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5年7月自考法理学(一)考试真题
课程代码:00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 小题,每小题1 分,共3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从认识论的角度,可以把法学划分为理论法学和( )
A.比较法学 B.应用法学
C.法解释学 D.法社会学
2.“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这一观点强调的是( )
A.法和国家的内在关系 B.法和道德的相互依赖
C.法的抽象性和稳定性 D.法的规范性和灵活性
3.下列学派中,主张“恶法亦法”观点的是( )
A.自然法学 B.自由主义法学
C.分析法学 D.儒家法学
4.与大陆法系相比,普通法法系更突出反映的哲学倾向是( )
A.理性主义 B.国家主义
C.经验主义 D.自然主义
5.法的抽象性、稳定性与现实生活具体性、变动性之间的矛盾,表明了法的( )
A.局限性 B.阶级性
C.规范性 D.公共性
6.大陆法系国家通常把法律划分为( )
A.公法和私法 B.普通法和衡平法
C.普通法和成文法 D.成文法和衡平法
7.将立法分为国家立法机关立法、国家行政机关立法和授权立法的依据是( )
A.政体的不同 B.立法机关的组成不同
C.立法机关的性质不同 D.立法机关的地位不同
8.下列选项中,属于非国家性监督的是( )
A.权力机关的监督 B.行政机关的监督
C.司法机关的监督 D.人民政协的监督
9.充分体现大陆法系特点的两个法典是《德国民法典和( )
A.《法国刑法典 B.《德国刑法典
C.《法国民法典 D.《意大利民法典
10.下列亚洲国家中,可归属于普通法法系的国家是( )
A.日本 B.韩国
C.印度 D.伊朗
11.国家司法机关根据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被称为( )
A.法的实施 B.法的实现
C.法的执行 D.法的适用
12.下列关于法和道德的相互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法总是合乎所有社会道德 B.法与道德没有必然联系
C.道德必须法律化才可推行 D.法的规范性程度高于道德
13.按照所设定的行为模式的不同,法律规则可分为授权性规则和( )
A.调整性规则 B.强制性规则
C.义务性规则 D.禁止性规则
14.最终决定法的因素是( )
A.物质生活条件 B.政治力量对比
C.国家权力性质 D.阶级力量对比
15.按照宪法规定,我国所有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都有权制定( )
A.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B.自治条例和地方性法规
C.自治条例和地方规章 D.地方规章和单行条例
16.在立法过程中产生和利用的经验、知识和操作技巧,一般被称为( )
A.立法体制 B.立法技术
C.立法渊源 D.立法手段
17.我国的劳动教养制度在性质上属于( )
A.民事制裁 B.刑事制裁
C.行政制裁 D.违宪制裁
18.按照立法权的行使是否为同一类别机关,可以将立法体制分为( )
A.民主立法体制和专制立法体制
B.单一制立法体制和联邦制立法体制
C.一级立法体制和两级立法体制
D.独立的立法体制和制衡的立法体制
19.划分部门法的首要的、第一位的标准是( )
A.法律调整机制 B.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
C.从实际出发 D.各部门法的平衡与稳定
20.下列选项中,属于商法这一法律部门的是( )
A.合同法 B.知识产权法
C.农业法 D.公司法
.我国法律对人的效力所采取的原则是( )
A.属人主义
B.属地主义
C.以属地主义为主,与属人主义、保护主义相结合
D.以属人主义为主,与属地主义、保护主义相结合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