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新闻传播硕士考研复习:《新闻学概论》专业课详解(10)

高考君
711 篇文章
2023-02-17

2021考研复习已经进入冲刺阶段,打算2022考研的考生已经开始进入备战状态,一个良好的起跑点对于后期的复习备考至关重要,考研新闻传播硕士栏目为各位考生提供相关考研备战常识与资料,希望能对各位2022考研的考生有所帮助,一起来看~

9、新闻媒介与舆论导向之间的关系。

第一、新闻媒介即为舆论工具,新闻媒介与舆论相生相灭,互为依托。新闻媒介因自身的特性介入到舆论产生和作用的各个环节,构成了它与舆论之间的密切联系。

第二、反映并代表舆论。1)公开表达对于舆论既是必要条件又是最后形成的标志,而公开表达又必须借助一定的媒介,所以舆论的形成始终到少不了新闻媒介这条最公开的渠道。

2)新闻媒介为舆论起到了最经常的承载作用,使得媒体从最单纯的表达渠道晋升到公众代言人的位置,即拟态公众。

3)新闻媒介在舆论领域同时扮演了公众论 坛和公众代言人的角色。它既是舆论的载体,又是舆论主体的影子。

第二、引发舆论。1)舆论形成的前提是必须要有意见就指向––特定公共事务,而人们对这一事务重要信息的了解主要来自于媒体。公众对于外界信息重要程度的判断也主要依据新闻媒介判定的顺序。

2)新闻媒介设置的议题常常衍生为舆论的源头,即公众关注的公共问题(事务)。这是媒体长期潜在地影响、作用舆论的一个重要手段之一。

第三、引导舆论:1)过持续不断的信息流,构筑现代信息环境,作用于人们的认识,引导舆论。信息是舆论及公众意识形成的基础,公众形成意见态度过程中实际已受到媒介信息环境的制约,这种信息钳制式地作着引导。

2)过直接或间接的额意见表达引导公众意见。新闻媒介过隐含的意见倾向性报道,或过直接的评论,表达立场、观点,引导舆论。而面向大众的传播媒介很容易使自己的观点立场成为主流意见(优势意见),从而使公众视其为多住意见而遵从和符合,往往这也是媒体有意识地控制和引导过程。(诺依曼的沉默的螺旋理论)这是其强大影响力最明显的表现。

总之、新闻媒介与舆论密切相关。它反映舆论代表、代表舆论、引发舆论、必要时主动引导舆论的方向。

温馨提示:本文【2023新闻传播硕士考研复习:《新闻学概论》专业课详解(10)】由作者高考君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学分高考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上一篇 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
上一篇 太原科技大学电子与通
相关推荐
热门资讯
  1. 1 山东建筑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 2 景德镇陶瓷大学2024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3. 3 长江大学2024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4. 4 2024考研英语阅读技巧中的“互通有无”
  5. 5 2024年江苏南京师范大学(3208)报考点报名须
  6. 6 2024年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招收攻读硕士学位
  7. 7 2024考研:临近考试可还是不能全部投入该怎
  8. 8 2024江西学院联合培养法律专业学位警务方向
  9. 9 2024考研:9月29日国内时事热点
  10. 10 清华大学研究生专业介绍:生物信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