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理工大学的宿舍没有空调,但有电扇,宿舍本科生6人一间,每人每年800快钱,研究生住理工大厦,4人一间,条件还不错,宿舍可以自己装空调。
西安理工大学宿舍条件好不好
该校对学生住宿统一实行公寓化管理,住宿条件良好,本科新生宿舍为6人/间(曲江校区)。两个校区都有空调(需要租赁费),无独卫都是公共澡堂,上下铺,卫生间是一个楼层有两个大的公共卫生间。
宿舍分好 一般是同专业一个班的 床位先来后到自己选,6人间上下铺有阳台,宿舍有电梯,每个人有各自桌子和柜子。宿舍与教学楼每一层都有饮水机,有热水也有常温净化水。
曲江校区目前有两个浴室,一个位于校医务室旁边,一个位于11号宿舍楼底下,澡卡需要各在教学区浴室自行办理。
曲江校区共有5个学生餐厅,1个民族餐厅和1个教工餐厅。
食宿条件一般。食堂,饭菜价格自我感觉偏贵,质量一般。本科六人间,没有空调,有电扇,没有电视,但有闭路电视线。宿舍装有电话是铁通的(曲江校区,金花校区不知道)。上下铺,有书桌但面积不大,毕竟要6个人住。
西安理工大学简介
西安理工大学是中央与地方共建,陕西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是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实施院校,陕西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020年7月,学校成为工信部、陕西省共建高校。学校是我国西北地区水利水电、装备制造、印刷包装行业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和科研中心之一。
学校的前身是成立于1958年的北京机械学院和成立于1960年的陕西工业大学。1972年,北京机械学院和陕西工业大学合并组建陕西机械学院,隶属第一机械工业部。1994年,学校经批准更名为西安理工大学。2002年,陕西省批准西安仪表工业学校整体并入西安理工大学。学校以1949年人民政府接管北京机械学院前身学校国立北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为校庆起始年,5月1日为校庆日。
学校建有金花、曲江、莲湖3个校区和1个大学科技园。有普通全日制本科生18000余名,博士、硕士研究生近8000名。有教职工26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940余人。现设17个学院和1个教学部,设67个本科专业,其中10个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14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评估),25个专业入选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32个专业入选陕西省一流专业,16个专业为陕西省特色专业建设点,8个专业为陕西省名牌专业。设有21个本科实验教学中心,其中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8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嘿嘿,问的正好,我刚好从那培训了三个月回来
西安理工大是公共澡堂!
而且条件真不怎么样,但是如果你住进他们新宿舍楼的话,
每个房间里都有一个卫生间,是可以淋浴的,
我说的新楼就是从理工大南门进去,左边食堂上面那个楼!
目前根据教育部公开信息规定,已经没有明确的本科一批次、二批次概念。西安理工大学是理工院校,有专业水利水电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卓越班)、能源与动力工程等专业。建校73年。
学院简介
西安理工大学(Xi’anUniversityofTechnology)是中央与陕西省共建高校,工业和信息化部、陕西省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实施院校,陕西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陕西省省属高水平大学,新丝绸之路大学联盟成员,24所中国研究生院院长联席会扩大高校之一,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予单位,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研究生课程建设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后备军官选拔和培训基地,中国西北地区水利水电、装备制造、印刷包装行业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和科研中心之一。
学校以1949年人民政府接管国立北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为建校年,前身是北京机械学院和陕西工业大学于1972年合并组建的陕西机械学院,1994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西安理工大学。1998年学校由机械工业部划转陕西省。2002年,陕西省批准西安仪表工业学校整体并入西安理工大学。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金花、曲江、莲湖3个校区和大学科技园占地总面积135.2万平方米;下设17个学院和1个教学部,67个本科专业;
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1个专业学位硕士点;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职工2600余人;院士工作室14个,双聘院士4人。
院系概况
截至2019年2月,学校设16个学院和1个教学部、继续教育学院及独立学院高科学院,共设本科专业67个。
截至2020年3月,学校设17个学院和1个教学部、继续教育学院及独立学院一所——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共设本科专业67个。
师资队伍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有教职工26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940余人。院士工作室10个。有双聘院士4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2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5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8人,中科院“百人计划”3人。有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2人。入选陕西省43人、“特支计划”11人、“三秦学者”创新团队2个、高校“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2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7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教学名师、师德标兵等40多人;国家教学团队4个。
人才培养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设有22个本科实验教学中心,其中有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8个陕西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0个、陕西省一流专业32个、陕西省名牌专业8个、省级特色专业16个,获国家教学成果奖4项,陕西省教学成果奖91项;有5门国家级精品课程、72门省级精品课程。
