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二生物上册【社会行为】重要知识点汇总

高考君
711 篇文章
2022-11-06

初二学生要学习很多科目,面对生物这个学科要多投入一些时间学习,因此在生物课前学生必须提前做好预习工作,接下来JYPXW.XOM网为大家带来人教版初二生物上册【社会行为】重要知识点汇总,相信能够帮助大家轻松适应初二生物学习。

概念:

指同种动物集群活动,相互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具有组织性、分工性等特征。实例:蜜蜂中有蜂上、雄蜂、工蜂

社会行为的特征:

社会行为是指同一种群的动物相互作用所表现的各种行为。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例如,白蚁群体成员之间有明显的分工,群体中有雌蚁、雄蚁、工蚁和兵蚁。工蚁的职能是筑巢,喂养雌蚁、雄蚁和兵蚁。兵蚁则专司蚁穴的保卫。雌蚁是专职的“产卵机器”,也叫后蚁,有时它的腹部膨胀得很大,与身体其他部分很不相称,而且自己不能移动,由工蚁负责移开雌蚁产下的卵并加以照料。

社会行为的意义:

动物的社会行为对动物的生存和繁衍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例如,许多弱小的动物和性情温和的草食动物均是集群生活的,比如蜜蜂、蚂蚁、野牛、羚羊等,靠群体的力量往往更易获得食物和战胜天敌的侵袭,有效地保证物种的繁衍。

群体中的信息交流:

群体中的分工合作需随时交流信息。动物的动作、声音和气味等都可以起传递信息的作用。

动物行为的特点:

(1)动物行为是一种运动变化的过程。例如,猎豹追捕羚羊,两者始终处于动态的过程,包括体内生理活动的变化。又如象鼻虫、金龟子遇敌假死,表面上静止,而体内代谢加剧,为准备逃脱蓄积能量。

(2)动物的行为与其生存环境相适应。例如,动物的觅食行为、繁殖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社会行为等都与生存斗争有关,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动物的行为对其生存和物种的延续有重要作用。

(3)动物的每一行为都有生理基础,都是动物体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多种器官协调作用的结果。动物的行为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温馨提示:本文【人教版初二生物上册【社会行为】重要知识点汇总】由作者高考君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学分高考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上一篇 2022年长春注册安全工
上一篇 孝感办学服务好的考研
相关推荐
热门资讯
  1. 1 2024年天津外国语大学艺术类招生简章
  2. 2 2024全国成人高等学校名单大全(249所)
  3. 3 教育部:每年更新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 招生
  4. 4 湖南大学2024年本科招生章程
  5. 5 2024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名单大全(2868所)
  6. 6 山东建筑大学2024年招生简章
  7. 7 中山大学2024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
  8. 8 2024年高考报名人数1342万人 全国设7926个
  9. 9 成都职业学校的是怎么保障就业的
  10. 10 成都铁路职业学校周围交通便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