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大学的排名是依据什么

711 篇文章
2024-06-20
2017年双一流大学排行榜, 依据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其中包含了2017年42所双一流大学名单和C-以上学科数量、A+学科【指一级国家重点学科】数量和A学科【国家重点培养学科】数量的精确统计。

双一流大学的排名是依据什么

从学科的数量上比较,C-以上学科数量拥有做多的前三甲分别是浙江大学、四川大学和吉林大学,这也是中国的几个巨无霸大学,浙江大学学科领域广、学科质量更精。另外两所高校则是占地面积大、学生人数众多,而相对学科领域也是比较广,也导致了各项学科数都比较靠前。

但是总体来讲,排名前三甲的还是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为首的世界准一流大学。这三所高校不仅学科数量多,而且也是唯一三所拥有10个A+学科以上的大学。而在6所B类一流大学中,云南大学拥有一个A+学科-民族学。东北大学在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中评级A学科。其它4所B类一流大学均在本次评选中吃蛋。从本次教育部评选的结果来看,在双一流评选中,这些一流大学归到B类还是有一定的依据的。

最后再来看看吉林大学,C-以上学科数56个,但是在A级学科中仅仅只有2个学科入围,确实让人感觉到有些虚胖了。

什么是双一流院校,双一流评选多久评估一次?

“双一流”建设大学及建设学科的认定选拔程序主要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按照《总体方案》 《实施办法》成立“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充分发挥高级别战略专家的作用,具体承担选定和审查建设方案的相关工作。

第二阶段,计划依靠专家委员会,以学科为基础确定选拔认可标准,编制高校名单,建设学科。具体分为三个部分。首先,综合考虑对第三方评价的权威性、影响力、高校认可等因素,论证采用的第三方评价结果。然后,反映中国特色学科评价,特别是人才培养和学科水平评价,酌情参考国际评价,综合考虑国家战略、行业地区市级、不可替代性等因素,论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认定标准。最后,根据认定标准,选定了137个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建议目录,相应地建立了建设学科。

在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建议目录的基础上,综合评价论证提出了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建议。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全面提高以一流学科为基础的学校整体建设、重点建设、人才培养水平和创新能力。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以优势学科建设为重点,促进特色发展。之后,根据专家委员会的建议,3个部位审议并确定了“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建设学科名单。

第三阶段是确定建设高校的建设方案。建设高校,编制论证建设方案,经所属省级人民政府或主管部门审查后向三部委报告。专家委员会审议建设高校的建设方案,首先坚定政治观,接着坚持综合评价和内涵发展方向,并根据矫正建设方案提出具体咨询意见。三部位研究后,根据咨询意见通知相关高校修改建设方案,检查修改改善情况。

第四阶段,三部门根据专家委员会的意见,研究确定了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报国务院批准。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要具备先进的经营理念,办学实力强,社会认知度高,具有一定数量的国内领先和国际领先水平的学科,在改革创新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中取得显著成就。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应具备国内领先或国际前沿的高水平学科,对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具体来说,在人才培养方面要有优质的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要得到社会的高度认可。在科研方面,合作创新成果显著,可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效支持。在社会服务方面,产学研究的深度融合和社会服务贡献突出。在文化传承创新方面可以带动进步,形成特色鲜明的大学精神和文化。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可以聚集一流人才,形成优秀的教师队伍。在国际交流合作方面可以深入参与国际活动,国际影响力比较强。

决定大学建设的方法是什么?

建设高校坚持公平正义、开放竞争、优良建设原则,采用专家认定标准、综合认定建设范围的方式,开放竞争、动态调整,不再单独组织申报审查。

选拔工作主要委托专家委员会进行。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从政府相关部门、高校、科研机构、行业组织选拔高层战略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会根据《方法》规定的选拔条件,利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第三方评价情况及其他因素,确定建设高校认定标准,根据认定标准的选定,制定建设高校建议目录,报国务院批准后确定。

采用这种选拔方式,可以充分发挥专家作用,提高选拔工作的科学性和权威性,避免重复评价和突击举报,片面追求数量指标等不良现象。

对高校研究制定“双一流”建设方案有什么要求?

