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自考公共政策真题

高考君
711 篇文章
2022-04-06

全国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公共政策试题

课程代码:00318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公共决策者为解决同一政策问题而先后制定的在内容上具有一致性、在形态和功能上具有差别性的一系列政策是

A.政策群 B.政策链

C.政策一般 D.个别政策

2.提出政策执行博弈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西蒙 B.德洛尔

C.泰勒 D.尤金·巴达克

3.以同一政策体系内的各项政策相互间是否存在着涵盖与衍生的关系为标准,公共政策可以划分为

A.战略、战术、策略 B.政治政策、经济政策、文化政策

C.元政策、基本政策、部门政策 D.单目标政策和多目标政策

4.当代中国不具有政策制定一般功能的一级政府是

A.省政府 B.乡政府

C.市政府 D.县政府

5.以政策是否改变客观对象为标准,公共政策可划分为

A.程序性政策与非程序性政策 B.实质性政策与程序性政策

C.物质性政策与符号性政策 D.单目标政策与多目标政策

6.一定数量的社会成员感知其期望的目标、价值或景况,与现实获得的价值、利益或景况存在显著差距,由此形成的问题属于

A.公共问题 B.社会实践问题

C.公共政策问题 D.私人问题

7.一定的政策问题的性质及其严重程度,是随着成因的变化而变化的。这一特性指的是政策问题基本属性中的

A.客观性 B.主观性

C.历史性 D.动态性

8.以特定的行业或职业的代表为特征,影响政府各机关制定和执行有利于自身的公共政策的群体是

A.政党组织 B.利益集团

C.政府部门 D.政治人物

9.经过逻辑区分和逻辑归类将某种公共问题细分成许多次类的方法是

A.边界分析 B.类别分析

C.层次分析 D.假设分析

10.政府直接创始政策问题并将该问题扩散到政策议程的过程是

A.外在创始模型 B.内在创始模型

C.动员模型 D.三源流模型

11.美国学者雷恩和拉宾诺维茨提出的政策执行理论模型是

A.过程模型 B.互适模型

C.循环模型 D.博弈模型

12.记者采访中居民对某项政策发表评论,这种形式的政策评估属于

A.内部评估 B.委托评估

C.正式评估 D.非正式评估

13.埃德文·阿曼达等人提出的公共政策变动模式是

A.周期型 B.学习型

C.阶梯型 D.Z字型

14.应用性政策研究组织最主要和直接的作用是

A.为公共决策者服务 B.为政策教育与宣传服务

C.充当政策执行的马前卒 D.为政策目标的达成配置资源

15.质化政策评估建立在

A.理想主义的基础之上 B.实证主义的基础之上

C.建构主义的基础之上 D.逻辑主义的基础之上

16.在使用实验法进行政策评估时,接受政策实验处理的一组被称为

A.对照组 B.评估组

C.实验组 D.备选组

17.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经验、直观为主的政策评估方法逐渐演进的方向是

A.以技术计量和价值选择为主 B.以哲学思辨和价值选择为主

C.以制度分析和哲学思辨为主 D.以实验研究和理性选择为主

18.在规划阶段,对政策方案进行的一种带有预测性质的评估被称作

A.非正式评估 B.预评估

C.正式评估 D.结果评估

19.通过某种方式对政策在价值上所具有的意义进行的评估被称作

A.政策效益评估 B.政策成本评估

C.政策影响评估 D.政策价值评估

20.政策的产出与投入之间的比例关系被称作

A.政策效益 B.政策效果

C.政策效率 D.政策价值

212下一页尾页

温馨提示:本文【2014年4月自考公共政策真题】由作者高考君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学分高考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上一篇 2014年4月自考政治经
上一篇 全国2014年4月自考劳
相关推荐
热门资讯
  1. 1 2024年天津外国语大学艺术类招生简章
  2. 2 2024全国成人高等学校名单大全(249所)
  3. 3 教育部:每年更新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 招生
  4. 4 湖南大学2024年本科招生章程
  5. 5 2024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名单大全(2868所)
  6. 6 山东建筑大学2024年招生简章
  7. 7 中山大学2024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
  8. 8 2024年高考报名人数1342万人 全国设7926个
  9. 9 成都职业学校的是怎么保障就业的
  10. 10 成都铁路职业学校周围交通便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