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为何语言发育迟缓总是和自闭症扯上关系?在语言发育迟缓这个问题上,中美两个居然面临了同一个问题,这不得不说是时代发展的巧合与必然。或许是因为受影响的儿童数量太多,两国的互联网当中都出现了类似的言论,比如“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出现与儿童智力有关”、“自闭症会导致语言发育迟缓的出现”等等。
首先来明确这样一个概念:语言发育迟缓和智力存不存在关系?明确告诉大家,它们两个之间存在着非常紧密的关系,只是这种关系和许多人的认知不太一样。
很多人之所以将语言发育迟缓和智力缺陷划上等号,原因就在于他们将威尔尼克区以及布罗卡氏区的发育异常全部怪到语言发育迟缓头上,认为正是因为语迟的发生才导致了儿童的智力出现损伤。
自闭症完全等于语言发育迟缓?
这大概是互联网流传比较久的谣言之一。从医学上来说,自闭症属于广泛孤独症的一种,主要和遗传因素、孕期药物刺激以及某些免疫性疾病有关。从诞生条件这方面来说,自闭症和语言发育迟缓就已经截然相反了。
第二个方面,就是很多人容易误会的自闭症、语言发育迟缓特征,比如社会交往障碍、言语交流障碍、行为障碍等。这些表现乍一看似乎和语言发育迟缓的很多表现非常相似,可仔细深究就会发现,自闭症儿童的这些特点和语言发育迟缓的许多特点并不一样。
不信?那咱们做一个小对比看看:
1.社会交往障碍:自闭症儿童无法与同龄儿童建立伙伴关系,不知道如何分享情绪,无法理解正常的社交变化;
语言发育迟缓儿童渴望建立社交关系,但缺乏交往的能力,无法正常表达自己的诉求,不能理解别人的话语。
2.言语交流障碍:自闭症儿童存在刻板重复、语调失常、语速变化大,甚至无意义发音的行为;
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在五岁半前存在不说话、不会说话,甚至是说话晚的行为,但他们能够有主动发音的意识。
3.行为障碍:自闭症儿童要求固定位置,并且部分儿童要求走路保持直线等;
语言发育迟缓儿童能跑能跳,但在部分动作上与发音存在不一致的情况,比如抓、捏、蹲等稍微复杂的行为。
总的来说,语言发育迟缓是语言障碍的一种,只是它所造成的影响较大,对儿童的影响较深,但我们不能因此将之“妖魔化”。毕竟这个问题还得等孩子三岁后赶紧去矫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