《实施办法》指出,高校应根据自身实际,结合学校综合改革方案和专家委员会咨询建议,合理选择建设路径,科学编制整体建设方案和分校建设方案。

建设学科的口径和范围由高校自主决定。鼓励高校积极支持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学科,发展新兴学科、交叉学科,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积极部署国家急需、支持产业转型升级或支持地区发展的学科,解决经济社会重大战略问题,提高服务国家发展的能力。

高校要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统筹安排建设和改革任务,提出系统的审查指标体系,形成各方积极参与的长效建设机制,避免平均力量或碎片化。制定的建设方案要组织相关专家进行科学性和可行性论证。

地方政府对推进“双一流”建设有什么考虑?

“双一流”建设是国家长期战略,应由国家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共同推进,在资源政策等方面形成合力。因此,《实施办法》在选拔程序、支援方式、组织实施等方面多次强调充分发挥和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鼓励地方政府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对“双一流”建设的资金、政策、资源支持。同时,由于“双一流”建设高校是少数,不能覆盖所有高校,因此,结合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推进特色、高水平大学和优势学科建设,积极探索其他类型高校一流建设道路,推进引领“双一流”建设的高等教育整体质量提高。

第二轮“双一流”评估,河南省有哪些高校可以入围?

众所周知,“双一流” 建设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有利于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双一流即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目前,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共计137所,其中,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A类36所,B类6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那么,双一流大学名单42所学校有哪些?双一流大学多久评一次?评定标准是啥?

1.双一流大学名单42所学校有哪些?

A类:北京8所、上海4所、江苏2所、天津2所、广东2所、四川2所、陕西2所、山东2所、湖北2所、辽宁1所、吉林1所、黑龙江1所、浙江1所、安徽1所、福建1所、湖南1所、重庆1所、甘肃1所、湖南1所

B类:辽宁1所、河南1所、湖南1所、云南1所、陕西1所、新疆1所

2.双一流大学多久评一次?

据了解,“双一流”以学科为资助主体,每5年调整一次名单,也就是说,“双一流”是一个动态建设过程,遴选认定不是一劳永逸,有进有出,打破身份固化,不搞终身制。教育部会对建设过程实施动态监测,实行动态管理,并根据各建设高校的建设方案和自评报告,参考有影响力的第三方评价,对建设成效进行评价。一般来说,对实施有力、进展良好、成效明显的加大支持力度;对实施不力、进展缓慢、缺乏实效的提出警示并减小支持力度。

3.双一流大学评定标准?

(1)一流大学评定标准:是以政策延续性为主,辅以Times、US News、QS和ARWU等几个世界主流高校排行榜的中国高校排名为标准,再适当考虑对特殊地区和行业的照顾。

(2)一流学科(非自定)评定标准:其一,综合考虑ESI学科排名中的中国高校在全球的表现、2012年教育部学科评估参评学科数量、国家发展规划决定一流学科入选数量;其二,以2012年学科评估排名为主,确定哪些高校的学科能入选;其三,辅以在QS学科排名(或ESI)中表现优异的个别高校学科也能入选(或按照QS置学科名);其四,五年内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及以上、技术发明一等奖或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及以上所依托的高校学科拥有一票上位的特权。

湖南大学为什么会被评为双一流B类?这是什么意思?

“双一流”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重点建设高校的简称。在首轮评估中,河南省共有两所高校入围,其中郑州大学入选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河南大学入围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三年来,河南省内高校发展迅速,郑州大学和河南大学势头正劲,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师范大学等高校进步显著。第二轮“双一流”评估进入倒计时,河南省又有哪些高校有希望入围呢?这五所院校希望很大。

河南省高校“金字塔”

在讨论第二轮“双一流”评估之前,不妨先了解一下河南省高等教育的基本情况。河南省共有150所高等院校,其中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仅有一所:郑州大学。由于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没有收获A类学科,很多网友称郑州大学为“照顾性”院校。其实不然,郑州大学拥有19个B类学科,学科实力毋庸置疑。

“双一流”推出之后,郑州大学和河南大学双双入围,河南省高校也迎来了属于它们的“黄金时代”。为了进一步提升省内高校的整体实力,河南省遴选出了九所“特色骨干大学”,包括河南理工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工业大学和郑州轻工业大学等。毫无疑问,这九所省属院校也是河南省高校的“第二梯队”。

