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或写字最后落款时,原来的画或字已在落款者的右手边,所以称呼原来的字或画为“右”。前人的手稿或墨迹,后人鉴赏后写些感想或评论,一般都写在该手稿的后面,即原稿的最左边,称之为题跋。所以题跋者称原有的画或字为“右”。这个“右”就是实指,实指右边原来的字或画。
《寒食帖》全称《黄州寒食诗帖》,书于宋神宗元丰二年(1069年)。纸本,行书,纵37.4cm横734cm,系两首五言十二名诗,共17行,129字。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苏洵长子。北宋嘉佑二年(1057)进士。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知密州、徐州、湖州,因反对王安石新法,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谪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谪贬惠州、儋州(海南岛),最后北还,病死常州,追谥文忠。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