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下:
排名-学校名称-办学层次-省市-类型。
1、清华大学-双一流/985/211-北京-综合。
2、北京大学-双一流/985/211-北京-综合。
3、浙江大学-双一流/985/211-浙江-综合。
4、上海交通大学-双一流/985/211-上海-综合。
5、复旦大学-双一流/985/211-上海-综合。
6、南京大学-双一流/985/211-江苏-综合。
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双一流/985/211-安徽-理工。
8、华中科技大学-双一流/985/211-湖北-综合。
9、武汉大学-双一流/985/211-湖北-综合。
10、西安交通大学-双一流/985/211-陕西-综合。
11、四川大学-双一流/985/211-四川-综合。
12、中山大学-双一流/985/211-广东-综合。
13、哈尔滨工业大学-双一流/985/211-黑龙江-理工。
14、同济大学-双一流/985/211-上海-理工。
15、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双一流/985/211-北京-理工。
16、东南大学-双一流/985/211-江苏-综合。
17、北京师范大学-双一流/985/211-北京-师范。
18、北京理工大学-双一流/985/211-北京-理工。
19、中国人民大学-双一流/985/211-北京-综合。
20、南开大学-双一流/985/211-天津-综合。
21、天津大学-双一流/985/211-天津-理工。
22、山东大学-双一流/985/211-山东-综合。
23、中南大学-双一流/985/211-湖南-综合。
24、西北工业大学-双一流/985/211-陕西-理工。
25、华南理工大学-双一流/985/211-广东-理工。
26、厦门大学-双一流/985/211-福建-综合。
27、吉林大学-双一流/985/211-吉林-综合。
28、华东师范大学-双一流/985/211-上海-师范。
29、中国农业大学-双一流/985/211-北京-农业。
30、电子科技大学-双一流/985/211-四川-理工。
以上内容参考 上海软科-2022中国大学排名
软科大学排名2022:
1、清华大学。
2、北京大学。
3、浙江大学。
4、上海交通大学。
5、复旦大学。
6、南京大学。
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8、华中科技大学。
高等学校
以信息产业发展水平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软件产业作为信息产业的核心和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我国拥有发展软件产业最重要的人力、智力优势,在面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形势下,加快软件产业发展,是一项紧迫而长期的任务。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软件学院
高等教育专业评价机构软科今日正式发布“2022软科中国大学排名”。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蝉联主榜(即综合性大学排名)前三位。北京协和医学院位列医药类大学排名第一,上海财经大学位居财经类大学排名榜首。
北京外国语大学名列语言类大学排名第一,中国政法大学位列政法类大学排名榜首,中央民族大学占据民族类大学排名首位,上海体育学院领跑体育类大学排名,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在中国合作办学大学排名中夺冠。
中山大学排名全国第十二位,华南理工大学排名第二十五位,南方科技大学(第35名),暨南大学(第47名),深圳大学(第68名),华南师范大学(第78名),华南农业大学(第90名),广州大学(第91名),广东工业大学(第102名)。
“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前身是“软科中国最好大学排名”,自2015年首次发布以来,以专业、客观、透明的优势赢得了高等教育领域内外的广泛关注和认可,已经成为具有重要社会影响力和权威参考价值的中国大学排名领先品牌。
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以服务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和进步为导向,坚持贯彻国家高等教育改革和教育评价的方针、政策,用中国标准评价中国高校。
“2022软科中国大学排名”的对象是中国1000多所本科层次的高校,为恰当反映高校在学校性质和学校类型上的差异、确保排名的公平性,软科将高校划分为综合性大学、7类单科性大学、2类非公办大学,采用差异化的指标体系分别排名。
“软科中国大学排名”的评价体系源自自主研发的可视化评价专利技术,依托“大学360度数据监测平台”的大数据支持,设置了十大评价模块,细分36个评价维度,内嵌104项评价指标,涉及320个评价变量,是对中国大学办学水平的立体化监测式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