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股本是什么意思

711 篇文章
2024-07-05

总股本是指上市公司发行股票的资金总额,其中包含了流通股本和非流通股本。流通股本是上市公司已发行并可以在二级市场交易的股份,非流通股本是暂时不能上市交易的股份,非流通股本解禁后称为流通股本。

在交易市场上,若该股份总股本大且非流通股本占有较小的比例,会让庄家不易控盘,该股不易成为黑马,股价则较低;相反,总股本小且非流通股本相对来说占有较大的比例,那么庄家吸筹建仓则很容易,可以快速拉升股价。

总股本的计算公式为总股本=股票面值x股份总额。

温馨提示:本文【总股本是什么意思】由作者会计小白鼠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学分高考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上一篇 中级会计金融工具有哪
上一篇 什么是基准价
相关推荐
热门资讯
  1. 1 社会责任会计的核算对象
  2. 2 货币性项目分类有哪些
  3. 3 一般纳税人企业可以开什么普票
  4. 4 营业收入毛利率是什么
  5. 5 课税对象是什么
  6. 6 人民币利率期权形式包括
  7. 7 属于损益类科目的是
  8. 8 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需要什么资料
  9. 9 什么是基差交易
  10. 10 董事会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