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物流信息技术复习资料五到八节

高考君
711 篇文章
2022-04-06

第五节 物流条码的应用

条码在物流管理过程中的应用方面

物料管理 作业管理 仓储管理 销售管理

1.pOS销售及作用

2.销售店面的实时数据采集

配送管理 分拣作业 运动中称量 产品售后跟踪服务

第6章 射频识别技术

第一节 概述

1.射频识别技术工作原理p3

射频标签和射频识读器之间利用感应、无线电波或微波进行非接触双向通信。

射频标签是信息载体,射频识读器为获取信息装置。

射频识别技术的工作原理:识读器在一个区域发射能量形成电磁场,射频标签经过这个区域时检测到识读器的信号后发送存储的数据,识读器接收射频标签发送的信号,解码并校验数据的准确性以达到识别的目的。

2.射频识别技术的特点p3

射频识别技术的突出特点:具有可非接触识别(识读距离可以从十厘米至几十米),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抗恶劣环境、保密性强、可同时识别多个识别对象等。

第二节 射频识别技术基础

3.射频识别系统的构成p6

RFID系统通常由标签、识读器和计算机网络系统几部分组成。

射频标签是射频识别系统中存储可识别数据的电子装置。

识读器是将标签中的信息读出,或将标签所需要存储的信息写入标签的装置。

计算机网络系统是对数据进行管理和通信传输的设备。

4.射频标签的分类p9

射频标签的分类有多种方式。

①根据射频标签工作方式分为,主动式、被动式和半被动式三种类型。

②根据射频标签的读写方式可以分为:只读型标签和读写型标签两类。

③根据射频标签有无电源可分为无源标签和有源标签两类。

④根据射频标签的工作频率可分为低频标签、高频标签和微波标签三类。

⑤根据射频标签的工作距离可分为远程标签、近程标签、超近程标签三类。

5.射频识别系统工作流程p2

识读器经过发射天线向外发射无线电载波信号。

当射频标签进入发射天线的工作区时,射频标签被激活后将自身信息经天线发射出去。

系统的接收天线接收到射频标签发出的载波信号后,将它传给识读器。识读器对信号进行解调解码,送后台电脑控制器。

电脑控制器判断射频标签合法性后,做出相应的处理和控制,发出指令信号。

执行机构按电脑的指令动作。

计算机通信网络将各个监控点连接,构成总控信息平台。根据不同项目设计不同软件来实现不同功能。

6.在建立射频识别系统时,要注意解决的问题p223

(一) 避免冲突 避免识读器冲突,避免标签冲突

(二)识读距离

识读器读取信息的距离取决于识读器的能量和使用的频率。通常来讲,高频率的标签有更大的读取距离,但是它需要识读器输出的电磁波能量更大。

(三)安全要求

射频识别技术应用

高速公路自动收费系统 (系统特点、工作过程、作用)

城市交通管理

生产线的自动化及过程控制

物品跟踪与管理

仓储管理

第三节 EpC射频识别技术

7.EpC系统的构成p228

全球产品电子代码(EpC)编码体系

射频识别系统

信息网络系统

8.全球产品电子代码编码体系p229

全球产品电子代码EpC编码体系是新一代的与GTIN兼容的编码标准,它是EAN.UCC全球统一标识系统的拓展和延伸,是全球统一标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EpC系统的核心与关键。

9.影响EpC系统推广应用的因素p240

硬件设施成本; 系统准确性; 标准问题;涉及个人隐私和安全问题。

第7章 物流信息交换技术

第一节 概述

1.EDI的定义p254

EDI是商业贸易伙伴之间,将按标准、协议规范化和格式化的信息通过电子方式,在计算机系统之间进行自动交换和处理。

2.EDI的特点p254

1)EDI的使用对象是不同的计算机系统;

2)EDI所传送的资料是业务资料,如发票、订单等;

3)采用共同的标准化结构数据格式,这也是与一般E-mail等其他自然语言为基础的自由文件格式的区别;

4)尽量避免介入人工操作,由收送双方的计算机系统直接传送、交换资料;

5)可以与用户计算机系统的数据库进行平滑联接,直接访问数据库或从数据库生成EDI报文。

3.EDI成本p254

硬件成本:主要包括计算机、MODEM和租用线路的费用。

软件成本:包括转换软件、翻译软件和通信软件的费用。

通信成本:当使用EDI VAN时,包括邮箱租金、文件传输费用、EDI交换中心文件处理保管费用。

其他成本:如人员培训、系统维护等。

4.EDI实施的障碍p255

①首先是传统EDI是基于一个庞大的包含商业规则的标准集,在实际应用时,要根据需要进行选择、裁剪,这样导致裁减后不同版本之间的报文不能相互处理,成本过高。

②其次EDI适用于在一些固定合作伙伴之间进行的高价值、高重复性的交易。不能通过网络来搜索、定位和显示那些可能成为贸易伙伴的企业及其服务,而且建立专网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投资过大。