学科体系
截至2018年3月,学校有1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1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2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1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建有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已覆盖全校大多数学科。水利水电工程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涵盖5个二级学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等21个学科为陕西省重点学科。
教学建设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材料科学与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科学与技术、自动化、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水利水电工程、印刷工程、环境工程、工商管理
国家级特色专业:水利水电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工商管理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英语、应用物理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业设计、车辆工程、通信工程、网络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农业水利工程、工程管理、工业工程
省级名牌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水利水电工程、自动化、电子科学与技术、印刷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省级特色专业:水利水电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科学与技术、印刷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工商管理、应用物理学、通信工程、工程管理
学科建设
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水利工程(包括:水文学及水资源、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水工结构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省级重点学科:思想政治教育、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岩土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水工结构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农业水土工程、环境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企业管理
科研平台
截至2019年2月,学校拥有32个国家及省部级重点科研基地,其中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科技部推广中心、1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
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晶体生长设备及系统集成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数控机床及机械制造装备集成重点实验室、西北水资源与环境生态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晶体生长设备与控制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科技部推广中心:国家连铸连轧贝氏体铸铁技术研究推广中心
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旱区生态水文与灾害防治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
学术交流
学校重视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与美国、德国、日本、意大利等17个国家和地区的30余所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自1999年起,与德国斯图加特媒介大学联合培养中德双重学历本科生、硕士研究生。
科研成果
截至2019年2月,近十年来,学校科研成果先后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167项,其中国家级奖3项,本校作为首席科学家单位承担973项目、国家重大专项课题、重大仪器专项等国家重大重点项目71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87项,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7项,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416件,获国际发明专利授权13件,科研经费到款23.8亿元,发表SCIE论文2397篇。学校不断推进校地校企合作,与省内外100多家单位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在陕西、江苏、浙江、广东等地建立研究院、技术转移中心8个。
2013年,学校科学研究计划验收通过67项,其中特色研究计划项目3项,科技创新计划项目15项,学科联合项目3项,青年科学研究计划项目31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15项。在校基金的资助下,此次结题项目共获得国家级项目7项,省部级项目14项,厅局级项目21项;申请专利31项,授权18项;发表论文111篇(其中SCI:
15篇,EI:44篇,SSCI:2篇,CSSCI:27篇,CSCD:23篇)。
宿舍情况,研究生四人间八个床,意思就是和本科生的一样只是本科八人间的住进四个研究生。
生科在老校区,条件基本是你所能想象到的差,有几栋是80年代苏联援建的只有一栋研究生宿舍楼还是男生
的有阳台,能晾衣服,别的楼只能在窗外面搭根绳子晾衣服,当然刮风下雨了要赶快收回来。一层楼一个公用
水房,条件很朴素,但都能坚持,咱毕竟没到享受的年纪对比一下八人间的本科生也就释然了。
还有一些老校区情况简单介绍下:
洗澡到学校澡堂1.5一次不限时,
打开水免费,但基本水很少开。
去食堂吃饭不要在刚放学时去人很多,价钱不便宜但相对于校外那就感觉很合适了。
运动的话,乒乓球台很多,宿舍楼下就有篮球场地是水泥的,时间长了地上有些坑洼,篮球架也又歪
又破反正出了乒乓球别的运动场地都不太好。
以上就是关于西安理工大学宿舍条件好不好 环境怎么样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学分高考网,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