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 | 详情 |
---|---|
学校类型 | 公办本科高校 |
属性 | 重庆市重点建设高校、中央与地方共建本科高校、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高校、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高校 |
历史沿革 | 创办于1940年,前身是国民政府兵工署第11技工学校,2009年更名为重庆理工大学 |
地理位置 | 重庆市,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产业资源 |
学科设置 | 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艺术学等多个学科门类,开设有65个本科专业 |
师资力量 | 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部)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19个,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近1000人 |
科研实力 | 承担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600余项,获得国家级奖励4项,中国专利金奖1项,专利转化合同金额位列全国高校前列 |
国际交流 | 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学生交换、联合培养、科研合作等项目 |
就业情况 | 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主要去向包括国家重点行业领域、世界500强企业、市属百强企业等 |
录取分数 | 2024年软件工程专业最低录取分数597分,重庆理工大学为579分 |
重庆理工大学,作为重庆市重点建设的高校,凭借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多元化的学科体系、雄厚的师资力量以及卓越的科研与教学成果,已然成为西南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备受瞩目的高等教育学府。
回溯历史长河,重庆理工大学的前身——国民政府兵工署第11技工学校,自1940年成立以来,历经风雨洗礼,于2009年正式更名为重庆理工大学。这一历程不仅见证了学校从一所兵工职业学校到综合性大学的华丽转身,更彰显了其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深厚底蕴和坚定步伐。
在学科设置方面,重庆理工大学展现了其全面而鲜明的学科特色。学校共设有23个教学学院,涵盖了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艺术学等多个学科门类。其中,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等学科更是位列ESI全球排名前1%,彰显了学校在学科领域的领先地位。
师资力量是重庆理工大学的另一大亮点。学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其中包括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等高层次人才。这些教师不仅在学术研究上取得了显著成果,更致力于教育教学改革,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了有力保障。
科研实力方面,重庆理工大学同样不容小觑。学校近年来承担了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600余项,获得国家级奖励4项,中国专利金奖1项。这些成果不仅体现了学校在科研领域的雄厚实力,也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重庆理工大学也取得了显著成绩。学校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学生交换、联合培养、科研合作等项目。这些国际交流活动不仅拓宽了学生的国际视野,也提升了学校的国际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