③最后,实现传统的EDI 需要专业化的知识,要保证和相对固定的商业合作伙伴达成一致,购买或开发应用程序,建立私有网络或者购买增值网络服务,这些都导致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EDI的应用都局限于一些大型企业和少数行业。

5.EDI发展方向p256

传统EDI向开放式EDI转变;

专网EDI向基于互联网的 EDI转变;

应用从大企业向中小企业发展等。

6.Internet对EDI的影响p257

(1)Internet是全球网络结构,可以大大扩大参与交易的范围。

(2)通过Internet,中小企业也能方便地建立自己的EDI系统,花费很少,从而使中小企业能够加入到电子商务中去,扩大了EDI的应用规模。

(3)Internet对数据交换提供了许多简单而且易于实现的方法,用户可以使用网络完成电子交易。

第二节 EDI系统

7.EDI系统的构成p257

EDI由计算机应用系统、通讯网络和EDI标准构成。

计算机应用系统是实现EDI的前提条件。

通信网络是EDI实现的基础。

EDI标准化是实现EDI的关键。

这三方面相互衔接、相互依存,构成EDI的基础框架。

8.通信网络p259

目前EDI的通信网络有使用专网的方式,也有利用互联网方式。有以下几种:

(1)点对点方式。(2)一点对多点方式。(3)多点对多点方式。(4)增值网络方式。

9.EDI系统的工作方式p261

第三节 EDI标准

10.EDIFACT报文结构p270

形象地说,EDI报文相当于文章,段如同文章的章节,复合数据元象是词组,数据元和代码则如单字,它们同通过语法规则、报文设计指南与规则组合在一起,叙述不同目的的业务内容。

11.数据元(Data element)p272

数据元是组成EDI报文的最小单元,也是描述所传输信息的标识。在确定的上下文中被认为不可再细分的数据单元,EDIFACT数据元有300多个。

数据元分为简单数据元和复合数据元两类。

段(Segmemt)

段是EDI报文中信息媒体的单元,是一组功能相关的数据元标识的集合,并预定了数据元的值。段有用户数据段和服务数据段两种。

第四节 EDI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

12.实施EDI的步骤p282

1.分析对企业业务流程的影响

2.对企业内部信息系统的影响与连接

3.EDI应用系统软硬件选择

4.标准执行5.人员培训

第8章 GIS与GpS技术

第一节 地理信息系统

1.GIS的定义p293

GIS是多种学科交叉的产物,它以地理空间数据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地提供多种空间的和动态的地理信息,是一种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2.GIS的系统组成p294

3.GIS系统功能p296

GIS系统的分类

工具型地理信息系统

应用型地理信息系统

4.GIS开发p298

1.系统调查2.系统分析3.系统设计4.系统实现5.系统维护6.系统评价

5.GIS在物流中的应用p301

物流和配送中心的优化选址

运输和配送车辆的路线优化

多个仓库或配送中心的货物优化配送

分销网络的优化配置

第二节 全球定位系统

6.定义p302

GpS即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是利用微型星座(通信卫星)、地面控制部分和信号接收机对对象进行动态定位的系统。

7.GpS系统的结构p303

空间部分 地面监控系统 用户接收设备

8.定位方式p305

根据定位时接收机的运动状态可分为静态定位方式和动态定位方式。

静态定位方式GpS接收机在捕获和跟踪GpS卫星的过程中固定不变,接收机高精度地测量GpS信号的传播时间,利用GpS卫星在轨道上的已知位置,解算出接收机天线所在位置的三维坐标。

所谓动态定位,就是在进行GpS定位时,认为接收机的天线在整个观测过程中的位置是变换的,是GpS接收机对物体运动轨迹的测定。

定位方式

根据所使用的接收机数量和定位原理划分的绝对定位(单点定位)方式和相对定位(差分定位)方式。

绝对定位:通常是指在协议地球坐标系中,直接确定观测站相对于坐标系原点(地球质心)绝对坐标的一种定位方式。

相对定位:在两个或若干个测量站上,设置接收机,同步跟踪观测相同的GpS卫星,额定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

9.GpS系统主要特点p306

1) 定位精度高 2)观测时间短3)执行操作简便4)功能多、应用广5)抗干扰性能好、保密性强6)全球、全天候工作

10.GpS在物流中的应用 p307

GpS车辆定位调度系统

1.系统的组成:GpS车辆定位调度系统一般都包括车载终端、信息服务中心和客户车辆调度系统三部分。

2. 系统的工作过程:车载终端设备将采集到的车辆位置及状态等行驶信息发送至信息服务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处理后通过网络将信息发送到客户终端,客户可以在车辆监控中心的数字地图上看到车辆行驶状态;同时客户通过信息服务中心向车辆发送指令,实时调度和指挥车辆的行驶。

