年来位居广东省高校前列。
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7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教育部等专业认证/评估通过20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7个,省级名牌专业13个、省级特色专业25个、省级重点专业8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含双语教学示范课程)3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37门、省级精品课程(含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19门,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7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7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国家级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2个、国家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41个。近两届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8项、二等奖13项。
广东工业大学最好的几个专业
广东工业大学最好的几个专业:工程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化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等5个学科。
工程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化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等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行列,其中工程学已进入1.18‰。
学校简介
学校本部坐落于中国南方名城广州,拥有大学城、东风路、龙洞、番禺、沙河、揭阳等多个校区,校园占地总面积4200余亩,环境优美。目前,学校共设有21个学院、4个公共课教学部(中心)、2个研究院。拥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省攀峰重点学科一级学科4个、省优势重点学科一级学科6个、省特色重点学科二级学科5个。
以上内容参考:广东工业大学-学校简介
广东工业大学王牌专业有哪些
广东工业大学王牌专业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环境工程、工商管理、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等。
广东工业大学优势学科
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环境工程、工商管理、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广东省“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4个):机械装备设计制造与测控关键技术、先进工程材料的制备与加工关键技术、现代工业自动化关键与共性技术、现代精细化工中的关键与共性技术
攀峰重点学科(4个):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设计学
优势重点学科(6个):土木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特色重点学科(5个):热能工程、应用数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信号与信息处理、企业管理
第四轮学科评估第四轮学科评估
评估结果为13个学科榜上有名,其中获得了1个A-档、1个B+档、2个B档、2个B-档、3个C+档、2个C档、2个C-档,学校“控制科学与工程”挺进了全国学科排位前10%。
纵观学校在本轮全国评估中的学科水平,学科建设保持了良好向上的发展态势,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的五个博士授权学科优势更加巩固,设计学学科特色更加显现,一批切合广东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工学学科不断提升。
广东工业大学的机械类专业包括什么
广东工业大学的机械类专业包括: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共三个专业。
1、机械电子工程专业: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原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机械电子工程方向),是一个“机”和“电”相融合的专业。
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一个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专业。
3、车辆工程专业:
车辆工程专业是在机械工程基础上以汽车工程为方向,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专业。
扩展资料:
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发布以及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社会对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人才需求非常旺盛,社会的强劲需求给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建设带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面向新工科建设的要求,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企业技术创新要求,充分利用地方资源,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等,增强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培养高素质机电一体化人才,可对广东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发挥支撑作用,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资料来源:广东工业大学—机械类专业介绍
广东工业大学大学城校区有什么专业
有机械设计与理论、材料加工工程、环境工程、化学工艺、管理科学与工程、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岩土工程专业等。
广东工业大学(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经管文法艺结合、多科性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广东省“211工程”、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广东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广东省“冲补强”重点建设高校。
科研平台:
学校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发改委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教育部协同创新中心1个、粤港澳联合实验室2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等省级科研平台70余个。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广东工业大学
广州工业大学有哪些专业
广州工业大学开设的专业:
1、重点专业
国家品牌(6个):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土木工程、工商管理、环境工程
2、本科专业
艺术学(7个):数字媒体艺术、服装与服饰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美术学、动画
理学 (1个):应用化学
工学 (3个):化学工程与工艺、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自动化
法学(2个):社会工作、法学
文学 (3个):商务英语、日语、英语
金融学(1个):投资学
经济学(2个):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
工学(34个):生物工程、安全工程、风景园林、建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交通运输、包装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制药工程、测绘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土木工程、数字媒体技术、物联网工程、网络工程、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能源与动力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车辆工程、工业设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财经大类(1个):电子商务
管理学(14个):会展经济与管理、旅游管理、工业工程、物流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公共事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工商管理、工程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管理科学
理学(3个):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应用统计学、信息与计算科学
广东工业大学始建于1958年,由原广东工学院、广东机械学院和华南建设学院(东院)于1995年6月合并组建而成,学校已有50余年的办学历史,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经管文法艺结合的、多科性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学校坐落在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校园占地总面积3348亩,拥有大学城校园及东风路、龙洞等多个校区。大学城校园突出工科特色,多个学科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创设多个协同创新科研平台。
历史沿革:
1、原广东工学院
广东工学院的前身是1952年建立的广东省广州水利土木工程学校(由广州高工,北江高农、兴宁高工、海南农校、广西第六工校组成)。
1953年更名为珠江水利学校。
1954并入为武汉长江水利学校。1955年易名为广东省广州水利学校。1959年,广东省广州水利学校与省电业局广州中心试验所、广东电力学校、省水利科学研究所合并组成广东水利电力学院。
其组成部分还包括1954年建立的广州基建交通班。1957年后更名为广州市技术学校。 后广州业余工学院并入。
1958 年,易名为广州高等工业学校,同年10月23日,升格为广州工学院。1961年6月,广东工学院与湖北科技大学,广东科技学院合并为中南科学技术学院
1962 年,广东水利电力学院和中南科学技术学院合并组建为广东工学院 。
1970年,更名为广东矿冶学院。
1982年6月,复名广东工学院。
广东工学院以前是连在一块的,占地面积也很大,1970年后期搬迁至韶关,回迁后被环市东路隔开为生活区和教学区。
2、原广东机械学院
1956年创办广东省机械学校。 1968年学校停办。
1978年12月,学校复办,并升级为广东机械学院。
3、原华南建设学院
1956年,创办“广东省城市建设局干部培训班”。
1957年,更名为“广东省土木工程学校”。
1958年,升级为“广东省建筑工程专科学校”。
1963年秋,学校停办。
1965年,恢复办“广东省土木工程专科学校”1968年,学校再次停办。
1973年,更名为“广东省工程建设学校”1985年,更名为“广东省工程建设专科学校”。
1991年,并入华南建设学院,更名为“华南建设学院(东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