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修订与数学核心素养(一)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修订和数学的核心素养由石老师分三个模块进行讲解
十年来课程改革的经验与问题,课程标准内容的调整,课程标准中的数学核心素养
今天,我将在讲解十年课改的经验与问题.向大家报道
十年来课程改革的基本经验
1.一个目标维度:知识和技能三维目标凸显:知识和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突出五种能力: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算术解答和数据处理是思考数学核心素养的基础
3.数学建模和统计学被添加到课程内容中
4.课程结构增加了选择性
5.教科书已经认识到它们的特点和多样性
十年课程改革中的突出问题
1.课程与高考无关
2.内容主线不突出
3.必修内容太多
4.初中的内容不衔接
5.选修2不符合大学内容
问题01
课程标准与高考无关
在解决这个问题的同时,要充分注意“未来数学高考文理不分科目”。
因此,课程标准设定了“学业质量标准”,提出了“考试命题建议”。
学业质量标准是数学内容标准和数学核心素养水平的有机结合,是学生学习相关内容后应达到的质量标准,是数学教材编写、教学和评价活动的指导标准,是考试命题的依据。会取代教学大纲。
问题02
内容主线不突出
取消原来的“模块”
突出内容主线:函数、几何与代数、统计与概率
强调数学应用:数学建模与数学探索
注意数学文化:数学文化贯穿始终
问题03
必修内容太多
修改后的必修内容是高中毕业的要求,是学业水平考试的内容。
10学分 8学分(减少36小时)
问题04
初中的内容不衔接
设置“初步知识”:集合、常用逻辑术语、平等关系和不平等关系、
单变量二次函数和方程(共19小时)
问题05
选修不符合大学内容
选修课分为A、B、C、D、e五类。
为学生确定发展方向提供指导;为学生提供展示数学才华的平台;
为学生提供发展数学兴趣的选择;为高校自主招生提供参考。
欢迎补充“冷大”咨询~
戳下方二维码即可加他为好友哦~
冷大大:全国卷大学高考、自招政策研究院副院长,90后、00后学习DE知心大哥。
本文摘自外部网站。如有侵权,请删除。
好文精选
政策学院:不
学科学院:无论什么,无论什么,无论什么
自招院校:不一样
方法中心:尽管有很多不同
距离全国卷高考倒计时还有19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