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级赋分的规则是根据您所选择的这一科目在全省的排名,根据排名决定相应的等级进行分配。
怎样才能计算新高考分数呢?
一是新高考成绩的计算方法。
考试合格后才可以赋分;而选择考试的分数,也不代表高考最后的分数。
这一点的关键是要理解你所选择的分数在所有考生(同一门学科)中的排名。
以此级别为基础,决定其级别。
再按照等级,分配相应的分数,计入高考成绩。
目前最近实施新高考的八个省份,都是采用了“3+1+2”模式。
这一模式的选科方法有12种,每一种不同的组合方法,都会有不同的专业选择,计算过程也是不一样的,这种方法,也叫“等级赋分制”。
2新高考赋分制度的优点。
举个例子:
假定在新高考中,A、B高考均选择了物理和化学,而且高考时两人的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成绩相等;
B又选了生物,成绩是90分,最终以优异成绩顺利进入北京大学;而A又选考地理只考了65分,最终只能进入一所独立学院。
若按这一传统的记分法,可看出,由于选考科目不同,二人的命运走向完全不同。
但事实上,在这次高考中,生物考卷的难度非常小,B的90分只排在全省的50%,而地理考题的难度非常大,A考的65分可以排在全省前10%的名次。
所以,在新高考中,不同的求职者考试科目不同,如果只是根据自己选择的科目的原始分数进行加分,那么选择考试科目就可以很容易地取得高分,选择考试科目就很容易获得高分。
由于测验难度和学科性质不同,成绩有差异,无法进行简单的加和操作,只有转换成同质性的标准分数,才能进行科学比较和。
同一门科目,如有两次考试,每次难度也可不同,这样成绩就不能直接与卷面分数比较。
不管同一科考试难度有多大,根据分数的高低梯度可以很好地反映学生水平的差异。
这样,既可以缩小由学科难度引起的分数差异,又可以减少由不同难度引起的分数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