第二轮“双一流”评估:这五所院校希望很大

在第二轮“双一流”评估中,河南省哪些高校有希望入围?参考学科评估和地理位置等诸多因素,以下五所入选的可能性很大:郑州大学、河南大学、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和河南科技大学。

郑州大学和河南大学是首轮“双一流”重点建设高校,无论是学科评估还是整体实力,都可以说是省内高校的“佼佼者”,上述两所高校在第二轮评估中落选的可能性并不大。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尽管不是省属院校,但是位于郑州市。由于很少参评各类学术排名,知名度和影响力并不是很高。但是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收获了3个A类学科,测绘科学与技术位列内地高校第一位。因此,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也是第二轮评估中入围“双一流”的热门院校。

河南理工大学位于焦作市,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河南理工大学拿下了河南省属院校唯一一个A类学科:安全工程。因此,如果有第三所省属院校入围“双一流”的话,河南理工大学绝对是最合适的“人选”。河南科技大学位于洛阳市,尽管学科实力与其余八所“特色骨干大学”难分伯仲,但是地理位置非常有优势,同样有希望在第二轮评估中入选一流学科重点建设高校。

希望可以为你带来帮助,谢谢

在2017年教育部公布的首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中,“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是被分为了A、B两类。其中,B类有6所,不过这6所的具体情况还是有不一样的。

郑州大学、云南大学和新疆大学这3所,原来就不是985大学,所以可以算作为“晋级”。而湖南大学、东北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原先就是985大学,而现在其他36所985大学被划分为A类,只有他们“三兄弟”落到了B类。很明显,这是“降级”评价。

为什么把湖南大学列入“双一流”B类

高校一贯以来也是讲究“等级尊卑”的,谁排前谁排后,那都是有讲究的。在这种重大战略建设中,湖南大学却被和其他985大学分开,和郑州大学、云南大学他们一起站到了B类“双一流”大学里,这就说明湖南大学哪里没跟上节奏,只能作降级处理。简而言之一句话,就是落伍了。

从首轮“双一流”建设情况来看,学科特色是关键。而湖南大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成绩并不突出。最终的“双一流”学科,也仅入选两个。所以,我认为湖南大学在首轮“双一流”建设中被“降级”处理,很大可能是其学科建设不突出。

这一点在湖南大学“双一流”建设周期评估总结中,也得到了印证。专家组提出的存在四个问题上,学科方面就占了两个,一是学科方向不够聚焦,二是缺乏高峰特色学科。

湖南大学有没有可能在第二轮“双一流”中升A

“双一流”不像985、211战略那样封闭,更讲究流动。所以,湖南大学即使首轮是B类,但也难保下一轮就能升A。

今年9月中旬,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的院长在给新生做院史院情报告会时,“不小心说漏了嘴”,表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已经进入一流大学A类高校行列。既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升级了,那湖南大学按理是不是也该升A了?

从数据上看,近年来,湖南大学在国家三大科技奖、Science、Nature高水平论文、自然指数排名等方面,确实都有所进步。在四大“世界大学排名榜”中,成绩也已稳居内地高校前30位。并且在一流大学建设上也进一步凝练了特色,旗帜鲜明地提出建设“富有历史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除此之外,湖南大学还有一个加分项,那就是去年迎接了最高层的领导视察,这个意义非同一般,毕竟这个殊荣不是哪所高校都有的。所以,我认为湖南大学在第二轮“双一流”建设中脱B升A,可能性较大。

以上就是关于双一流大学的排名是依据什么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学分高考网,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温馨提示:本文【双一流大学的排名是依据什么】由作者中职观察小当家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学分高考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上一篇 天津比较好的公办二本
上一篇 国内有哪些出名的理工
相关推荐
热门资讯
  1. 1 全国医学排名前十的大学-中国知名医学院校
  2. 2 全国211大学排名名单一览表(116所完整版)汇
  3. 3 江苏省15所重点大学?江苏更好的十五所大学
  4. 4 河北省多少名能上985?附985大学在河北录取
  5. 5 2023社会学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
  6. 6 197所双一流高职院校?附高职双高院校排名(
  7. 7 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有哪些专业
  8. 8 广东省民办大学收费标准-广东民办高校学费
  9. 9 想当空军飞行员考什么大学?2021中国十大航
  10. 10 广东省本科大学排名和录取分数线2021-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