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刘瑛 | 性别:女 | 联系方式:yingliu#mail.hust.edu.cn |
职称: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 学院:软件学院 | |
主要研究方向:互联网与社会;新媒体与公共健康;社会研究方法;社会统计及应用 |
基本情况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师;
美国芝加哥大学访问学者;
香港城市大学访问学者
科研课题
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互联网使用对医患互动的影响研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分析(09YJC860013)
2.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互联网管理与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建设(07ZD040)之子课题中国特色网络文化的构建及其实现途径
3. 华中科技大学自主创新研究基金(人文社科)QQ群健康信息的劝服传播研究(2010AW007)
4. 产业界委托项目PET市场调查(10万元)
5. 华中科技大学校基金传播研究方法的体系与构成
6. 金马社科基金新媒体在健康信息传播中的传播功能与传播机制研究
研究论文
1. 弱势群体网络虚拟社区的社会支持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年第2期
2. 我国互联网管理目标的设定与实现,《新闻与传播研究》2009年第4期
3. 互联网与虚拟社区,《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5期
4. 关于全球化与互联网的若干理论问题初探,《新闻与传播研究》2001年第4期
5. QQ群健康信息传播的劝服过程研究,《新闻大学》2011年秋季刊
6. 互联网在中国重大疾病控制中的传播功能探讨,《现代传播》2006年第1期
7. 试析人工神经网络运用于社会统计分析中的可能性,《社会》2005年第4期
8. 艾滋病论坛咨询关怀的话语分析,2011年新媒体传播学年会论文,广州,2011年11月
9. 关系强度对校内网扩散过程的影响研究,《当代传播》2011年第6期
10. 美国之健康传播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
11. 电视对健康行为改变的作用:从社会认知论的角度,第四届中国健康传播大会,北京,清华大学主办,2009年11月
12. 互联网改变健康行为的作用探讨,《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13. 印刷出版业与资本主义的初期发展,《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14. 台湾健康传播学研究十年,《新闻与信息传播研究》2005年第4期
15. 手机短信的崛起与小众化传播,《当代传播》2005年第3期
16. Communication Functions of the Internet in Serious Disease Control in China,China Media Center Founding Conference,Media and Society in China Today,London,June 2005.
17. 美国健康传播学研究的论题、理论与方法,第三届中国健康传播大会,北京,清华大学主办,2008年11月
发表论著
1.《中国互联网管理与体制创新》,南方日报出版社2006年12月出版
2.全球化:概念、行为主体与媒介,《亚洲传媒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出版
3.《广告调查》,(副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免责声明
本文章来源为院校研究生官网,如对稿件内容有疑问,请与院校招生办联系。学分高考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函136311265@qq.com联系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