第9章 物流信息技术应用

第一节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1.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定义p319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组织进行系统管理的人机系统,是综合运用计算机及网络通信技术、管理和决策方法,对与物流相关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实现对物流、资金流的有效控制与管理,辅助管理人员进行物流业务管理、分析和决策的系统。

2.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层次p3

(一) 交易系统(二)管理控制(三)决策分析

(四)战略规划

第二节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开发

第三节 电子商务物流

3.电子商务的定义p329

电子商务(E-commerce)是在Internet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基于Browser/Server的应用方式,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B2C),企业之间的网上交易(B2B)和在线电子支付的一种新型的交易方式。

4.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的关系p330

(一)现代物流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根本上来说,物流电子化应是电子商务概念的组成部分,缺少了现代化的物流过程,电子商务过程就不完整。

(二)现代物流是实现电子商务的保证

物流保障生产;物流服务于商流;物流是实现“以顾客为中心”理念的根本保证。

5.电子商务中物流方案重点考虑的因素p331

电子商务消费者的地区分布

销售的品种

配送的细节

电子商务服务提供者

物流成本与库存控制

第四节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供应链

6.高效消费者响应p345

1) ECR产生于美国的食品杂货行业。

2)高效消费者响应(Efficient Consumer Response,ECR)是指供货商和销售商为了消除系统中不必要的成本和费用,给客户带来最大效益而进行密切合作的一种战略。

快速反应(QR)

QR产生于美国的服装行业。

7.补货流程p351

“连续补货”是指供应商与零售商建立伙伴关系,零售商每日向供应商提供库存数据和销售信息,供应商根据零售商实际销售及安全库存的要求,替零售商下订单或补货。

8.连续补货p352

联合管理库存(CMI)。零售商将库存和销售信息传送给供应商,供应商的预测系统据此对零售商的未来需求进行预测,生成建议性的订单,经零售商核对、确认后,向零售商补货,并调整下一步生产。在CMI,零售商对补货过程负责。

供应商管理库存(VMI)。零售商的补货系统由供应商执行,零售商商品数据的任何变化随时传递给供应商,供应商根据这些数据决定未来的货物需求数量并向零售商补货,同时调整下一步生产。在VMI,供应商对库存管理负全部责任,并且订单的生成和补货过程不需要零售商确认。

9.CRp系统组成p351

数据采集 数据传输 需求预测 订单生成

CRp系统应用到的EDI报文

10.电子商务下的物流应用p336

联想物流 Dell物流

第10章 物流信息标准化

第一节 物流信息标准化的作用

1.物流标准化及其作用p366

物流标准化:以物流为一个大系统,制定系统内部设施、机械装备,包括专用工具等的技术标准和包装、装卸、运输、配送等各类作业和管理标准,以及作为现代物流突出特征的物流信息标准并形成全国以及和国际接轨的标准化体系。

①物流标准化是物流管理现代化的一个很重要的保证。

②其次,物流标准化可以保证整个物流系统功能的发挥。

③再者,物流标准化可消除贸易壁垒,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④最后,物流标准化可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宏观和微观经济效益。

第二节 我国物流信息标准体系

2.体系表的结构与层次p370

体系表采用树形结构,层与层之间是包含与被包含关系。

(一)体系表的第一层:为物流信息基础标准,是物流信息系统建设中通用的标准。

(二)体系表的第二层:分为技术标准、管理标准、服务标准和其他。

(三)体系表的第三层:对物流信息技术标准,物流信息管理标准和物流信息服务标准进一步分层。

物流信息技术标准分为表示层、交换层标准和应用层标准。

(四)体系表的第四层:第四层由第三层扩展而成。

3.建立物流管理系统时,需要标准化的四个层面p371

建立一个物流系统需要从物理层、表示层、交换层和应用层四个层面上进行标准化。

物理层的标准化是指物流设施和技术装备的标准化,属于传统物流方面的标准化的内容。

而表示层、交换层和应用层的标准化是指物流信息表示、物流信息交换、物流信息应用方面的标准化,属于物流信息标准化的范畴。

温馨提示:本文【自考物流信息技术复习资料五到八节】由作者高考君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学分高考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上一篇 自考法理学模拟试题及
上一篇 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
相关推荐
热门资讯
  1. 1 2024年天津外国语大学艺术类招生简章
  2. 2 2024全国成人高等学校名单大全(249所)
  3. 3 教育部:每年更新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 招生
  4. 4 湖南大学2024年本科招生章程
  5. 5 2024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名单大全(2868所)
  6. 6 山东建筑大学2024年招生简章
  7. 7 中山大学2024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
  8. 8 2024年高考报名人数1342万人 全国设7926个
  9. 9 成都职业学校的是怎么保障就业的
  10. 10 成都铁路职业学校周围交通便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